李晃:一只穿行在乡野与城市间的诗侠豹子
——《李晃诗选》读后
《歌德谈话录》中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近读同乡(湖南邵阳)诗人李晃的诗集《李晃诗选》(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12年4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15千字),从他的文字中,感知到他的内心状态和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从这本由诗坛泰斗、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题写书名的薄薄的32开本的诗集中,读出了诗人李晃的真实生活轨迹:浓烈的乡愁,思念故去的亲人,在远离故土的城市中茫然无助的打拼,以及他天马行空地行走江南的羁旅诗意,都让人觉得诗人李晃似是一只穿行在乡野与城市间的诗侠豹子,以一种侠肝义胆和豹子般雷厉风行的品格在为人做诗。
诗人李晃,原名李晃鹏,1972年生于湖南隆回,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长期生活于广东,主编过《深圳诗人》、《叫春》、《湖南青年诗选》、《深圳青年诗选》、《深圳诗坛大检阅》等诗歌刊物;诗歌作品见诸《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绿风》、《北京文学》、《西北军事文选》、《特区文学》等著名刊物;诗歌入选多种权威诗歌选本,有诗作被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栏目选播;著有诗集《深圳放牛》、《鹿回头》、《湘西牧羊》、《饮马江南》、《李晃抒情诗选》、《李晃短诗选》(中英对照)、《李晃诗选》等八部和《李晃文学评论选》一部;现为深圳宝安职校文学社指导教师兼校刊《金凤凰》杂志主编。李晃是我同乡知名诗人,以一种侠肝义胆和雷厉风行的诗侠风骨行走于中国的诗坛江湖。
这本薄薄的诗选,虽然仅收录了他的40首精短诗歌,但时间跨度很大,从1994年2月3日写于老家隆回黄信村的《今夜我吹箫》到2010年4月5日写于深圳黄木岗的《风吹黄木岗》,这期间时跨16年。每首诗歌下面都有具体的写诗时间和地点,以时间的顺序来编选本诗集,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到诗人当时的心路历程,并能清晰地反映出他当时写此诗的心境和时代背景,及他当时的真实思想情感。透过这一首首诗歌,能真实地感受到诗人那种从家乡出走,背井离乡在陌生城市打拼的茫然、奋斗、找寻出路,行走江南的诗意羁旅,短时间回归故乡的某种乡愁,及深切怀念故去亲人的诗意人生。他用一种担当和洒脱穿行于乡野与城市之间,且与剧烈动荡的时代奋争,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诗侠之路。
法国著名诗人阿尔贝•加缪说:“二十多年荒唐的历史进程中,我茫然无助,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在时代的剧烈动荡中,仅靠一种情感模模糊糊地支撑自己:写作的光荣。写作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它有所承担,它承担的不仅仅是写作。它迫使我以自己的方式、凭自己的力量和这个时代所有的人一起,承担我们共有的不幸和希望。”这些话或许能反映出诗人李晃的真实心声,说出了他作为一位著名打工诗人与现实命运抗争的历程:用自己手中的笔,以放荡不羁的诗意去抒写这个剧烈动荡的时代,去担当这个时代共有的不幸和希望。正因为如此,他选择了加缪的这段话作为此诗集的前言,可见,诗人李晃他对这段话的喜欢。
我以为,一本诗集读完后,若能从其中读出诗人的思想、诗歌艺术及诗人的担当情怀,那么,这本诗集是有价值的,至少能让读者感知到诗人是已经把“诗歌作为‘心学’修炼的人,诗歌已成为他的一种信仰。”(李少君语)我认为,李晃的诗歌已完全具备了这几点,是打工诗人行列中最优秀的先锋代表。
通读这本诗选后,能感觉到诗人李晃在诗歌语言上超强的驾驭能力和诗歌形式上的建筑美,充分彰显出他的诗歌意境美和感伤情怀的人文特点,具有传统的古典和优雅。如《西湖写意》:
我
款步而来
不管有没有雨
都把倒下的雷峰塔
当一把油纸伞夹在腋下
站在西湖一个叫断桥的地方
等
一
个
娇
柔
的
娘
子
来借用
这首诗歌的意境清新,以“一把油纸伞”的形式排列诗行,给人以一种惬意的古典建筑美。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赋予了诗人李晃在新诗上的根深叶茂,开花结果;也映衬出他洒脱地行走江南的古典优雅情怀,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像这种行走江南的古典诗意的诗歌还有《又见江南》、《江南丝竹》、《扬州城头悼杨广》、《井冈翠竹》等,那种清新、隽永、轻盈的意象,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诗意江南的美丽。
李晃的这本诗选,大致可以分为“故乡乡愁”、“怀念亲人”、“致诗坛泰斗” 、“行走江南”及“打拼深圳”五个部分,前四个部分的诗歌意境偏向于传统古典,诗歌语言轻盈、灵动,意象清新,意境幽婉、抒情、浪漫,书写老到,诗意凝练;而“打拼深圳”这部分则具有很强的现代先锋意识,他对打拼的城市的现实,有种自我独立的批判精神和担当意识,诗风一改前面的传统、婉约的风格,而用一种先锋、批判的意识直指现实中的某种疑惑,大胆地张扬了诗人的独特个性,突显出他那种豹子般雷厉风行的品格。
“故乡乡愁”部分的诗歌,如《今夜我吹箫》、《采菊》、《乘一片雪花回家》、《桃花源》、《雪落湘西》等,是具有很强现实主义的诗歌,有一种很沉重的负重感,把家乡农村的苍凉感和人生的悲壮感写得淋漓尽致,把浓烈的乡愁倾注于诗歌中。如《乘一片雪花回家》:“乘一片雪花回家/可以在村口等到二十年前的/妈说的那一句话/‘崽啊,你回来啦……’//乘一片雪花回家/可以看见怀着春天的艾香/心里便有了温暖/‘妻啊,我好冷啊……’//乘一片雪花回家/爸啊,你默默地背过简单的行李/不说一句话/我就是这雪花/不知何时染白了你的/一头黑发”。
“怀念亲人”部分的诗歌,如《清明》、《谒岳母墓》、《雪落湘西》、《苦菜花》、《浪子的悲歌》等,用幽怨哀伤的笔调写出了他对故去的父母、岳母、妹妹等亲人的深切怀念,一种沉重的痛映射出诗人对骨血相连的亲人逝去的悲伤。如《谒岳母墓》:“一直漂在路上/理想的方舟,缆绳无处挂扣/再好的纸张也包不住我的火/我一直这样热爱生活/尽管一路颠簸//慈祥而伟大的母亲哦/今天,我跪在你的膝前/恳请你也在我的脊背上/刻上四个字:/精忠报国”。
“致诗坛泰斗”部分的诗歌,如《九月九日致李白兄》、《遥祭顾城》、《遥寄洛夫》、《遥致余光中》、《独自凭栏》等,他用一种崇敬的心情表达了他对诗坛泰斗们的仰慕,并亲力而为向他们看齐。
而“打拼深圳”这部分的诗歌,如《深南大道》、《奔驰》、《独裁》、《给种猪让路》、《豹之独步》、《风吹黄木岗》、《我要和深圳做爱》、《以梦为马》、《我要你与我同居》等,则用先锋尖锐的诗歌语言大胆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某种批判精神,同时也张扬了诗人那种独到的现代独立意识。如《深南大道》:“在我眼里,那长满红花绿草的/深南大道/是深圳宽阔而紧逼的阴道/每天清早,我都要紧抱深圳/做一套广播体操/来来往往的车流/是我进进出出充满活力的精子//在深南大道上,我要撒一泡尿/边撒边写上这几个字:/‘我爱你,深圳!’/每日每夜,都要让我的深圳/准时达到高潮”。
从这本诗选中,我感知到诗人李晃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饱经岁月的风霜。他打工、写诗、编书报、写评论,涉猎广泛,在诗歌的江湖里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诗侠之路。他总是穿行在乡野与城市之间,犹如一只健壮的猎豹,雷厉风行地做着他喜欢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