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消灭与转折


消灭与转折
——从后结构主义解读诗人王克金
 
作者:靳乾
 
诗人说“人也是魔啊,他写出来的/一句话,无限而有形/当让我写下,我就是一/我消灭转折”(《一句话》)。确实,当作品写下,呈现的是单薄的文字符号,那些生存里的复杂,那些时代的曲折,那些个人的变化都被消解,都被归一。而反推回去,当我们想要参透这些作品,参透这个诗人,只有复活所有被消灭的,从“一”进入之前的“转折”。而这个“一”则是诗歌的文字符号“能指”(signifier);抽离变化,制衡纠缠的“转折”则为其背后的概念“所指”(signified)。若要解读这位消解颠覆身边一切的解构主义诗人,就不得不利用同样的通幽之道,降魔之术了。
 
一、无言,即无“罪”的诗人。
 
从传统范式来看,人作为“主体”,从外界接受印象,用所谓透明的语言媒介表达出来,从而把握“客体”,成为一切知识的本源。诗人和作家们便洋洋得意地借此作为自己的优越性,以为语言是自然的、透明的媒介,靠着它,读者能够把握一个实在的、统一的“真实”或“现实”。可如今放到现代与后现代发展的思潮中去审视的话,则是他们犯的最严重的罪行,对此被罗兰•巴尔特称之为黑色野兽[1]。语言的指意活动已不是稳定的,能指和所指两个层面的运动,再也不能取得片刻的固定。王克金的《失题三首》、《窥视》等作品,展现了诗人丢弃了用权威压制的所有话语并使之产生意义的固执,从而取得了对应时代的先锋立场。诗人写到:
 
《失题之一》
 
我无言,不是我无话要说
而是我说不出他们
即使有人奔跑在雨中
或在虫声里言语
或像一些鱼,吐出气泡儿
我仍觉得
他们说不出我
正如有个先验的人
在世界的另一处
他说的只是另一处的话
如果可能
也仅仅是魂灵
在起作用
 
从诗人的角度来看,知识是在先于主体经验存在的话语中形成的。我对于你,你对于我的定义是不能统一的,不能明晰的,亦如《失题之二》中所说:“这个世界,我迟迟不能下笔/……那时即使有一点/让我下笔,我仍觉得/那仍不是地方”。语言就像一张蔓延开来的网,没有什么成分可以被绝对固定下来。倘若你以为我写下的东西完全地呈现客观,这是你的错觉。因为,一旦行使语言符号,意义就被打散,不仅是我的意义,也包括了我。即便作为主体本身,也没有自动的或统一的身份,而是永远在“过程中”。正如《窥视》中作者阐释:“我是我的深渊,我更是/一个空洞/更是幻影和回声”。
 
诗人一方面站在这条能指和所指意义链不再有序、稳定的立场的同时,也呈现了一种不被意义的横流淹没,探索一条意义存在的轨迹的拉锯中。在《落日煌煌》中,诗人写到:“在两个世界,落日都是存在的/但各有各的尺度/…/按我的这把尺子/在昨日,我就会说:/到此为止吧/话音一出/落日就不再降落……”这里,诗人拒绝着僵硬严苛的线性的时间,抬高了自我的、经验的个体性,自行规定,创造规则,使所有的意义围绕着自我而存在,可是这种心理上、意识上的统领局面,侧面来看则是由一个焦虑而恐惧的复杂外界结构所形成的。诗作《狗》中写到,“在我的世界,风声是一条狗/自从前天,我觉得风声是一条狗时/它就狂吠不停/养狗的都听出来了/说它掉进了一个/底渊之中/日夜,它绝望、哀鸣/凄婉里透出血丝/这个情形/整的我,三天以来/也跟着它/舌头/去舔一块冰”。诗人把“天地之性最贵”的“人”拉下了“动物”的层面,那种主宰的姿态已被“风”刮得毫无踪影,不管“人”的“吠”鸣有多响,这边界还是有的,还是有迈不上的层级。这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以及无奈的情愫反映了无比的诗人情怀。
 
二、错位,即无序的世界
 
如果说《失题三首》表现了诗人割裂了能指和所指必然的联系,而《错位》《悬停》《曾经的和现在的》等几乎所有的诗作,诗人都有意识地颠覆传统范式的秩序,颠覆了传统思维方式所预设的“终极能指”。在我们的意识世界里,“主体——客体、正确——谬误,精神——物质”,我们自然将其二元对立,并往往使前一项,统领后一项。而诗人利用每一次发言,都潜在地形成一个斗争的场地,利用每一个字发射进了一个社会空间的同时,也安置了一种阐释的斗争,那种其义自见的可靠牢固的信念,早已被击破的粉碎。
 
《悬停》
 
梦中,擢一缕稀发,仍无法
与星空齐位
超过楼顶是必须的
孤零零的,上下够不着
“危楼高百尺”
上楼或下楼时除外
有时到窗前看看
车辆南来北往
一辆接一辆
道路和放学接孩子的家长
被扔在地上
 
诗作《悬停》中,当“放学接孩子的家长/被扔在地上”,人文主义观念也被诗人彻底地抛弃了。“人”的结构,人的自我核心被一一击碎,“主体”被剥夺了所有的形而上的因素,缩减到一个位置上,这个位置是“…无法/与星空齐位/超过楼顶是必须的/孤零零的,上下够不着”。同样的语境,我们还可以在诗作《站在顶楼看自己》中深切地体会到。题目中“自己”似乎是被预设了某种意义的“中心”,作为在场的存在。如果我们读下去就会发现,文本违反了它为自己建立的法则,从诗的第一行解构就开始了。“不看它们,各种车辆也一同向前/它们不管不顾/在这条环外的路上,本能地/显像一次泛滥//所有的驱动,也需要挥霍/一个神赐的应有的/属性,继续属于着它们”。“神性”加持在机械的“车辆”上,以一种绝对的力量,站在了等级秩序的最顶端,而“我以一个虚无者的身份/恰好游离了/一种疯狂的秩序”。诗人首先颠覆这种以自我出发的等级秩序,“自我游离”,仿佛抵制那个出现的“车辆”新的等级秩序,最后“那些/花花绿绿的孩子/蹦跳着//他们,使这个世界挤满了/不断冒出的/嘈杂的,意识”。再次把新的“车辆”等级,移至第二等级的位置上,不得不说诗人是一个解构大师。从阅读的起点,开始一层一层地颠覆、解构,产生着不和谐,留下的诗的意义悬而未决,却引出了一而再地阅读延迟的愉悦感。
 
这两部作品都提及了“车”这个核心意象,当然还有很多作品都有出现,如《曾经的和现在的》、《我与一场暴雨》、《黑暗之中》、《公交站》。不难理解,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大潮下,车代表着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一方面是工业化的物质象征,另一方面最终反映的却是城市的政治、经济制度,换句话说,则是上面所提到的抽象秩序。这个秩序正如这个物件本身一样,是冰冷的、机械的、跋扈的,是诗人以及现代的大众每一个人,不能脱离的秩序。
 
《曾经的和现在的》
 
想必,曾经的和现在的,都在这里
一条街道的柏油路
从南向北,也可以说从北向南
站点,公交站牌
也是徒然而立
 
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
一辆接一辆地
都碾过去了……
 
相对于街路,车辆如此凌厉
肋骨硬邦邦的
看吧,都碾过去了……
 
内在的疼痛不需要喊出来
喊出来,那些车辆
也是鱼贯而行
 
诗作,《曾经的和现在的》“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一辆接一辆地/都碾过去了……/相对于街路,车辆如此凌厉/肋骨硬邦邦的/看吧,都碾过去了……/内在的疼痛不需要喊出来/喊出来,那些车辆/也是鱼贯而行”。可以看出,诗人在割裂主观与客观的同时,却把话语与权利并置在一起。这种权利秩序中展示的知识意志是非个人的力量。按照米歇尔•福柯的观点,话语是每一个机构控制和发号施令的媒介。话语决定什么是可能说的,什么是批判“真实”的标准,谁被允许有权威说话,在什么地方有可能说这样的话。(2)每一个主体的疼痛不再重要,他们深嵌在这张秩序的网里。这张网成功地压制消灭了想要排除的东西,剥夺了不想听到的话语权,有效地使个人思维与言论归一于这个秩序中没有讲明的法则与限制,在无意识中统驭着个人意识。
 
代表着权利秩序的作品还有《河流》这首诗,“黑暗”在诗人看来,是“从不改变河道”的一条河流,“无法终止”,“一个白人,一个黑人/一个黄种人,还再陷于黑水/他们都没有找到/停靠的城镇和燃灯的庄户/甚至黎明/也不是停靠的码头”,诗人带有一种全球化的视野,暗示着现代化的车轮里,没有人能下车,没有人能够抵抗,没有人能够逃离。
 
《错位》
 
在椅子上瞌睡,你们说静止
在阳台上看楼下
你们说
在车辆上循环
越来越不相信一些
没关联的东西
 
你们要把一辈子
看做一个节日
一些点就回到亭子檐角
风景枝桠
 
村庄大院挂起灯笼之火
四季,轻风不动
那些点在坚持
而位置
多少有些盲目
 
而《错位》这首诗,也充分反映了作者游刃有余地使用着视角跳跃、语言嬉戏、二元消解的创新魅力。诗人写到:“在椅子上瞌睡,你们说静止/在阳台上看楼下/你们说/在车辆上循环/越来越不相信一些/没关联的东西”。“静止”与“循环”的二元对立同样被割裂,都是不可信、碎片性的无意义,从而打破了罗格斯中心主义的思想。同样 “你们要把一辈子/看做一个节日”,劝诫的口吻把“一生”消解成了“节日”,对“重大意义”的一种天真自由的戏谑,这种反讽的态度,让读者再次重访人生的涵义。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又一下子进入到刻画景色,描摹状物的方式里来。“一些点就回到亭子檐角/风景枝桠”,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个缝隙,一个不确定的空间,导致下一步阅读,让我们不得不从一种哲理思索中停顿下来,去观察客观事物,带有一种突然转换的惊愕的同时,又拐到另一种语境的思索中去了。打断我们思考形成的延异,其实拓宽了文本的叙述的宇宙,颠覆的同时又在共谋。
 
三、假寐,即梦幻的生死
 
在诗人投放的不可知论,先验论,以及宿命论的烟雾弹中,其实却表现了诗人,那准确地抓住文化变延动向的讯息的时代敏感性,对社会动荡与社会演化的特有的适应性。诗人强调去中心,去掉人的主体性对自我权威般自居的中心,反讽道:“那个在镜中走出来的人/返身看时/自身却毫无新奇之处。”当你还放不下“外表”“印象”“前世的荣誉”,象征现代秩序的黑面“镜子”,会帮你一一的抛弃。
 
而且,诗中所呈现的瞬息万变、飘忽不定,也是诗人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深刻的关切,作者写道:“悲哀的时代不是一张白纸/因此,我是悲哀的”。现代社会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在社会中的茫然无措、冷酷的秩序下的危机四伏,诗人都以深邃无形的方式,化在每一首作品里,帮助消解读者的焦虑,达到某种“平衡的心态”,就像在诗作《白昼不是一个尺度》所揭示的:“他之生若非生,他之死若非死。传信人/自忖:怎么会如此/他之生死/皆如一次假寐 ”。
 
读着老克的诗,我们同“老克尚在途中/那些搞长途贩运的/不断装载,又不断卸载/道作为证物/总算存留了下来”;同“老克从日落返回日出/他在一点上轮回/即可重历/世间曾经有过的变异”;同老克体察着唯有在其中心不断更新、有了自我改变的弹性时,才能在更新换代中延续下去。读着老克的诗,同老克打破那些束缚秩序及枷锁,在新结构不断诞生中,进行生命的延长。
 
参考文献:
[1][英]拉曼.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 刘象愚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第108页
[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城 杨远婴译 三联书店,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