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词文集《浣溪沙》
李梅霞 著
李梅霞
书画家、艺术家、人文科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科协科创中国项目研究员
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翰林院院士
国际知名SCI期刊CAAI TRIT专家库学者
CAAI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CAAI艺术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主席(原全国人大艺术委员会)
一 清和风里绿荫初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张泌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淲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钟嵘有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诗词无一字无来处,无一字无意味,字与字之间又自然搭配成不同时间与空间,可停顿可延续,可深可浅,可远可近,收放自如。四言贵在“赋比兴”的手法,言简意广,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情是诗词第一要旨,情深意长,情高志远,皆是风雅之属。感四时以和,感阴阳以发,感人事轮回以叹,皆有精致处。钟嵘所言,洋洋洒洒,可谓言尽诗词之妙处。诗词,皆从性情起,归之于自然。
诗词古无定法,却在一定的规律之内。《易》《书》《诗》《礼》《春秋》皆为诗词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从象,到体,到本,到礼,到史,中国古典诗词在不断继承与发展中,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集古今词论之大成,提出“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三重境界由远及近,由内而外,再回到出发点,穷尽诗词之意旨。
苏轼论词,更多是诗词同源观,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微词宛转,词为诗裔。江河很大,海洋深广,可以用意揣摩,却不能将其中形状说清楚,于是通过物来赋形,才有千变万化的必然之理。
李清照的词论则是强调音韵声律,提出“词别是一家”。诗文分平侧,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由此形成李易安的独特风格 。张炎的《词源》提倡词要合乐,能歌能唱,这是词的本来面目。词以雅为先,屏去浮华,志之所之;词要清空,才有灵气往来。张炎又具体谈到了填词的细节,一字一句闲不得,最应留意末句,往往是有余不尽之意。填词时,先看看是什么题目,选择词牌名,然后命意。词的结构,如何起,如何结,确定了之后,再考虑用韵。最后是过片,注意承上启下。填词需要修改,试思前后之意是否顺畅,是否有重叠句意,用字是否精炼等。
浣溪沙,正如其名,清和风里绿荫初,该是韵里画屏扶。美学大师宗白华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静照,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事务暂时绝缘。心有自然与宇宙,世界就如同小桥流水,云鹤松涛,草薰风暖;心中有诗画,便有情景交融,不沾不滞,自成境界。周济也在《宋四家词选》里说道:“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静照,空杯,心灵与自然相融,物我两化,性灵即可养成。
二 《浣溪沙》词
一
肩瘦依春春上风,清欢左右正纤秾,紫荆花半水晴中。
软荇渐随蛙雨起,心惟属意难皆空,桥边道是胜残红。
二
落落一方孤鹜来,黄昏独倚旧情怀,山深水露又重开。
旖旎销魂不尽处,丹青调过万船来。也应相思让人猜。
三
木下清音引岸奇,荷花流水共涟漪,相逢旧鹤起琼枝。
倚此横舟时自去,疏疏浅立两颐颐。长空划过影回池。
四
深碧周游唤树枝,嫣红参半错华池,亦犹寂寂也添奇。
听雨听风明境遇,明朝明月向和颐。清扬悠远作涟漪。
五
雾是雾来风是风,小荷犹豫夏成松。涓涓流翠莫殊同。
通透方知天地久,阴晴有始也参终。平平远大至无穷。
六
绰约长云河上风,半由渲染半由空,明清亭苑立苍穹。
古意如今堪自省,莲花蒲草入屏中。淙淙声动与时同。
七
对举荷园清澈风,彻听日月向天空,澄明几净料无穷。
倏尔人间流水去,功名利禄似行踪。懂非懵懂也匆匆。
八
青果与荷相对风,文思得似比天空,当中往复莫形容。
回首也应同锦瑟,古今明月总相通。长廊转折自无穷。
九
荷气夜来有雨听,筑桥远近且长情,小舟幽静或传名。
原本无关天与地,人间何处不须耕。弄将杨柳岸边亭。
十
身在画船与桨求,四周风景入凝眸,清香总是让人收。
大美无言浑自在,悠悠载动许多愁。山峰同影水同流。
十一
一朵荷花向碧池,微风当有小船依,层层雅韵作长枝。
借问漂流歌历史,古今缓缓可留词?当初天地莫迷离。
十二
紫晕屋檐映北枝,深藏文脉与砖池,形容瓦黛抑恭奇。
勾勒浑然难自觉,分明浅绿透疏颐。天空还远折层漪。
十三
陌若迢迢丝若披,纷纷扣韵近砖篱,天空透过与明颐。
深付斑斓陈石久,影和风动一时奇。人间只此厚芳漪。
十四
青瓦扶风入碧枝,深沉院落满藤篱,无关小径与澜漪。
藏绮何时留鹤影,往来辗转扣书奇。虽然旧韵也明颐。
十五
采采红墙陌上枝,长痕留影厚芳池,才深莫问与谁颐。
言语非常还入境,紫花几缕莫添奇。情难依旧向疏篱。
十六
紫韵携云入晚绯,深恭款款付包围。渊渊经史莫相追。
也有诗情怀万里,有风有雨散余晖。波澜不动与葳蕤。
十七
碧绿长风簇晚琴,有香致远入清音,红尘知是一枝簪。
开落由它浑自在,流泉应梦在深林。携时来去莫相侵。
十八
往事尘封待雨寻,深林穷尽有知音,哲心日月共浮沉。
对此高情长犹豫,横时左右作风岑。花前满是旧书砧。
十九
塔外夕阳格外红,远峰回望在湖中,明眸应是夏天风。
隐约含情无处寄,向来烟雨转头空。此时如果算词工。
二十
湖上夕阳与晚风,无言相对画图中,不知蒲草已葱茏。
对镜流波连岸起,古今渔事算从容。婆娑树影似苍穹。
二十一
沉默如云也似风,深追只是与身同,不经意处已西东。
有境仍需多咀嚼,此情或许待时空。远山该在晚霞中。
二十二
遗憾长于往事中,兜兜转转欲从容,无边树木落微风。
天自无言流水去,挥挥此意两匆匆。桥前满是棘藤丛。
二十三
不见鹿时细雨长,听山远近莫彷徨,清风与我共思量。
漫漫人生凭砥砺,温良永驻满文章。经学致世敬爹娘。
二十四
青黛挽舟云密时,波涛也拟送相思。无边亦是远山垂。
敬慕淑贤峰屹立,长怀冷暖各安持。自然妙处不当知。
二十五
松过云烟山远低,楼台依旧向天垂。风高莫问雨来时。
池上涟漪扶碧玉,竹舟沙石道鱼儿。荷花当作浣纱词。
二十六
不愿深情当远游,深情应有白于头。清风明月两悠悠。
汉墨高唐无俗辈,荷花浓淡向春秋。芬芳怀咏水长流。
二十七
混沌之初天自成,升腾万里气清明。山川景物也枯荣。
世事沧桑非久住,当年明月却倾城。因它多少梦人生。
二十八
蒲草留秋向长枝,影清凭借几分奇,分明鹤起住花期。
应有卓然天地赏,岿然不动自高低。与风与石与相知。
二十九
料想长歌无远风,清秋幕府落残红,晚来无限叶灯中。
几许人间天地久,不应深浅误余浓。一蓑烟雨等形容。
三十
简简单单何处藏,人生风雨已平常,兜兜转转况思量。
冷月高霜凝此夜,飞驰庄老载秋长。荷塘清澈慢枯黄。
三十一
时也飞驰山水间,天光云影与相连,一如初见慢清传。
对境流波弹尔雅,东西长柳载亭边。道不尽处是潺湲。
三十二
一曲琵琶倾诉秋,叶红时候莫回头,深园几尽落谁愁。
流水无须关冷暖,君不见那古沙洲。远山仍在北山楼。
三十三
荒草七弦工笔花,听闻两宋也传家,竟然转折透窗纱。
自有深情无觅处,青山远黛是天涯。宫商春夏误飞霞。
三十四
深管流韶扣小扉,古今明月问阿谁?嫣然一笑弄弦围。
沧海桑田应有泪,海枯石烂不曾追。清秋看尽北风回。
三十五
一半嫣红一半风,叠山和梦共相逢,似乎远古也藏中。
纵使深沉难托付,悠悠忘我在苍穹。长闻枫叶与秋浓。
三十六
和月西窗逐夜长,知来道路重还霜。倾心一片复羲皇。
想那山川多草莽,文明战胜了蛮荒。古风吹过入茶香。
三十七
心境下沉如古琴,乐音缓急入丛林。和同溪水去光阴。
秋紧原来知有意,往藏孰与接衡郴。该邀明月念而今。
三十八
落叶应知秋晚凉,庭前无扫自徜徉。夕阳西下又无妨。
如果起风该谢此,添衣久候粥成章。那边石凳已昏黄。
三十九
划桨与谁同在尘,秋光与影与天真。轻轻驶入已三分。
苏子泛舟于赤壁,当时明月写精神。古今多少共行人。
四十
翰墨文章青史间,悠悠锦瑟几端弦。古今沧海在桑田。
语自寻常弦不语,秋风起舞弄云烟。梅花只等入冬天。
四十一
依旧情怀第一枝,云开云落绣针时。傲然香雪做新衣。
也道梅红风冷色,销魂千古炼清词。痴心无处最涟漪。
四十二
檐下深苔细雨肩,常怀颜色晚秋千。凌波妩媚叶桃怜。
意气从来青黛老,风波一动为红颜。为君温酒为君弦。
四十三
千里琅琊山外山,风光夜瘦纸来弦。半生零落半诗笺。
煮酒泼茶阶下柳,柳行歌长雨长烟。谁怜我枕石成眠。
四十四
一点闲情东下风,茶思意味太极中。黄昏灯盏有不同。
水墨青山多错落,琴潇潇雾笼烟空。梅花依旧太匆匆。
三 哲心日月共浮沉
章草 临王羲之《十七贴》节选 69*46 2022年2月
《潋滟那时花鸟》69*46 2021年12月
《鹏程万里》138*69 2019年09月
四 当时明月写精神
《山赋》
文职豪养,先寘尤半。
山之有巧,赋之以殷。其高崖反宇,峭壁万寻;且绝天将雨,白气先闻。璎珞岭下,触石云吐;大风羽振,流泉壑分。逸林动纤,群籁竞奏;集灵抱异,包诸清芬。如澄景致,岩越开镜;以藏器蕴,峰绝唤云。
正是城花相照水,当时江月两倾国。古岩松柏对,深涧春秋得。万宇齐响,遗音在侧;深踪分别,四时有色。春山艳冶,且如知笑;夏山苍翠,欲满还滴。秋山明浄,一念如洗;冬山惨淡,如乐之极。然山川之气,与阴阳之德。出于深谷,纳于愚夷。揜空渺渺,无拘惑惑。春云白鹤,体闲逸和;夏云竒峰,叆叇闲弋。秋云飘零,廓静清明;冬云澄墨,玄溟深织。四时皆为气象,经纬皆是才识。
山如画时画以遨。轻清简妙,放肆飘逸;纯质清淡,僻浅古豪。野逸生动,幽旷深远;昏暝意存,真率雅挑。谓迹达之品,参神妙之灵。尊夫子,用宇宙;显唐虞,备六韬。别于鸟兽鱼虫之迹,明于日月草木之高。冠盖衮冕,罇罍鼎器;经史子集,石玉丝绦。且辟天地玄黄之色,因感阴阳造化之机。扫风云之出没,别鱼龙之变化,穷鬼神之情状,分江海之波涛。翻然而异,蹶然而超,挺然而竒,妙然而高。扶疎之细,帡幪之毫。载于穹窿,覆于尘嚣。
盖其有天地之机,莫以若神赋之往。人神体悟,山川俯仰。性之自然,物之微享。悟空识性,明了烛物,得其趣味,投乎万象。
究其形容,概有万千。遥岑迭翠,逺水沉明,片帆归浦,秋雁下渊。云轻峰秀,溪隠桥逸,樵钓江村,漱石阁泉。松柏乱怪,羣木蓊郁,翠临碧高,崖古林娟。木叶披岩,千山耸翠,内在通乎源流,外在贯于神明,穷究其奥,释然其玄。
遥想曹操立君牧民,长使关山轨则守志。车辙马迹,经纬四极,兼爱尚同,同疏为意。举重若轻,煮酒如流,一生戎马,常留情谊。慨以山河,怀以昆仑,天下瞬息,纸掌于遂。杳以英雄,立以成字。
储光義游茅山,意在观国,轻舟木秀;唐宋人饮日月,不言空游,碧涧清流。行成不荣,善独不忧。天地景明,朝夕深修。凭存际遇,忘同化初,平生作寂静,望古怀清幽。
山好题诗,玉好名岱。埋冰百年,韬树千载。古今一身,宽窄博爱。
《中国赋》
承古今之境界,丽天地之庄康;抱经纬之荧煌,明日月之荣长。
四海有望,言圭以立象;德昌相言,采意于昭阳。挺万乘之姿,如若碧树澄辉;连千壑之势,胜似高峰曜光。
懿其一带一路,经济人文自然深远;峰会论坛,韬略智慧名声在外。于是乎东亚中欧,携手同行;二十集团,有容乃大。全球治理,担当大国;体系建设,承载天籁。改革开放精减税费,科技创新力挽大江;攻坚扶贫造福民众,教育医疗更树佳邦。是以承枢纽,至锦翰。将纵横而一体,异远近而霄汉。发悠扬之元琼,吐清泰之辰旦。见乎义则举世惟信,比于诚则俯首若经。既同道而宛转,亦求殊而贞铭。
《九月赋》
独坐廊下,相对青山无言。夜来静谧如水,古调清发。
秋夕如雨,白露如松。叶下湖波,心情潋滟。风比时异,先纳萧条。白鸥毛羽,青凤文章。案牍简少,池馆亦闲。南亭潇洒,偃卧恣疏。朱槿白石,中有苹芰。浔阳回互,相望云空。
晚荷离披,千槐半梦。消滋蕙兰,减绿梧桐。红叶青苔,此时悠扬。地僻门深,闲坐养幽。秋声切切,暗窗喓喓。竹气晚凉,木兰菱风。石盆泉畔,知鹤归笼。
三径五弦,婉转烛梁。良时如飞,门接承明。钟文马驻,窥书捧泥。吴岫在左,越溪而右。几处听新,赋来双鹏。柏梁和曲,抱琴苍穹。绕指呜咽,青丝潺湲。演漾楚云,徐韵烟容。知芳岁晚,坐忘玉墀。权当何夜,况是山人。频来袅灯,临砌寒虫。经年无续,见倚楼回。
天际笙簧,回听籁微。时陪物赏,肯念斜淙。吟此清绝,琢句不成。
娓娓以歌,盘石之上。经昆仑,共蓬莱。遥八极,与神俱。折兰英,结桂枝。垂菡萏,佩芙蓉。思在庭,为知音。一边起,两雾浓。剩汀州,雁南渡。周王苑,汉王宫。
葭芦漘湄,偏映江水。石壁琼瑶,隐翠鱼龙。戛浴孤光,薜荔波中。阴阴豫章,宛宛由灯。
《十月赋》
算来时候,菊月消息,暧暧空中,峨峨西灵。出门万里,皛皛月明。也感离隔兮会无期,伊郁悒兮怡无定。
微我兮无酒,以悄兮以清。数过一月首阳,二月绀香,三月莺时,四月槐序,五月鸣蜩,六月季夏,七月兰秋,八月南宫,九月菊月,十月子春,十一葭月,十二来时月冰。何人能与我安坐,调丝亦有情。
还味迢迢兮!
《文赋》
君不见,锦上高楼,独数春风。空涵万里,依稀樵中。山野辽阔,此时青松。有籁长却,无极自工。披远练,望宁波。和笙竹,坐桥东。过烟玺,露云琮。淡宁若,恰秦琼。止音尚,更连翘。琼楼玉宇,独赋深情。
床前霜雪,案头积风。滟滟随波,江流婉转。空里流霜,青枫浦上。北斗阑干,南斗清雅。灭烛怜光,披衣觉露。瑶台飞镜,白云两端。深林不知,唐人长啸。初闻付水,青女耐冷。泊烟浩淼,月上翻新。子夜玉关,征人如旧。此生此夜,收尽玲珑。无声玉盘,云幕光杯。长安鄜州,古道绝谈。料雨如雁,好峰相斫。峰前似雪,帐上凌晨。金波重磨,好风重去。竹影诗瘦,梅花入梦。依依落花,小廊回合。恰与时同,百下潇湘。南北东西,暂满还亏。车历金井,炯炯清晖。寻常皆望,浩魄无烟。兴来远近,掬水在天。弄玉香满,遥望楚前。
芈姓诸侯,封楚人首。文武之世,奄有江汉。通越称王,百处互生。令尹子文,励精图治。任用叔敖,问鼎中原。春秋鼎盛,吴起变法。初露称雄,名贯四方。山野归心,众业处一。宣威之时,东西鼎盛。历拜奇贤,南北朝臣。怀王失察,用人不相。张仪欺诈,国势渐危。屈平离骚,绝代文采。香草美人,披离兰蕙。九章深情,九问泣沥。招魂远古,荡涤倾神。九州岛其下,五采而文。凤凰涅盘,桐木新生。坐看彩翮,举意八极。天衔瑞图,以是至尊。光中兴业,一洗苍生。
嗟乎!古仁人之心也德,长圣贤之意也良。入乎精髓,出乎妙悟。忠纯社稷,栋梁本色。天文地理,文史理综。上下周流,左右逢源。一身肝胆,向比昆仑。
于是乎,西高东低,阶梯分布。高原广阔,山地旖旎。五千里距,八万尺寒。气象参差,雨水相候。经纬纵横,恒古通今。朝鲜蒙古,东北相望。渤海汹涌,黄海广博。东海大鹏,南海灵芝。煤铁永泰,天然鱼仓。黄鹤广陵,三月扬州。千里行风,万里行船。古意疏朗,向日比肩。汉阳鹦鹉,草木芳洲。项羽江东,人杰鬼雄。杭州郡亭,山寺桂中。吴宫竹叶,舞醉芙蓉。手把江陵,万重千舟。平羌山月,三峡水秀。岳州太清,洞庭憾波。朱雀乌衣,野草夕阳。孤城万仞,凉州玉门。汉家天子,黄河远上。凌烟阁州,书生万侯。兰溪棹个,半夜鲤鱼。东武云海,功成名就。邯郸抱膝,着远行人。镜天一毫,南山秋色。回望淮水,金陵五题。观尽岳阳,川迥洞庭。云间引鹤,天上行杯。赤壁楼船,周瑜破曹。荆州回望,鲵鲸突留。大庾岭北,行殊未已。六幅南朝,老木故城。锦江荔枝,望弥千里。姑苏菱藕,船载绮罗。太山琼瑶,洛阳春好。淮阳初节,露晚吟。巫峡高唐,画戟移春。
于是乎,黄金榜上,才子词人。青春一饷,忍把平生。春风得意,看尽长安。丹墀对策,江花绕城。去朝天子,谒来相公。名题桂籍,天府先登。萤窗脱迹,雁塔登第。玉殿金榜,衢竞物华。
《怜吟浣溪沙》
一代风华,本唐寅。在他眼里,落花皆历史,落满诗意。“蜇燕还巢未定时,山翁散社醉扶儿。纷纷花事成无赖,默默春心怨所私。双脸胭脂开北地,五更风雨葬西施。匡床自拂眠青昼,一屡茶烟扬鬓丝。”落花朵朵,胭脂还浓,暗香依旧,双燕啁啾,红馥郁双脸胭脂般赤的北国英雄关羽何处去了?是否,也随着滚滚风尘远去,在时空的长河里,一沉默,就是几千年。还记得邻家那个在溪边浣纱的女孩儿吗?巧目倩兮,美目盼兮,亭亭玉立,“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她也随着岁月的风雨远去了。几千年的溪水,依旧清波漾漾,水底的沙石依旧依稀可见,溪边依旧蜂蝶成群,花开花落也依然随着自然的规律,年年岁岁更迭。可是,那张青春的美丽的笑脸,永远消失在村头旁,小溪边。那些沉过的鱼落过的雁,也带着永久的记忆,走进了几千年后的课本,回味,蹁跹。物是人非事事休,确有欲语泪先流之感。
英雄美人,古今一味。“春来赫赫去匆匆,刺眼繁华转眼空。杏子单衫初脱暖,梨花深院自多风。烧灯坐尽千金夜,对酒空思一点红。倘是东君问鱼雁,心情说在雨声中。” 夜来风雨声,对酒思空。繁华匆匆,梨香一片,心情难以轻松。世事几多夜,还是问鱼雁。无言记住那年春浓。
怜吟浣溪沙,正作踏沙行。“节当寒食半阴晴,花与蝣蜉共死生。白日急随流水去,青鞋空作踏莎行。收灯院落双栖燕,细雨楼台独啭莺。休向东风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蜉蝣一生,短暂即瞬,幼虫栖息水中,约三年,浮出水面,数小时即逝去。犹如花开花落,转眼成空。行云流水挡不住,莫念枝头应自知。双燕有来时,念去去。春来忽如骤,晨晓难分明,或是人生如梦而已。
唐寅还有两首落花诗写到:
桃蹊李径谢春荣,斗酒芳心与夜争。
陌上新杨曲尘暗,墙头圆月玉盘倾。
青帘巷陌无行迹,绣褶腰肢觉瘦生。
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
恻恻凄凄忧自秬,花枝零落鬓丝添。
周遮燕语春三月,荡漾波纹日半帘。
病酒不堪朝转剧,听风且喜晚来恬。
绿杨影里苍苔上,为惜残红手自拈。
桃李刚谢了春荣,飘满径,似酿酒,斗转千杯。且莫回头,前路知己少。陌上新杨开正好,横斜,圆月还笼。曲尘,玉洒,帘下青青草。微风起,熟悉的巷陌卷起了沙,淼淼间似乎全无了踪迹,只却眉梢。绣褶腰肢,不敌心皱,那点妩媚,已随云漂。青草间荏苒,是谁的木屐鞋,踩得轻轻悄悄。香残,粉红一点依旧,莫道无情,池上碧云天,依旧照耀。
偶尔,也会恻恻凄凄。鬓丝,零落成泥,想想也忧绕。难忘那个春三月,周遮燕语, 诗意潇潇;溪水波纹,随帘欢笑。游生浮日,格外妖娆。哪知病酒不堪,暮暮朝朝。
心放空,看看风来处,且喜,似恬,自嘲。苍苔深深,幽幽弾银霜。岁月的皱纹,躲在绿杨的背后,隐没在长河里。惜残红,尤念余生。落水流水路东西,整理衣袜鞋行,看柳上堤。
落花诗(沈周)
是谁揉碎锦云堆,着地难扶气力颓;
懊恼夜生听雨枕,浮沉朝入送春杯。
梢旁小剩莺还掠,风背差池鴂又催;
瞥眼兴亡供一笑,竟因何落竟何开。
沈周是唐寅的老师,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画家。
读他的《落花诗》,似淡雨风尘,梵香飘过。一个人静静坐在水边,看清波滟潋,幽光浮动。天宇澄碧,倒映在鱼儿弯弯的膀臂里,仿佛在做着嫦娥美梦。点点青山葱翠,横卧在深深的蓝天倒影里,随着水面泛起的涟漪,绵延开去。落花无数,纷纷扬扬,仿佛也落进人的心灵深处。头微抬,深呼吸,静听情愫。
是谁,一不小心,揉碎了锦云,清香也随风飘了去。是昨夜的小雨,淅淅沥沥,滴碎了心锁,灌进了酒米。浮沉本参差,俯仰皆无意,暮时烟,朝时云。烟云拂水,蜻蜓点韵,小莺还惊。梢旁小剩也无幸,一蓑烟雨任差驰。兴亡多少事,任平生,看水平如镜。一笑百媚生,由它花开花又尽。
叹,人生一须臾。一园桃李,白如雪,媚如溪,涓涓细流,也难留烟雨。旧白新朱,陌上枝头,空念痴语。非亭怪窗嫌,是人间的星火,点染了岁月的芳唇,寂寞了小径,还有那鹅卵石玉。这须臾的须臾,多像游子,点点呓语,说无处归去。如果是衰残,请莫自弃,来岁重开还自好,光阴依旧记。荣枯自有时,须臾也是永恒,永恒的须臾。
要是芳菲别我匆匆,也勿停留。事事难留,就轻轻松手,挥一挥衣袖。万念转头空,空色烟雨,一片朦胧。恩恩怨怨本同风,风起云涌,坐水眠空。翠碧连成晓树,似愁。心事随烟江漂泊,一寄千里,欲放难收。渔期未有期,钓杆闲静,水悠悠。看青山常在,淡远无穷。鸟啼数声起,心情随往事漂流。往事空记省,多少哀叹多少愁,转眼成空。无常,常有,就像夕阳,今日欲闭,明日还羞。从不缺席的风景,从地平线上抬头,然后系着风筝,缓缓画圈、移动。圆心那点,就是天地的沙鸥,心灵的雎鸠,《诗经》里唱着的,千年的河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或许,一首诗歌一场梦,梦里,雨满城,卖叟篮空。万籁似无声,正是情满之处无力的吟诵。春去风还在,只是缱绻,少了花浓。落向何处,无知,无据,只凭心意那点,纷纷伴松。看似残棋,没有着赢;赢为何物,难以说清。倒是翩然舞裙,风随心动。
落花诗(文徵明)
零落佳人意暗伤,为谁憔悴减容光;
将飞更舞迎风面,已褪犹嫣洗雨妆。
芳草一年空路陌,绿荫明日自池塘;
名园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屐齿香。
读文徵明的诗,就像品一杯淡淡的绿茶,轻轻的甘甜,清清的芳香,丝丝扣人心弦。茶叶在茶水的滋润下,展开明媚的轮廓,青黄的叶边小绒锯,和阡陌似的来来回回的脉络,俯拾着意。
在他眼里,落花,就是绿荫明日的池塘雨,纷纷扬扬,滴滴答答,缠缠绵绵,又空空荡荡,悠长悠长。佳人零落,离开枝头,飘飘乎于天地,暗暗的伤感涌上心头。这是为谁在憔悴?这短暂光阴,这匆匆流年,容光失色,不若当时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将飞更舞,清风徐徐入怀,吹皱一池春水,还有故乡的淡雅的茉莉。
褪去的妆,也不知听谁说,那是粉红的记忆,依旧嫣然,温尔如玉。或者,一色空明,也可当如雨醉了去,一身轻盈。一年又一年,盛衰芳草,转眼成空。陌上相逢酒一杯,难问曾经谁与谁。滚滚红尘去,依依斜阳归。绿荫窈窕处,池塘自有蓝天。明日复明日,朝朝暮暮长相见。生命短暂,自然无边。
名园,酒散,不知春何处。何处不天涯,天涯能予谁?天地一遽庐,来者皆是客。想起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过去的岁月已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这样,就感觉到心娴静了下来,看小舟轻轻飞扬,微风飘飘。向行人打探前方的路,遗憾天色微明,曙光已在前方,容不得犹豫彷徨。不知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屐齿香。
蜂撩褪粉偶沾衣,春减都消一片飞;
蒂挠园风无那弱,影摇庭日已全稀。
樽前漫有盈盈泪,陌上空歌缓缓归;
未便小斋浑寂寞,绿荫幽草胜芳菲。
蜂儿携着桃李褪却的芳香粉蜜,偶尔飘入我的心中,沾湿了我的上衣。春色三分,两分尘土,一分流水。哪个翩翩飞动,撼动了地上的影,还有无力的风?蒂落无声,樽前有泪。是谁,在陌生的街道,又唱起了晚归的诗歌?缓缓的风,和着悠悠的曲调,在空空的街道里,打转,回旋。依稀看见李清照,她在历史的轨道里寻寻觅觅。她独自守着窗,一声叹息,便打动千年的记忆。到黄昏,点点滴滴,哪个暮色不是梧桐更兼细雨?陌上空歌皆寂寞,古来事事如流水。淡淡的月影,淡淡的忧愁,淡淡的风,淡淡的历史长河。且让它细雨如丝,丝丝静流。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绿荫如同细雨,幽草如同叹息。弯弯曲曲的小径,延伸到看不见的远方,仿佛进入心灵的幽深处,绿荫一地,如同细雨,尘埃洗涤。心禅似水,转珠拨弦,细致无声。一片清凉,胜却芳菲。正是:
风袅残枝已不任,那堪万点更愁人;
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
急取辦须东阑醉,倒地犹堪藉绮茵。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