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中篇小说集《北京往事》(赵晏彪,著)2016年由中译出版社出版



中篇小说集《北京往事》(赵晏彪,著)2016年由中译出版社出版
 
 
[目录]
 
北京往事
(中篇小说集,本集皆为少数民族体裁)
赵晏彪  著
 
金   锚(黎族)
哈尼飞燕(哈尼族)
西迁轶事(仡佬族)
鱼图腾(水族)
关东雪(满族、朝鲜族)
北京往事(满族)
 
 
 
[序]
民族视角,北京味道
——评赵晏彪小说集《北京往事》
叶梅
 
人们越来越关注到,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及独特性,在这个空间距离日渐拉近,信息碎片铺天盖地的时代,珍贵的民族文化或许可以说是雾霾之中跳跃出的鲜艳色彩,给人带来清新的审美惊喜。虽然如同不断消失的乡村文化与传统文化一样,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弱化,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到,新的创造也在不断出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呵护传承、挖掘利用、以至创造,使得有着民族特征的文化记忆不断延续,应是当代人不可忽视的责任担当。长期以来,一批有志于此的少数民族作家、翻译家、评论家以及出版家努力用其心智,续写着民族文化的新篇,描绘着多样化的斑斓,为当代中国文学构造了一道道风格亮丽的民族文学画廊。
出生于北京的满族作家赵晏彪,正是在这样的道路上一直跋涉前行的人。2008年,他从京城一家报社调入《民族文学》杂志,除了担任编辑,还承担了事业发展和对外联络的工作。《民族文学》素被称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自玛拉沁夫等一代创刊人的定位以来,毫不含糊地以面对55个少数民族的作家为已任,坚持发现、扶持、推介少数民族文学新人,传播多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进步。赵晏彪满怀热情地一头扎进了事业之中,他走进藏区寺庙、登上高原山寨、涉过大河峡谷,穿行茫茫草原,深入到一个个少数民族的乡村古寨,寻找作家,发行刊物,同时也如饥似渴地学习感受不同民族的宝贵文化。近些年里,在多方面的重视与关爱之下,《民族文学》杂志先后创办了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文版,所有编辑职工都在常年忙碌之中,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之中不少人不但认真辛苦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还以对文学的虔诚与热爱,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创作评论,获得了双重收获。赵晏彪以他的工作得到广泛认可,2014年成为《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每当他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总是脚步匆匆,忙个不停的模样。但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他的个人创作从未停歇,可谓起五更、睡半夜,几乎将时间榨得一分不剩。近年来不但写出了一批颇得好评的散文,如《父亲的毒酒》、《玉兰花瓣》等,被一些省市选入高初中语文课本,还写出了一批沉甸甸的中短篇小说,眼下汇集成册的中篇小说集《北京往事》便是他最近三年的新作。
赵晏彪的写作由来已久,早在1985年就开始了创作生涯,在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文系之后,曾撰写过不少小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迄今已出版《真水无香》《雁过皇城根》《译道与文化》《中国创造》等九部作品,在北京文学界早有影响,调入《民族文学》杂志社工作之前,已是北京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进一步面对多民族文学工作之后,赵晏彪的民族视角得以更大拓展,他的这部小说集即选择了黎族、哈尼族、苗族、仡佬族、水族、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题材,书写了这些不同民族的人物命运,以各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历史文化,民族性格以及时代变迁。
《北京往事》共选了6部中篇小说,故事不一,各有特点,但民族性是其共同的,最为引人注目。《金锚》取材于海边黎族人的生活,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追求爱情和个人奋斗,进入城市之后坎坷多折,最终得以人生的领悟。《哈尼飞燕》描写了哈尼族警察的特殊生涯,理智与情感的多种交织,其中穿插了许多哈尼人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在与毒贩和艾滋病斗争的过程中,体现出哈尼人的智慧道德、人情冷暖。《西迁轶事》书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大学从遥远的东部,西迁到贵州湄潭仡佬之乡的历史故事,描述了当地的仡佬族、苗族同胞与西迁而来的知识份子相融合,共同抵抗外敌的爱国情怀。《鱼图腾》取材于一位水族游泳健将的故事,年轻姑娘战胜自我,摆脱包办婚姻,争取美好爱情,并获得世界冠军。《关东雪》所取的东北抗日救国军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题材已在文学中多次表现,但晏彪的叙述视角则更多地投向满族、朝鲜族、汉族各民族同胞如何在艰难的斗争中相携相依,浑如一家,共同对敌,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和家园意识。《北京往事》则是更为直接地采写了他最为熟悉的当下老北京人的生活,而这些老北京又都是世代满族人,时代变化给这些老住户带来种种窘迫尴尬,民族恪守的传统已成昨日,伴随着许多无奈,又萌生新的希翼。
之所以将小说集命名为《北京往事》,或许透示出作者在拥抱多民族文化的同时,始终立足于本民族的根脉,对自己生长的这座伟大城市款款深情。而古老的北京从来就是多民族文化融汇之地,就像一块磁铁,吸纳着大江南北雪山草原的文化精髓,从这里出发,将目光投向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自然包含了文化的比较,因此作者兴致勃勃地选择了那些令他动心的天南地北的故事,描绘出一幅幅色彩多样的少数民族风情图。
赵晏彪的小说具有较为强烈的传奇色彩,时间跨度颇长,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人物命运跌宕起伏,常出人意料之外。他在小说中所体现的善恶分明,邪不压正,勇敢牺牲,包容体谅等,正是少数民族文学继承和弘扬的传统美德。这其中,又含有不同民族的理解和生存方式及处理方式,含有作者自身的人生领悟。在小说《金锚》中,金锚曾经是主人公初恋的信物,曾经给过他无尽的欢乐,可是他却见异思迁把金锚扔了;而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最后他的儿子再一次又得到了金锚。天意循环,道是无情却有情,让作者也不由得感慨:“幸福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不觉得,当幸福离你远去的时候,才知道幸福的可贵。” 
民风民俗是一个民族的表征,也是世代生产劳动和生活的积累,对于民俗的描写在赵晏彪的小说里随处可见,如哈尼族的“长街宴”,“打扫干净的街心,桌子一张接一张的摆好。大姑娘、小媳妇都穿着过年时鲜艳的衣服,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摆了上来,一眼望去,鱼雀、江鱼、竹笋、木耳、蘑菇、大肥鸡……每桌都有20来碗,桌桌飘着香味儿。在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宾主纷纷入座。一对姑娘代表寨子里的人,向百岁的老奶奶开始敬酒,敬完了酒,长街宴就开始了。到处是温馨和谐的气氛,到处是喜气洋洋的欢声笑语。”从这些描写里显然可触摸到哈尼人相互依赖,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的心灵。 《鱼图腾》直接写了水族以鱼为图腾的信仰;《西迁轶事》中写到仡佬之乡“湄人善酒,好酒酬宾”,酒香情浓,率真豪爽的感染。这些点点滴滴的风情描写增添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此读到了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多样的民族性格。
当然,对于满族人及北方生活的描写,更见赵晏彪的长处,人物刻画也较之对其他民族的书写更为鲜活生动,小说语言格外顺溜,幽默风趣,“朴金花在前面是甩开大步走着,关铁麟在后面就是一溜儿小跑了。来到了一家驴肉馆子的门口,只见杆子上挂着一个幌儿,是个不咋地的小馆子。朴金花径直走了进去,一屁股坐在了一个靠窗户的地方,看了看让冰窗花封死了的窗玻璃,可能是看看安全不安全。”流畅的叙述使读者的目光也会顺着一溜小跑,感觉出一种痛快,人物的对话尤其如此:“大哥,不要想溜道儿。我饿了,你得供我一顿饭。”“好呀。小子,嘴馋了,你说你想垫吧点什么?”“大哥,是馋了,吃一顿驴肉馅的饺子咋样?”“吃一顿酸菜卤子的面条可以,我身上可是没有带那么多的钱。”闻其声如见其人,见其景,是迥然不同于南方民族的语言表达,有着道地的北方味道。他在以《北京往事》为题的中篇小说里,更是无处不在地写出了北京味道,满族记忆,老少三代北京人的心理。
可以说,赵晏彪通过这部小说集,充当了一个勤勉的说书人,讲述了不同民族的六个故事,而让人引发出对更多民族活在历史和当下的若干联想。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是满族人的骄傲,显然也是赵晏彪心中的文学之灯,他在小说中以人物之念想引用了纳兰性德的一首《饮水词》,其中言道:“中坐波涛,眼前冷暖,多少人难语。”是啊,文学正是将那些难语之事道给世人,《北京往事》亦是如此。
是为序。
 
                      2015-11-20于北京达官营
 
 
叶梅,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
 
——————————————————————
 
后记
 
如果以时间为划分,1985年在《北京日报》副刊发表第一篇文章始,今年恰是我文学创作30年。
30年间,工作环境几易,唯创作初衷未改,创作态度从来不敢懈怠,虽已出版多本专著,散文集有之,报告文学集有之,人物传记有之,第一部长篇小说也即将付梓,然于我而言,在作品的品种上似乎还缺少一部中篇小说集。
作为满族作家,2008年调入《民族文学》杂志社以后,我的民族意识得到了真正的唤醒,特别是近两年来先后担任了三个职务,一个是《民族文学》杂志社副主编,一个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还有一个是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领导小组成员。这三个职务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服务于少数民族读者、服务于少数民族文学及电影事业。作为刊物的管理者,在审读稿件时,常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少数民族作家抒写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少了些,他们大多喜欢以农村、城市、爱情、武侠等为题材进行创作。
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如果不去抒写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应该说是种遗憾。我以为,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是少数民族作家的责任所在。一则少数民族题材是中华文学值得珍视的题材;其二,全球化的进度之快让众多少数民族文化消失,文化混血,民族杂居,特色渐无,使所谓纯粹的民族原质磨蚀消融。若不通过文学作品来体现,镜头来纪录,少数民族文化将失不再得。其三,去岁由国家民委和中国作协牵头,成立了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拟为每一个民族拍摄一部电影,特别是将为21个从来没有影像的民族拍摄一部电影,实属壮举。然而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剧本创作无米之炊,拍摄电影则成奢望。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发起人,经过慎重思考,只得亲着手创作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小说,一则可以联系影视公司购买小说版权改编剧本,以解资金短缺无人创作之忧;二则有了小说母体,便可请编剧改写剧本;三则可以带动一批作家投身于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
我首先挑选了如21个没有影像的民族中的仡佬族、水族、哈尼族和黎族进行素材整理和采访,同时也从我熟悉的民族中选出满族、朝鲜族为创作而准备。这在两年期间,共创作出了几部小说,陆陆续续发表后,中译出版公司的张高里总编辑嗅觉非常敏感,他对我说,现在中篇小说集很多,但少数民族题材的中篇小说集却少之又少。如果将多个少数民族题材的中篇小说集成集子出版,会不会很独特,效果很好?
值得庆幸的是,余6部中篇小说中,《鱼图腾》、《哈尼飞燕》已经改编成剧本,影视公司购买了版权,目前正在积极筹拍。如今,《北京往事》这本集子即将付梓,无论这“孩子”长得俊秀还是生得太丑,她的出生,都是一声哭泣,都是一次阵痛,都是要接受读者、专家以及少数民族同胞的审视和评判。
接到编辑范玮的电话,得知《北京往事》已经通过三审的消息时,我正在山东济南参加多民族作家写山东的活动。望着永不停息的“趵突泉”,几句打油诗喷涌而出:
满城泉水响铮铮,
芙蓉晓月客梦清。
金钟声远蛙无语,
涓涓细溪过心中。
杨柳夏风风送信,
画舫击水水前行。
一曲民族多声部,
大明湖畔起回声。
今天是11月26日,早晨在写这篇后记时,短信却一一飞来,步调一致,都是感恩节的祝福语。蓦然顿悟,《北京往事》得以出版,不恰是得到了许多的支持和帮助吗:吉狄马加副主席、雷达会长、赵玫主席、牛颂主席的鼎力推荐,叶梅会长真诚感人的序言,中译出版公司的厚爱,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的创作养分,以及每一位即将打开这本小说集的读者。
《说文解字》中有云:“三十年为一世,”由此说来,与我志同道合走过三十年的各位,都是我一世的朋友!
“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赵晏彪,2015年11月26日月圆之时,于三境轩。
 
 
——————————————————————
 
[推荐语]
 
赵晏彪的《北京往事》,由六部中篇小说组成。各个小说虽异,但它们都注重人物命运感的揭示,民族风俗风情的展现,民族性格的刻画,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作者若没有长期对各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是写不出来的。在这个民族大团结的时代,这部作品以其对民族精神的追寻和鲜明的文化底蕴而显示其特色。
——雷达,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晏彪以小小说和散文成名,他出版中篇小说集自然并不吃惊。令我吃惊的是,小说集中6个中篇皆为少数民族体裁,尤以少数民族视觉进行讲述,其角度新奇、特色鲜明、故事纷呈,难能可贵。如此,《北京往事》定当在文坛留得一席。
——赵玫,天津作协主席
 
 
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正酝酿着重新崛起的历史阶段,文学的承载作用显得愈发重要。尤其作为艺术电影平台的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对原创剧本有着更强的依赖。赵晏彪先生多年来不仅一直致力于民族题材原创剧本的培育工作和遴选活动,而且潜心创作、成果颇丰,显示出他驾驭多民族体裁小说的才华,十分难能可贵。愿有更多的文学艺术家投身民族文学原创工作,为民族题材电影提供丰富的剧本创意;也希望更多的电影人是用民族文学驮起电影走向世界。
——牛颂,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主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晏彪,男。满族。字:儒佛,号:三境轩主。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化工作协副主席、《文化周刊》主编;现为辽宁文学院、巴金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市民族宗教题材影视作品审评委员会专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民族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已出版长篇小说《中国创造》,散文集《真水无香》、《真水亦香》,中篇小说集《北京往事》,报告文学集《雁过皇城根》、《与波光水流对话》,传记文学《汪海三十年》、《译道与文化》等九部专著。
《父亲的毒酒》、《孝顺》等散文、小说被各省市选入高初中语文课本,并被译成多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