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浏阳。真的,左一思,右一想,还是浏阳好。好多次想离开浏阳终究还是被这块红土地粘住了,缘份使我和浏阳息息相关,命运使我和浏阳密不可分。我逃不脱这根牵扯我内心深处的绳子,那是因为我内心深处的浏阳情结结得太牢固,我感觉到爱我的父母和我爱的朋友们都在这个小小的城市,我已经适应了浏阳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我穿浏阳夏布做的衣裳、吃浏阳土菜、吃浏阳蒸菜、吃豆腐辣椒,尽管鸭排辣得掉眼泪我依然照吃不误,就是外出学习,出差还不忘带上剁辣椒、豆腐干,我的口味已经被浏阳风味吊足了,说一口悠扬婉转的正宗浏阳话,和浏阳各界人士打交道,我成了地地道道的浏阳人。也适应了浏阳的气候、温度和水土,有节奏、有规律地日复一日时生活着。
曾经是那样强烈地想飞的人,现在竟然不想飞了,有时想,就是飞,飞得再高,飞得再远,终究是要回到这块热土,何必多此一举。特别是从小在城里和乡下穿梭,亲眼见证了浏阳城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日新月异的更新,尤其是撤县建市十年来浏阳在腾飞。常常有着一种作为本土人的骄傲和自豪。作为浏阳的一位普通公民,不得不发自内心对政府历届决策者的大手笔和大气概表示佩服和所有为浏阳经济建设者作出贡献的人说声感谢,不管他的贡献程度大小,不管他是否是浏阳人。
浏阳的山并没有张家界的峻峭,也没有桂林的象鼻山那样有形状,但是无论是大围山还是石柱峰都吸引我一去再去,它是那样真实而自然地耸立在我们面前,就是天马山、西湖山虽然小但却亲切自然也成了浏阳人爬山的好去处。
浏阳的水没有长江那样大气磅礴,也没有漓江水那样画面开阔,但我却喜欢它的清纯温柔,它昼夜不息,细水长流,我天天接受了它,让它贯彻我全身,使我精神百倍。我天天亲吻了它,它滋润了我,让我唱出激扬的《浏阳河》和《又唱浏阳河》的歌。浏阳的水带丝津甜味,难怪《第二次握手》的作家张扬老师要到浏阳定居喝浏阳泉水。
为什么一个曾以红色根据地闻名于世的老区,一个经济落后的贫困县能够在十年内扬帆起航,龙腾三湘?靠的就是“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一方山水养一种精神,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杰,浏阳的人前赴后继,创造出了一种让人仰视的浏阳现象。古代的欧阳玄名满天下,近代的谭嗣同、唐才常、焦达峰英名长存,新中国成立之后有胡耀邦、王震、宋任穷、王首道、彭珮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浏阳走出去的英才并没有忘记家乡。
浏阳文有文人,武有武将,李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欧阳予倩和梅兰芳齐名。近年来又出了“诗人市长”谭仲池。浏阳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贞”之美誉,浏阳又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毛泽东同志选在文市点燃了秋收起义的火炬,湖湘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决定,使浏阳这块红土地上生长着拙诚,刚正,强悍,勤劳务实的浏阳人,青山绿水孕育着浏阳本地特质的秉性和百折不挠的品格。
浏阳人其实是和浏阳特产相辅相成的,浏阳的鞭炮霹雳一声震天响,象征着浏阳人的视死如归的性格,说话做事一步到位,而且痛快淋滴,张扬着浏阳人的个性,浏阳人甘于奉献燃烧出生命最美最亮的光彩。被誉为“全球一”的浏阳菊花石也是棱角分明的,黑底板上兀地扩散出白白的花瓣,黑白清楚,爱憎分明。
浏阳人又是爱美,爱俏的,有浪漫情调,爱唱爱跳,会享受生活的。省委书记杨正午在黄柏大桥说“要把百里花木走廊建设成为长沙乃至湖南的一大产业,一个品牌,一道景观”。这合了浏阳人爱美的天性,柏加村人家家户户生活在花丛之中。说到浏阳风景,大围山杜鹃花本属长沙市花却在大围山上形成万亩高山杜鹃林花的海洋,倾情竞放,引来游客赏花、写生、科研。 美丽的赤马湖已定为长沙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也迎来城运会的水上项目。
江南第一文庙——浏阳孔庙、大夫第、谭嗣同祠,欧阳予倩故居又充实了山城的底气和稳重。看到才常广场、花炮广场、将军广场,早上舞剑弄拳的人生龙活虎般看到了城市的年轻和活力,那些个婆婆妈妈神气活现地敲打着腰鼓,我都有点跃跃欲试了。小城白天车水马龙,人气十足,夜晚火树银花,欢声笑语。街上衣服式样是琳琅满目,装扮出一个个俊男倩女。 走在仿古步行街,可以悠哉游哉。
朋友曾经笑我常常“想什么,成什么”,我一个民女,能成什么大气候,都是政府和百姓之间心有灵犀,想到一块去了。想起十岁那年蕉溪岭雪崩塌方,我们一家三口只好爬岭抄小路到浏阳外婆家过年。那时我想,要在蕉溪岭挖个洞就好,实现了!一条隧道拉短了浏阳和省城以及外界的距离,到长沙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东西南北,条条大路通浏阳。街上的四百台崭新的“富康”和“捷达”的士形成一条新的风景线。
游回苏州之后,我想要是能做足河的文化就好,实现了!浏阳河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河的两岸相互凝望,交相辉映。四星级宾馆、神农山庄依山临水而立。在美丽的浏阳河南岸将兴建一个投资4.9亿元集旅游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占地2000亩的唐家洲小区。难怪今年阔别浏阳54年的老舅站在鹤源桥上会有回来定居的念头。回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
我虽然是吃国家粮长大的,在少年时期看到农民非常辛苦,因为户口,参加工作受到了限制,我躺在竹铺上仰望星空,心想要是消灭城乡差别就好,实现了!现在乡下人可以自主到城里生活工作,天南海北任你闯,农民的生活大有提高,农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曾经山城是如何穷,我略有所忆,住在梅花巷的外婆家收儿媳,桌上的八宝饭让孩子们稀罕得不得了,去豪兴街霞姨家送我一条一毛二分的小手巾欢喜得不得了,看见三舅公在街上吃良薯的镜头都记忆犹新。那时侯街上的水果少得可怜。如今,当年我捞猪菜的北岭花炮厂下的那口大塘已兴建了公寓,城市规划正好规划到东沙村的外婆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外婆一家原本住在城内,为躲日本鬼子轰炸,迁到乡下,一直沦为乡下人,买卖东西都要步行5华里。而今划为集里办事处的城里人,如今市场上物产丰富任君挑选,老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
浏阳人是好客又热情的,又爱热闹的,自1991年首届浏阳花炮节开幕以来,今年又将迎来第六届国际花炮节暨撤县建市10周年。中外朋友、各界名流欢聚浏阳,盛会空前,共享人世间的繁华。浏阳也获得许多殊荣,荣获“中国烟花之乡”、“中国红继木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诗词之乡”|称号,每年花炮节期间,农行的来宾和远方的朋友的到来,我都义不容辞地当上了向导和讲解员。
置县于公元209年的浏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千年古县”授牌浏阳,浏阳又有了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2014年,福布斯评选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浏阳排名28。 我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它,这个城市的名字叫浏阳,这个名字在世界各地的使用频率愈来愈高,名声愈来愈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