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豫东平原大地,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在这个冬日里,我想起小时候许多十分难忘的往事,尤其是那时候“打通腿”的经历,时时撞击着我的记忆,至今记忆犹新。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里只有两小间土房子,一家五口人都挤在十多平米的草房子里,当门铺了一张床,里屋铺了一张床,与其说是一张床,其实就是一张“地铺”。
“地铺”是我们豫东乡下人老少皆知的床铺,它有着极其浓郁的地域特色,打地铺时,一边紧靠着屋子的土墙,另三边用土坯块垒成一圈成床型,中间填满麦秸或豆秸,用脚踩实在,就成了一张简易过冬的地铺。农村里的房子都是一些土墙,条件稍富裕一些的农户,也只不过垒上几层青砖而已,多数农户则是土房、土床、土桌、土凳,难怪城里人都叫乡下人“土老帽”,大概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吧!农民干活全是肩挑背扛,哪个庄子上都有几户讨饭的,每年一到冬天来临,有些人就拖儿带女,手里掂一根打狗棍,腰里挂条布口袋到南乡讨饭吃,一走就是两个多月,一直讨到腊月二十四五,再回到家里找个架子车,把一袋袋要来的黑窝窝头拉回来,回到家后,先把讨来的半块的窝窝头挑出来,整个的窝窝头则小心翼翼的放到草囤里,留着过年及年后吃。我们家年年粮食也不够吃,都是父亲到南乡朋友家去借红薯干子。直到现在我看到红薯干子就心里发怵,胃还直淌酸水。不过,偶尔想来,我对那时的地铺却情有独钟,倍感亲切。
我们家姊妹多,床少挤不下,每年一入冬,我就到邻居小伙伴家里去睡觉。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都在一个班级上学,天天形影不离,一天到晚我们都在一起,两家的大人都笑着说我们俩是掰不开的“狗皮膏药”!那时候农村里没有电视,就连收音机也没有,吃罢晚饭,我们俩谁吃的早,谁就去找谁睡觉。每天睡觉前,我们俩先坐在地铺上的被窝里,就着煤油灯学习一会儿,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再睡觉。我们俩“悄悄”的约定,睡觉前和机器一样,先预预热,穿着厚棉衣在被窝里睡一会,等被窝里暖热乎了,再把各自的棉袄棉裤脱下来,一人睡地铺这头,一人睡那头,相互暖脚,整个被窝里暖烘烘的,我们这里的人称之为叫“打通腿”。因为这样睡觉比较暖和,但是,也有不文雅的一面,天天都得闻臭脚丫子味!那时候,农村里没有洗脚的良好习惯,不论大人小孩,吃罢晚饭刷好碗筷,坐到地铺上倒头就睡,一觉睡到天明。这些还算好一些的,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远远不止这些,不是那个时期过来的人是永远不会体会到那种滋味的。那时候,天天吃红薯面,吃不到一点细面,红薯这东西在那种特殊的年代里,除给人充饥挡饱外,还经常在人类生活中经常上演“恶作剧”,让人尴尬不止,半夜里夜深人静之时,万籁无声,人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被窝里“噗噗”几个屁就像炸雷一样响,把人惊醒,熏得满被窝子里都是臭气,叫人受不了。我们那时都是蒙着头睡觉,怎能经得住这般“臭弹”袭击?于是,气得我赶忙用脚猛蹬几下伙伴,一边就像火烧着腚一样,顾不上天冷,一把扯开暖好的热被窝放放臭气。同伴睡得像个死猪,曾有个调皮鬼“修理”他,趁着他睡熟,拿个羊屎蛋子放在他嘴边,他的嘴还抿了几下,事后告诉他,气得他把那个家伙狠狠骂了一大顿,这是伙伴过去的一个“经典”段子。我把伙伴捣鼓醒,他一边揉着惺忪的眼,一边问我发生了什么,我用手一指被窝,故意哝了几下鼻子,他意识到自己干的“好事”,不在吱声,嘴角得意的一咧,“呼”的把被子扯平,又一头拱到被窝里睡去了。这类闹剧,我俩不知上演了多少场。
其实在那个时代里,特别是在冬天里,合床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或是因为床少,抑或是家里没有过冬的被子,为了相互取暖,都能睡个热呼觉,大家不约而同而采用的一种双赢的方法。我们这里的乡下人有不少年轻人合床睡觉,平时别看只盖了一个薄薄的露着棉套子的破被子,可小孩子们火力大,睡觉的时候,脱光身上的棉衣裳,朝被子上一搭,两个人各盖一半,就像又盖上一个大厚被子,不是寒流天气,一般都很暖和。有时西伯利亚的寒流袭来,天上飘起鹅毛大雪时,外边的屋檐下挂起尺把长的“琉璃”,有时也会冻得缩成一团,睡到半夜,就偷偷从床上拽上一把柴火,烤一会后,再赶忙钻进被窝里睡,每年的冬天过去了,床角便掏了一个“大窝”。
年复一年,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们长到十七八岁,令现在的年轻人难以置信,但是的的确确是这样的。在他们看来更离谱的还有,那时候,不只是我们这些小男孩是这样,就连女孩子们也是这样,白天在自己家吃,晚上就到女伙伴家睡觉,就像自己的家一样,有的一住就是十多年。我们家有个近门的堂姐,他们家里穷,她在女伙伴家睡了十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堂姐要结婚了,明天就要被男方用牛车接走,天明她才从女伙伴家里起来,洗洗脸,收拾收拾自己的东西,就跟着来接她的伴娘回婆家去了,临上车时,堂姐哭的很伤心,一边紧紧拉着她的女伙伴,一边哽咽着泣不成声,看着她和伙伴睡的的地铺,比离开她的爹娘还难过,久久不愿离开一步,直到男方家来的催嫁炮响过整整三遍,堂姐才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的离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在我看来,打通腿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们乡下农村的一个鲜明的时代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