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风信子

 “是花是叶总天然,设色传神在笔先。借问描摹谁得似,丹青有谱未能全”。
 风信子以势不可挡的柔情,让我感到惊喜。洁白、长长的根芽在水中自由舒展,球状的花头不知不觉中放出了宽叶,还没来的及细观,里边的花苞一夜之间竟凸现了出来,如颗颗绿色的宝石,饱满地嵌在几片宽厚的墨绿叶中。有水,有阳光,风信子长得好快!
 看着这恰似水仙的风信子,我特想知道它的来历。一查,方知这风信子原来是舶来品。风信子,其名源于希腊文阿信特斯的译音,原是希腊神话中被阿波罗女神所爱的一位英俊美男子的名字。它原产于南欧和小亚细亚一带,作为当今举世驰名的香花, 以荷兰栽培最多,并畅销世界各地。风信子在西方的花语为“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盛人生”。
 因为习惯了养水仙,画水仙,所以对水仙情有独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福建好友周冰君,千里迢迢,年年给我寄赠此花。年复一年,静观花开花落,如人生起始轮回,感慨良多,故每年都有几幅水仙写生。但这所谓的“洋水仙”,还是头一次见。此花并不大,葱头样的球茎光滑圆润,根白细密,其叶与水仙略有不同,叶子生成不长且短粗,尚在花苞囊中,却有倔强之势。初始,几天也没什么变化,一星期过后,根须、叶子无声无息地长了出来。阳光下,静静地长,而且愈长愈快。早晨看时还是个大花苞,没想到下午就长出了几个花骨朵儿,嵌在花苞上白色的花朵,顶尖洁白中泛着粉红,在绿色的花苞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
 这花开的,真如她的花语一样,迅猛而突然,一夜之间,风信子长成了盛开的火炬,如缩小版的百合花一样,里三层,外三层,不可阻挡地盛开了。我数了一下,大概有五六十朵小花。真的太漂亮了!风信子的根须比水仙的略粗,颜色很纯正,纯的就像一个洁白无痕的心灵。太纯了!纯的不问人世,没有烦恼。纯的让人觉得“清到根株淡到魂”。她的长相虽不出众,但干净透亮。小小的花苞,一簇簇的,不显眼,不平凡。她开得悄然,开得突然,初见真是喜悦啊!我感到这花有点儿特别,她叫风信子?可从花头到花苞,从根须到叶子,让人感觉不到飘逸呀?但是,我还是被她那种朴素、纯洁的灵魂所感染,被她那淡淡的清香所陶醉,感到自己一直渴望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
 看到风信子的样子,突然有了莫名其妙的冲动。听朋友说,风信子花期很短,我不敢耽误时间,拿起笔来,顺着花苞即刻画起。由于有画水仙的经验,毫不费力的一口气画了好几张。这小小的花朵,寻常的花,入画便很不同。是啊!心有所思,兴之所至,精神贯注于笔端,自花头、长苞、始开、半开、盛开,依次写就。
 风信子看似没有水仙踏水而来的婀娜身姿,也没有沁人心脾的馥郁香气,但她品相高雅,幽幽淡淡的让人琢磨。在短暂的生命里,有人这样眷顾,终是不一样。也可能,她不知道,有过这样一个人,曾脉脉地凝视过她,并且画下她转瞬即逝的清姿丽影。即使凋谢了,也留下了盛放时的倩影。
 历代文人骚客,为水仙留下诸多佳句。风信子,以特有的风姿和传说,慢慢被大家所认识,如风信子花瓣的露水能养颜,风信子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等。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看着这一幅幅的写生作品,总感有不到之处和未尽之意。花开花落,想到了人生使转。为了答谢好友许多年来的帮助,干脆就送他一幅风信子吧。水仙,风信子看似同一科的植物,能不能画在一起呢?有了想法,就有了构图。我把两种花卉放在了一个画面上,下面用根须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画面的水仙花、风信子遥相呼应,两种花卉若即若离,充满了淡雅清香。为了方便观赏,我特意请人按册页的形式装裱了,封面、封底两面用华丽的黄绫作底,后面用行草认真书写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惜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翻来覆去,觉得意趣未尽。想到人生难得有几个好朋友,得遇知己就更不容易。风信子,千姿百态,柔情似水,一时难以画到极致。顺便只能写了:一花纔放一诗成,望到深幽待月明。若把花格比花诗,总嫌诗不及花清。
 风信子、水仙花我都很喜欢,也都非常入画,但愿我的好友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