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朱虹散文两篇

朱虹散文两篇

“橘皇后”

——中野良子的银幕新形象
 
朱虹/文
 
提起中野良子这个名字也许大家会陌生,但如果说“真优美”,想必当年看过日本电影《追捕》的观众一定知道,剧中那个执着、率真又勇敢的真优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可以说家喻户晓了。
 
如今,我们拍摄的电影《不肯去观音》有幸请到她来饰演剧中的“橘皇后”。得知这个消息,我作为这部电影化妆师便着手这个人物的化妆造型准备,在查找历史资料、图片还要做各种头饰设计的过程中,想象着由真优美饰演的橘皇后会是什么样子,会是这样,又或是那样,随着设想的不断改进,真优美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也千变万化起来了,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后就盼着来自东瀛的中野良子翩翩而来了。
 
仿佛一缕清风伴着中野良子姗姗而来,和电影中的真优美相比,她给我的印象是恬静、淡然、和善而又睿智的。她笑容可掬地和剧组的人打着招呼。
 
在剧组化妆室,中野良子端坐在化妆台前,安静地看着镜子里为她做造型的我们,并不时通过翻译和我们交流。我在最近距离细致端详着中野良子:中野良子无愧为“真优美“,岁月那看似细微却无法逆转的刀斧并没有在她的容颜上留下太明显的痕迹,只是电影中飘逸的长发现在已经是略显稀疏的过肩的微微弯曲的头发了。
 
在化妆时,她友善地和我们闲谈。她说这是她第72次来中国了,语气中透着她对中国及中国人的亲切和友善。试装期间,我们不时交流,对细微的需要调整的地方,她都通过翻译告诉我,认真仔细的讨论着造型中所有细节,在不停的交流和探讨中,时间已经过去近两个小时,我们初步完成了化妆造型。之后,她便叫来助理在化妆间的地上铺了一条浴巾,换好服装的她便跪在地上,对着穿衣镜,一点点查找整体造型中的问题,提出她的建议和意见,头发该留在两侧多少,衣服的配色要如何调换更好看,她都慢慢地说给翻译,再由翻译转达给我,希望我们能理解并再进一步改进。
 
时间过得很快,一上午的时间就在紧张地工作中过去了。化妆与被化妆的认真沟通与切磋本身就是化妆艺术升华的必要和最有效地方法。对于中野良子最初的造型我也发现了不少欠缺之处。我向中野良子提出再试一次妆,她爽快地答应了。
 
下午,中野老师又来到化妆间,我们接着为她试妆,结合她的建议,我们对她的造型又进行了调整,经过两个小时反复地改动,造型完成时,她竖起大拇指用中文说“好”“很好”“谢谢”。看到她满意地笑了,我心里也轻松起来。
 
正式开拍的日子到了,化好妆穿上服装的中野老师出现在片场,她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剧本,天气很热,她的服装很厚,里里外外好几层,助理把冰棍放在一个塑料袋中,然后放在她的后背,这样可以降温,看到她悠然自得的轻轻扇着扇子不疾不徐的样子,她饰演的“橘皇后“一头黑黑的大约2米的长发像泉水般飘落垂地,头上没有装饰和耳环的点缀。就这样清淡的造型,就这样淡定的神态,艺术是有生命力的和感染力的,我心中升起了造型成功了的兴奋和喜悦的感觉。
 
中野老师饰演的“橘皇后”仿佛带着逼人的强盛气场,让我们的景地充溢着日本平安盛世的气息。
 
为她卸妆时,她说:“你辛苦了!”,语气是那么亲切,这次合作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再见“橘皇后”!再见“真优美”!再见了塑造出许多感人形象的中野老师!但愿能有机会再次合作,我期待着!
 
 
 
亚克西!伟大祖国的新疆
 
朱虹/文
 
新疆——如梦如幻令我心驰神往。
 
那古时繁荣兴盛的楼兰王国真到了我的眼前会是什么样子?新疆的姑娘真有那么多美丽的小辫子吗?据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滩真是超乎想象的荒凉吗?多年的梦想和疑问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着……
 
梦想成真的机会来了,这次我们要拍一部反映援疆生活的电视连续剧《援疆兄弟》,新疆成为了主要的外景地。这太难得了,梦想就要成为现实了,我兴奋极了。
 
出发!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空中旅行,顺利地从北京到达了乌鲁木齐机场。短暂停留一夜,我和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一行五人再乘坐火车赶往喀什地区的巴楚县。经过近三十小时的旅程,顺利到达巴楚。巴楚,竟这样不期然地走进了我的记忆中,我们剧组在这里工作生活战斗了两个多月之久。
 
出巴楚车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充满西域色彩的小城,静谧的街道两旁树木泛着耀眼的金黄色,片片树叶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超强的紫外线照射得人睁不开眼睛,常年缺少雨水的小县城灰土较多,空气中弥漫着沙土的味道。
 
走在街上,仿佛出国到了异域,这里的维族女人们用五颜六色的头巾包着头发并把脸也裹得严严实实,男人头上戴着各色小帽子,很多人都留着非常漂亮的胡子,干燥略显灰色的脸沟壑分明,头发上沾有刚吹过的风沙。他们用我听不懂的语言交谈着。我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城市,观察着这里的人们。异乡人的感觉还真奇特。
 
巴楚的十月份晚上九点左右天才黑,早上天亮的也比北京晚些,夜晚逛逛大巴扎。集市很热闹,烤肉、馕、烤包子、本地酸奶、新鲜的西瓜、哈密瓜等食品种类繁多,一片繁荣,维族同胞们或三五成群,或亲人情侣坐在长凳上,品尝着美食,穆斯林有宗教管着是不能喝酒的,所以这里的餐桌上没有酒,在此用餐比北京显然安静多了。
 
休整后开始工作了,我们基本上每天早九点出发,拍摄的景地大多具有显著民族风情的街道、房子,就是进入房间所见陈设也有浓厚的新疆特色,我们都觉得很新鲜。剧组是个大家庭,近百人的队伍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按照不同的分工各自忙碌着。尽管工作环境艰苦加上气候条件恶劣,拍摄现场还是积极认真的,顺利拍完一场好戏后,大家都很兴奋,剧组里汉族同志用刚刚学会的维语高呼:“亚克西!亚克西!”遇到困难解决完成了也会:“马达没有,马达没有”的。意思就是表示一切OK了。
 
在拍摄胡杨林画面时,终于见到传说中的胡杨树了,据说它是千年不死,即便死了也会千年不倒,即便倒了还会千年不朽的!顽强的生命力使得胡杨林有着非常奇特的景象,树干的形状各异、树叶的颜色不同,错落有致的生长着。我痴痴地凝视着这神奇的胡杨林带感慨不已,眼前这一株株胡杨树真是我应该终生膜拜的生命导师,这大片大片的胡杨树难道不也是援疆人的象征吗?
 
踩着厚厚的沙土行走在这片树林中,如临仙境,能拍摄到这些优美壮观的美景,我们就着风沙吃饭,现场缺水喝,没有合适的地方方便,这些辛苦就不算什么了。
 
天气渐冷,经过两个多月的拍摄,我们相继转场到达了麦盖提、叶诚、泽普、莎车、疏勒、喀什等南疆部分城市,为援疆指挥部拍摄部分镜头,所到城市风貌各有不同,领略这样的风景我的心情大好呢,呵呵。此时要告别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新疆了,继续转场到深圳拍摄剩余的场景,新疆拍摄时的疲劳瞬间就离我很遥远了,坐在候机厅看着窗外被白雪覆盖的乌鲁木齐机场,脑海里回味着在新疆的工作和生活时的情景,剧组在拍摄期间发生的状况和事件不断浮现,美好的记忆在这字里行间停留,心情却有些离愁了……新疆!我还会再来看望你的。
 
新疆,亚克西!
 
亚克西,我们伟大祖国美丽神奇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