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那个叫卢森堡的地方

       那个叫卢森堡的地方,我钟情了很多年。

       十七岁读席慕容的散文,她说和丈夫开着老爷车在卢森堡境内蜜月旅行,经过开满黄色花朵的巨型花树时,很想去摘上一把,而他们没有停下来。他们担心摘下来的花很快就会萎谢,实在是没有停下来的理由,没有一个可以用它来装饰的角落。异国他乡的景再美,也无法轻易安置一个可让心灵永久居住的家。

       那一定是个美不胜收的国家。那个国家也许还有棣棠,萱草,万寿菊。出于对黄色花朵的偏爱,更出于对席慕容的敬仰,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处于欧洲西北腹地的那个小国。席慕容曾经走过那里,岁月里飘着花香。我心之向往。

       好多年过去了,席慕容早已返回自己的故乡。对于那个叫卢森堡的地方,我也久未成行。也许,这注定是一个遥远的梦了,无法企及。

       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夏天,我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小厂逃了出来,茫然坐上了一辆东去的公共汽车。我在那里工作了一年,没拿到一分钱。刚分去的时候,就听说了小厂的种种不好,总之快要关门了,好多人都争先恐后想方设法走出去。我没有选择地选择了那里。我家在农村,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没能力也没金钱为我铺就一条相对平坦的路,我只好随波逐流,任由命运之手安排了。

       后来,厂里改制,重新换了领导,我从财务科被挤到了车间里。三班倒的日子让我苦不堪言。尤其是夜晚,机器的轰鸣格外震耳欲聋,幽暗的灯光下,棉絮漫天飞舞,即使戴着口罩,那些毛茸茸的小东西仍被吸进了鼻孔里。耳朵里也飞满了,头发和眉毛都变白了,全身似被裹了一层厚厚的茧。纵然这样没日没夜地干,工人们依旧拿不到工资,厂里一片怨声载道。

       我终于忍无可忍,在上班的时间就偷偷跑了出来。长时间付出,却没任何回报,连自身的温饱都无法解决,心情难免压抑。我漫无目的地顺着一条土路往前走,在那条路的尽头,一辆公共汽车戛然停下。喂,坐不坐车?年轻的女售票员从车窗里探出半截身子大声招呼道。我毫不犹豫地上了那辆车。哪一站下?售票员又问。到终点站吧,我说。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终点站就是最好的去处,起码坐车的时间里,可以安心地看风景。幸好我身上还带了二十六块钱,车票花去了七块。

       我就这样误打误撞地去了鲁中的某个小城,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混迹于这个小城。我在这里成了家,和一个敦厚的男子过普通的日子。那些年的困惑和挣扎,欢笑和泪水,像一帧书,字字浸透心酸。如今,我仍像根稻草一样在社会上漂着,做并不喜欢的工作,领微薄的薪水,粗茶淡饭,生活清苦也不失快乐。我没有为当初的逃离后悔过,什么都放下了,身和心不再受到束缚,脚步才能走得更远。

       我始终融不进这座小城的喧嚣和繁华,也许,故土才是心灵扎根的地方。我明白了当初身在异国的席慕容为什么执意返回家乡,再优渥的生活条件也栓不住一个游子铿锵回归的脚步,她把自己放逐到生命初始的地方,在槭树下的家,探求着人生的丰盈之美。她教画,写作,满腹才情,熠熠生辉。读了席慕容的散文,从年少时就梦想去那个叫卢森堡的地方,席慕容在此游历过,多少年它都让我魂牵梦绕。

       人生的很多梦想都无法抵达。尽管如此,有梦想支撑的日子总会心胸激荡。我去不了远方,但总能把身边的风景尽收眼底,在熟悉的环境里一样可以发现生命的美好和真谛。过一份平淡的日子,与一个可托付的人相守,渴望风平浪静,也许,这才是世俗生活的真相和本质。

       见过一个追逐梦想的朋友。她用了八年的时间竞争上县政府的公务员。发榜的那一天,她痛哭流涕。为了获得一个稳定的工作她舍弃了太多,她的婚姻面临危机,她的孩子因长期得不到她的照顾而对她冷若冰霜。成功的代价太大了,她几乎要崩溃掉。朋友在那个看似心仪的岗位上工作了不到一年,就毅然决然地辞职了。她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适应那种状态的生活,死气沉沉,漫不经心,因一点蝇头小利可以争得你死我活。这不是她想要的那份安逸,还不如追梦路上的苦苦打拼更让人热血沸腾。她选择了回归家庭,选择了重新开始人生,踏踏实实地干点事情远比尔虞我诈的争斗要体面得多,高尚得多。

       每个人都会为不同的梦想扬起风帆,勇往直前。我更愿意量力而行,不让自己活得过于心酸和疲惫。过好当下的日子,不张扬,不迎奉,心底坦然,才能心无旁骛地大步前进,才有机会让遥远的梦想变成现实。                                                    

       卢森堡离我的生活远之又远。我还是渴望有一天能够抵达。道路泥泞,我在跋涉的途中。我相信坚持的力量能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旦迈开了脚步,我会向着梦中的地方义无反顾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