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心中有本真


心中有本真
——释迦牟尼
                                
海蓝蓝/文





   
        从释迦牟尼佛涅槃到如今,已有近两千五百六十多年了。他与孔子大约是同时代人。据《列子•仲尼篇》云:“太宰问孔子曰:夫子圣者欤。孔子曰:某勿敢。又问曰:三皇五帝。孔子又不答。太宰骇然曰:然则谁为圣者。孔子动容而言曰:西方有大圣人,不治而不乱,不化而自行,不言而自信,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此西方之大圣,即指佛陀。
   
        我国东汉明帝时期把佛教从印度引进中国,建造了第一个官方寺院——白马寺。从此,佛教在中国的古代成为历朝历代佛法之人推广的宗教之一。特别是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由于受皇族的推崇,寺庙佛像遍及中国的名山大川。我们可以从三山五岳的庙宇精美的程度就可以想见历代帝王对佛祖的景仰。     
   
        1987年4月3日发现法门寺唐代地宫,在地下沉睡1113年的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宝藏——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四枚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这是继半坡、秦兵马俑之后,我国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件幸事。
   
        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具有无上的权威性。舍利崇拜作为最古老的一种佛陀崇拜方式,始终占据着对佛崇拜的核心地位。佛舍利既然有如此神圣的地位,历代供养、礼拜佛舍利的事迹层出不穷,其内心之精诚,其法事之奢华,其感应之奇特,可谓佛教领域的一大奇观。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是佛教的创始人,为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学说和济世益人的伟大思想。从佛教的时空观来看,我们与释迦牟尼同处一个时代,我们直接沐浴着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之光,所以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对于当代佛教徒来讲是亲切的。  
   
        释迦牟尼佛是唯一学术界和佛教界同时认为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对释迦牟尼佛舍利崇拜,说到底还是对—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崇拜,是对一位伟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化人师的敬仰。所以,在释迦牟尼佛舍利崇拜中,宗教的神圣性与历史的真实性,信仰的超越性和学术的严肃性完全统一起来了。天运、道运,一朝君子一朝臣。和谐社会,是思想稳定,人心稳定,这是英明的政治家想做的,也是佛想做的。
    
        法门寺因安置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为华夏王朝所拥戴而成为我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唐代诸帝笃信佛法,对舍利虔诚供养,寺院大小乘并弘,显密圆融,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佛塔也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因唐代尊奉法门寺佛指舍利为护国真身舍利,先后有八位皇帝每三十年开启一次法门寺地宫,迎舍利于皇宫供养。
   
        显庆五年(660)春三月,就在佛骨入宫供养半年后,高宗又下敕取舍利往东都入洛阳宫中供养。皇室贵族们争相施舍供奉,皇后武则天更是出手阔绰,献绢一千匹,施所寝衣帐等,并为舍利造金棺银椁,“数有九重,雕镂穷奇” 。佛教传入中国后,建塔瘗埋佛舍利的习俗也在中国流行。为符合中国的习惯,逐渐改变了印度用罂坛盛放舍利的方式,改用中国式的棺椁。这一变化从北朝经隋代到唐初方告完成。按照中国古代的丧俗,天子棺椁才有九重,而武则天为法门寺佛指舍利所造的金棺银椁,显然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最高等级,以皇帝的葬礼来对待的。安放舍利的容器质地换作珍贵金属,形制也成了中国传统的葬具——棺椁。
   
        由此可见,中国佛教以金棺银椁来安置舍利的创举开始于法门寺,而始作俑者则为武则天。此后,唐代遂流行以金棺银椁瘗埋舍利之风,直到唐末,越演越烈,从皇帝到大臣,均热衷于此,而且从都城到全国各地,都有建塔瘗埋舍利之举。
   
        显庆五年的迎奉佛骨虽由高宗发起,但当法门寺佛骨迎至洛阳供奉时,武则天不仅是一个虔诚的供养者,而且当仁不让地成为迎奉佛骨活动的组织者。这是历史上盛况空前的一次大型佛事活动,开创了唐代开启地宫、迎奉佛骨到皇宫供养的先河。
   
        女皇武则天一生中或者说当政以来,与法门寺佛骨舍利结有深邃之因缘。她曾两次不遗余力地迎奉佛骨舍利,前后相距44年之久。这两次迎奉佛骨舍利同武则天人生的两个重要时刻紧紧联系在一起。以第一次迎佛骨为执政的开端,又以第二次迎佛骨为执政的结束乃至生命的完结。武则天执政时,把中国佛教发展到鼎盛时期,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其贡献是应该充分肯定的。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物账碑》明确记载有“武后绣裙一腰”,显然作为这次供养物陪葬在佛骨舍利旁,大概以此代作武则天的灵魂,向佛祖奉送绵绵不绝的敬意吧!作为中国数千年君主专制社会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生总揽朝政达50年之久,其中穿戴皇帝衣冠,端坐金銮宝殿,指挥满朝文武长达15年,不能不说她与佛教互为利用,堪称我国古代将神权与政权巧妙结合的典型。  
   
        2001年博物馆又新建成四大陈列“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茶罗文化陈列”、“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和“法门寺唐代茶文化陈列”。目前,法门寺文化景区已成为陕西西线旅游的龙头单位和世界佛教朝拜中心、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和海内外人士向往的旅游胜地。
 
        对于佛教的一个重大节日——佛诞日来说,它与七月十五日自恣日一起历来被称为“佛欢喜日”。
   
        历史上,寺院内外于此日往往举办大型的庆祝仪式,比如浴佛、行像、放生等(详见浴佛、行像、放生诸条)。明清以来,寺院于佛诞日举行佛诞仪。信众会到寺院,参与浴佛、献花、献果、供僧、供舍利、演戏等等节目。有些地方传统会将佛像请到街上游行,置于大象上,或以花车乘载。寺院会开放让信徒进入炷香、礼拜佛像、供养僧众。今日的华人地区,常会引入世间庆祝的习惯,如舞龙、舞狮,张灯挂彩,甚至燃放炮竹。
   
        清以来,除在寺院举行佛诞仪另外还形成了一些与佛诞日有关的民风民俗。食结缘豆是明朝开始的一种风俗,主要流行于都城北京。举办善会,这是清代时兴的一种佛诞日新风俗。善会亦称斋会,即由僧家作主人,邀请善男信女在佛诞日这天到寺内来吃斋。这个风俗本与佛诞日无必然联系,实际上是寺院举办的一种旨在集资募捐的活动,不过是以四月八日佛诞日为借口罢了,但此俗风行甚盛。北京俗曲《阔大奶奶出善会》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风俗。曲中说:“这一天正是四月初八日,庵观寺院都办佛事,尼姑庙里摆席筵,请的是些大门子,指佛吃饭,赖佛穿衣,叫下了学号徽班儿一台戏,善会办的出奇。”
    
        2012年4月25日,香港佛教界经努力争取,成功获国家批准,在红磡体育场隆重举办“佛顶骨舍利安奉大典”。 香港此次佛顶骨舍利赴港澳供奉活动由香港佛教联合会主办,中国佛教协会协办。瞻礼时间为2012年4月25—30日,共计六天五的庆祝活动。大会每日将安排多场舍利瞻礼。此外还将举行多项庄严殊胜的佛事活动。如:安奉大典、诵经、维摩法会、念佛法会、浴佛法会、献圆满大供等。
   
        迎请佛顶骨舍利乃是为了宣扬佛陀教理,广播慈悲种子,利乐有情,普惠众生,并祈愿香港繁荣稳定、人民安乐、世界和平,预计逾三十万信众到场。除香港市民外,还有两岸三地及海外信众亦将踊跃参与盛典。
   
        据史料记载,佛陀涅槃后留有佛顶骨传世,历来受到佛弟子的礼拜、颂扬、赞叹和供养。此次佛顶骨瞻礼活动意义非凡,法缘殊胜,人天欢喜,功德无量;祈愿伟大的祖国和两岸四地、五洲四海、全世界、全人类,增长福慧,与会诸大众,同证无上道。佛顶骨舍利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真身顶骨舍利,自2008年8月于江苏南京市长干寺遗址出土重光后,是次乃首次离境供奉,供港人瞻礼。佛舍利是佛教界最高圣物,是佛陀智慧的象征。见佛舍利,如见佛陀真身,其功德无量,有信念者观瞻舍利,即如佛在心中,有助于我们克服人生种种障碍。若非因缘具足,一般人绝难亲眼目睹,如此稀有的国宝圣物出境展示,堪称千载一时,机缘难得。    
   
        佛是什么?简单的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者。确切点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切觉悟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念佛一定能管用,一定能往生,但是我们嘴里念的是佛,心里念的是魔,都是私心杂念。这样“念佛”实际上就是念魔,表面上修行,实际上在造业。正如爱因斯坦说过:“时间,空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 佛不是万能,也不是赐能与我们解脱。他只是教导我们还是要凭自己,凭自己的努力才能觉悟和解脱。
   
        我对佛的认识很少,对佛法也没有研究,更谈不上对他的崇拜。但是,就他舍弃皇族荣华富贵,赴苦难众生之间,聆听他们的呻吟,化解他们的痛苦。特别是那身为贵族,却没有等级观念和差异,普渡众生的信念,让他成了“为爱舍身”的典范。宇宙分成可知的形而下层面,和不可知的形而上层面:前者是宇宙的外在表相,感官所及的物质世界,是知识的领域;後者是宇宙的内在精神面,超乎人的理解力,是艺术和宗教的领域。
   
        我想:他的精神几千年来无人可比。他已经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一切世俗划分的差别,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领域里,人们都能相亲相爱。他对世人的教诲和影响是如此深远可想而知。他的思想能在人们的心中传递着,传递着,自然有着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写于2012年4月28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