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古城“钟声”


古城“钟声”

海蓝蓝/文
 

自古享有“京西第一府”美誉的宣化城,北靠泰顶山,南临洋河水,是镶嵌在阴山山脉东段山间盆地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92年被河北省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翻历史,早在夏商时,宣化先后归属冀州、幽州,春秋时为燕国北境。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居沟通南北要冲,故宣化历来是汉族与东胡等少数民族聚集地。

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率兵击破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宣化属上谷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宣化仍为上谷郡。最早使用“宣化”名称的是金代,后行政建制和名称又有多次变化,再次使用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直隶巡抚郭世隆为
改革地方税政,上疏朝廷,废除宣府镇卫、所,设置宣化府,统领三州八县,为表“宣扬朝廷德政,感化黎民百姓”之意,奏请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

据明代编撰的《宣府镇制·制置考》中称,宣化城是唐代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加强边防为名,招兵买马准备叛乱所建,当时叫“雄武军城”,距今应有1260年。作为重要军事和交通枢纽,宣化逐渐成为古代塞北地区重要的军事、政治、商贸、文化活动中心。

宋、辽、金、元时期,宣化是辽国和蒙古国的王公贵族们经常往来的地方,城内建有大批王族行宫和别墅。宣化城最初均为土城,得以大规模展筑是在明朝。

1368年,明朝南京建都,即派兵北伐,大将汤和率兵来到宣德府,在城内屯兵屯田,使宣德城成为一座军城。 明洪武四年(1371),随着明军事机构的改变,宣府被立为万全都指挥使司治所,这是一个相当于省军区的机构,下辖15个卫和2个州。卫是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师级单位的机构,仅宣府城内就设有宣府前卫和万全左卫、右卫。众多的机构和驻军使得宣府小城拥挤不堪,很多机构只能设在城外。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明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橞被封宣化,也以封地为名叫做谷王。朱橞受封来到宣府,开始在原城外西北角建王府。为维持王府中心位置,洪武二十七年又把宣府城向西、北各扩展一倍成为现在规模的大城。因城池扩大而人口发展缓慢,使得新建宣府大城十分空旷,所以从明初开始修建大量庙宇和官宅,逐渐形成从南门“昌平门”到北门“广灵门”的一条街,城市中心点也转移到钟楼一带,从而形成总长12120米的雄伟壮观的宣化城。

清道光年间,宣化府在天泰寺街东口建一座木制单孔布瓦歇山顶的“古上谷郡”牌坊,以昭示宣化历史源远流长。                                                        

我常听母亲说:宣化是座方城,从南到北六里十三步,从东到西也是六里十三步。明朝时为边关九镇之首。抗战时,二十九路守军每天在城墙跑操,逢年过节习武表演,尚武之风一直延续至今。

宣化共有七个城门,还有瓮城,角楼。刚解放时城墙基本完好,南门到西门,北门到西门都能贯通。我记忆中的城墙已残破不全,常尾随三哥身后,钻城墙洞捉迷藏,到北门外摘葡萄,西门口万柳公园捕蜻蜓。城墙、城楼几乎是那时孩子们成长中密不可分的活动场所。只是没见过钟楼里的钟,鼓楼内的鼓。因三座古楼的门洞都被封堵,不见石碑,也看不到匾额,更不知三座楼都建于哪个朝代。民间只说“钟楼、鼓楼、南门楼”,没听说过“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三座楼中,除鼓楼不在十字路口,钟楼和南门楼就是百姓口中的方位词,似乎古建包涵的文化历史与百姓的生活没啥关系。
                       
1980年9月,当我带着高考录取通知书走进位于钟楼东北角小巷深处的校门,竟被松柏掩映的“U”字廊式老房吸引了。门洞与两侧房子相连,办公室前的廊式通道,彰显着学校古朴典雅。

这所始建于1917年的直隶第五师范学校,史称河北宣化师范,成为我人生转折的起点,而学校富有古风式的中国建筑群,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廊式办公室对面有座门窗破旧,却造型精美的储物室。空旷的小操场北也有座带廊柱的建筑,是堆放体育器材的活动室。闲暇时,小操场东南的六角亭成为同学们研究学校历史的小课堂,因为里面立的石碑,清楚地写着建校情况。

亭子东的“五龙壁”,浮雕、缕雕,图案凸显。上方祥云朵朵,下方波涛滚滚。三条龙翻腾于云海,两条龙从波涛中腾空而起,溅起的浪花十分逼真。这堵有祥云、波涛、巨龙烘托的墙是紧贴校医室西侧的影壁墙。这幅壮观无比、活灵活现的砖雕建筑是同学们闲暇观赏的美景。“五龙壁”除巨龙外,独立成画的小型图案很多,静观其画,仿佛身临世外桃源。鸟语悦耳,花香沁人,好似回归自然。这些图案与五龙图相互辉映,彰显中国古建的艺术美,从此,对古代遗迹的关注深入我心。

从“五龙壁”右侧台阶上去,粗壮高大的古槐旁边有座被当做图书馆的破旧老屋,浓浓的书香吸引着我进进出出。两年间,我从中借阅过大量诗歌,几乎将所能看到的东西方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抄写下来积累成册,尤其对西方文学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建筑与雕刻的美学含义极为入迷,同时也理解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进而更关注中国民族风格的美学概念,特别是从古典诗歌与古建筑的美中所体现出的内涵。

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去欣赏校内外的古建美。东方砖木结合的风格与西方雕刻油画为主的哥特式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宣化教堂所反映出的恰恰就是西方的文化与

历史。从建筑传递出的宗教故事与油画、雕刻艺术的结合,在差异中,我更懂得本民族的优势与自豪感。然而,一向以“半城葡萄,半城钢”而闻名的古城环境却处处显出它的苍老。污浊的空气,不断建设的工厂,让我萌生了“背井离乡”的躲避思想。毕业分配成为我离家的借口,“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异地他乡的环境带来清新之感,更有了自我成长的空间,然而,年龄的增长似乎越来越有种说不清的伤感,总觉自己无法融入到异乡的文化中去,没有归属感。每次回家,都喜欢从南门楼向北穿过鼓楼,步行到钟楼再折返,似乎走个来回,心里就踏实一些。究竟为什么,说不清,只要能时常陪父母在古城内走走,精神好像就有了寄托。

父母相继仙逝,家没了,心里突然有种强烈的被遗弃感,与兄长、同学、发小也越来越觉得隔着一堵厚厚的城墙,无论怎么努力,总觉得自己走不进城里去。

在《寻找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我的心丢了》中,我写了这种灵魂无所寄托的痛;那份谁也不解的精神失落;那个灵魂无处安放的惶恐;那种语言无法表述的凄楚唯有自己心里最明白。每当想要回家乡时,心在纠结,想与怕的情绪压抑着,没人能体会。我也似乎有意回绝所有邀请,不愿走进陌生的连我成长的回忆都找不到的家乡,但我又怎能忍住不去接近家乡,不去走进古城呢?
 
一次,同学邀家小住,我欣然同意。因她家离钟楼和母校都很近。我不仅欣赏了灯光璀璨的钟楼,还参观了母校,可印象中的古建都变成高楼大厦,所幸六角亭还在,五龙壁也修复保护起来。
五龙壁是明皇帝朱瞻基初登大宝,知府与弥陀寺住持为表忠心修建的。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省称,意译为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化之主,与释迦、药师并称三尊。弥陀寺现仅存东跨院的正房和南房,作为该寺的一个附属装饰建筑,五龙壁的具体位置就在南房的山墙上。

相传弥陀寺是祖籍宣化府灵智大师在云游回归故里后主持修建于元太祖五年。修建时发生了诸多奇异现象。寺庙虽选址为风水宝地,却惊扰到地下千年五太岁。灵智大师率众弟子围太岁诵经数日时,众僧中心处的五个太岁突然发出耀眼金光,幻化成五条金光闪闪的五爪金龙。这五条金龙腾空而起,绕着已建成的主殿盘旋几周,便投身到主殿西侧墙上。众人去看,墙上的图案正是那五条金龙,之后便有了灵智大师点化太岁成龙的故事。只可惜太岁幻化成的五龙壁已毁于元末,后由明代在原址重修建设。至今民间还有“先有弥陀寺,后有宣化城”的传说,可见历史久远。

有位发小打电话说她在公园晨练完到南门楼下等我,让我从步行街过去找她。我从钟楼边过去,走到鼓楼右侧时,发现有座修缮一新的寺院,近瞧才知“时恩寺”。小时这里被遮挡着,从未发现有座寺院。

寺内是座四合院,询问得知,时恩寺大殿是宣化现存年代最早木结构建筑,为“土木堡之变”(1449年)后,明朝整顿边防,在宣化兴建的重要寺院之一,也是唯一僧住寺院。现在住寺普闻法师,系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人。自幼少言多思,举止稳重。十二岁亲近佛法,皈依佛门,广阅佛典;十六岁在保山市慈云阁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并前往重庆佛学院就读,担任寺院维那并兼任知客之职。2011年7月,应宣化区文化局之邀,赴时恩寺常住,给信徒们提供修行道场,带领居士开展法务活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促进社会和谐。
 
从寺院出来,一直行至南门楼下,发小早已等候多时,略有不悦。南门楼是我最熟悉的古楼,虽然它不及另外两座楼闻名。我特别想登楼参观,可发小却说:“一座破楼有什么可看?”看看楼下售票处开着,我买票,独自上楼,居高临下,望楼下公园、体育场,哪一处都能引发对昔日的回忆。
 
发小可能永远不会理解我对家乡的情感。不仅是她,就是任何没有久别故土的人都无法理解一个身处异地他乡的人,对家与乡的那份牵挂。有时乘车经过钟楼,每次都会抢拍几张照片,哪怕拍的模糊成一个虚晃的影子,对我都是一种安慰。

这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悲哀!这是一份心无安放之处的凄凉!我知道了自己苦在哪儿?痛在何处?身居异乡不相识,故乡依旧是陌生的苦闷,就这样折磨我几十年,伴随年龄增长,这种痛愈来愈明显,尽管无数次来回,却总没机会了解家乡,了解故土历史,了解她几十年变化与变迁。我不断地努力用心去丈量与家乡的距离,企盼能让灵魂有所依托。
 
这一天,我从侄女家出来,左拐大北街,南望那座被誉为 “第二黄鹤楼”的清远楼,似乎有根丝线牵着我,近些,再近些。飞檐陡峭的钟楼有种神奇的魔力,引我往前。我知道这座楼承载了多少年的情感?
 
钟楼如刻在心中的雕像。想到它,就想到古城宣化,想到家,想到爹妈和兄长,想到附近的母校,想到成长的那段重要而快乐的时光。
 
西侧有间木屋售票,票价五元,登楼拾阶而上。楼体像“亚”字形,三层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廊柱斗拱,披红挂翠,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我环绕四周游廊,发现南北通透,皆有抱厦。楼内两块石碑用半截玻璃围住:西为原始碑刻,历经六百多年历史沧桑,碑文一目了然,字迹仍清晰可见;旁侧立一小牌,上书“清远楼”及楼的历史简介;与之相对的是乾隆年间修此楼所立,碑文模糊,背面“文革”墨迹已渗入石碑。紧贴东墙有一木梯,仅容一人上下,进入二楼。

楼中间一长方形木栅栏,地面空着,正上方为古钟。楼下延伸的四根通天柱支撑四根横梁呈长方形,四角三分之二处,斜放四根横檩。顶部三根东西向平行木椽。南北木梁正中,悬挂一口铜钟。左侧横梁上用红绸布捆绑一红漆圆木。红绸系在下立的铁质台阶横栏上。

小时候,听母亲讲:清远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 (1482年),高25米,有8米是十字券洞四门通衢的高台。楼内悬有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铸造的“宣府镇城钟”,因此,民间又称钟楼。

古楼建好,挂钟时正好来个道士,与官员约定,等他走到北京点燃狼烟,官兵看到狼烟再行敲钟,如他在京城都能听到,说明宣府人有福,以后突发战事鸣钟,皇城都能知道,定会发兵救助。

天渐渐暗下来,守城士兵发现东南方炊烟袅袅,急忙通报。府城官员登楼仔细观瞧,远处一股狼烟直升空中,急忙下令撞钟。钟声悠远,洪亮清脆。

第二天,道士折返,说,刚到下花园就听钟声,怎么不等等?有人说见狼烟才敲的!道士说,那里有座鸡鸣山,俗称奶奶山,山下有个古驿站,本想歇一宿再进京,恰遇驿卒为官爷母亲祈福,城上焚桑烟。正担心:如宣府错把桑烟做狼烟,那不麻烦?正想着,就听钟声传来,悠扬悦耳,驿站往来的商贾驻足聆听。宣府官员无话可说,从此,宣化钟声,只能传40里开外。 
                
鸡鸣山下有座奶娘庙。古代有个皇帝,一出生就由奶娘常氏喂养。长大后当了皇帝,封奶娘为皇太后,可常氏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皇太后,早早留下遗言:死后送回东北老家。那年,常氏病故,皇帝想:一不能与先皇合葬;二不能送东北安葬,地域遥远,不便祭奠。于是就想了个折中办法,将常氏安葬在鸡鸣山。建庙、塑像,安排二百守陵人,除立碑刻文颂扬奶娘功德外,每年四月忌日,请和尚摆水陆道场,大做颂功佛事纪念,由此形成四月初八鸡鸣山赶庙会习俗。常氏祠供奉一慈祥妇人,怀抱男婴喂奶。民间便将“奶娘庙”叫作“奶奶庙”。又因庙把山叫做“奶奶山”。母亲说:宣化人看不到“奶奶山”就要想家,故土难离。母亲说的没错,离开古城的人没有不想家的。

我发现有一妇人一直站在楼里,不像游客,过去一问,果然是钟楼工作人员。她说:在这儿工作六年。我说自己是本宣化人,离故土已三十多年,从小就关注古楼,但从没仔细了解历史。父母离世后,几乎很少回来,偶尔路过也只拍几张照片存念。今儿探望做月子的侄女早出来会儿,看到钟楼可以参观了,才买票上来看看。

她一听更加热情,问什么,讲什么。她说:这座楼已有五六百年历史,先后修复三次。看这口大钟,说有一万斤,其实还差一斤。我问为什么不够万斤呢?她说:古代有讲究,皇帝是万岁爷,其他物件不能超过皇帝。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她又兴致勃勃指着楼顶说:你瞧,整个楼上没一根钉子,全榫卯结构,外观三层内实两层,通高25米,下面是高8米、东西长28米、南北长 26米的砖砌高台。高台有十字形拱券门洞,分别为 “昌平”、“广灵”、“安定”、“泰新”,四门通衢。一会儿,你下去可以仔细观察。楼阁高17米,为3开间6塔椽,前后明间出抱厦,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为绿色琉璃瓦顶,腰搪、下搪为布瓦顶,梁架斗拱精巧秀丽,循角飞翘,生气盎然。楼上层的搪下悬挂着4块愿额,南曰“清远楼”, 北曰“声通天籁”,东曰“耸峙严疆”,西曰“震靖边氛”。

她一气儿给我介绍了很多内容,我忙说:“您慢点儿,慢点儿,我用手机录下来,回去写篇文章,好参考一下。”她笑了笑,说:你看楼顶,采用歇山式屋檐构造,整楼都是青瓦、木材建成。楼上有开间房五间,三间进深房,四周是环形走廊。说着,让我先转一圈看看。

我站在抱厦向南望去,不足200米处就是更为著名,年代更久远的“镇朔楼”。 明代宣府镇总兵例佩“镇朔将军印”而得名,是宣府军事冲要之地的标志。那块乾隆皇帝巡幸口外木兰,自多伦诺尔回銮驻跸宣化府并御笔亲书“神京屏翰”的四个大字,是由直隶总督那苏图刊悬于镇朔楼上,成为对宣化府重要地位最贴切的评价。楼内原有一面大鼓,俗称“鼓楼”。如站在那座楼上,就可同时看到南门楼和这座钟楼。

这时,一个光头青年正摆弄三脚架上的录像机。我便轻轻走到他身边问:您是做节目吗?他点点头。我又问是不是宣化区电视台?他说是张家口市“考古栏目组”拍摄古城文物。
给我介绍情况的胖姐也过来了,指着正对的鼓楼说:那块“神京屏翰”的匾额就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书。我一愣:真的吗?会不会挂件仿品,将真的收藏了?

她摇着头,非常肯定地说:“不!不!这是真品!”

我说:“这么珍贵的文物挂在外面,风吹日晒,字迹依旧那么清晰,是不是重新描过?”她仍摇着头,笑着对我说:“文物就是文物,不会闹个假的。字迹还是原来样子!你看,这不人家市里电视台录制节目吗?”我想也倒是,与北京联合申冬奥成功,张家口需要将各区县历史文化遗迹、优美自然风光介绍给世人。
                    
环绕游廊,每个窗口都是一幅市井风俗画,如果宋代张择端活着的话,大笔一挥,那传世的名作可就成了《古城宣府钟楼下的民生百态图》。我用相机和手机仔细拍摄,哪怕只是个侧面,都想把楼上的每个细节拍下来看清楚,将钟楼的每个廊檐了解的明明白白。

胖姐又过来了,也许觉得遇到个真正喜欢钟楼的宣化人,故对我格外用心,给我讲解重檐和卯榫结构。我顺她手指的方向看,廊檐上一块压着一块的木头,一根与另一根相连的椽柱,飞檐如翼,翘立傲然,梁柱围抱,通天一体,歇山楼顶,纵横交错;朱彩绿绘,对称勾勒。我无法表达对先人的景仰,无法记录自己对故乡的爱恋。
走上铜钟下的铁架,抚摸那根被红布缠绕固定的木槌,如真的可以用它撞击大钟,我定会使声音穿透时空,让天堂的父母聆听女儿回来的声音。

“走,到一楼我再给你讲讲下面的内容!”胖姐走到台阶转弯处喊着。我定定神,跟她慢慢从陡峭的楼梯下去。         

胖姐让我分辨一楼两块石碑有什么区别?我说,原始碑字迹清晰,乾隆时期修复碑字迹模糊。她问:知道为什么吗?我摇摇头。她说:因为这两块碑石使用的材料不同。原始碑文使用墨玉,石材好,刻上去的字五百多年仍很清楚;另一块用普通石料,涂上去的“文革”墨迹渗透到石碑的结构里面无法清除。

她又指了指四根通天柱,问我看看是什么材料?我说:像水泥柱子,但应该不是,古代都用红松、或楠木做栋梁之材。这些梁木怎么会几百年不腐?她说:这是将很多原料混在一起,把麻浸泡很久,用这种泡好的麻把梁柱从下至上一圈圈缠绕,树木下粗上细,采用粗的少缠,细的地多缠几圈,使上下梁柱看上去一样粗细,再用掺好的朱红漆刷在外面,从此不生蛀虫,不会腐朽,经年累月,依旧不倒。这座楼共二十个重檐,二十四根廊柱,可只有这四根通天柱是一体的,一直到挂钟的地方。

由衷地感谢胖姐免费为我做导游,介绍了这么多关于钟楼的情况。当我走出大门时,她还不忘考考我,指着门口东侧一个花型小孔问:知道墙上这种孔是干什么的吗?我傻眼了,因为从没见过,也没留心其他地方有这样装饰。她笑了笑,说,这是墙体通风口,有这的地方就会有木头,要不墙里的木头生虫怎么办,不把木头捂坏了?我真佩服她将钟楼的情况了解的那么全面,可惜,很多前来观光者都是走马观花,没从实质上认识钟楼建筑,亦或如曾经的我一样,匆匆一瞥,无法深入故乡历史,时时处处都觉陌生,自然无法走进“家庭”内部,没有归属感,没有深扎下去的根,也就不会有牢固的意识与情感,四处飘零的精神无所依附。

离开时,胖姐与我挥挥手。她身着红褐相配的半袖衫,黑白花裤,站在朱红门柱旁与整个钟楼建筑没有一丝违和感,令人难忘,让人温暖。

这次故乡之行,古城“钟声”将我的灵魂与家乡紧紧联在一起,让我不再有漂泊感,走到哪里,都会循着家的方向,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