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枣乡手记(外两篇)


枣乡手记(外两篇)

作者:刘月新
       
唐枣树
 
1、你可能听说过几千年的松柏,也可能见过逾千年的银杏, 但你不见得能与1700年的老枣树相遇。不是她身份显赫,也不是因其独居深闺而难见芳容,实在是源于她的独一无二,源于她处于平原腹地不争不鸣鲜为人知。因了她的独一无二,你与她相见的机缘就少;因了她的出身平凡,远离名山大川,你会常忽略她而不屑把她列入瞻仰的对象。
2、若为她立传,当这样书写——

老枣树(东晋末年---   ),具体生年不详,御赐名,唐枣树。长于燕齐界河鬲津河(今漳卫新河)南岸,掩映于一片郁郁葱葱之古枣树林中。树高8米,树围4米有余。有一枝向南横出,似蛟龙遨游。由北观之,树干粗壮,黑鳞斑驳,如镂龙雕凤,苍劲强健;由南观之,有一门洞开,腹中空空,足以容人。她历经沧桑,但玉树临风;她饱经风霜,但英姿勃发。她俯视鬲津千余年,根植大地千余年,风吹雨打,屡罹兵燹,酸甜苦辣皆尝,荣辱处惊不变。她是果树中之伟丈夫,但又实实在在是棵母亲树­——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硕果累累,福泽百代众生。

3、这棵树就在我的家乡——山东省庆云县境内。乡亲们视她为神树。

4、走进这片土地,就走进了一幅时空交错的巨画里。

罗成曾于树下拴马歇脚;唐太宗赐其名为“唐枣”;“靖难之役”时,她曾庇护过逃难百姓,使100多人免于死难;日本鬼子欲毁此树,老百姓以死相护,终使日军未敢妄为……罗成,唐太宗,燕王朱棣,还有日本鬼子,这些本不搭界的人和事,竟因了一棵老枣树聚集一堂,古今中外,家国情仇,让当地百姓感慨万千,铭心刻骨。
 
金丝小枣树
 
5、在唐枣树周边,几百年上千年的老枣树比比皆是。这是一个多子多孙代代兴旺的家族。冀鲁交界处,广袤平原上一望无际的枣树,是这片土地的守护神。一片片,一行行,似铁柱,像钢梁,枝桠交错,指天画地,共同支撑着偌大辽阔、神奇壮美的白云和蓝天。

6、这些枣树,看上去黑黢黢、粗粗拉拉的,浑身疙疙瘩瘩长满树结,甚至是树瘤,年老的树大都千疮百孔。枣树长到一米半许就开始分叉,或一两股,或三四枝。白居易在《杏园中枣树》诗中写道:“人言百果中,惟枣凡且鄙。皮皱似龟手,叶小如鼠耳。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然而,这粗俗的外表却蕴含了高古、独立、顽强的品性。蓬勃的生命和黝黑粗糙的树干,吮吸了贫瘠土地里的全部忧郁,却传递着一种超然昂扬的精神。

7、金丝小枣这种树易栽培,易活,耐盐碱,耐瘠薄,抗干旱。鲜枣甘甜清脆,爽口鲜美。晒干后,用手掰开,有缕缕细丝扯出,拉长一、二寸而不断,在阳光下,那缕缕金丝在闪耀,故称金丝小枣。

小时候去地里打草,白花花的盐碱地上寸草不生,却见一排排一行行的枣树,直立挺拔,生机勃勃,就心生感动。我为家乡有这么一种枣树而感到气宇轩昂,悠然自得。从懂事起到现在,对于枣树,我一直心存感激。

8、枣树的主要特征就是奉献——孕育、开花、结果,一年一年,生生不息。奶奶常说,枣树是庄稼人的活命树。枣树结的是果,百姓却把它当做是粮。早年,遇到灾荒年,四川河南等地的百姓都过来逃荒要饭,饿殍遍地,可这一方因为有枣树,每每是百姓靠枣糠度过饥荒,竟没有饿死过人,还救了那么多外地来逃难的人。这不是伟大的母亲树又是什么呢?

9、“芒种三天枷枣树”。说的是芒种过后,枣花盛开,枣农清晨提了篮子,拿上菜刀,用刀绕树干一遭,割上韭菜叶宽深深的一道口子,直达木质部,此时,就有黄色汁液如眼泪般滴出,于是,斑驳的树干上又平添了一道新疤痕。这疤痕记载了枣树的年轮,更镌刻了她的牺牲——在花期抑制养分倒流,保证了坐果率。这些勇于奉献的母亲树,甘愿忍受“割腹”之痛,甚至冒了生命被戕害之危险,为的是为众生多多诞出红玛瑙似的果实。

其实,人、物一理,惟有轰轰烈烈的“死”,才有壮丽辉煌的“生”!

10、枣树没有伟岸的外表,却有比骨头更硬的心劲。她身上那些倔强的疙瘩,彰显了一种刚烈超然的傲骨精神。白居易在《杏园中枣树》一诗中写完枣树的平凡以后,接着就赞扬了她的品质,“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古代的大轱辘木车,或战车,或农用车,经年行进在高低不平的旷野上,吱扭扭,吱扭扭,那轮和轴就像耳鬓厮磨的老夫妻,磨啊磨啊。最最耐磨的车轮和车轴,材质便是这枣木,只能是这枣木。

她的倔强不屈还在于,这种树一旦离开这块方圆一百多里的贫瘠土地,一旦南下或者是北上,一般不再结果,抑或干脆死掉。即使结果,也不会有这里的甘甜。这种不离不弃的顽强特性,像极了世世代代生活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众生。

11、老枣树有一过人之处,就是慢慢地活。慢,代表着一种境界,表现出超凡定力,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正因为慢,枣树扎的根才够深、够广,才能从大地汲取着尽可能多的营养。正因为慢,才有的是时间发根、壮骨、长身体,深思熟虑,因此战胜了一千多年的风吹和雨打,旱涝和冰雪。正因为慢,她的木质纹理才足够细密结实。因为慢,才使一棵枣树活出了思想,活出了灵气,活出了祥瑞之气。

因了她的品性,我在印象中,常常把她与大漠里的胡杨相叠加,把她们看作是,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品位境界却相同的姊妹树,英雄树。

12、我是越来越喜欢这些枣树了。觉得今生今世再也离不开她。

时下正是万木葱绿百花吐艳的四月,我瞅着那些柔韧的亮晶晶的枣树枝条,就像瞅着20多年前刚刚出生的女儿;我抚摸着枣树那粗糙的干和黑色的枝,就像挽起老父亲的胳膊。你拥抱了一棵枣树,就拥抱了脚下这块神奇的土地,同时了解了这块土地的历史。因此,你会变得更有思想和内涵。我坚信,虽然此时此刻对微风细雨的抚慰看似无动于衷,可到了该添新吐绿的时节,她们,绝不会缺席。

秋天的枣树硕果累累,固然可爱,但我更喜欢冬天里的枣树。此时的枣树,没有了果的点缀,叶的衬托,一下子变得孤独凄凉,像寒风中无语的老人。正是因了她敢于傲立寒冬,勇于特立独行,甘于忍受孤寂,才得以聚天地之灵气,吸冬夏之精神。看吧,一望无际的枣树林,棵棵挺立,枝桠伸张,铁骨铮铮,入眼是诗,开卷是画,站立成冀鲁平原最独特的风景。她们又像正在操练的士兵,舞枪弄棒,威武雄壮,是最美最崇高的英雄。这些,哪个能攀,谁个能比?

13、在冬天的寒冷与生硬里,你仔细看那枣树的纤枝,全然不顾风抽沙袭,红红的,柔柔的,温润得很。你会看到纤枝上那些密密排列的指盖大小的突起物,像有随时破壳而出的嫩芽,生机无限。一场瑞雪飘洒而至,大地和枣树瞬间成了盛装的新娘。一个丰收年被预告如期将至。此时的枣树,更像是一株株含苞待放的腊梅,一树树,一枝枝;而那些不起眼的突起物,正像一朵朵腊梅的花骨朵。

我常常独自陶醉于这黑白分明的静寂与辽阔的壮美里。
 
枣花

 
14、俗谚说道:“牡丹虽好空入月,枣花虽小能结实。”明代朱文康更是化谚入诗,写道:枣花至小能结实,桑叶虽微可作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竟空枝(《牡丹》)。现代诗人王汉中也特地为枣花深情吟颂:米粒般小,\金子样黄。\在点点的绿叶里,\隐现你羞怯的向往。\你姗姗来迟,\春天没有把你遗忘。\积蓄,就是力量,\在初夏吐露了清香。\蜜蜂吻你,\露珠吻你,\吻你的还有我――\秋天,一个\火红的希望! (《枣花》)

15、春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而枣花却无意争春,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总也不肯露出娇容。待百花盛会降下帷幕,它们才手拉着手,成群结队在树叶的遮掩下绽出张张笑脸。芒种时节,冀鲁平原上一片金黄。我常常被缕缕幽香所诱惑,嗅着馨香,发现那碎碎的、黄绿的枣花已挂满枝头。细细的叶梗,有序的叶片。让人惊奇的是,那黄绿色的伞状小花都开在叶腋之内,娇羞、谦让、不惊不乍,却朵朵淡美、朵朵秀气、朵朵素雅。碎碎的花蕊向中间簇拥,托着一颗水晶般的心。

16、枣花刚刚吐蕊,就引得蜂蝶们长途跋涉前来赴约,实现去年彼此许下的诺言,圆一个私密而甜美的梦。刹那间,数十万亩枣林里,蝶飞蜂舞,嗡嗡嘤嘤,沸反盈天。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树影中扇动着翅膀,闪得人眼花缭乱。它们有的在枣花上盘旋逗留,有的在花丛里花枝间上下翻飞,搅动起一股醉人浓香。

各地赶来的养蜂人,寻着枣花的芬芳,带着数十箱蜜蜂,在路旁或者找个空地儿一溜排开,安营扎寨。一家一家,一片一片。小时候,常和玩伴跑到养蜂人那里去看蜜蜂,又怕蜂蛰,只好远远地观望。看着头戴护网罩的养蜂人,操着南腔北调忙忙碌碌,甚感新奇又好生疑惑,就跟着做出种种猜测,蜜蜂怎样就能酿出香甜的蜜来呢?

17、除了看蜂蝶,我们最关心的还是枣树结的果。天天望着枣树,想八月红透的枣子,个大皮薄、核小肉厚、脆生生甜蜜蜜,咬一口就满口生津。望着望着,想着想着,一个个攀援采摘的幻影就接二连三挂上树梢了。

   18、 老人们说,别看枣花骨朵小,但每一朵花都要结果,从不开谎花。离开家乡多年,许多事情转瞬成过眼烟云,唯独那每一朵小花都会结果的枣树,却始终在我心中枝繁叶茂,开花,飘香,结果。真是“秋风吹不尽,总是枣花情” 。

在江西浮梁县一座古衙门的天井里,栽有两棵老枣树,虽饱经风霜,仍青枝绿叶,虬蟠特立,生机盎然。古时候,浮梁县虽小,政声却很好,出过好几位清官,留下了好口碑。为什么要在衙门里栽枣树呢?据说因为县令这个官太小,有的人寒窗苦读,为的是当大官,不想当小官。所以当时皇帝就要求官员在衙门的庭院里栽上枣树。枣子开花,粒粒结实,颗颗香甜,意思是要官员学习枣树,不要把官位看得太重,要紧的是能不能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干点实事。在官位高低上斤斤计较者的确是不少,用枣树用枣花来做一面镜子,真是再好再恰当不过了。这真是中国古代官文化里精彩的一笔。

19、后来,我对枣花又有了新奇发现,那就是,枣花在花期至少要开三次花。我对自己的这个新发现曾经激动不已。

小时候,一到小枣成熟的季节,那诱人的枣子就成了早晚不离口的美味,早晨下地打草时摘着吃,晚上出村看电影的路上也摘着吃,在家里出出进进的从秫秸箔上抓着吃。渐渐地,就被那些熟透了的枣子给甜腻了。再走到树下时,就专挑新枝梢头结出的“添花枣”。这些添花枣个头并不小,只是坐果晚成熟也晚。其它枣子都半红了,它们还长不够个儿;其它枣子熟透了,变软了,摘一颗放进嘴里糖浆浓得都化不开,而那些添花枣们还自顾自地青着个身子,锃锃的一个一个地“安插”在枝头,像颗颗翡翠。摘一颗放入口中,脆脆的,凉凉的,甘甜中略带酸头,味道真是美极了。

在品过了红透的头喷枣,尝到了刚刚半红的添花枣,我总是看见还有少许的枣花不赶趟地开在枝头。我就想啊,你开得这么晚还能结枣吗?

这些晚开花晚坐果的天使们,还是紧赶慢赶赶在白露前,尽力地把个儿长足,即便红不了,也给已渐萧条的大地挽留了一片生机,给我们这些毛孩子们奉献了一份珍果美味。特别是对这些迟开的枣花,对那份顽强的韧劲儿佩服有加——既然来到世上,就要有所奉献。

20、枣花不为自己的弱小不被人注意而苦恼,即使没赶上春天开花的热闹,也要可着劲地长,可着劲地开,可着劲地结果。第二期第三期枣花的出现,延长了花期也延长了沉甸甸的金秋,为勤劳的蜂蜜提供了更多的蜜汁源泉,为小孩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仙果美味。中秋节一过,树上的枣子就接二连三地打完了。我们这些小孩子走在树下还是腆着脸,希望能有落(la)下的枣子挂在哪个枝头。那些老枝上落下的早已熟透的枣子,被秋风一吹,就软软地摔下地来,成了“柿饼”,只有那些添花枣锃锃地挑在新枝的梢头。我们每每仰脸张望,都会有欣喜出现。此时地里的小麦苗已钻出土来,似一枚枚大针,嫩绿嫩绿的。清晨,我们穿上棉袄,背起柳条筐,到地里拾捡杨柳叶。我们总是先绕进枣树趟子,搜寻目标,然后用竹竿,用秫秸杆,用棒子秸噼噼啪啪乱打一通,又过起属于我们自己的“枣秋”。

那些添花枣,还是奶奶母亲们醉醉枣的最佳选择。“枣花主旱,梨花主涝”,在枣子的花期和成熟期,是最忌阴雨连绵天的。花期时多雨,会导致大量枣花早泄;成熟期多雨,会导致早期成熟的枣子因糖分上足而裂口。而添花枣成熟时北方的雨季已过,因此大而光亮的添花枣,就成了家庭妇女用来醉醉枣的首选。鲜枣与白酒在密封的瓷坛里经过一个冬天的酝酿,春节一到,打开坛盖,醇香四溢。你随便走进一家,桌上都摆上大盘小盘红彤彤亮晶晶扯着枣子蜜汁的醉枣,不用尝,一闻一看就醉了。

21、小小的枣花开在枣树上,香甜在夏秋两个季节,装扮着一个多彩的世界;而我心中的枣花,总是一年四季盛开,开得浓艳、热烈,香得入肝入肺,甜得醉人心脾。
 
吃枣
 
22、尝过那么多的干鲜果品,唯对金丝小枣情有独钟。这个中秘密,除了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之外,还是浓浓的乡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23、金丝小枣作为一种干果,是枣中珍品。核小皮薄肉厚,甜脆爽口。晒干后果呈红褐色,入口绵软。晒干时掰开果肉,可清晰地看到由糖分、果胶和其它成分组成的缕缕金丝,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金丝小枣营养丰富,有很高的滋补药用作用。《本早纲目》记载,:“枣味甘无毒,主心邪气,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肋十二经… …”。“干枣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胃肠癖气。”人体需要的24种氨基酸,金丝小枣含有18种,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高出苹果几十倍,故又称“天然维生素丸”。

 24、在我的家乡,金丝小枣的吃法有很多种。可鲜食,可干食,可醉成醉枣,可蒸、可煮,可做枣粥、枣饭,可做各种枣汤,可做枣年糕、枣发糕、枣花卷,可做枣泥粽子、枣泥包子、枣泥月饼、枣泥烧饼,可做枣酒、枣醋、枣茶、枣粉、枣红素… …

25、记忆中,让我难忘的,是从树上摘食被露水浸湿过的小枣;最刺激的,是晚上看电影的路上“顺手牵羊”的摘枣;令我荡气回肠的,是吃母亲用酒醉的醉枣;令我回味无穷的,是干枣中的“浆包”枣。

26、天刚发亮,小小的我便从甜美的梦中笑醒了。背起草筐,和小伙伴们乐颠颠地去打草。我们一出村就直奔目标中的枣树趟子。把筐放下,扯起一个树枝,动作麻利的猛摘一通。说是摘,其实大多时候是撸。撸的好处是快,过瘾,三下五除二,撸的筐底厚厚一层就立马走人,免得让看青的撞上,又是扣筐子,又要告家长的。

我们背起筐子一口气来到碱场地,找块干爽地儿坐下来,瞅瞅四周没人,就开始享受梦中早已安排好的果宴。拿一颗红玛瑙似的小枣放进嘴里,咔嚓一声,甜就浸满了全身。一抬头,浓雾化开,阳光洒进玉米地、高粱地、豆子地、碱场地,洒在碱蓬上、红荆上,洒在我们身上,白花花银灿灿的,温暖但并不刺眼。狂吃一阵后,瞅一眼伙伴的鞋袜和裤腿,湿漉漉脏兮兮的,上面还“生”出许多草种子。大伙互相指笑。呵呵,我们的腿脚也成了多情的土地。

27、“刁庄后晌(晚上)有电影,是《柳堡的故事》”。这个消息下半晌就在村里旋风一样传开了。我们一伙小人儿吃了饭早早集合。说是吃饭,不过是习惯性地一说,秋收季节,那个点大多数家庭是吃不了晚饭的。一出村,我们就猫进枣林,凭手的触觉捋枝摘枣。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是青是红,摘满身上的袄、裤口袋撒丫子就溜。这时的怕,除了看青的,还有就是树上的“霸脚儿”。

摘着摘着,这个“哎呀”一声,那个“我娘噢”一喊,不用问,准是让“霸脚儿”给霸着了手,最惨的是让它霸着脸。

一路上,手捂口袋,一边急行军一边往嘴里填。三里地的路,只一忽儿就到了。电影在我们赶到之前已开演,正面黑压压的全是人头,好歹插不进脚,无奈只好走到布景反面,靠看和听来完成任务。遗憾归遗憾,枣,当然还是照吃不误。

打道回府时,路上小敏出状况了。开始捂着肚子喊疼,接着蹲下身子拧圈。我们轮流着给她捶打后背,再后来就跑到路边哇哇吐上了。其实,我们哪一个的肚子也不好受。后来我就想啊,小敏那天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回到家,保准不敢对她娘说,因为说了一准要挨揍。

28、清明节回老家,母亲把一坛子醉枣塞到我手里说,你爱吃,全带走吧,再放就放不住了。

说起娘醉的醉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上大学时,过完寒假返校,同学们大都带一些特产小吃什么的,在宿舍里举办特吃宴,娘总是给我带上满满一布兜子醉枣。说,一个班有几十个人,就你一个枣乡的,多带点,让同学们都尝尝。

第一个学期后返校,我把醉枣亮出来,全宿舍都疯了。潍坊的迎军说,月新,这就是醉枣吗?人间竟有这种好吃的枣,我今世算是没白活了。聊城的颜华说,我家也有棵枣树,但结的枣不是这味,醉枣更是没听说过。月新,你写信跟咱娘说,下次放假我要跟你一起回家,天天吃咱娘醉的醉枣。

说起醉枣,工艺并不难。选择成熟、新鲜、完好无损的金丝小枣,用白酒喷洒均匀,密封于陶罐或陶缸中储存两个月即成。春节时拿出,鲜嫩,甜美,醇香诱人。

29、应该说,浆包枣是干枣中糖分最足,口感最好的枣了。但是,因为它是次品,就不能与其它枣一样“登堂如桌”,漂洋过海。

小时候,经常去堂婶家串门。堂婶是个闲人,因为堂叔当兵,她就可以不下地挣工分。堂婶坐在炕边上,一边与邻居几个姑姑吃枣,一边纳鞋底。我站在地下,手扶着炕沿来回跼蹭,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不敢瞅她们也不敢瞅炕上的那堆枣。不知过了多一会,堂婶的婆婆进来了,对着我也像是对着堂婶说,小芳怎么不吃枣啊?堂婶说,我寻思尽是些浆包,又不是啥稀罕的。我不吭声。心想,在家奶奶就是拿这枣来哄我们的。我和妹妹要是哪个哭了,饿了,奶奶就会捧出一些黑红锃亮将要流出汁来的浆包枣,甜甜的,粘粘的,甜得都张不开口。

待长大些后,我就替浆包枣鸣不平。它和其它枣一块沐风淋雨,一块开花结果,甚至比那些“好枣”早一些来到这世上。正是因为它的早到,才遭此厄运。早开花就早结果,早结的枣子就早熟。但是小枣最怕成熟期遭连阴雨。一旦赶上连阴雨,已上足糖分的小枣就要开裂。如果再遇上几场风,这些小枣就会随风落下,或与树叶一起化为泥土,或被主人捡回卖了“风落”枣。这些风落枣的下场,一是用来做枣酒枣醋枣茶,再是被枣农搂回家晒干了当柴烧。

即便是落不到地上,那些裂过纹的小枣,裂纹处也会变黑,易烂,既不好看又存放不住,只能打入次品。

当那些优质小枣被精心包装,贴上标签,作为一种名贵特产走南闯北漂洋过海时,我不知道被冷落的浆包枣会是什么滋味。

30、在我的家乡渤海湾畔的冀鲁平原上,金丝小枣的栽培历史已有几千年。它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振兴与当今。家乡的父母官,对祖祖辈辈栽培的枣树更是钟爱有加。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请来全国著名枣树专家,对传统金丝小枣进行改良,培育了金丝新1、2、3、4号小枣。这些新品种早结果,不用开枷,结出的小枣个大,皮薄,肉厚,糖分多,不裂果。这样,枣农的效益不知翻了多少倍。可是,我还是常常怀想那些裂纹的浆包枣。它带给我的甘甜胜过了其它所有枣,同时带给我的还有无尽的联想和回味。
31、由裂纹枣就想到了人。专家说,人成才是要有条件的,先天的,个人的,环境的,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我闲来无事时在心里盘算过多次,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大都没有按常规走下去,可总有顽劣、成绩差的人后来倒成了“气候”。

质量上乘的小枣,因为外表有了瑕疵,就被打入次品。这本无可厚非。而人呢?没有本事的人暂且不论,有本事的不一定按照常规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个中因素恐怕要比小枣成次枣复杂得多。小枣没有回天之力,只能随顺而安,或融土为泥,或入窖池,或进灶堂。但这些小枣还是都派上了用场。人可供选择的路也有很多,况且人是有思想的。关键看你怎么看待,持一种什么心态。

以后可能会不断吃到新奇的干鲜果品,但我敢断定,不可能有哪种果能代替金丝小枣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了。
 
梅姐

 
梅姐不是亲姐,是我的邻居,一个对门十多年的邻居。

初识梅姐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新盖的平房与梅姐对门。当时,她刚遭遇丧夫的巨大灾难,搬回了娘家,而我的房子建成后也没有马上入住。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邻居。

梅姐1.72米的个头,瘦瘦的,瓜子脸,细长脖,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深深的眼窝上面忽闪着一双薄薄的双眼皮,一对弯弯的眉毛是纹上去的,像两枚柳叶,精致又好看;尖细的嗓音柔软可人,一开口真有点古戏里的娘娘腔。她看上去是一个清高孤傲,拒人千里之外的女人。父亲是老革命,幼年就跟随父亲住到城里,读书,下乡,就业,是让同龄人羡慕的女孩。后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丈夫英俊潇洒,多才多艺,是个智慧幽默又很有人缘的人。她有两个儿子。老二来到世上不到三年的光景,她的丈夫就病逝了。丈夫的去世就像一幢房子抽去了顶梁柱,这个家随时都有散架的可能。认识梅姐后,我常感叹她命运的不济——她为什么偏偏又生下老二呢?多子多福的传统说教,在梅姐这里极具讽刺意味,起码现在是。

认识梅姐时,她的大儿子在D市一个国企上了班,小儿子刚上小学。老大是梅姐的骄傲与自豪,英俊帅气,多才多艺,又很体贴懂事,以梅姐的说法,这些都是继承了他父亲的基因,只是比父亲多了一份文静。这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父亲的缘故吧。每当接到儿子休假回家的电话,激动得她就像天上漂浮着的云朵,一刻也停不下来了——生炉子买菜,倒花红线似的到胡同口去张望,一趟一趟去接站,风雪雨淋全然不顾,仿佛她就是灯塔,儿子则是暗夜归航的船。其实,她就是灯塔,时刻引领着儿子人生漫漫的长路。梅姐常常跟我说,什么时候儿子娶上媳妇儿,在D市安了家,她就提前退休去抱孙子。言谈话语中,那份憧憬,那份期盼,简直胜过自己当年对新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母亲吧。看着梅姐一个人精心描绘的那幅幸福蓝图,我就想,老天有眼,快快成全这个不幸的女人吧!

梅姐在医院上班,工资不低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大儿子一个月二三百元工资,都不够生活费和随份子的,梅姐每次去D市,都给他扔下几百块钱,尽管儿子一次也没向她开口。她说就怕难为着孩子。

 怕难为孩子,就得难为自个。梅姐上班从不请假,除非有大病,她还经常主动加班。下了班就忙着给外贸搞加工,比如钩织毛衣和床上用品,比如摁钉子。她知道,给儿子在城市买房娶媳妇的钱没有人能够帮她。

梅姐的生活马马虎虎。她每次买菜,都是选在下午下班后,那个时间商场的青菜常常减价处理——几块腰折的藕或山药,挤破皮的西红柿青椒,打蔫的茴香茄子韭菜小葱等。
天暖后,她把炉子搬到院子里,就开始了一天生一次炉子烧一次饭的日子。清晨早早起床,生上炉子,或烧水,或炒菜,或熬汤,或蒸馒头,然后,炉子不再添煤,蹲上一铁壶凉水慢慢温着去上班,中午晚上就吃早晨多做出来的饭菜。

梅姐曾是个很有品位很讲究的女人,她也享受过主流社会的幸福生活。丈夫在世时,她的穿戴都是很入时的,她当年纹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梅姐跟随丈夫去过很多大城市、好地方。坐在我家客厅里,她给我讲青岛泰山蓬莱,也讲哈尔滨上海北戴河,我当时听得一愣一愣的。梅姐的箱底,有很多当年置办的好行头。比如,咖啡色的长款呢子大衣,毛料的套服,方格呢的半大衣,猩红色的长款风衣,米黄色的连衣裙,最早兴的羽绒服,玫红的、乳白的、黑色的、棕色的皮鞋皮靴……每当她把这些珍藏拿给我看时,我都认为她又回归了一次曾经的幸福时光。这,或许是她重温快乐的一剂良方吧。

丈夫的去世,让梅姐猝不及防,生活的轨迹一下子改了道。她没舍得骂那狠心的丈夫,只是常常处在甜蜜的回忆里,她对丈夫带给她的那一段生活很知足,很珍惜,很感激。只是说到末了,她会发出一声长叹,日子还得过啊!然后一抬屁股拔腿走人,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没有了丈夫的梅姐,把一分钱掰成八瓣花。她虽然依然要强,依然爱美,但对自己的讲究却早在心里打了折扣。每当换季,她时常在下班后提着一两件新衣服来到我家,一件一件地穿试着比划着让我评判拿意见。每到这时我就很犯难——实话实说吧,当然是贵一些的好看,但是,梅姐再怎么喜欢,最终她肯定是把贵的退回去,或者是一件也不留;顺着她的意思夸便宜点的吧,我又不情愿。我常常狠下心纵恿她买下那件喜欢的。这让我常常想起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玛蒂尔德因为爱慕虚荣,贪图一夜风光,断送了自己十年的青春。梅姐的不幸,则是因为失去了生活中相扶相携的伴侣。我一夸梅姐气质高贵,她就眨巴一下很好看的眼睛脱口道出,小姐身子丫鬟命。看着梅姐的辛苦,我常常在心里埋怨,当初你生个老二干什么?!我真怀疑梅姐心爱的丈夫和儿子,就是她前世的冤家。又一想,没有了丈夫的梅姐,孩子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在生活的磨难面前,她可以无视物质上的清贫,遭遇上的不公,而一旦没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很难料想,梅姐怎么从苦难的深渊中爬出。不是冤家不碰头啊!

其实,梅姐的脾气一点也不像外表那样孤僻冷傲,相反,是个很热心很容易交心的人。她的心胸是那么的坦荡。我们那个大院谁输液量血压做心电图啥的,都找她。我们刚成邻居不久,她发现我的箱底子薄,就送我衣服穿;她把她的旧棉衣拆洗了,里表送给我给孩子做棉衣;帮我给全家人织毛衣。年迈的婆婆经常输液,梅姐就主动过来帮忙,有时因此还偷偷和同事换班。有一次,我家的小猫抓破了女儿的手,爱人气急败坏地追打了一顿,又自作主张提了它去让梅姐给处理掉。梅姐还真的给小猫找了下家。不想我的婆婆见不到猫不干了,那是她的爱物,非要让爱人找回来,并以离开这个家相威胁。这下可难死了我。当我吞吞吐吐把真相说出后,梅姐二话没说骑上车就去了亲戚家。小猫完璧归赵,一切像没发生一样。

我和梅姐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她家没安装电话,我家就成了她的电话中转站。一天,梅姐把一个特大喜讯送进我的耳朵,儿子谈对象了。女朋友与儿子是同事,并且是准丈母娘相中的,他们还是同台演出的搭档。她把儿子和女朋友的舞台盛装照,放大了镶进镜框,摆在客厅显眼处。我敢肯定,在她累了病了心情不好的时候,瞄上一眼,保准百病皆除,神清气爽。

那天晚上,我和梅姐在我家客厅一直谈论到凌晨两点多。

梅姐的二儿子虽然长得不如哥哥出众,但也极懂事。梅姐告诉我,老二过生日,问他喜欢吃什么。看到妈妈那么真诚,孩子坦率地说,妈妈,其实我什么都想吃。一句话,说得梅姐心里翻江倒海五味杂陈。她对我说,我真没用,我都照顾不好两个孩子。这是梅姐的错吗?是孩子的错吗?都不是。这就是命。我对梅姐说,你看,两个孩子都这么懂事,这是你最大的财富,这是你的骄傲。

有一次,梅姐还是让老二给气哭了。老二的英语成绩不好,这让梅姐非常着急。她走里摸外,拍着大腿拍着手对我也像是对自己说,这可咋办?这可咋办呢?急死人了。我让她跟孩子的英语老师联系,商量个办法,譬如找个老师辅导一下,最终她找了个年轻的大学生同事帮忙。她在单位先跟着同事学,然后再回家 “卖”给儿子。冬天,梅姐的四大间平房冷得像冰窖。她只在客厅点了个小蜂窝煤炉子,为了互相取暖,就让儿子跟她挤在客厅那张小床上睡一个被窝。晚上,梅姐一边搞加工,一边督促儿子做作业,有时干脆停下手里的活跟儿子一起学。见儿子冷了困了,两人就钻被窝,她回过身去,让儿子趴在她后背上做作业。这张面积不大但有着特殊韧性和体温的写字桌,世上哪里还能找到?墙上那盏15瓦的灯泡,发出昏黄的光,它在见证着母子俩的一切。我敢确定,此时的儿子一定非常幸福,因为他有一个与他心贴着心的妈妈;梅姐也一定非常幸福,没有了父亲的孩子,她挤出全部心血来抚养,她对得起丈夫。临近期末考试,儿子突然连续几天很晚回家,梅姐那个急啊!很快,考试成绩出来了,儿子有两门不及格,其中就有她倾注了心血的英语。她这个二传手失败了。此时的梅姐没有了往日的斯文和柔静,她再也不相信儿子那些美丽的谎言,抄起笤帚,边嚷嚷边打。她的愤懑,她的压抑,她的期盼,她的失望乃至绝望一起迸发,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孩子的哭叫声,求饶声,再也打动不了她那颗柔软的心。她的神经麻木了。当我闻声赶过去拽住她时,回过神来的梅姐坐在沙发里嚎啕大哭。天哪,我可咋办呢?此刻,她是那么得无助。我知道,梅姐心里那条苦难的河流决堤了,儿子的不听话,只不过是在那条河流的堤上轻轻打了个洞。

她的腰间盘突出很严重。平时爬梯子上房,换砖添瓦,和水泥垒院墙,修水管通下水道,能不用人时她一准不用。一犯病就倒在床上受罪。老二去上学之前,把水和便盆都放在床前她够得着的地方。我知道后就过去帮忙,做了饭菜给他娘俩送过去。她的高血压也经常犯,都是因为太累或者睡不好觉引起的。梅姐一年中究竟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恐怕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在不眠之夜里都想些什么呢?我的思维顺着这条路向前一探便是一个无底洞,凄凉黑暗,孤独无助,无穷无尽啊!梅姐经常帮别人输液,自己病了就自己输,好像她的手腕上长着转轴。每每看到她那年迈的母亲,骑三轮车载着年迈有病的父亲过来看她,我的心就被锤子敲一下。那一对鹤发老人平时可是靠梅姐来伺候的,洗衣,打扫卫生,包括给父亲理发。梅姐坚持给父亲理了几十年的发。

福无双至,祸却像玩黄鼬拉鸡似的一拖一大串。梅姐往往在腰椎病犯的时候,不是跌一跤摔得鼻青脸肿,就是崴了脚,抑或是伤了胳膊扭了腿。梅姐自己在受伤的脚面或者后背上把气罐。我常常在傍晚时分轻轻推开那扇孤独的门,融进她的黑暗里。梅姐不开灯,也不看电视,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张小床上。有时,打开床头的小收音机,听医疗保健知识。唉,梅姐啊!

成个家吧。在无数人的无数次劝说下,在梅姐与我进行了N次的灯下交流后,她终于放下本该放下的一切,譬如声誉,勇敢地跨出了女人最难跨越的那一步。她的第二任丈夫自己开了个门店,妻子死后抛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样的苦命人。梅姐是下了决心去努力适应新生活的。她说,大儿子买房说媳妇的花费她自己承担,这本来就是个人的事。她的新任丈夫每天笑眯眯的,忙忙碌碌,来去匆匆。梅姐把新夫的小女儿不时从她奶奶家接过来住,为她买新衣服,为她梳头,打扮得花枝招展。梅姐说,一辈子生了两个小子蛋子,可喜欢女孩了。我说,是上帝遂了你的愿,让你有了一个女儿。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上帝又变卦了。梅姐第二次婚姻仅仅存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这对她的打击非常大,办完离婚手续就像脱了一层皮。当初,我在频频劝说下常做苦想,两个苦命人相扶着走下去怎么就这么难呢?

不久,他的儿子就与那位漂亮的舞台搭档结了婚。早在儿子定亲之前,梅姐就信誓旦旦,我如果娶了媳妇,可不让她伺候我。我帮他们带孩子,做家务,让他们出双成对去上班,和和美美享受生活。我为梅姐的不知疲倦、不讲原则的付出而感动;有时面对她的设想和许诺,也认为她简直就是在犯贱。

大儿子结了婚,小儿子也考上了D市的一家技校。梅姐前往D市的频率大起来。她真的在践行自己的诺言。她想着一家人终于走到一起,家又有了家的样子。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她进出儿子家次数的增多,儿媳妇回娘家的频率也高起来。梅姐起初纳闷:我带着工资来为你们买菜做饭洗衣服,伺候你们,怎么个就是不高兴呢?可怜的梅姐,你觉得你的亲人都聚到了一起,这是天大的幸福,但你了解年轻人的幸福观吗?

在梅姐拼命挽留儿子婚姻无果的情况下,大儿子又恢复了单身生活。生活中的搭档散伙了,不知舞台上的搭档是否还能继续?梅姐向我哭诉,晚上三人坐下来吃饭时,瞅瞅母亲,瞅瞅一天天长大的老二,大儿子欣慰地说,妈,弟弟终于长大了,咱们娘儿仨又在一起生活了。 梅姐说,一听这话,我的心就像椎子掏了似的——我的儿,怎么这么命苦啊!我的心里说,梅姐,是儿子命苦吗,是你的命苦!

大概是2005年,我们小区要拆迁,梅姐是又喜又怕,前窜后跳。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刻一天天在逼近,她频频与我交流,要我帮她拿主意,是在家里买楼,还是去D市买。其实,她的主意已经摆在那儿。最后,她出售了旧平房,提前一年退休去了D市。梅姐走后我很快也搬了家,见面的机会就少了。老二毕业后在D市就了业,不久梅姐为老二也买了房。挣县城的工资,去到城市里给孩子买楼,还是两套,这就是梅姐。

梅姐去D市后,在一家医院打工。她告诉我,大儿子又结婚了,小儿子也谈了对象。我真替她欢喜,并叮嘱她也要考虑考虑自己的大事了。她听后呵呵一乐说,个人的事再说吧,现在过得很充实,就等着抱孙子了。

这个少了顶梁柱的家,在风雨飘摇中没有趴下。梅姐不就是一根铁骨铮铮、外柔内刚的顶梁柱吗?!

不见梅姐已有五年多。家也搬到D市的一个朋友,她的同学,回来后常对我说,梅如何如何念你的好,如何如何想念你,我听后心酸加感动。这些话我都信。

她的同学告诉我,梅可能快要结婚了。

初稿完成时,我忽然想见梅姐,愿望非常强烈。我一定联系上她,与她见一面,掏心掏肺地聊一聊,痛痛快快地哭一场,笑一场。我在心里这样说。
 
苦难的终结,抑或是开始


 
儿啊,你这一走就是俩多月,打电话你关机,问你弟弟妹妹,都说你忙,工地上离不开,我就骂你没心没肺不知娘的心,谁承想你得了这病。儿啊,你要非走不可的话,娘就陪着你一块走吧!

上次回家起坟,看你又黑又瘦,见风就倒,都把娘给吓死了。让你赶快到医院看看,可你一去不回。这80多天我是咋过来的,整天提心吊胆,脑袋胀得像个斗。他们越说没事我就越不往好处想,一闭眼不是梦见你出车祸,就是梦见你遭人打,心鞧鞧着都快碎了。都说打灾,打灾,那是你有病托梦给娘呢。儿啊,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可不能说走就走不管不顾,好歹看着娘这把糟烂骨头入了土啊!

你说啥?开这么慢行不行?行啊师傅,你开吧。

我可怜的儿!娘把你生下来你就没过一天好日子。小时候家里人多日子穷,生病了,打勺面黏粥,烧个面布节就哄得你嘎嘎乐。你是老大,吃苦受累受委屈的都是你。人家孩子放了学去洗澡去疯玩,你就得去打猪草,放羊,拾柴禾。平时逮个家雀蚂蚱知了猴,挖个蛹子,烧了给你弟弟吃给你妹妹吃,自个连尝都舍不得尝。娘看着就心疼。娘就盼着你早一天娶上媳妇,能清清静静过个舒心日子。苦命的儿啊,你倒是娶了媳妇,可还是没过上好日子。你干着临时工,还供你弟弟妹妹上学,连块手表、新自行车都舍不得买。为了这个大家,你受了多少委屈,治了多少难,娘心里明镜似的,是这个家把你给拖累了。你媳妇生病住院,一次一次的开刀,反反复复就是十多年;婧婧小时候得那怪病,休学住院又是两年多。花钱治难,张八个跟头跟谁去说?不都是难你自个吗,我的儿!

俺儿要强,总想翻身过好日子,可是心强命不随哩。你辞了工作去跑车,本还没上来就蹚上事故,赔个精光还拉下一腚饥荒。和人搭伙养牛,你说是同学,靠得住;你说养奶牛能赚大钱,好日子就要来了。你也盼着,娘也盼着,哪想才两年多,人家带着钱带着车跑了,剩下你来收拾烂摊子。这两年又跑到外地去包啥工程。你怕娘挂心,有啥难事回到家也不说,都憋在心里。儿啊,你的病都是累出来,都是给憋屈出来的啊!

这是到哪里啦?医院?这就上电梯啦?

天哪,这哪里是电梯,这就是个鬼门关!这竖起来的道不就是个棺材盒子吗?要是哪天把我儿放在这么个黢黑不透气的盒子里,不憋屈坏了啊!儿啊,说啥也不让你走,只要娘有一口气,娘就让你活下去,花多少钱咱也不怕,娘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治好你的病。病好了跟娘回家种地,咱再也不干啥工程了。婧婧刚成了家,妍妍还没毕业,她们都不能没有爹啊!老天爷,是我造了孽就来惩罚我,让我走吧,别让我儿子来顶债,他还小,好日子才开头,这个家不能没有他啊!

这是到了哪里?咋有这么大的雪,还有这么大的风,铺天盖地的,咋不见枣树哩?树上的家雀都跑哪里去了?房屋呢?这么高的山,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儿啊,你在哪里?这可不是人待的地界,要把你给冻坏的,赶快跟着娘回家。在家里,有娘吃的一口,就有俺儿吃的一口。儿啊,听娘一句劝吧,别再傻犟了,权当疼娘,你在外边娘实在是牵肠挂肚放不下啊!

呜,呜,呜… …

我这是在哪里啊?你们咋都在这儿。医生?这么多医生围着我干啥?我醒了?我睡着了吗?

儿啊,娘后悔啊!娘不该那么早就放你出去闯荡,一个人在外面不知冷暖饥饱,糟蹋坏了身子。谁不想好哩,可世道艰难,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干大事有干大事的难处,大钱不是人人都能挣得了。穷过富过都是过,平平安安就好,团团圆圆娘就知足。我的儿啊,娘不求大富大贵,就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团团圆圆,你知道吗?我的冤家!
医生,我求你快救救俺儿,他得了重病。求你快给他治治吧!


 
娘啊,不让您来您非要来。您要是有个好歹,我这个逆子是罪上加罪啊!
娘,您生了我们7个,拼命把我们拉扯大,累得浑身都是病。您也是70岁的人了,每天除了下地干活还得伺候我爸。像您这个年纪,在村里哪还有自己种地的。娘,是儿不孝,是儿无能,让您吃苦受罪了。唉!想想真是愧得慌!

平时看您这么操心受累,我也心疼,可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我是又悔又恨又愧又燥啊娘!我总以为您还年轻,以后的日子长着哩,不想一下子成了这样。我盼着老天开眼,让我闯过这一关。如果能,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孝敬您和我爸,把您们接到城里,让您们享福。

娘,这几天有些事在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搅得我不得安宁。黑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我就想,人活在世上,有多少钱才算富裕?人首先要求个心安;做啥事也不能等,尤其是对亲人。连续几年了,每年都想接您和我爸来城里过年,享享天伦之乐,我知道您们也盼着这一天,可是一次都没有实现。您和我爸都有病,我没有给您们到医院好好做个检查,住院调理调理,为这我都恨死了自己。再就是买空调的事。前年,我说给您装上空调,您横竖不让买,说怕那风太硬。我知道,您是怕我花钱。一想到夏天您从地里回来,热得没处躲没处藏的,我就揪心… …我后悔从北京回来后没回家守着您住几天。唉!世上啥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要是能重新活一回的话,我再不会这样活了!

娘,我要是闯不过这一关,那也是命。您千万别太难过,就当没有我这个儿。我是个混蛋畜生窝囊废,我是您的冤家对头讨债鬼。让我早死早了,来世还当您的儿。弟弟妹妹都成家立业了,婧婧妍妍也开始懂事,就让她们替我尽孝吧。我给您磕头了娘!

娘,这些天我是天天想您啊,连做梦都是和您在一起。想您又怕见到您。您能原谅我这个不孝的儿子吗?娘——


 
吃过早饭,家在农村的母亲,听说弟弟来接她,拔下输液的针头爬上车就往医院赶,那里有她病重的儿子。两天前,当弟弟告诉她儿子患了重症相当危险时,不祥的预感终于得到证实,她还是趴下了。一夜之间头发白半,人横竖都缩了水。

来到医院,母亲从一楼电梯终于升到了十楼。在一般人看来,一楼到十楼不过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可对于这位满身疾病身心疲惫的母亲来说,则不啻于上了一次天,下了一次地狱。她感觉着腾云驾雾,脑袋搬家,她找不到自个了。当她从电梯的椅子上着站起、走出,正想坐进轮椅时,突然昏厥了过去… …
快要见到儿子了,她的心也碎了。

母亲睁眼环顾四周,像是刚从地狱回到人间,感觉有一股寒气逼来,不禁打了个冷颤。她感到极度空虚,从没有过的孤独和凄凉。她在极力的回想,努力的调整自己,用心做着见儿的准备。人在别无选择的时候,退而求其次也是欣慰的。

10点26分,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母亲让人推着径直来到儿子跟前。他们脑袋紧挨着脑袋,儿子高,母亲低。母亲是什么时候习惯从低处往高处看儿子的呢?

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你——您——他们惊愣着,傻呆着。对这份唐突的陌生,两人都在本能地拒绝着。病魔的威力可真大,80多天,足以让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瘦成枯柴,变成木偶;牵挂,似一把魔力的刀,索命的钩,能揭皮抽筋,两个多月,也足以使高大要强的母亲变成一棵垂下头的朽高粱。他们心里一定都在翻江倒海!但都没有开口。娘俩明白,是江也好,是海也好,一旦决堤就没了收救,双双被淹,全家受伤。

母亲抚摸着儿子扎着针头的手,轻轻的,柔柔的,像在抚慰一个大哭了一场才渐渐睡去的婴儿。从手背到手腕,再到胳膊,然后停留在紫茄子般浮肿的手背上。她的心一定在滴血,灵魂也可能出窍了。都说人有6个魂,有主睡觉的,有主吃饭的,有主说话的,有主干活的,有主前世的,有主今生的。人丢了魂并不可怕,要是6个魂全都丢了,这个人也就气数已尽了。此时她的一个魂似乎在哭泣:儿啊,你刚生下来时粉嘟嘟的,像一团红肉;小手胖乎乎的,手腕上还有两道印哩,可眼下你的手成了蜂窝。娘不在身边,让儿遭罪了。

母亲瞅着脱换人形的儿子,手摩挲着颤抖着。有一肚子的话,竟不知从何说起。屋子里沉闷极了,似有一股瘴气在滋生升腾。不知从何说也得说,不打破这沉闷,毒气就会蔓延,屋子就会爆炸。好一会儿,还是母亲开了口。她轻轻嗔怪道,我的傻儿,光知道干活,也不知道爱惜身子。她的声调柔和舒缓,春意融融。话一出口,好似凌空劈开了一道缝,屋里空气一下子走动起来。

要是听娘的话,早到医院来看看,不早就好啦?非要拖,拖,拖。话到这里,母亲一下子打住。可能觉得说重了,自己先心疼起儿子来。都说当什么也别当娘,当了娘的女人就炼狱一般,时时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还要背负着儿女的罪责匍匐前行,直至自己颓靡,倒下。目前的这位母亲便是。

儿啊,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长病的。眼下治病国家给报销,不管啥病,有好医生好药好机器,医院都能给治好。

此时的儿子,血脉偾张,身体里残存的那点液体沸腾了。他挣扎着想坐起来,没有成功;至爱深情也提醒他不可冲动。他用尽全力又把沸点升高,把血管向外扩开了一些。他怕那热血灼伤了母亲。

他用目光迎住母亲的目光,神态是那样的安详。

真是的。要是听您的话,早治早好,现在就不用躺在这里受罪了。儿子似乎很乖很坦诚。他的声音细若游丝,但母亲却听得真切。她是用心在听!
其实那次从老家回城以后,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到D市做了检查,结果令他大感意外,继而万念俱灰——肝硬化,怀疑有肿块占位。在北京,连续两次检查,尽管结果还没有出来(妹妹把片子藏了),但他心里大体有了数。他对妹妹们说,如果是癌症,我就不回家了,去新疆,去西藏,到不见人烟的山上去,默默死掉算了。这话吓着了妹妹们,也吓着了他自己。最后,他没有去新疆也没有去西藏,而是悄悄回到D市的工地,在那间属于他的屋子里,像一只受伤的豹子躲起疗伤。由在那座城市工作的四妹陪伴着,他度过了脱胎换骨的20天。

今天,面对羸弱无助的母亲,他是那样的孤苦无奈,任凭母亲的心在自己面前受刑般挣扎、煎熬。此时此刻,他似乎才明白了“母亲”这个词的全部含义,似乎懂得了“炼狱”的真正滋味。也正是因为苦难的母亲,他才苟延残喘留了下来。佛说,人来到世上就是为了受难。他的难还没有受尽,是不能随随便便去死的。死,也是一种罪过,特别是面对生他养他的父母亲。这是他20天“疗伤”悟出的心得。

他向外倾了倾身子,一只手轻轻放到母亲的手上。说,娘,您说说我爸,以后别那么爱生气,您们俩也别再吵架。要小心别感冒,您冬天最怕冷,我爸的肺气肿又那么严重,一感冒麻烦就大了。暗流的澎湃涌动,翻卷到面上来,竟是这般的温柔平静!

儿啊,眼下你任谁也别挂,人们都好,就是得自个爱惜身子。快治好了病,咱回家过年。
一句“回家过年”,像一把毒钢针,同时刺倒满屋的人——今年的这年,还能像往年一样过吗?
这是元旦前的日子,尽管天气是晴朗的,可阳光的温度被恶魔悉数吸走,感觉出奇的冷。
儿子自嘲地笑了笑。说,这些天人们都在劝我,我也想通了,健康最要紧。娘,这回治好了病,我再也不拼命了。
儿子说的是真心话。人啊,往往到失去了什么的时候,才感觉到它的珍贵。儿子在忏悔。
母亲听后也笑了。说,是哩,有啥也不如有个好身板。你看娘这个糟烂身子,干啥啥不中用,吃啥啥不香甜……说到这里戛然而止。她意识到了什么。
母亲低头沉默了一会,说,儿啊,你想通了就好。

我想通了娘。儿子像个听话的孩子,眼盯着母亲,赎罪般静静地听她唠叨。他清楚得很,这样的时日对他来说已经不多。

此时的母与子,说话都十分的小心,今天的话在别人听来多像是戏里的台词,可还是每每碰瓷。天下又有几人,此时此刻能做到游刃有余从容应对呢?唉!今世是母子,前世必定是冤家!

儿子被母亲的到来感染了情绪。他似乎忘记了疼痛和不妙,生的欲望蓦地升腾,像火苗一般。母亲在孩子眼里是无所不能的,是神。她在给儿子输送着能量。他的眼里有亮光在闪,身子向母亲这边又倾了倾。此时老天真该睁大眼睛,看看这对依恋的母子!

母亲看似那样的放松。她用那双粗糙皴裂的手,开始抚摸、丈量儿子的每一寸肌肤了。从手背,到手腕,到胳膊,再到腿,到脚。从儿子一出生,母亲就不停地用手、用眼、用心来抚摸他的全身,像阳光沐浴一般,儿子的体温,儿子的气味,闭了眼都清清楚楚;儿子长大以后,用手抚摸的机会少了,用心抚摸的机会就多了起来… …

儿啊,要听医生的话,多吃饭,想吃啥就叫她们给做,人胖起来病也就好了。母亲一字一顿,生怕儿子听不清。她是怕自己心乱听不清吧?

母亲瞅瞅儿子,又瞅瞅周围的人,征求意见似的笑笑说,俺儿还是胖了好看。她眼前浮现的,定是儿子胖起来的英俊模样。

见娘笑,儿子也笑了,在场的人都笑了。

这位可怜的母亲只说对了一半。人的愿望总是好的,连灰姑娘都想成为白天鹅,但事实却常常不能如愿。能胖起来当然是好,可你有所不知,儿子得的这病,根本就不能多吃。
那微笑在母亲脸上停留了好一会。待慢慢收起,她的手又开始了在儿子身上的游走。这游走,就像是一次世纪漫游!她要用手牢牢记住儿子的每一寸肌肤。其实,她是在重新复制一次,儿子时刻都在自己的心里装着呢。这时,她的手游到了儿子高高隆起的腹部。她遇到了一座大山!这山突兀、险峻、白雪皑皑,来得毫无理由。这个随便自然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还是把人们吓了一跳,最警觉的是儿子:被子下面的秘密是要瞒住母亲的。儿子闭了眼,脸上有一丝痛楚掠过。母亲没有去冒险爬山,她的手轻轻移开,眼睛并没有去看儿子的脸。

当母亲怀揣着儿子时,那隆起的腹部是自豪的,骄傲的,甚至是动人的,因为那里孕育的是新的生命;儿子的腹部不合时宜地强行隆起,是耻辱的,丑陋的,同时又是悲哀的,因为那里孕育着的是罪恶!

母亲没有爬山,她把它移来背在了自个身上。此时的儿子并没有感到轻松。他的目光黯淡下去,身子缩短了不少,蜷在那里,似乎很累很累。人生的加减法,有时并不像小学生课本里的那么简单,1+1并不就等于2,有可能是3,是4;同样的,1-1也并不就等于0,有时可能是2,是5。这是人生的悖论。有时你倾其一生也算不明白。

护士第二次走进病房,为他输上球蛋白。雪白黏稠如母乳般的液体流进输液管,一会儿就要融入他的血脉。

母亲盯住那液体好一阵发怔。然后说,儿啊,要听医生的话,赶快治好病。娘在家里等着你!

她把眼睛转向别处,用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胳膊。

好吧娘。儿子乖得像只猫。

始终在场的我,此时分明听到轰隆一声,一面墙在母亲的心头坍塌;同时,另一面墙也在儿子的心头轰然倒掉了。连在母子心头的那根线呢?扯着这头,也扯着那头,揪的两颗心都生疼。

母亲被孩子们推着,从儿子身边缓缓绕过,慢慢向门口走去。她心里明白,只要跨出这个门,差不多就等于跟儿子阴阳两隔。快到门口时,她突然用手抓住了空床的边缘,停了停。她想停下来吗?室内空气骤然凝固,人们惊慌失措。

刚强的母亲,在抓住床边的一刹那,又松开了,前后不过几秒钟。松了手的母亲抬起头,眼睛向外,平静地出了病房的门。出了房门的母亲,把安慰留给了儿子,把魂也留在了儿子身边。此时的儿子,目光始终追随着母亲,直到她的身影在门口消失。儿子的魂也跟随母亲悄悄溜出了门。魂也懂得血脉相连!

此刻,走廊的电子表显示时间是10点34分。母亲进出病房,前后用了8分钟。

出了病房的门才不过十来米,母亲就四肢瘫痪六魂出窍,她被那座山压垮了:满脸动容,欲哭无泪,抽搐不止。她再次昏厥了过去。
这一天,是儿子住进医院的第15天。

儿子以为瞒过了母亲,带着享受了母爱的巨大满足昏睡过去。这位母亲,经过医护人员好一阵的手忙脚乱,抢救过来后也住进医院,病房恰巧就在儿子的隔壁。这不是有意,是命运使然!

老天也有两眼昏花的时候。

3天以后,母亲坚决地要求回家。她不得不承认,自己是留不住儿子了。同时她也想清楚了,即便是心跟了儿子去,她这皮囊暂时也不能散架。儿子走了,这个家还得由她来支撑;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她,这里面有属于她的,也有属于儿子的。儿子没了,他的事就成了她的事。谁让他们是母子呢!

都说死在外面的晚辈不能回家,要直接进坟。这位母亲决定,如果儿子真有那么一天,就让他进家。儿子不进娘的家进谁的家?这里本来就是他的家。就算是一眼不眨地看着儿子守着儿子,又能够守几天看几天呢?

夜里,不知是在梦中还是醒着,她看见一脸阳光的儿子轻轻走进屋来,微笑着对她说,娘,我走了。母亲见了儿子又是高兴又是不舍,嗔怪道,你看你,刚来了就要走。你坐着,我给你摊鸡蛋饼去。这是儿子平时最喜欢吃的饭。她满心欢喜地摇过来,探身想拉儿一把,没拉住,一急一激灵。她完全清醒了。望一眼窗外漆黑无边的夜,似有一口硕大无朋的锅,正向她扣过来,扣过来。她的心这回真的被挤空了,脑袋也空了。一个深深的足以撑破皮囊的无声呼唤从她心底呼啸而出——我的儿啊!

她对特地从医院赶回陪伴她的女儿说,三儿啊,快起来吧,拾掇拾掇,你哥他就要回家来了。

儿子住进医院的第19天,凌晨,在经历了殊死较量、激烈搏斗和痛苦挣扎后,他选择了与病魔同归于尽!

母亲终究不是神,自个生养的孩子到底让魔鬼给纠缠了去。

儿子的苦难结束了,母亲的苦难则刚刚开始!

那位母亲是爱人的大姐,母亲的儿子是他的外甥。

附:

刘月新,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散文选刊》《青年文学》《长江文艺》《时代文学》《散文百家》《海燕》《长城》《草原》《芳草》《山东文学》《青岛文学》等文学报刊。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全国首届运河散文金帆奖,第二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二等奖,首届齐鲁散文奖,第八届河北省散文名作奖一等奖,全国红色散文大赛一等奖等奖项。长篇报告文学《陪你远行》刊发《时代文学》,并获省作协重点扶持。作品被多次选入《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中国好散文》《山东作家作品年选》等多种选本。

著有散文集《小鸟闯进我屋里》《栽种光明》,长篇报告文学《陪你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