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岸村溪边桃花、油菜花
不负青山不负人
作者:吕新景
作者:吕新景
知道天台后岸村这个名字还是在8年前。
有一天,绍兴广电总台台长黄松保兄给我打电话,问我天台一个叫后岸的地方怎么样,我想了一下说没有印象,不知道。反问他,你找后岸干什么?他说他老婆要去那里玩,她们约了几个人要去那里住一个星期。我吃了一惊,住一个星期,有什么好玩的?后来问了一下天台的朋友,说那里农家乐搞得很好。
7年前我从一线岗位退了,有点闲时间,老家来人找我,让我回去看看,当时说了那么几句话,老房子快倒完了,新房造得乱七八糟,村里青年人也都走了,如果人没了,棺材也抬不出来。这句话触动了我。我回了一趟老家。确实如此,叫做老屋破败不堪,新屋混乱不堪。后来城建的同志知道了情况,他们很重视,当作为民办实事帮助做了新农村规划。后来又组织村里申报了国家级第四批(也是最后一批)传统村落保护单位。因为我的老家还有十四座四合院基本完整,从做规划开始,我经常回去,参与村里一些重要事情协商,也约在外工作的几位乡贤共同为建设家乡出力。为了让村两委开拓眼界,打开思路,6年前组织了村两委去天台后岸村学习考察。当时还邀请了镇里的干部和邻村岭根村的村长书记一起去了后岸。

后岸村新貌
这是我第一次去后岸村。后岸村的陈文云书记接到天台县委主要领导同志的电话,专门从外地赶回来,上午陪同参观,下午与我们座谈。他详细介绍了后岸村发展的历程,以及他自己的体会。我听了以后,觉得这个书记非常了不起。
后岸村原来是个贫穷的农村。没有什么实业,村里原来开过石矿,除了少量管理费收入外别无收益。村子附近的山倒非常有名。站在村前大路上看,对面的山崖奇伟峻峭,是有名的十里铁甲龙。后岸属天台街头镇,村在始丰溪的西岸。始丰溪往上溯流12公里就是天台有名的寒山湖。

十里铁甲龙
而寒山隐居的寒岩就在村对面的山上。寒山是唐朝一高士,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盛唐时期。从诗中看应该是相貌不扬,屡试不第,看破红尘,云游至天台山,最后长年隐居在寒岩的山洞里,自号为寒山。"重岩我卜居, 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这是寒山隐居寒岩的自我写照。

明岩洞天
寒山与国清寺和尚丰干、拾得相友,所以常去国清寺。后人称他们三人为国清三贤。现在国清寺还有个三贤殿,供着三人雕像。门口有一幅字,就是有名的寒山拾得问答。清雍正皇帝正式把寒山拾得封为"和合二圣”,这两人在民间影响力大得很,几百年来比现在的网红大V要牛逼得多。想必当年寒山去国清寺或者回来常从村边山道经过,所以村东边有条山路至今还叫寒山道。

寒山道
寒山走在这条山路上,大概经常喃喃自语: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后岸村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现在我们叫好山好水,但是当年就是穷山恶水。村民们困在山里,山里也没有什么出息。村民们就开石矿,挖石头卖钱。挖了几十年,山挖破了,剩下山骨,人也得病了。村里许多人得了矽肺。陈文云当年从后岸村出去,在城里从打工到开公司,已经事业有成。2007年下半年回来看看村里的现状,回去把公司盘点关门了,12月份参加村民委员会主任竞选,结果选上了,当了村长(还是用村长顺口)。他和书记商量,石矿不能办下去了,害了这一代人健康,还会害下一代。但石矿停下来后村里怎么发展?他开始想到是让村里的年轻人出去,像自己一样,到外面闯荡干事业。第一年他利用自己的关系,介绍了几十个年轻人到天台城里打工。过年时大家都回来了,他又和书记商量,今年全村吃个年夜饭,每户派一个代表。吃年夜饭时,他选了几个打工代表讲讲打工赚钱的故事。目的是希望明年带动更多村民走出去。结果这些代表讲的故事都是如何辛苦的事。有个村民说,我发现城里人的眼睛都是一只白一只黑的,看不起我们乡下人。这一讲,效果适得其反。第二年没有人去了,说不想看城里人的白眼。打工这条路走不通,这餐飯算白吃了。

从滕头村参观学习回来,村干部们反而更没有信心了,滕头村好是好,我们怎么学?我们是学不了的。后来,他们听说丽水这边有些村农家乐办得不错。于是村长书记再次带了村里骨干又去了丽水,找了一个村的农家乐住下来,想好好学习人家是怎么经营的。住了一个星期没有走,主人怀疑起来,你们这些人怎么不回去了。有人说漏了嘴,我们也想办农家乐,来学你们怎么做的。主人一听这些人是来偷学武艺的,就把他们赶走了。回家之后,陈文云想想不甘心,又选了几个人,派回去,嘱咐他们一定要了解经营的门道。这次这批人回来,还偷偷拣回了许多旅行社丢在农家乐的名片,说农家乐许多旅客是旅行社带来的。这些名片对以后搞农家乐可能有用。





游客在村前始丰溪戏水
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机构改革时走上领导岗位的。我还记得我的前任老局长与我聊天中说的,抓工作手中要有典型,要有好的典型,也要有差的典型,特别要有从差变好的典型,抓两头,带中间,工作就上去了。这是老一辈的经验之谈。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在农村建设历史中,各个时期都出现过许多好的典型,五、六十代的大寨,七、八十年代的小岗村,九十年代以后的华西村、南街村、滕头村等等。我认为现在的后岸村也是一个典型,如何在没有工业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的资源,走出了一条与山水自然真正和谐的,又保持中国传统农村特色和文化根脉的小康之路。这一点应该是当下有了更大经济实力、又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将双循环作为长期方略的中国在如何振兴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时候的重大命题。
前些天因奉命要写小康建设的诗,思考良久,还是选择了天台后岸村,写了上述这许多话,或者可以作为下面这两首小诗的注脚。诗如下:
忆天台后岸村(二首)
其一
铁甲山前客满津,花间软语秀红巾。
当年谁兴农家乐?愿与寒山作比邻。
其二
绿水清清飞鸟频,千门已报小康春。
村官虽小堪任事,不负青山不负人。
九月十日


作者:吕新景
来源:品闲文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NTEyNzc5OQ==&mid=2247484297&idx=1&sn=273a931ba2b1094c7306975ce6c5c8be&chksm=c0145a11f763d307c6466d397900c641ce0fa6f98b3c7d92b19f3ed9acb0e49aa1babbcf5b60&mpshare=1&scene=1&srcid=09118PXzgojvhdVBciVld0Jt&sharer_sharetime=1599846202975&sharer_shareid=e98438b80f7b691a8989f0c527e5f9b8&exportkey=A%2F3Hk23YpohXoZa6dhRp378%3D&pass_ticket=VCWttUeeFvau9bCeqrjKL2yfFu7N7GGmVfKYtJrs7jAnxOcgkvkdZM8b7IeJ3PcU&wx_header=0#rd
其一
铁甲山前客满津,花间软语秀红巾。
当年谁兴农家乐?愿与寒山作比邻。
其二
绿水清清飞鸟频,千门已报小康春。
村官虽小堪任事,不负青山不负人。
九月十日


作者:吕新景
来源:品闲文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NTEyNzc5OQ==&mid=2247484297&idx=1&sn=273a931ba2b1094c7306975ce6c5c8be&chksm=c0145a11f763d307c6466d397900c641ce0fa6f98b3c7d92b19f3ed9acb0e49aa1babbcf5b60&mpshare=1&scene=1&srcid=09118PXzgojvhdVBciVld0Jt&sharer_sharetime=1599846202975&sharer_shareid=e98438b80f7b691a8989f0c527e5f9b8&exportkey=A%2F3Hk23YpohXoZa6dhRp378%3D&pass_ticket=VCWttUeeFvau9bCeqrjKL2yfFu7N7GGmVfKYtJrs7jAnxOcgkvkdZM8b7IeJ3PcU&wx_header=0#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