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留守山村的女人

留守山村的女人(散文)
 
作者:远山
 
  靠山村是个百来户人家的小山村,由于受自然条件约束,贫苦像一条永远挣不断的锁链牢牢地捆绑着靠山村人的手脚,世世代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席卷全国的那一场农村变革中,小山村那块板结的泥土才复苏了,混沌的山民醒悟了,他们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铆着劲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耕耘播种,迎着秋风收获自己的粮食。然而当商品经济大潮带来一个精彩世界的时候,粮食生产却出现了经营性亏损,剩余劳动力要找出路,农民致富的眼光已超出了土地之外,这时候,城镇建设一日千里,到城里掏金的梦想激励着成千上万的农民,他们纷纷离乡背井,走向城市,涌进了上个世纪末的农民打工潮。血气方刚的青壮年男人们大多都出外打工去了,家里只留下一些老人、小孩和女人,他们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留守族”。那些留守女人,用自己一双并不粗大的手含莘茹苦地把“女”字一笔一笔写在屋檐下,构成了一个个稳稳实实的“家”,成为走四方男人们梦中的宁静港湾。
  春花、桂花、杏花是同年嫁到靠山村来的,春花的男人是个憨厚的庄稼汉,叫蛮牛;桂花的男人是个巧木匠,名叫大林;杏花的男人当过村里会计,村民们都习惯称他苏会计。三个女人嫁到靠山村的那阵子,村里人都对她们刮目相看,因为她们都长得品貌端庄,如花似玉,看上去都水灵灵的,十分惹眼又讨人喜欢。只不过性格上有些差异。因为她们都是同年进村的,年龄又相差无己,所以平时情同姐妹很处得来,村上的人说她们是靠山村的“三朵金花”。而她们的男人也都是从小光屁股的好朋友,那年春上相约外出打工,同在D城找活干,蛮牛与大林在建筑工地上一个干钢筋工,一个干木工活,苏会计有文化脑子又活,被一家公司聘请去当职员。三个男人的工余时间也都好互相走动,通通家里的消息。三个女人在家,也喜欢经常凑在一起谈自己的男人,特别是有信没信,有电话没电话,信上说什么,电话里说什么,也要互相通禀述说一番。
  春花琢磨着三农政策,打算贷点款就近办个小企业,等弄好了,把那些外出打工的男人都喊回来,在城里打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征询的口气问桂花办什么企业好,桂花楞了一下反问春花说我们这个穷地方,能办什么企业呢?春花想了想说她不久前看到报上介绍镇上王老五豆腐走俏D城的消息,说那里恢复了老字号作坊,挖掘了传统工艺和配方,生产的豆制品在D城十分抢手,我看这事我们这里也可以干。桂花沉吟半晌说要说别的咱不会,但是做豆腐还能行。春花说我们做豆腐只是每年过年做点豆腐,要想做出点花样,还得上王老五豆腐坊去学学才行。
  二人商量约约杏花,看她能不能一起干,反正她也没事。到了杏花家,只见她垂头丧气地一人坐在家里生她男人的闷气,春花和桂花劝了半天才让杏花火气压了下来,并把想办企业的事跟她说了。杏花一听,摇着头说说真是想入非非,要干你们俩干去。前些天我跟矿上的杨胖子工长讲好了,过几天到他那里去上班。那里拿的可是现钱哩。春花、桂花见杏花如此说,也就不再勉强。
  其实杏花和苏会计原本也是一对恩爱夫妻。苏会计要出去打工,杏花坚持要跟着,俩人就把土地甩给父母亲,双双漂泊在外,过起了打工生涯。苏会计自幼体质弱,干不了重活,但他脑子灵,被一家公司聘为职员,干抄抄写写的事情。杏花就在一家餐馆里当服务员,这个餐馆的隔壁就是“红灯区”,歌舞厅里,整天灯红酒绿,碰杯换盏,猜拳行令,猥亵调情,劝酒声,淫荡声如雷贯耳,开始杏花心里发怵,不习惯,时间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她开始学着城里女人描眉、涂口红,再后来传闻她与餐馆老板有一腿,苏会计跟杏花大吵大闹一场,一气之下便把她赶回了老家。杏花回到家后,认为自己在城里打过滚,见过大世面,已不再害羞和腼腆,她也像城里的女人那样涂脂抹粉,穿连衣裙,邀一些闲男闲女打麻将,甚至学着抽烟、喝酒,打发难熬的时光。
  春花在镇上王老五豆腐老作坊去学了一个月,便与桂花合伙开起豆腐坊来。俩人列出了置办小钢磨等工具的清单,算算账,先要投资千把元,因为男人没寄钱回来,桂花答应先由她垫上。商定后,春花就心急火燎地带着钱上了一趟县城,把要办的东西都办齐了。春花将自家的偏屋腾出来做加工厂,与桂花说干就干,又把自己家库存的黄豆拿出来,当晚就做成第一锅豆腐,第二天早上,春花就挑着一担新鲜豆腐走街穿巷,吆喝着叫卖,仅只一个上午就卖完了。从此以后,春花和桂花头天晚上睡觉前磨好浆,榨好渣,点好卤,做成豆腐,用板子压结,第二天就挑豆腐卖,一个月下来,把账一算,除去成本,一人还分了几百元钱。春花和桂花欣喜异常,分别向各自的丈夫写信报了喜。随后她俩又多开发几个品种如水豆腐、豆腐茶干、千张、豆腐油、豆腐渣、臭豆腐、油炸豆腐等等,并找了几个帮手,开发出了新品种,还在镇上设了个专卖点。“两花豆腐”及豆制品从此在镇上畅销开来,家庭主妇们反映,她们做的水豆腐色泽白嫩,绵软可口,吃起来确与正宗的王老五豆腐,味道别无两样。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春花和桂花合伙开的豆腐坊生意越做越大。由此,引起了村、乡领导的关注,乡政府有意把这个豆腐坊打造成本乡民营企业的品牌,专门派人前来协助春花和桂花筹建靠山村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村里组织各家各户投资入股,并划定地块,建立黄豆生产基地。远景规划是:在靠山村和全乡建立千亩无公害黄豆生产基地,通过开发豆制品,利用下脚料,鼓励农户发展相应规模的生态养殖业,形成一条绿色食品生产链。而今村里大多数农户本着“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参加了靠山村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留守在家的女人们大多成了公司的员工,春花由大家民主推选为公司经理。靠山村女人们笑了,笑得十分灿烂。并给她们男人写信,要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赶紧滚回来,老老实实规规距距地跟着老娘在人家春花的公司里打工。
  转眼到了中秋节,十几个女人倚在村口那棵大柳树下向村外眺望,因为她们的男人们写信说要回来过中秋节。直到太阳西下时,忽见村前的小路上来了一群匆匆赶路的男人,女人们定睛一看,正是她们日思夜想的男人。一个个赶紧迎上前去,见男人们背着大包大包的行李,便问:“回来不去了?”
  男人们沮丧地低着头说:“狗日的包工头黑得很,老子们辛辛苦苦卖了一年苦力,一分钱都没拿到手。”
  春花安慰他们说:“钱是身外之物,只要你们平安回来就是我们女人家的幸福。等过完年,大家就到我的公司去上班,收入绝不会比你们在外面挣的少!” 
  大家皆大欢喜,女人们各自把自己的男人领回了家。
  晚上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村口大柳树下面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着月,今年中秋节靠山村的月亮特别特别地圆……
 
  注:《留守山村的女人》拟将由中润海天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搬上银幕。

 
 
  远山简介:作家、编剧、导演。原中国电影文化发展中心影视部主任,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铁道兵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发表出版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500多万字,其中多篇部获奖并搬上了银幕和银屏。自编自导各类题材的影视剧四十多部,其中多部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