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麦收时节

麦收时节

 

作者:王瑞玉

 

  麦收是我永远青葱的记忆,每到夏季,金黄的记忆总是从梦中飘来,给人温馨。

  壬寅年初夏的早晨,我从梦中醒来,打开手机无意间在朋友圈看到周二军发的开镰收割小麦视频,很是激动,我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在文学交流圈发了帮二军麦收的消息:“城区近郊第一镰在二军农田开启,有意帮忙的文友我们组织一场民间文化助农活动,请各自带镰刀,即刻出发。”没等其他文友们回复,何水长老师和陇南电视台王仕海台长积极响应,回复我要去参加。我买了两把镰刀,在约定地点上了王台长的车,沿长江大道西行疾驶,奔向白龙江畔城区大堡村。

  白龙江两岸的杏树、桃树上红红黄黄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我们无暇顾及。我们在离二军的麦田不远处碰到二军开着农用车转运刚收获的麦耔,他满脸汗水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一行六人顾不上和二军的父母、岳父岳母搭讪,直接钻进二军麦田,看到金黄的麦穗埋头挥镰收割起来,不一会儿,身后就只剩下麦茬,在二军往麻袋装麦的当儿,电视台记者采访了二军。二军说道:“我们村的责任田自留地大都征收了,去年秋天我看到的满是杂草丛生和垃圾成堆的荒芜河滩,很有开垦价值,于是我找来旋耕机经过连续几天的开垦,开了近两亩地,用业余写作得来的稿费买了五十斤小麦种子和肥料;播种、施肥、除草,冬去春来,麦苗长势喜人,小满刚过,麦子开始黄了,今天天气好,父母和岳父岳母都来帮忙收割小麦,我们一家很高兴。

  邻居和村民都夸赞“二军的小麦丰收了,有新麦面馍馍吃了啊”。

  站在二军麦地的边缘,听白龙江水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抒发我自己生活的感悟:功夫不负有心人!看着何老师、王台长挥洒着汗水、挥舞的镰刀,疲惫的心灵突然被眼前的情景触动,纷乱的心情突然被泥土覆盖,缕缕乡愁便成了无怨无悔的诗行,再也不能用语言筑起浓浓的相思。多少年来,离开农田步入城市,多次我曾试图去理解一粒麦子,如何制造生活的温饱与安康,如何走上人们的餐桌,便想做一颗颗麦粒、一餐餐美食爬上吃货们的舌尖,奉献自己的本质与辉煌。但是,城市人往往在纷繁的乱纷纷里,仰望乡村,幻想宁静、安详、甜蜜从梦中升腾,其实,幸福永远需要汗水与勤劳浇灌!

  王台长一边割着麦子一边十分感慨地说:“一二十年没摸过镰刀、没触过麦秸秆了!今天让我回味一把。麦子的味道是太阳的味道、是土地的味道,更是父母的味道,是感伤也是幸福。离开故乡很多年了,如今偶尔在网络上或电视里看到麦收时节收割的场面,我都很激动!恍然看得见每一粒麦子里都栖居着故乡、一片一片的麦地勾勒故乡的版图,多想拥有一颗麦穗让我回味那种清香。细嚼出故乡田野的味道。让我的生命在这版图上不知疲倦地追随着时光奔向远方,一天天走向岁月深处。”说要他直起腰,用左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又开始挥镰了。

看到眼前的一切,我想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乡收麦时的情景,那是农民们一年中最忙最累的时候,也是对人的体力和耐力的一场极限挑战和考验。社员们深秋时带着虔诚播下希望,来年夏天顶着烈日颗粒归仓,放眼故乡满山遍野一望无际的麦田,农民们的心情很灿烂。

  那时候是一个生产队集体收割,早上六点下地开始收割,到中午十一点休息个把小时,又开始劳作,反正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多除了吃两餐饭外,一直在地里忙乎着,每天晚上要干到天黑的看不见才收工,像这种高强度的劳动要持续十几天。我家乡土地全在山上,运输全靠人力背,晴好天气社员们个个腰里背着刀架、刀架上别着镰刀,为了保证收割时磨刀耽误时间,有的男子们刀架上别几把镰刀。一般是妇女和年龄大的割,年轻有力气的男子往回背。社员们收割时,割几镰刀手里拿不住了,就把镰刀顺势夹在左边胳肢窝里,右手从那一大把麦穗中抽七八根长一点的麦秸扎成一把一把的,扎够十八九二十把,再用地边扯的葛条或麦秸杆拧的绳子捆起来,把所有收割的小麦都集中背到生产队存放在仓库。由于当地降雨量多、潮湿,麦子收割回来要放在竹子编制的重篷晾晒风干,村民们就给玉米除二遍草、在麦茬地里种黄豆小豆或点种迟玉米。麦捆经过半月之余的通风,生产队队长在村村通的喇叭里通知开始打麦了。每个天气晴好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全队有劳力的男女先来到仓库背着抱着麦捆到打麦场,用镰刀割开捆麦绳,一行一行摊在打麦场上,摊完整整大麦场,回去吃早饭,吃完饭就分工了,由有经验套马、吼马的青壮年男同志套上马,拉上石滚子,吹着口哨在大场里转圈,中途要用长长的木叉把麦秸翻一遍,翻后再碾,然后挑麦秸,最后扬场,用风堡分,用筛子筛,收仓。最高兴是孩子们,他们在麦草堆里捉迷藏、活蹦乱跳……

  何老师的一边忙着拍照一边说:“虽然我有二十多年没割过麦子了,但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我对农民的辛苦体验是很深的。光阴不断的前行,依旧是小满过后的风一吹,麦浪便翻滚起金黄。耕耘,播种,成熟,收割,一声声婉转悠扬的鸟鸣声,就是对这美好日子美丽风景的最美抒情。每当我仰望蓝天白云,总觉得美丽的蓝天就是当年的麦场,那丝丝白云就是大人们扫场时留下的痕迹。遗憾的是曾经农村那种收麦子艰辛场面慢慢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化了,伴着祖国的发展,现代化的触角已经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国的农村也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可新一代年轻人谁又能体会到老一辈割麦子的艰辛呢?如今打麦场被岁月风蚀了,而麦收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不知不觉中二军的麦地只剩一片麦茬,虽然有些腰酸背疼、有些汗湿衣衫,但心中的畅快却是无语言表的。风吹麦浪是城里人眼中最惬意的田园精致,麦子的矫情是诗人们笔下最难懂的意像,挥汗如雨的快乐是城里人无法品鉴的风景。当突然在城里里迷失了、迷茫了,走出来吧,来一场挥汗如雨的劳作,也许快乐会再一次眷顾!

 

  作者简介:

  王瑞玉:女,甘肃省作协会员,甘肃省评论家协会会员,陇南市评论家协会理事。武都区教场小学退休教师,著有作品集《裕河茶语》。

 

注:本文由史映红推荐发布

 

——————————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