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春柳湖,在哪里

11 

《春柳湖》(全四部)

 

彭德才:春柳湖,在哪里

 

作者:彭德才

 

  自从拙作《游<春柳湖>小记》发表后的这些日子里,常有人问我:春柳湖,在哪里?

  我回答:在中国、在湖南、在常德、在汉寿西北角,西邻柳叶湖,东连围堤湖,南望金牛山,北抵沅江水。是一个美丽的现代化渔村。这里,传承红色基因;这里,珍藏几代渔民“敢为天下先”的动人故事,使人钟情至深,魂牵梦萦。

  听了我回答的人们,都兴奋地酝酿着,疫情解封,旅游目标就近首选春柳湖,张开双臂拥抱她那温暖柔软的躯体,睁大眼睛目睹她那阿娜多姿的风采,激活压抑的细胞。

  我被感动,禁不住向人们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汉寿县创作组创作员杨远新,为创作体验生活,踌躇满志,捷足先登春柳湖,悄悄潜伏,达十多年之久。有人“举报”,此人有伺机作“案”的嫌疑,他笑问百家渔民,探索“军情”,挖掘沉淀的真“金”白“银”。

  当年担任沧港公社捕捞大队秘书,现已退休的处级干部周应君先生,回忆起杨远新在渔村体验生活的情景,感慨地说:“那些年,杨远新走进渔家,拜师学艺,下湖捕鱼,手上沾着鱼鳞,身上散发着鱼腥气。与渔民同划一条船,同撒一条网,同吃一锅饭,俨然像个渔家人。他搜集渔家‘情报’,手段蛮高明,与渔村老老少少成为知心朋友。”

  据杨远新本人介绍,安排他深入渔村体验生活的是时任汉寿县创作组长曹逸兴先生。他难以忘怀的是,刚开始那阵子,他只要回机关开会,就想在城里多住一两天,曹逸兴则总是督促他赶紧下去,而且对他反复强调,要以柳青、赵树理、周立波、浩然为榜样,深入渔家体验生活真正做到心入情入,绝不能停留在走马观花阶段。那样才有可能创作出表达渔民心声的好作品。

1 曹逸兴(1931.9.19——2005.9.22)在渔村留影,曾相继担任汉寿县创作组长、汉寿县文化馆长

 

  杨远新按照他的做了。他俩共同创作出《春柳湖》第一卷20万字初稿,并请人刻写,油印成册,既征求各方意见,同时投给了上海人民出版社。老作家贺宜、编辑家、理论家王华良审读后,提出修改意见,要求继续深入生活,弥补不足。可就在此刻,时局与人事发生急剧变化,《春柳湖》的创作遇到了重重困难。置身激情燃烧岁月的杨远新,不忘初心,毅志依然,勇敢应对各种挑战。

22上世纪70年代杨远新、曹逸兴共同创作出的《春柳湖》第一卷20万字初稿的油印本(上下册)

 

  杨远新贪婪地体验生活,疯狂地搜集素材,一方面继续在渔村潜伏,一方面扩大调研范围。他跑遍大江南北,涉足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拜访渔政部门,私“闯”渔家,抢挖“金”库,不露声色。据悉,杨远新至今还保存着几十个采访笔记本,数百万的文字和数据原始记录,以及抢拍的一幅幅渔家照片。杨远新如获至宝,与杨一萌、陈双娥,废寝忘食,将来之不易的“情报”,提炼加工,历经数十载,合成激情涌动的《春柳湖》。艰辛付出,修成正果。洋洋二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融入了杨远新家人创作团队的梦想。新时代,他们站在“两个百年”新起点,特意选择建党百周年之际,慷慨和盘托出,奉献社会。填补了反映党和政府关爱渔民,造福渔民的长篇小说空白。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春柳湖》精神抖擞地走出,与读者见面,亲热的打着招呼。那一件件跨越时空,沉淀已久的拼搏往事得以展示,深情且激昂。那一句句乡音俚语,亲切诱人;那一个个地名、物名、人名,耳熟能详;那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引领读者进入史诗美景隧道。

  我惊喜地发现,人们在报刊平台、网络天空,发现了《春柳湖》闪亮的踪迹。纷纷追赶,将其拥有、亲吻,装进了心里。

  家乡父老因《春柳湖》引以为荣。外地读者也期盼目睹为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虎年春季,《春柳湖》像翱翔的雄鹰,漂洋过海。旅居马来西亚的汉寿籍年轻艺术教师朱意会,获悉故乡还有一个未涉足的新型渔村春柳湖,按捺不住激情,给国内亲友发微信,打算相邀在另一个国度的妹妹,回国探亲,结伴前往,一饱眼福,把美感传播到异国他乡,为《春柳湖》助力,弘扬故乡渔民与时俱进的动听乐章。她对我说:“感恩彭伯伯分享的文化大餐,感觉像看了一部侦探电影,春柳湖美景深刻向往,故事情节精彩回味,老一辈渔民勇于探索、勇于思考、顽强拼搏、攻坚克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将会薪火相传,永放光芒。我想以后应该有春柳湖的电影电视剧问世,让更多的人爱上这片红土地。春柳湖已在我心里,愿我能早日回家乡,见见意中‘人’,心中湖。”

  家乡本土上了年纪的人,对春柳湖的变迁早已耳闻目睹,得知《春柳湖》描述了那些峥嵘岁月的画面,记载了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更是引起了浓厚的兴趣。

  年逾86岁的原县政协主席周世盈,曾在不同时期分别担任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本土有名的大笔杆,著书立说200多万字,也是数一数二的汉寿通,更是倍受文人尊重的开明领导。他担任宣传部长期间,对《春柳湖》及其作者给予了百般呵护。如今他手捧《春柳湖》四部宏卷,爱不释手,用三个月时间悉心品读,用933个字,对《春柳湖》作出高屋建瓴的概括和评价,名曰《品读<春柳湖>》,经“半月谈网”首发,立即被海内外凤凰新闻、《常德日报》等多家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转载,一时间成为百度、搜弧、新浪、腾讯、今日头条的热搜。使得春柳湖渔民励精图治,抱团打拼,翻开历史新篇章的精彩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2 《品读<春柳湖>》作者周世盈

 

  周老的可敬之处,克服老来视力差的障碍,坚持在字里行间品味感觉,激情满怀倾吐出的精美华章,在编辑家手中,减一字难,增一字亦难,原封未动,全文照发。这本身也成为春柳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春柳湖>,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这是原汉寿县农委副主任,现已83岁高龄的高级经济师徐隆广先生发自肺腑的赞许,除此,他还综合广大读者在网上热读热议《春柳湖》的可喜现象,以一篇近万字的《<春柳湖>:在网络天空璀璨绽放》作了全面报道。

  我也是个迷恋《春柳湖》的花甲读者,崇拜作者创作眼光和操弄文字的艺术。像我年过60岁的这代人,读书情趣基本相同。发现适合口味的书籍不肯错过,或借,或租,或买。在阅读中找感觉,找快乐,也找“阶梯”。

  阳春三月的一天下午,我正探访《春柳湖》,突然一位长者走进门来,问我被什么书所吸引了。他是原任大南湖乡党委副书记高友湘,在职期间专门分管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此时他听了我的回答,伸手要过《春柳湖》,连连翻阅。只见他顿时眼睛一亮,果断决策,花“彩礼”欲将“春姑娘”接回家,我当“红娘”运作,满足了他的心愿。瞧他手捧《春柳湖》的那神态,情真意切,相见恨晚。仅隔几天,这个老哥们返回信息,《春柳湖》铸魂清晰,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书中熟人多,地名真实,读起来亲切。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他对《春柳湖》钟爱有加,总是用一个挎包随身携带,有空就翻开,亲热一番。

  由此,我为杨远新、杨一萌、陈双娥感到欣慰,因为《春柳湖》已经从他们的笔下,走进了读者心里。(本文图片分别由陈双娥、曹劲风、蒋文辉、周世盈提供)


2022528日于汉寿大杨镇


3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彭德才,195510出生于湖南省汉寿县原周文庙公社周文庙大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退休职员。汉寿县作家协会会员、湖湘文化协会会员。19769月发表处女作,迄今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报刊、电台、网络陆续发表故事、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文艺通讯 300余篇。曾获得过4次市、县征文奖。评论《游<春柳湖>小记》经“作家网”发表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