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阴山之上

阴山之上


作者:吕新景



(一)


阴山是横亘在内蒙古高原中部的山脉,蒙语叫达兰喀喇,意思是70座黑山头。这个说法大部分人陌生。阴山名称的出现,应该早于蒙族的崛起。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多次提到阴山:“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这里指战国时赵武灵王打败林胡和楼烦两个北方部族,修筑了赵长城。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陆机写汉武帝征伐匈奴的《饮马长城窟》中也写到阴山:“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往问阴山侯,劲虏在燕然…”还有我们童蒙时就会背诵的诗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是北朝时期的民歌。唐朝更多的边塞诗人写到阴山,如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些诗文里早就出现了阴山这个名字。我们以前读起这些诗句时,总会激活无限的想像空间:在遥远的北方,高大的阴山横空出世,苍凉的戈壁,辽阔的草原,点缀着一群群牛羊…

我这是第二次到包头,又走了一趟阴山,一直想仔细看看阴山,寻找一下那种莫名的感受。第一次去内蒙,是从呼尔浩特到包头,还去了四子王旗草原。记得那是1997年,那时没有高速公路,好像一直沿着阴山脚下走,山坡上时不时能见到羊群。脑海里尚能掠过一些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想像。这一次从包头到成陵,再折回鄂尔多斯的响沙湾,然后回到包头,走了一天,感觉变了,阴山在远方,也不见羊群。那种苍凉感已经飘逝。直到第三天我们来到大青山腹地的昆都仑河谷,有个叫酷乐小镇的地方,似乎还散落着一些阴山的回响。

大青山是阴山中部的主要山峰,是包头的城北屏障。整座阴山山脉东西走向,横贯蒙古高原的中南部,将蒙古高原切成南北两部分。阴山西部的起点应该在阿拉善盟的低缓山坡,但人们一般将巴彦淖尔的狼山开始算作阴山。狼山的主峰呼和巴什格山海拔2364米,是阴山山脉的最高点。狼山山口是古代南北主要通道之一,胡人南下和汉族北上的必经关口之一。狼山以东依次为色尔腾山、乌拉山、大青山、九峰山、灰腾梁山、大马群山。这些山峰海拔都在2300米左右。大马群山已经进入河北境内。阴山山脉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50一100公里。大青山刚好居中。

阴山山脉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位于黄河河套U字型的底部,是河套平原的一道重要屏障。正因为阴山山脉,我国东南的暖流、湿气被挡在阴山南坡。而蒙古高原北方的寒流、风沙也大部分被挡在山的北坡。因此,山北降雨量与山南降雨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里。据说能否耕作的降雨量分界线是年400毫米,400毫米以下不能耕作。阴山山北降雨量不到400毫米,北边成了干旱的草原,沙漠、戈壁,只能放牧;山南是半湿润的草原牧场、森林以及可耕地,可以耕作与定居。这条地理分界线首先形成了南北不同的气候,生活在南北的人也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北方的人们到处游牧,逐水草而居;南方则可以狩猎与放牧,甚至耕作并且定居。历史上蒙古高原北部的民族几乎都是游牧民族。而南部则是兼而有之。北部的民族渴望越过阴山,一旦南下也逐步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甚至定居下来。越过阴山也许就是他们的梦想。而中原古代汉族王朝同样将越过阴山作为梦想。开疆拓土,封狼居胥,历来是武将的最高荣耀。

古代生活在阴山以北,以及东边从大兴安岭起,西边直至阿尔泰山脉的民族很多。最早商周时期的鬼方、北狄;春秋时期的胡人(胡人是泛称,是许多部族的合称);战国秦汉时期的匈奴、东胡;汉以后的鲜卑、乌桓以及柔然;隋唐时期的突厥、契丹;宋元时期的女真、蒙古…如果梳理一下中国的历史,北方这些民族自身之间的征战,分化,融合,确似你方唱罢我登场,如走马灯似的变换,加上大部分民族没有文字记录,几十个民族近3000多年的历史已经如云烟飘散在北方的浩瀚高原中了。但是这些民族,尤其是主体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交会、战争、征服、和平、融合,大部分的脉络还是有迹可寻,甚至在正史中记录清晣。北方民族与汉族的融合走过了一条十分漫长,有时是十分惨烈的道路。但是,也正是与这些民族的相争与融合,才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在这场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北方民族的南下和汉族的北上大部分都与阴山有关。阴山不仅是气候与地理分界线,更是中原与北疆民族长期拉锯十分重要的军事分界线,是一条不同文明相互冲撞的分界线。比如从汉朝开始与匈奴的五百多年的战争,魏晋与鲜卑的战争以及十六国的大战乱,隋唐与突厥的战争,两宋与契丹、女真的战争,以及蒙元入主中原。这些战争的起点绝大部分在阴山南北。战争的过程都与阴山关系密切,甚至就发生在阴山之上。战国时期最初的燕赵长城就从阴山的东部开始,秦统一后蒙恬从榆中沿黄河构筑长城和要塞也直至阴山中部,连接赵、燕长城,成为一条防止匈奴等北方胡人南下的重要防线。

在文化融合上,从匈奴开始到蒙族,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北方少数民族战胜入主中原,还是中原王朝取得胜利,占领漠南,中原文化,包括制度不断超越阴山,影响到蒙古高原上的不同族群,甚至影响波及到漠北。而北方民族的剽悍、尚武之风、少数民族的文化,甚至血统也像草原之马漫过阴山一样融合到中原民族中。因此阴山也是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发生碰撞的分界线。军事碰撞产生战争,文化碰撞产生交流,产生融合。上千年的碰撞过程既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也是中原文化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中吸收了许多原生态的极有生气的文化,产生更有生命力的中华文化的过程。尤其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文化融合的重要时期,它为盛唐文明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


站在阴山之上,遥看阴山远黛,你仿佛看到胡人的马群在奔驰;在阴山腹地驱驰,左右山峰掠过,你仿佛还听得到卫青霍去病战马的嘶鸣。在包头的一周时间里,我们多次出入阴山,那种感觉慢慢聚集起来。这是我想写写阴山的重要原因。

第一个真正在阴山南北崛起的的民族是匈奴。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据司马迁《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先祖是夏后氏之苗裔。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战国时期的戎、狄、胡都统称为匈奴。这个说法过于宽泛,只能说上述许多部族臣服匈奴,后世也习惯把匈奴的部落联盟都泛称为匈奴。这种情况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非常普遍。到战国中后期,匈奴已经占据阴山之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及河西河东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并且经常侵扰中原诸国。但匈奴什么时候真正形成汗国史料无据。春秋战国时的秦赵燕三国都面临严重边患。为了应对,赵武灵王开始变革军队,胡服骑射,学习匈奴(胡人)的作战形式,组建了中原王朝的第一支骑兵,改变原来战车打仗的刻板方式。改革后很快打败了匈奴所属的林胡、楼烦等部族,在河套地区设置云中、雁门、代郡三郡。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驻守雁门,曾经大败匈奴,使匈奴十余年不敢南下。但战国末年的混战使北方国家无力防守,匈奴复又南下占领了河套地区。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直接面对不断强大起来的匈奴侵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收拾完百越以后开始出手对付匈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次年蒙恬从上郡出兵,收复了河套鄂尔多斯高原。再一年蒙恬北渡黄河,攻取阴山西部的狼山,取得巨大胜利。阴山以南全部恢复,秦设置了九原郡。然后蒙恬从榆中沿着黄河构筑长城及要塞直至阴山中部,与燕赵长城连接,使匈奴多年不敢越过阴山南下牧马。

由于秦末汉初的战争,中原王朝再次无暇顾及北疆,匈奴逐渐强盛。匈奴开始出现统一的首领单于。有文字记录的第一任单于叫头曼。头曼勇武好战,想立小儿子为继承人,但被大儿子冒顿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死。冒顿自立为单于。他首先击败东边的东胡,占领蒙古高原东部到大兴安岭地区原来东胡的所有土地,向东势力达到辽河一带。东胡灭国,分裂成鲜卑与乌桓。以后鲜卑强大起来,成为北疆的主要力量。这是后话。继尔向西南灭掉河西走廊的月氏。随后向西征服了乌孙、楼兰、呼揭等小国,甚至越过阿尔泰山脉,直至葱岭,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向北征服了蒙古高原北部的丁零、屈射、新犁等近十多个小方国,控制了蒙古高原的漠北地区,直至贝加尔湖;向南越过阴山征服楼烦、白洋河南王,重新占领河套以南地区,兵锋扩展到山西,第一次统一了整个蒙古高原,并且地域远超蒙古高原。在匈奴历史上冒顿是第一个伟大的单于。匈奴统一以后,占据了阴山以南河套的广大地区,并且不断南下侵扰中原,再次成为中原王朝主要边患。

秦末经过4年的楚汉相争,刘邦终于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建立汉朝。汉朝甫立,刘邦也深感匈奴的威胁,欲趁立国之威势,于公元前200年亲率30万大军打击匈奴,结果中了冒顿诱兵之计,孤军冒进,在大同附近的白登山被冒顿围困7天,只好用陈平之计使冒顿撤围。白登之围后刘邦采取了以和亲为主的策略,将宗室之女嫁给冒顿。冒顿亦感到不可能战胜汉朝。所以双方订立盟约,刘邦与冒顿约为兄弟,双方有事,互遣信使,约束部下,一度时期没有发生较大战事,局势总体上处于平稳状态。从公元前176年前后起,匈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大约有50年左右时间。这期间匈奴也经历了老上单于和军臣单于两代。匈奴并没有因为汉朝和亲而放弃侵略边境,掠夺财富。汉朝一直尊守刘邦所定策略,采取和亲与安抚政策,韬光养晦。到了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继位,汉朝从立国到文景之治,亦用63年时间开启了第一次盛世。汉武帝继位后,国力进一步强盛。这位少年皇帝也一改原来的休养生息与收缩的防守国策,转为积极进取,开疆拓土方略。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听从大行令王恢的建议,在朔方附近的马邑设伏,以献马邑城为饵,诱使匈奴军臣单于前来。汉武帝命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等率30万精兵设伏。但被走到半路的军臣单于识破,引军退去。虽然此计未成,却标志着从此开始,汉武帝结束了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公元前129年开始,汉武帝开始反击。这一年匈奴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汉武帝命车骑将军卫青等4路兵马分别从上谷、云中、雁门、代郡反击匈奴。李广等其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反。李广从雁门出击,遭遇匈奴主力,全军覆没,受伤被俘,途中寻机只身逃回。只有卫青一路从上谷出兵,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歼敌数千,俘虏700而还。虽然是小胜,却是汉朝反击匈奴的首次胜利。李广是西汉名将,从汉文帝开始就与匈奴作战,几十年纵横疆场,已经享有“飞将军”名号。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是指他。汉文帝也曾说,你李广如果生在高祖时代,可能早封侯了。历史上诗人们写飞将军的诗文很多,颂扬他亦为他不平。但是仔细看他的不能封侯确实有他个人的许多因素。李广勇武,作战非常勇敢,但对匈奴作战胜仗不多败绩多;清廉并且爱兵,但简单粗暴。反之,没有封侯同样也不可否定他抗击匈奴的功劳与精神。李广最后在漠北之战中迷途兵败回来后自杀,以悲剧收场。明朝首辅、茶陵诗派核心人物李东阳有诗:“匈奴七十战,战战不得当。一当遂失道,愤激摧肝肠。君恩念数奇,将令抑不扬。白头耻下狱,饮泣横干将。”李广死时,小儿子李敢亦在军中,认为是卫青分派不公不满而动手殴打卫青,被霍去病射杀。长孙李陵也是一个战将,与匈奴作战兵败被俘,汉武帝误信人言杀其全家,后降于匈奴。唐时李渊和李世民都追认李广为先祖。这些是后话。再说这次反击,只有从上谷出兵的卫青一路取得胜利。卫青是汉武帝卫皇后之弟,当时是初次领兵出征。卫青出塞以后,冷静果断分析,挥兵几百里直奔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捣毁龙城,俘虏700多人而还。汉武帝大为高兴,封卫青为关内候。从此战开始,汉朝才真的做到犯我大汉,虽远必诛。随后开始的一系列战争,汉朝一路开挂,不仅成就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历史名将,也成就了中国人直到今天还在自豪的汉武的功业。

龙城之战后接着汉匈之间发生了著名的河南之战。河南是指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河套平原,位于贺兰山、阴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位置十分重要。不仅地势开阔、水草丰盛、土地肥沃,而且军事价值更大。匈奴占据此地就像一把尖刀逼着汉朝后背,两天时间匈奴骑兵就可能直捣汉朝首都长安。史上匈奴很早就侵占了此地。从秦至汉也一直反复争夺。直到公元前127年良机终于出现。这一年匈奴左贤王进攻上谷、渔阳。汉朝展开反击。战争开始时,镇守渔阳的材官将军韩安国吃了败仗。汉武帝让他移守右北平(今赤峰境内),防止匈奴从东边深入。韩安国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中有功。曾任代理宰相、中尉,在对待匈奴上一直主张和亲。戍守渔阳时正值农忙,以为匈奴不会来犯,停止屯兵。匈奴进犯时,手中仅有700兵丁,结果自然失败,被匈奴劫掠数千人而返。汉武帝大为不满,然后命令卫青、李息急速从云中出兵。匈奴当时的地域划分是单于王庭居中,东部是左贤王驻守之地,西部是右贤王驻守之地。卫青经龙城之役后,基本形成了针对匈奴的隐蔽突击和长途奔袭的作战思想。他率3万精兵先出塞,正在敌方以为他要北上针对左贤王时,突然挥军向西,一天一夜沿河套底部大迂回奔袭800里,向驻守高阙的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突然袭击。高阙是当年赵国长城最西部关口,也是匈奴右贤王的地盘,是他的南下阴山的重要通道,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匈奴右贤王部根本沒有想到汉军会突然出现在高阙。白羊王和楼烦王迅速溃败向南逃跑,卫青一路追击,顺利拿下榆溪和灵州,然后渡过黄河,歼敌俘虏各3千多,缴获牲畜百万余头,一举收复整个河套地区。此战规模不大,却是汉匈战争的转折点,意义重大。这一战后汉朝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也产生了卫青这样一代具有战略目光的将帅。卫青一改原来李广等几代人被动防守的战术,而采取主动出击,运动突击,远程奔袭的战术。河南之战后汉武帝在河套设置了五原郡和朔方郡,并筑了朔方城。基本控制了阴山中部之南的区域。卫青应大功再封长平侯,食色3800户。苏建(苏武之父)、张次公也被封侯。从诏书中就可以看出汉武帝的欣喜之情:车骑将军青西定河南地,捕首虏数千,驱马牛羊百余万,全甲兵而还。

设立朔方郡之后,军臣单于怒斥右贤王防守不力,因生气一病不起,去世前让自己年幼儿子于单继位。没想到军臣单于之弟伊稚斜不服,起兵内变攻击于单。于单受伤南逃,投降了汉朝。伊稚斜夺取单于之位后,他对汉朝更加强硬,不断要求部下发动攻击代郡与雁门、定襄等地,以报河南之败。代郡太守战死,雁门两次被攻破。加上匈奴右贤王对设立朔方郡本就十分忿恨,所以他也多次出兵攻破朔方郡,大肆劫掠。公元前124年(元朔5年),此时的汉武帝不可能忍受匈奴如此挑衅,决定再次进行决战,以求歼灭匈奴主力。这次战役史上称漠南之战。漠南之战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汉武帝命卫青率领4位将军领3万精兵从高阙出兵,命李息出兵右北平。卫青出塞越过阴山后偃旗息鼓,以迅雷之势直扑右贤王大营。而右贤王认为卫青不可能这么长距离奔袭攻击大营,仍在与部下狂饮,尔后酒醉大睡,守备松懈。等到汉军扑到跟前才发觉,此时已经无法组织抵抗,只好仓皇出逃。卫青命部下追击了数百里,没有追上只好作罢。此战俘敌小王以下1万5千多人,缴获大批牛羊。汉武帝大喜,派人持大将军印到长城脚下迎接卫青凯旋,拜卫青为大将军,连三个年幼的儿子都封了候。这是漠南之战的第一阶段。

次年二月,汉武帝命卫青率六将军一出定襄,再寻求与伊雅斜单于主力决战。卫青率十万大军出塞,他知道对付匈奴主力,无法像原来那样奔袭围歼,采取了分路并进,寻机歼敌策略。而单于听到消息后,则避开汉军锋芒。卫青只歼敌数千,取得小胜。卫青决定退回关内休整。四月,卫青率部再出定襄,分左中右三路寻歼匈奴主力。李广为前锋,公孙敖为右路。李信、苏建为左路,这一路主要任务是寻敌。他自己率主力于中路跟进。李广与公孙敖遇到匈奴右贤王主力,歼敌一万余人,右贤王北逃。而左路军李信、苏建则遭遇匈奴左贤王与单于主力被围,损失3000余人,李信投降,苏建败回。一胜一败。但没有想到的是此战让汉朝最著名的战神霍去病闪亮登场。霍去病是卫青二姐之子,年仅十七岁。卫青让他跟随自己做个剽姚校尉。他随卫青作战,初生牛犊,勇不可挡。在决战中他率800轻骑兵直接插入敌后以小击多,孤军追击五百多里,斩杀2200多人并俘虏了一大批匈奴王与高层贵族而返,单于大行父被斩,叔父被俘。汉武帝大喜,一战而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食邑一千六百户。二出定襄虽然没有达成歼灭匈奴主力的目的,单于和左贤王的主力还在,但迫使匈奴王庭北迁至漠北。

漠南之战后,阴山南北敌情暂时解除。汉武帝把目光投向西域。匈奴右贤王两次受到沉重打击北逃后,河套以西匈奴力量薄弱。而此时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已经返回,带回了西域的有关情况。汉武帝确实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位之初于139年即命张骞率一百多人出使西域。当时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没有想到大月氏已经失败,受不了匈奴压力已经北迁。张骞在西域两次被匈奴俘虏,关押10余年,后来逃脱,历尽困难转道中亚找到位于匈奴西北的大月氏,大月氏已经不想复仇。张骞只好继续西行,避开匈奴返国,最远时南下妫河,到达今天的阿富汗境内。他历经磨难,13年后回到长安,带来了西域各国的消息。汉武帝封他为博望候。此时,汉武帝觉得应该到了开发西域的时候,西域有广阔的疆土以及众多国家,汉朝必然要向西发展。所以打通河西走廊是当务之急。河西原来是大月氏领地,在汉文帝时匈奴打败大月氏占据河西,由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驻守。此时河西决战已经箭在弦上。这场战争完全是汉朝主动发起,虽然发生在阴山以西,因为重要,也因为与霍去病有关,因此写上。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军一万,单独出击。霍去病从陇西出塞,在兰州附近西渡黄河,深入河西六天时间转战千里,摧枯拉朽般将河西五个匈奴小王国摧毁。然后越过焉支山,在皋兰山附近与匈奴主力决战,取得重大胜利。匈奴浑邪王遁逃。同年夏天,汉武帝命霍去病二次出兵河西,并让公孙敖部随同西征。但公孙敖迷途未能会合。霍去病即独自进军,越过贺兰山,长途跋涉腾格里沙漠,绕过居延海,深入匈奴境内2000多里,从祁连山的弱水上游匈奴后背发起攻击。汉军歼敌3万余人,俘虏无数,基本荡平河西匈奴势力,浑邪王、休屠王仅率少数残余逃脱。后来浑邪王害怕单于问罪,杀了休屠王,率领4万余部众降了汉朝。霍去病这次战役居功至伟,从此河西走廊控制在汉朝手中,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通道。

在解决了西部匈奴以后,乘下来就是撤到漠北的单于王庭和东边的左贤王。他们仍然拥有相当实力。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匈奴问题,经过2年,准备了十四万骑兵及十四万匹马和大批粮草,计划远征匈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精兵和一批战将,准备与匈奴进行战略决战。除了10万骑兵,汉武帝还准备了十余万步兵跟进,汉朝是倾国远征。卫青率前将军李广、校尉公孙敖、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等出定襄。霍去病率校尉李敢等出代郡。卫青率部越过中部阴山,深入漠北1000多里,尚未找到单于主力。单于听从赵信计谋,一路北撤,妄图诱汉军深入以逸待劳。卫青从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王庭所在之地,即命李广与赵食其合军,迂回至敌侧背攻击,他自领军正面攻击。李广不愿,要求正面攻击。李广已经60多岁,卫青因行前汉武帝有密嘱没有答应李广要求。李广不辞而别。卫青领军北进,到达单于王庭。匈奴单于伊稚斜主力已结阵等待汉军。双方发生激战,时值大风骤起,飞沙走石,黄尘漫天。卫青命令部下从左右两翼展开包抄。伊稚斜眼见抵挡不住,扔下部众,仅率几百骑逃走。大战至夜匈奴主力溃败。卫青直追至寘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外)赵信城,单于向北遁逃。此战汉军歼敌一万九千余人,缴获大批粮草而还。而李广与赵食其迷失方向,未能赶到预定地点,合击单于。返回漠南后卫青才与李广等相遇,先派人送去美酒,再询问失机原因。李广不答,害怕回去受罚,遂自杀。赵食其回兵后当斩,用重金赎罪贬为庶人。

霍去病部从代郡(今河北蔚县)出击,越过阴山东部,跨过大沙漠,深入漠北2000余里,与匈奴左贤王部主力激战,歼灭左贤王主力7万余人,俘虏了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相国以下80多高官。左贤王部主力损失殆尽。左贤王遁逃。霍去病一路向北穷追猛打,直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在山上祭天立碑;在姑洐山(今蒙古乌拉山)祭地,临贝加尔湖饮马而还。后世将封狼居胥比作武将的最高荣耀。漠北之战后,卫青、霍去病双双被封为大司马。卫青称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称大司马骠骑将军。

漠北之战的胜利,不仅巩固了河西走廊,还打通了塔里木盆地,可以直通西域。汉朝还在今蒙古的巴音布拉格外筑了外长城。经此一役匈奴的军事主力几乎丧尽,`只有单于部残余北逃。单于本人一度失踪。如果说漠南之战只是使单于庭迁向漠北,而漠北之战,匈奴只好龟缩漠北极边和西伯利亚。后来更分裂成上百个小部落,再也无力南下侵扰,漠南真正实现了没有王庭。

漠北之战后到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在这210年左右的时间里,汉朝与匈奴仍然发生了许多次战争,汉朝虽有败仗,但总体上汉朝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将战线推向漠北与西域纵深。如李广利的二次远征大宛,公元前99年出兵天山打击右贤王。当公元前90年李广利三次出兵漠北时,因朝庭发生巫蛊之祸,连及李广利妻儿被捕。李广利心乱兵败降匈奴。此后汉武帝没有再对匈奴大举用兵。但是总体上匈奴单于及左右贤王的实力已经无法与军臣单于时代相比。公元前85年匈奴内部的纷争开启。匈奴内部的分裂及与其他北方民族如鲜卑、丁零、乌桓、乌孙等的战争大量消耗了匈奴的实力。内部纷争更是致命之处。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率部众降汉。公元前58年呼韩邪立为单于。第二年呼韩邪之兄自立为郅支单于,更有5单于争立。匈奴正式分裂成南北匈奴。公元前51年呼韩邪无法承受北匈奴的压力入汉朝接受汉宣帝册封玺绶。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再次入朝请求做汉元帝女婿。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赐于他。并派二位将领送他回去,部众被安置在阴山之南河套一带。现在的昭君墓就在呼和浩特南郊。戏曲中的昭君出塞是戏说的情节,不是汉朝打不赢了用王昭君和亲。王昭君和亲与文景之前的和亲有本质的不同。严格来说,昭君也没有出塞。从河南之战后,汉朝收复河套地区,边防已推至阴山。阴山之南全是汉朝疆土。漠南之战后,匈奴更是退向漠北;漠北之战后,汉朝在大漠修筑了外长城。阴山以北沙漠亦为汉朝疆域。作为单于臣服汉朝这是首次,并且意义重大,这标志着汉匈关系起了质的变化。第二次分裂在公元46年,呼韩邪之孙率众南下称臣,被安置于河套一带。几年内,北匈奴有70多批次的部众南下投奔南匈奴。公元89年汉朝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与南匈奴联合打击北匈奴,在稽落山(今蒙古杭爱山)大败北匈奴。窦宪效法霍去病,命班固作铭,在燕然山勒石记功。窦宪被汉和帝封大将、武阳侯,食邑二万户。北匈奴败后,窦宪想招降北单于,北单于也愿降。但南单于向朝廷建议,趁机消灭北单于,南北匈奴合并降汉。结果北单于逃回。91年汉和帝再命窦宪出征。窦宪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等进军漠北,在金微山再次大败北匈奴。北单于退居中亚康居(今哈萨克斯坦)一带,最后不知所终。北匈奴部落有南归降于南匈奴,有散落在西北沙漠融于鲜卑等西北各部落。北匈奴灭亡。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中原混战。195年南匈奴也参予了混战。202年,南匈奴首领投降曹操。曹操将其单于拘禁,部属分为五部,安置在平阳郡。南匈奴王朝终结。后来曹操又将这五部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各部首领开始称帅,后称都尉,以汉朝职官任职,以汉人为司马监督。至此南匈奴逐渐融入汉族,不断汉化,不再以匈奴名目出现。后来西晋末年所谓"五胡乱华”即是匈奴人后裔率先所为,并且这些首领汉化程度已经很高。公元304年氐族人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同时匈奴冒顿单于后人刘渊乘西晋八王之乱起兵建立汉国,称汉王,占领北方大部分地区。308年正式称帝,成为匈奴人入主中原建国称帝的第一人。但匈奴人怎么姓刘?为什么叫汉国?这要追溯到汉初刘邦在白登之围解后与冒顿订立盟约,并将宗室之女嫁与冒顿,相约为兄弟。因此冒顿子孙有从刘姓。刘渊建汉国也是说为了承续汉朝正统国祚。公元316年刘渊儿子刘聪攻陷长安,西晋灭亡。318年刘聪族弟刘曜称帝,改汉国为赵国(前赵)。公元319年原匈奴内迁入塞的19部之一羌渠后裔羯人石勒反叛前赵建立后赵。公元407年匈奴铁弗部人赫连勃勃(与刘渊同族)在平凉建立大夏。411年匈奴的别部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在甘肃建立了北凉。十六国时期至少这五个国家是匈奴人后裔在塞内中原大地上所建。这既是匈奴人在华夏历史上的最后一场演出,也是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同化的炼炉。

纵观匈奴与汉族的交会史,除了西域部分地区以外,基本上离不开阴山山脉,或者匈奴越过阴山南下,或者汉族越过阴山北上,双方的主战场在此。匈奴强大时,战线推进到河套以南;中原王朝强大时,收复河套,越过阴山,直至漠南。但是大部分时候,中原王朝的力量终止于漠南,深入漠北的次数不多。所以匈奴不利时即退守漠北,休养生息,聚集力量后又重新南下。直到南北朝时期,匈奴作为一个族群基本上被同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三)


继匈奴之后登上阴山的主要力量换成了鲜卑。鲜卑也是蒙古高原的主要游牧民族之一。它原来是东胡的一族。东胡是北方一个更加古老的部落联盟,包括许多小的部落族群,在商朝时就有活动痕迹记载,最早出现在《周逸书》中。秦末匈奴冒顿统一匈奴各部以后击败东胡,东胡灭国,主要分裂成两部分,退居到东北大兴安岭南北一带。一部分居守在大兴安岭南脉的乌桓山,后世称乌桓。一部分退居大兴安岭中部及更加北边的鲜卑山,也以山为族名,后世称鲜卑。东湖失败后,鲜卑与乌桓很长时期臣服于匈奴的统治。他们的语言与风俗与匈奴相同。他们的历史纵横交错,互相影响。

鲜卑自从退居大兴安岭地区后,因为处于极边,初期与中原王朝没有产生交集。公元前119年霍去病长驱漠北摧毁匈奴左贤王主力后,担心乌桓会给匈奴提供帮助,将乌桓部内迁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的汉朝边境地区。上谷、渔阳等地均在阴山中东部之南。而鲜卑族则乘机南移,占据了乌桓空出来的西拉木伦河流域(今赤峰一带)。因为中间隔了乌桓仍然不大为汉朝所知。直到东汉建武21年(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一起侵犯汉朝边境,汉朝才知道有鲜卑族。为了对付匈奴,汉朝对鲜卑和乌桓采取拉拢安抚政策,甚至鼓励诱使他们攻击匈奴;而鲜卑为了反抗匈奴的统治,也主动朝拜汉朝。公元85年,鲜卑联合乌桓、丁零及南匈奴等部族,主动发起了对北匈奴的战争,并且大败北匈奴。87年,鲜卑再次出兵,击败并追杀了北匈奴优留单于。加上汉朝的打击,北匈奴几乎崩溃,退往中亚康居一带。鲜卑趁势占据了阴山以北广大的蒙古草原,呑并了匈奴余部十余万,开始强盛起来。

东汉末公元156年,鲜卑部落出了一个冒顿式的人物檀石槐,他是部落首领投鹿侯的儿子,从小就十分勇猛,长大后继承首领,首次统一了鲜卑各部,并迅速击败了蒙古高原上丁零、夫余、乌孙等部族,占据了原来匈奴的全部地盘,在阴山北麓弹汗山(今大青山)的巴彦淖尔商都县建立王庭,将辖地分为东、中、西三部,右北平以东为东部。东部鲜卑包括慕容部、宇文部、段部。右北平至上谷为中部,中部主要是拓跋部。从上谷至敦煌为西部,包括乞伏部与秃发部。各部设一首领管理。公元156年檀石槐率领4000骑兵侵犯云中,恰逢度辽将军李膺守云中。李鹰为汉名将。檀石槐知其威名,转攻辽东,结果中了埋伏。166年檀石槐又派几万骑兵,并联络安置在阴山以南各郡的匈奴、乌桓及东羌等其他小部族侵犯东汉边疆九个郡,大肆劫掠。汉朝也派大司农张奂为中郎将到边关监守,并准备出塞出击。匈奴、乌桓首领知道汉朝准备大举用兵时重又投降。鲜卑见势不妙也退出塞外。168年后,鲜卑每年都派兵越过阴山南下侵扰东汉边境。汉桓帝深感其威胁,想重新采用招抚政策,派使节持印准备授檀石槐为王,打算和亲,为檀石槐拒绝。公元177年汉灵帝即位后,调动了乌桓校尉、南匈奴中郎将和田晏率三路军队出塞,亦被檀石槐打得大败而归。鲜卑开始成为东汉北方的强敌。

181年,檀石槐病死。东中西三部鲜卑很快分裂,不再服从鲜卑王庭。中部鲜卑又分裂为三部分,以上谷、代郡一带的轲比能部最为强大。分裂后鲜卑实力大损。东汉末年中原也陷入混战。此时的匈奴已经完全没落,到三国时曹操将南匈奴分为五部,安置到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后,阴山南北空虚,鲜卑则越过阴山进一步南下,很快填补了匈奴内迁后的空间,直接与中原为邻。鲜卑族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迁徏。被匈奴打败,先往东迁到大兴安岭;乌桓部内迁后马上南迁西拉木伦河流域;等东汉打败北匈奴后马上迁徏占领北匈奴地盘;檀石槐统一后再次大规模内迁,占据阴山南北。三国时,则漫过了阴山进入鄂尔多斯高原。鲜卑虽然没有在草原建立稳固的帝国,也没有建立稳定的政权体系;虽然他们与匈奴,与其他族群,与中原王朝战争不断,加上内部不稳定,这些致命弱点导致了鲜卑沒有建立较长的稳固的政权。檀石槐以后又缺少强有力人物,整个族群统一不起来。可是他们的优势是不断迁徏,不断搬家,不断渗透进来,这一招十分管用,打不过吧,我军队可以撤退,但老百姓留下来了。一旦时机成熟,马上就是他的地盘。到南北朝时,放眼一看,阴山之南北大地全是鲜卑族人。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建立魏国(习惯称曹魏),派兵征代鲜卑。东鲜卑(辽东部)归降。曹丕封为归义王。到了公元233年,轲比能重新统一了漠南鲜卑,对曹魏构成了更大压力。诸葛亮为了对付魏国,在四出歧山时,派使者联络轲比能从北边夹击曹魏。魏明帝采用幽州刺史王雄之计,于公元235年派出刺客韩龙潜入漠南刺杀了轲比能,鲜卑各部再次涣散。魏国也有与鲜卑各部联系结盟的举动。在魏初灭燕过程中,塞北鲜卑一部也因助战有功而被封给辽西土地,该部迁往辽西后在棘城以北建立封国,从此以慕容为姓。慕容鲜卑后来成为鲜卑族的最强族群。三国时期,鲜卑各部已经大规模进入中原地区。阴山已经无法阻止鲜卑的马蹄。

西晋时期,经过三国战乱后,晋朝采取安抚政策,给鲜卑头领官职或封号。鲜卑头领也纷纷投靠封疆大吏,以求得自身利益。各部鲜卑往往为了自身利益而独立行动,很少以统一的族群名义与王朝对抗。在这150年的历史进程中,鲜卑逐步汉化,学习汉族文化,改变风俗,参予地方政治与朝政,积聚政治力量。西晋末年,阴山以南、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已经远超汉族。"八王之乱"发生后,鲜卑和匈奴人都参与了这场内乱。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在并州(今山西太原)首先建国,成立汉国,接着推翻晋朝改汉为前赵。尔后,鲜卑各族也纷纷自立建国。首先是生活在辽西的慕容部崛起,成为鲜卑建国的先锋。公元337年慕容皝打败鲜卑的段部与宇文部,被东晋封为燕王,其子慕容俊继位后称帝,历史上称为前燕。370年被前秦苻坚所灭。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秦被东晋打败后,北方又陷入乱局。第二年,原前燕的大将慕容垂在河北复国,建立后燕。同年原前燕皇族慕容泓在关中建立西燕。397年后燕被北魏打败,慕容垂之弟慕容德迁往滑台建立南燕。407年,冯跋推翻后燕拥立慕容云建立北燕。南北燕都是在后燕基础上建立,时间不长。乞伏鲜卑是鲜卑中较强大的一支,东汉中后期即南下至阴山之南,至前秦时鲜卑首领乞伏国仁已是前秦大将军,领秦河二州。同年乞伏国仁在甘肃建立西秦。第三年(386年)拓跋鲜卑拓跋珪在代复国,建立北魏。拓跋鲜卑的另一支秃发鲜卑与北魏同源,于397年在青海建立南凉。以上这些国家除了前秦外都是鲜卑族在北方大地上建立的。少数民族在中原大地上建立的国家数量之多、作用之大鲜卑族独一无二。慕容鲜卑与拓跋鲜卑成为十六国时期北方政权的主要力量。

这里应该说说北魏的起源。拓跋鲜卑原来也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东汉末年才迁移到阴山南河套一带。拓跋力微父亲是索头部首领,公元220年拓跋力微继承大酋长职位,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索头部原来是很小的部落,依附于沒鹿回部。拓跋力微是一个极有才智之人,他在战斗中救过没鹿回部大人窦宾。窦宾极信任他。为了报恩,窦宾让他率部众迁居长川(今内蒙古兴和县大青山西)。过了十多年,拓跋力微壮大起来,后来窦宾去世前想把首领职位传给拓跋力微,而窦宾2个儿子不干,设计准备杀害拓跋力微,反而被拓跋力微所杀。拓跋力微趁机合并了没鹿回部。258年,拓跋力微率部迁到定襄盛乐(今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正式建立都城。祭天时,各部大人都前来致贺。他跟各部大人说:"我遍观前代匈奴、蹋顿之流,苟且贪图财利,抄掠边境民众,虽然有所获取,而他们的死伤不足以相补,更招致许多仇敌,百姓困苦,不是长远的计策。”他总结出鲜卑前人的不足,认为掠夺、杀伐不是长久之计,让部众从事农耕与游牧结合,并且推行与魏晋友善交好的政策,把儿子质于晋朝,学习中原文化。此人还罕见的长寿,活了104岁,在位58年。他虽然没有统一鲜卑各部,但他的国策对其他鲜卑也影响很大。后来被北魏正式建国者拓跋珪追谥为神元皇帝,庙号始祖。盛乐建都后历经140年,中间四次更迭,四次复建,15位首领在此即位,包括315年拓跋力微的孙子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代国,386年拓跋力微后裔七世孙拓跋珪在此建立的北魏(后迁都大同平城)。所以阴山之南的盛乐是拓跋鲜卑崛起的发祥之地。42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到439年灭掉了北方的众多小国,重新统一了北方。孝文帝拓跋宏大力推动汉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北魏成为北方唯一的大国。北魏末期吏治败坏,朝政失控,分裂成东西魏。尔后西魏被鲜卑宇文部所篡位,建立北周;北周灭掉继承东魏的北齐。581年北周上柱国、大司马杨坚受禅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隋朝建立,重新统一了中国南北。十六国与南北朝这270多年的历史也终于落下帏幕,以鲜卑族为主体建立的若干个国家的历史也终结了。鲜卑融入汉族,退出了历史舞台。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切都与拓跋力微在阴山脚下盛乐时期所定的基本国策相关。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是十分重要的政权,在推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中,正是北魏给这辆历史旧车作出了重重一推。它的建立与改革为隋唐的统一与繁荣创造了历史条件。

 

(四)


柔然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是个不起眼的角色,它的起家初祖也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角色却搅动了北方150年的历史。

当鲜卑从草原南下入主中原,占有北方半壁江山以后,草原空虚,柔然趁机在蒙古高原崛起。柔然从崛起到灭国的历史只有150多年,往前无法与匈奴、鲜卑相比,往后不能与突厥、契丹、蒙古相比,显得不那么引人关注。但是一度时期,柔然竟然统一了漠南,兴盛期有85年之长。

柔然也是北方的游牧部落联盟,属部落制汗国。柔然这个名字挺好听的,是柔然首领车鹿会自己命名的,有聪明、贤明之意。但《魏书》有《蠕蠕传》,蠕蠕这个名字就不怎么好听,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命名的。拓跋焘讨厌他老是侵扰,觉得柔然人粗野,智力低下,像虫子一样不会思考,下令全国叫柔然人为蠕蠕(虫子)。柔然的初祖叫木骨闾,后来改为郁久闾,是北魏先祖拓跋力微部属贵族所俘获的一个孩子,因秃头被取名为木骨闾,没为奴隶,长大后解放了,不当奴隶当了拓跋力微的骑兵,后来因犯罪要问斩带了一百多人逃亡,居于阴山之北意辛山(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一带,依附纥突邻部。木骨闾死后他的儿子车鹿会非常勇武,用现在的话说叫牛逼,他拉了队伍,成了草原的草大王,然后给自己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柔然。所以柔然后代一个首领归附北魏孝明帝时说:臣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孝明帝亦表示认可。柔然经过三代的积聚逐渐强大起来。奴隶强大起来往往想把主人干掉,所以柔然就常找拓跋鲜卑的麻烦。拓跋力微的后代到了盛乐(代国)后期,柔然这个奴隶就快要成为将军了。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草原已经基本上属于柔然牧区。他们夏天放牧,秋肥聚集,并向南扰掠老主人北魏。 据《魏书》记载,柔然强大时所辖姓氏有60多个,但柔然民族的核心姓氏不到10个。

鲜卑人拓跋珪也是个牛人,是代王后裔,遗腹子。公元370年后,北朝各国中前秦最为强大,苻坚逐渐扫灭了多个国家。公元376年代国被苻坚灭亡时拓跋珪才6岁。公元382年北方各国降服于前秦。这时苻坚野心膨胀,四顾一看,北方已经都是前秦的地盘,统一南北舍我其谁?公元383年率领八十万大军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八万大军打得大败,八公山下,草木皆兵。前秦大乱,原附属前秦的各路诸侯纷纷反叛。拓跋珪已经长大。16岁时他在锡拉木河召开部族大会宣布复国,半年后改称魏王,建立了北魏,然后把首都从盛乐迁往大同。北魏建立后四周强敌环伺,拓跋珪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后秦、后燕、西秦、南燕、南凉的争雄上,锐意进取中原,统一北方,无暇顾及边疆,给了柔然机会。公元402年柔然首领社伦继位,自称丘豆伐可汗,在漠北弱洛水(今蒙古土拉河)建立王庭,成为柔然汗国的开国之主。此时柔然据有整个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占据准噶尔盆地,南抵阴山北麓,北达贝加尔湖,俨然与当年的匈奴和鲜卑一样,成为蒙古高原上统一的强国。从402年至487年,这80多年为柔然兴盛时期。尤其是前面的20年左右,柔然每年都会对北魏发动袭击,不落下风。北魏也有多次发兵进击柔然,终不能制服。423年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继位,巧合的是他也是16岁。这位16岁的年轻皇帝早有一统河山的雄心,并且喜欢亲率轻骑兵快速出击。他觉得柔然是他统一北方的后顾之忧,必欲首先制服。而柔然汉纥升盖可汗则以为趁拓跋焘初立是袭击最好的机会,公元424年可汗大檀亲率6万骑兵越过阴山中部大青山,攻下河套平原的云中(今和林格尔),并攻陷北魏旧都盛乐。拓跋焘迅速率兵出击,结果在云中被柔然包围,一度十分危险。但拓跋焘毫无惧色,亲率骑兵勇猛冲击敌阵,射杀柔然大将。柔然慌乱,溃败而逃。次年十月拓跋焘分兵5路出塞,进击漠南。柔然闻讯,避之漠北,一路遗下牲畜无数。北魏虽然取胜,却未歼灭柔然主力。

为了彻底击败柔然,429年五月(神鹿二年)拓跋焘与平阳王长孙翰分兵两路,准备迂回合击柔然位于漠北的王庭。长孙翰从西路向大娥山进击,他自己从东路迂回到黑山(今巴林右旗北罕山)。到了漠南,北魏军舍弃辎重,轻骑兼马(每骑带一副马)奔袭柔然王庭,打了个柔然措手不及,大檀西遁。六月,拓跋焘沿溧水西进,一路扫荡至阿尔泰山,深入漠北3000余里。柔然归降部众有30多万,柔然属国高车也归顺北魏。尔后拓跋焘引兵从黑山返回。北朝民歌《木兰辞》里写道,“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时代与作战对象来看,写的应该就是这次大战。因为这段时间里只有柔然占据了漠南漠北。有实力与北魏作战的也只有柔然。所以木兰从军并不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征战,而是鲜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北魏与柔然的征战。这时的北魏已经是包括汉族在内的许多北方民族的国家。

此战以后,柔然被老主人打趴下了,走向了衰败,开始与北魏修好,不断和亲。柔然可汗吴提娶了北魏公主,拓跋焘也娶了柔然可汗吴提之妹。但柔然改变不了游牧民族的本性,不时反叛,有机会就捞一把。北魏多次出兵打击。这时北魏的实力完全碾压柔然。柔然汗国内部分裂,高车独立建国,实力已经大损。柔然的部众也不断被北魏内迁,在内迁过程中也逐渐汉化。但是柔然活得比北魏还长。北魏灭亡以后,在东、西魏时期,柔然阿那瓌王利用东、西魏矛盾,分别与东、西魏和亲结好,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曾经一度短暂复兴。但由于内部种姓不稳,高车国的崛起,最终被自己的锻工一一突厥灭亡。柔然部众四散融入各民族。上层贵族大部分融入鲜卑,一部分融入汉族,一部分融入突厥、契丹,甚至一部分走向欧洲。据有关专家研究,西北部柔然人亡国后到达中欧,公元7世纪初在德国南部建立了阿瓦尔汗国,曾经向西打败了法兰西,生擒国王;向南呑并了意大利北部的小公国。纵横中欧200多年,直到8世纪末被法国查理国王打败,后裔也散落在欧洲大地上。这些故事已经与阴山无关了。

从魏晋开始到隋朝重归统一,即公元220年至589年,中间经过南北朝十六国(其实不至十六国)约370年时间,是可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较的大战乱时期,所不同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还基本上是中原各族之间的战争,如犬戎、羌只是个别参与而已。而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除了汉族之间的战争,更多的是汉族与西北民族,西北民族与西北民族的战争。因此原来对这一时期的印象是,战争频繁,政权更迭快速,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个社会崩溃,民不聊生,虽然南方的东晋略稳定一些,大批北方士族南迁,亦创造了东晋许多值得称道的文化,但总体上认为这个时期是中华民族的灾难时期。但从历史的结果来看,战争导致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则是民族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以及人种的融合。这一时期,不仅消化了匈奴,也消化了鲜卑,更消化了柔然等众多民族。因此,称这一时期为大融合时期一点也不为过。历史的结果往往出乎人的意料。而这一切的发生大多数就在阴山的南北。

 

(五)


公元581年以后,君临中原大地的是隋唐,登上阴山的则是突厥。突厥的建国早于隋朝30年,隋朝虽短,却把突厥搞得分裂成东西突厥。等到李渊接盘隋朝江山时,接过来的强敌是一个分裂的突厥。但是,突厥尽管分裂成东西,仍然是唐朝第一强敌。

与柔然一样,突厥开始也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是给柔然打铁器的小部落,叫锻铁奴,可见地位很低。至于它的起源,说法很多,与其他民族一样一般都加进许多传奇故事。唐朝李延寿的《北史》说其祖先居于西海,是匈奴别种;唐朝修的《周书》认为来源于漠北的索国;唐长孙无忌等人修的《隋书》认为是平凉杂胡,姓阿史那氏。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沮渠后,阿史那500家部众投奔柔然,居于阿尔泰山之阳,专业替柔然打造铁器。因阿尔泰山形状像古代作战时的头盔,所以称突厥。长孙无忌是谁?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文德皇后是他亲妹。他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为隋文帝出谋划策20多年,提出“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策,成功地运用分化瓦解策略,导致突厥分裂。所以长孙无忌的《隋书》也许更靠谱些。至于远祖来源,恐怕谁也无法说清楚,其中《北史》与《周书》说法与狼有关。一说阿史那被邻国灭族,余一个十岁小儿,不忍杀害,刖足断臂,弃草泽中,被狼所救,长大后与狼生十男。十男长,经数世,臣伏于柔然。一说突厥祖先,兄弟七十人,一个叫泥师都的最有出息,为狼所生。所以突厥以狼为图腾,旗帜绣狼头,牙门插狼头纛。

突厥与柔然相比,突厥比柔然狠,是个北方民族中的狠角色,无愧于打铁出身。它基本上承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主要活动时间在北周北齐至隋唐时期。它的势力范围横跨蒙古高原到西域直至中亚,往南直至河套以南。与阴山相关的主要是东突厥,西突厥活动则在西域(新疆)一带。它的对手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强大王朝之一唐朝,不像柔然,面对的只是分裂成几十个国家的南北朝。

突厥建立汗国的首领叫阿史那土门,土门是名。阿史那是突厥统治者的姓氏,意思是高贵的狼。土门之前的突厥历史资料极有限。542年,西魏遣使突厥,第二年突厥遣使西魏,从这时起,突厥才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土门继承首领后,突厥逐渐强大起来。但土门什么时候继承首领则无明确记录,估计也就540年前后。546年铁勒部向柔然袭击,为了向柔然这个老主人表示心意,土门率兵半路伏击,打败铁勒。土门自持有功,向柔然可汗求婚。柔然可汗阿那瓌说:“尔,我之锻奴也。”这一轻蔑而草率的拒绝导致了严重后果,土门大怒,双方绝交。土门转而向西魏求婚。551年,西魏将长乐公主嫁与土门为妻。552年土门进攻柔然。柔然大败,可汗阿那瓌自杀。土门自立为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两年后,突厥基本上消灭了柔然各部残余,真的叫一语丧邦。555年西部高昌臣服突厥。560年突厥征服吐谷浑,纵马大西域,甚至联合波斯消灭了仍居留在最西北的白匈奴。现在新疆到中亚河中地区全部成为突厥疆土。而蒙古高原也全部早已成为突厥领土。又一个疆域大于当年匈奴的草原帝国崛起。纵观西北游牧民族的扩张,有一个显著特点,只要一个民族强盛起来,扩张与统一的速度就基本上是风卷残云,用不了多少时间,他们的铁蹄马上踏遍整个草原,而要稳固统一则又非常困难。

突厥只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就建立了一个广阔的汗国。它的突然兴起与中原北方政权分裂衰弱有很大关系。535年北魏分裂,政权被高欢和宇文泰瓜分。东魏西魏登场,结果只有32年马上被北周与北齐分别取代。北周与北齐只嗨了20多年,北周灭了北齐,然后又过了4年,581年便被杨坚夺取了胜利果实。这50年左右,4个国家互相征战,争斗不已,为了打败对方,又互相拉拢突厥。而突厥正好利用,左右逢源,以至于很快坐大。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停止了对突厥的岁贡。突厥第五代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对隋朝心怀不满,加上他的妻子原是北周千金公主(北周和亲嫁给摄图叔父佗钵可汗),对隋灭北周有恨,煽动沙钵略可汗对隋朝发动袭击。突厥与隋朝的战争于是拉开了大幕。隋突战争主要发生在阴山南北,而且突厥处于主动进攻的状态。如果不是隋朝较快完成南北统一,而且在对付突厥的战略和策略上都比较正确,再加上突厥内部矛盾激化而分裂成东西突厥两部分(甚至东突厥后来也再分裂),那么隋朝很难说能取得胜利。

这里得先说一下东西突厥分裂的起因。土门是突厥建国之可汗。当年从阿尔泰起家后,他的力量主要向东发展,很快征服了整个蒙古高原。而他的小弟室点密留在故地。556年室点密开始西征,很快扫平西域许多部族。558年,与波斯军队会师阿姆河,彻底击败柔然残部及西部各部落,占有河中地区。567年室点密派特使出访波斯与东罗马拜占庭,要求独家丝绸贸易。波斯拒绝,东罗马只答应联合共同对付波斯。571年,室点密进攻波斯,越过阿姆河,占据今天的阿富汗一带。由于室点密的拓展,突厥势力直至里海。因功绩巨大,室点密被封为叶护可汗。他与土门一样,被奉为突厥两位伟大的祖先。由于疆域太大,就由室点密可汗独立管理西部事务。虽然到沙钵略可汗时期突厥名义上还是一个整体,但是西部突厥实际上已经行政辖据。这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了远因。

再说土门于552建立汗国后只一年就去世,传位给儿子阿史那科罗,科罗在位只一年去世,但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摄图,而是传给其弟阿史那俟斤,史上称木杆可汗。木杆可汗非常有作为,打仗勇猛,在位期间,消灭柔然,向东打败契丹,向北呑并契骨,并联合北魏进攻北齐,疆土广大,向东直至辽河,向北到达北海,向南到达阴山北沙漠,向西到达西海。在位十年,572年病逝,死后也没有传给儿子大逻便,继续传位给弟弟阿史那库头 ,称佗钵可汗。581年佗钵可汗去世,也没有想要传位给自己儿子庵逻,想把王位传还给二哥木杆可汗的儿子大逻便。而众人不从,认为大逻便母亲出身低微,这种主张受到摄图支持,仍然拥立庵逻为可汗。可是大逻便不服,经常给庵逻使压。庵逻被迫将汗位让给阿史那摄图。汗位在两位叔叔手里转了一圈,又回到本来就应该是可汗的大哥儿子摄图手上。摄图成为突厥第五任可汗,称沙钵略可汗,设汗庭于都斤山(今蒙古杭爱山)。但是这时候局面有点复杂,庵逻虽然让位,摄图仍然给他第二可汗的名份,让他居守独洛水(今蒙古乌兰巴托的图拉河)。大逻便不服也需要安抚,于是给了阿波可汗的名号,封于原领地,大约在东突厥的西部。封西部室点密儿子(叔辈)玷厥为达头可汗。形成了4个可汗各管一块的局面。但是时间不长大逻便阿波可汗受不了摄图与庵逻的压力,投奔西部达头可汗,叔侄联手,对付2个堂兄,互相之间攻伐不断。这是分裂的近因。

隋朝与突厥的战争也始于581年,沙钵略可汗联合原北齐降将营州刺史高宝宁开始进攻隋朝,很快被打退。次年沙钵略率本部10万兵将,并联合另外3个可汗从河套东西以及陕西方向分几路向隋进攻。沙钵略主力越过阴山突入河套以南。隋朝顶住了突厥多路进攻。但在西北地区进攻的达头可汗、大逻便可汗在临洮取得了胜利。

583年,突厥继续深入陇西陕北六郡。隋朝承受了巨大压力。但这时达头可汗与沙钵略之子染干发生不和,不愿继续南进,导致了整体攻势受挫,突厥只好回兵。隋文帝抓住突厥内部的矛盾,采用长孙晟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策略,派人出使西部达头可汗与东部的沙钵略之弟处罗侯,成功分化了突厥的军事联盟。然后组织了八路反击,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使西部达头可汗降隋,阿波可汗在西部成立了西突厥汗国,宣布不再承认沙钵略可汗的正统地位,也不再受其制约,导致了东西突厥的彻底分裂,并且双方发生了多次战争。584年,东突厥沙钵略可汗在西突厥袭击与隋朝军事压力下无路可走,也投降了隋朝。599年,东突厥内部再次发生分裂,突利可汗被隋朝内迁到河套地区,隋文帝封他为启民可汗,与兄弟都蓝可汗抗衡。突厥力量继续削弱。602年隋朝集中力量击败西突厥达头可汗。达头可汗部众纷纷叛反归附启民可汗。达头可汗逃奔吐谷浑,从此在历史上消失。而启民可汗被隋朝迁往阴山之北碛口(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管理整个东突厥。

隋朝末年611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隋朝摇摇欲坠。在此形势下,东突厥内部复归统一,乘机脱离隋朝,实力很快恢复。

唐初建国时,李渊还曾借助过突厥小部分力量。唐朝建立后,突厥自持助唐有功,日益骄横,不断入侵内地掠夺财富和人口。从624年起,唐朝基本平定国内后开始反击。624年发生的五陇阪之战,李世民率部在豳州相拒,并成功使用反奸记退敌。626年,李世民登基之后,突厥又大举南犯。李世民令李靖在灵州,柴绍在秦州击败突厥。但颉利可汗挥兵直逼长安,而唐朝主力远离京城。李世民差不多唱了空城计,只好率将士亲至渭水之滨,与突厥隔河相对,晓以利害。突厥见唐兵军容严整,侧翼又已失败,最终订下渭水之盟而退兵。630年,李世民听从计议,令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向云中与马邑进击;徐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主力直捣突厥腹地;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河西沿黄河北进,以策应李徐主力;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从灵州往西北进军,以截断突厥西逃;以及以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阻止东逃及迂回突厥大后方。六路兵马齐发,尽起唐朝当时著名战将,以图一举解决东突厥之患。

定襄之战从正月开始,李靖率3000轻骑冒雪夜袭定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颉利可汗没有料到唐军敢夜袭,仓皇退至碛口。随后李靖策反颉利大将苏康密投降。颉利只好率部向阴山撤退。一路上在浑河与柴绍部遭遇战败,在白道(今呼和浩特北大青山南麓)被徐世勣部截击再次大败,逃至铁山(今白云鄂博)扎营。二月,李靖率部至白道城与徐世勣部汇合,商议后由李靖率万余精骑连夜袭击颉利在阴山的大本营,徐世勣在后率主力跟进。李靖以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先锋,在浓雾掩盖下直扑颉利牙帐,直到几里之远才被发现。颉利已经来不及组织抵抗,浓雾中又不知唐兵多少,仓皇之下率少数人骑千里马逃跑。但在西逃路上撞上了李道宗部被俘虏。突厥几乎全军覆没。阴山之战完美收官。颉利没有被李世民杀掉,反而封为归义王,在长安度过余生。至此,东突厥亡国。

唐太宗在颉利故地设立定襄都督府和云中都督府。在突利可汗故地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650年又平了车鼻可汗后,设置了瀚海都护府,管辖狼山、云中、桑干三个都督府,与后来设立的燕然都护府分管漠南漠北。许多突厥旧部与贵族与唐朝将领一起变成唐朝的封疆大吏。

随后十余年,唐朝兵锋转向西域,不断打击西突厥。公元657年李世民令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联合回纥出兵万余,击败西突厥,唐朝在西部设立了安西都护府。西突厥的领土也归入大唐的疆域。702年,增设了北庭大都护府,管辖了约二十三个都督府,治所在今天的新疆吉木萨尔县北。

东突厥亡国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没有大的异动。679年,单于大都护府所属的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二部众反叛,并立了可汗。次年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出兵在包头市西北的黑山俘虏了奉职,泥熟匐可汗被杀,余部退向狼山。温傅又迎立伏念为可汗。但伏念心存畏惧,681年逮捕温傅,向裴行俭投降。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咄陆又反叛,自立为可汗,正式开始了后突厥时期。683年唐高宗去世,中宗李显继位,次年被废,立李旦为帝,武则天临朝。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徐敬业及李姓诸王反对武则天称帝,兵戎相见,政坛动荡。这一时期,后突厥乘机侵犯频繁,有时连寇数州。而唐朝都没有大举反击,时抚时战;后突厥也时和时叛,不断壮大起来。705年中宗复位以后,于707年十月任命左屯卫大将军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才主动大力反击。张仁愿趁突厥向西与突骑施作战之机,出兵渡过黄河,夺取漠南。在河套黄河北岸沿着阴山筑了三座城,取名为受降城。西受降城在乌特拉中旗,扼住了狼山山口;中受降城在包头市西,东受降城在呼和浩特托克托西南。这三个受降城不是接受突厥前来投降的意思,而是黄河外侧驻防城体系,更多带有进攻型性质。受降城筑成后,唐朝开始在此设置了机构并驻军。唐朝很奇怪,没有像其他朝代一样修筑长城,而是修筑了许多城防体系。这三个受降城既截断了后突厥越过阴山,沿河套南侵之路,又可以向北有效控制住了漠南。从此以后突厥不敢越阴山而南下,也没有了频繁的战事。突厥也改变了与唐朝的关系。

受降城在当时的影响肯定很大,许多唐朝诗人写过受降城。中唐诗人李益有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过他写的是戍守城中将士的思乡之城。用现在的话来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全凭有人戍边卫国。

745年,唐朝军队联合回鹘等部,打败后突厥,最后一个可汗白眉可汗被杀。后突厥重新归唐。突厥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一部分并入回鹘,一部分融入唐朝。唐朝与突厥的战争,用了120多年的时间,才终于落下帷幕。

有唐一朝,与周边民族国家发生了十余次大的战争,只有与突厥的战争和阴山关系最为密切,也最艰难与重大。其他如灭掉高昌、灭西突厥和后突厥、与吐蕃、焉耆之战等都发生在西域;灭高丽、百济之战则发生于东北,打击契丹也主要在东北;南诏之战则在云南。宋以后的民族战争主要策源地也从蒙古高原转向东北,如辽(契丹)、金(女真)、满族。蒙古则是从东北起家,统一蒙古高原后南下入主中原。阴山在以后的岁月中逐渐离开了主战场的位置。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