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杨远新:周世盈对《春柳湖》半个世纪的悉心呵护

image

                                             湖南省汉寿县原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周世盈近照



一、 身处大洋彼岸的我收到一条来自家乡的微信,不禁背脊发凉

       今天,也就是2022年9月16日,身处大洋彼岸的我收到一条来自家乡的微信,不禁背脊发凉,惭愧和自责占满了心窝,恨无地缝可钻。我久久地盯着每一个字,渐渐地凉意退去,春风拂来,满眼都是绿色,满心都是碧波,我仿佛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正端坐在撒满阳光的书桌前,透过老花眼镜,聚精会神地审视《春柳湖》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就是年届八十有四的原汉寿县政协主席周世盈。

       时光回到2021年11月,我在《春柳湖》出版面世的第一时间,请作家出版社责任编辑田小爽主任,从我的样书中分出几套,快递给周世盈等几位老领导,籍以表达我对他们长期呵护《春柳湖》的感激之情。

       12月5日,我收到他的微信:“大作收到。定认真拜读并积极宣传。汉寿县出生的大作家写汉寿,且如此鸿篇,是汉寿的一件大喜事。”

       今年的1月13日,我又收到他的微信:“四本大作,已读一本半。故事情节曲折,语言丰富生动,颇具汉寿特色。可称成功之大作也。将继续欣赏、学习。”

       随即,我看见他在朋友圈里发的微信:“《春柳湖》大气磅礴,记录了洞庭湖的往事,描绘了重大变迁,刻画了普通渔民的英雄形象。”

       对以上这些,我以为他是依照人之常情,从老领导的角度,对我说说鼓励的话而已。没想到三个月以后,他做出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惊人之举——

品读《春柳湖》

                                                                                                                              龙阳汉风


       鸿篇巨著《春柳湖》是一部反映淡水渔业巨变的史诗小说。四大本,两百万字。我品读了三个月。作者杨远新、杨一萌和陈双娥是从汉寿县走出去的著名作家,全篇都是抒写的汉寿故事。有的故事已广泛流传民间,有的故事还能找出我早年工作、生活的细枝末节。所以读起来格外亲切,就像渴饮琼浆,香醇入肺腑,美味无穷尽。

       这部巨著创作历时五十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作者杨远新与汉寿县文化馆原馆长曹一心就完成了第一部初稿。数年后,杨远新为实现初衷,与妻子陈双娥、儿子杨一萌一家三口又合作续著。到现世纪二十年代,才终于圆满竣工。

      《春柳湖》通过汉寿县一个渔业大队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和洞庭湖的历史变迁;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赞美了一批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以及普通渔民,揭露和鞭挞了腐朽和丑恶。作品中的众多人物、地点和事件,除了艺术虚构名外,多用谐音名,甚至还用了真姓实名。这充分表达了作者热爱汉寿、热爱汉寿人民、热爱洞庭湖的浓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拜读时,如身临其境,如面遇其人,牵出了我好多的酸甜苦辣的回忆。

      《春柳湖》的故事,纵贯百年新旧岁月,横跨八百里洞庭风云。作者以一起命案的侦查为引子,展示出一个渔村发展的四个阶段。虽然分为了四大部,却结构谨严,混然一体。以春柳湖发展作为主线而贯穿全篇。同时又以汉寿县地下党活动作为副线而巧妙衔接,紧跟主线的展开而展开。故事精彩,扣人心弦。

      《春柳湖》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以黄春江为首的英雄人物。作品中出现的人物上百,主要人物的出场,如同《水浒传》一样,有小传铺陈,好像呼之欲出。同时对于场景的描写也酣畅淋漓,处处妙笔生花。所以,我在阅读时,情不自禁地用红笔作了标记。

       大作语言丰富,且颇具特色。其特色就是用汉寿话讲汉寿的故事,十分得体,亲切动人。人物的语言也能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此,当我手捧《春柳湖》,就猛然复苏了年轻时读周立波《山乡巨变》的感觉。周先生娴熟的益阳地方语言,在作品中运用得非常好。有的句子,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因此,可以说《春柳湖〉的语言艺术,与《山乡巨变》是一脉相通啊。

       《春柳湖》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大作,但也不失浓郁的浪漫色彩,将长传于世,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我是在4月8日的正扬网上读到这篇署名“龙阳汉风”的精彩评论。“龙阳汉风”,即周世盈。这是他花费整整三个月时间,逐字逐句审读完240万字《春柳湖》以后,用心血凝成的结晶,洋溢褒奖之情,充满鼓励和希望。着实令我感动。

image   image


正扬网发表《品读<春柳湖>》

       我在留言区里看到读者纷纷点赞。

       夕照明:“感谢周老先生的推介,让我初步知晓鸿篇巨著《春柳湖》的大体轮廓,以及三名家庭作家的写作历程。周老先生读得仔细,悟得很深,评得精彩,为之点赞!”

       龙阳呈祥:“周主席读书认真,体会深刻。读后感言简意赅,归纳突出重点,突出主旨。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张新泉:“这部作品是不是可以在这里连续发出来呢?不发多,每天2000字,发它十几天,搞几万字看哈。”

       周世盈回复:“谢谢认可、支持和鼓励!《春柳湖》可算是当前一部突出的成功的大作,的确优秀。当前在汉寿算得独一无二。张主任所嘱,我当尽量效力。果能如此,则可极大的宣传汉寿。”

       周末愉快:“虔诚拜读周主席精彩书评,文笔老辣炉火纯青,阅历丰厚点评精到。深切体会到字里行间热情洋溢,饱含着主席对家乡深沉的热爱之情,对乡土巨著《春柳湖》的高度赞美之情。我和张主任等读者同样,希望‘渴饮琼浆,香醇入肺腑,美味无穷尽。’”

       我注意到阅读量迅速升至19824。

       我难抑心中的激情,当即用文字记下了那一刻的真实感受:

    清晨起床,习惯性的滑开手机,浏览朋友圈,目及“正扬网”载文《品读〈春柳湖〉》,两眼为之一亮,再看署名:龙阳汉风及其作者半身照,惊讶地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坐起,一把搁上眼镜,品读文中内容,禁不住泪水盈眶,心如潮涌,遥望窗外蓝天,仿佛看见一位高大魁梧,宽脸阔鼻,慈眉善目,温文尔雅的长者,阳光般微笑的朝我走来。他就是笔名龙阳汉风,现已八十四岁高龄,曾相继担任中共汉寿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的周世盈先生。是他,确保汉寿县创作组的正常生存和运转,是他,批准我和曹逸兴老师躲进桃花源四个月,创作出《春柳湖》第一部的初稿,是他,脱产攻读大学课程期间,利用暑假,携夫人亲临蒋家嘴水闸招待所,为第一届沧浪笔会的18位作者讲授写作技巧和经验。是他,在政治、写作、生活上给予我春风雨露般的关怀。点点滴滴如洞庭湖上的波浪涌起。而今,他又花三个月时间,耐心读完240万字的《春柳湖》,挥就如此精要中肯的点评,怎不令我感动万分!这给自《春柳湖》问世四个月以来,一直处于诚惶诚恐状态的我,是长城般的安慰,是长江般的鼓励!在此,一并致谢正扬网、致谢正扬网主编、原常德市政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新泉先生!

    我立马将此信发给汉寿县老干网宣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正扬网版主蔡发祥先生,请求借“正扬网”一角,予以发表。


二 、《品读<春柳湖>》,写的很真切,因而走向大江南北


       蔡发祥又像往日一样,有求必应,并加了按语:杨远新先生委托我转达他对周主席的谢意,特发此文。

image

正扬网版主蔡发祥


       周世盈很快就看到了这封信,他致信蔡发祥:“谢谢你的热心和支持,汉寿籍的作家,写汉寿的事,弘扬汉寿的正能量,难能可贵呀!应倡议县里还要大力宣传。”

       这又引来读者朋友纷纷留言:

       张新泉:“好了得的。潜心造像,写出这等洋洋大著。欣赏,点赞!”

       史开均:“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津市杨振文:“领导是伯乐,杨老师是千里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政协邱渭波:“千里马要有一位好伯乐,点赞。”

       周末愉快:“伯乐千里马,一段佳话;巨著《春柳湖》,不朽传奇。拜读佳帖,大赞!”

       龙阳呈祥:“为《春柳湖》作者(杨远新一家)的情怀点赞!甘为人梯的周主席,更是值得我们致敬!”

       周世盈回复:“杨氏一家合作如此巨著,乃当代仅有,再无其二。谢谢!”

       几乎同一时刻,我收到了周世盈转给我的一条微信:

      “老同学您好,真的好久没联系了。对不起,是我过于疏懒。我到长沙后发现了膀胱癌,2019年3月动了手术,现在三年多了,幸好没有复发。2021年又患上坐骨神经痛的毛病,左腿走路就痛。多方就诊都没办法诊好,现在只能在小区院中走走。每次走百来米就要休息一会后再走,叫渐歇性跛行。由于身体出现这么多毛病,所以也就与外界联系少了。今天看到您写的推介《春柳湖》的文章,使我非常敬佩,你我年纪差不多,但你的脑子还如此清晰,精力还如此充沛,真令人羡慕。《春柳湖》这本书我也听说过。开始的作者曹逸兴是我的同亊,五十年代初,和陈行瑰一同在汉寿的厂窖完小教书,当时叫十一完小,我在十二完小,那时属一个联校。六五年汉寿的工作队到安乡搞社教,曹和陈都来过我家。现在他俩都谢世了。好了,今天和老同学扯了这么多白话,以后有时再聊。祝你健康。”

       对此,周世盈还特别作了说明:“这是一位老同学给我的微信,送你一阅,以表对曹逸兴馆长的怀念。”

       我看后回复:“周主席您好!谢谢您对我的关心鼓励!正如您的老同学所言,您的思维敏捷,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您发表的文章,我能看到的,都仔细拜读过,如给郭雪莲同志作的序言、回忆您的老校长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宁可自己减少粮食指标不减您的粮食指标,回忆父亲、回忆解正南县长、回忆治理南湖往事,等等,我从中既学您的高尙人品,又学您的精美文风。衷心祝愿您健康长寿,文如泉涌。向您的老同学转达我的谢意和问候,祝他早日康复!曹逸兴馆长是我的恩师,我追忆怀念他的文章收入我的文集散文卷,也曾在网络发表。近日一篇新的怀念他的文章,写了一半,因别的事暂时放下了,不久将会成稿。我年轻时候,曾多少次听曹馆长讲述陈行瑰老师刻苦学习的事迹,就连新婚之夜都秉烛读书。我深受教育。祝您全家幸福美满,平安吉祥!”

       他又回复:“谢谢,过奖了。曹馆长是个热心人,工作积极,为人诚恳,当时在县委机关这个圈子里,他文化水平算高的。”

       我又回复:“他多次对我讲起当县文化馆长期间,遇到很多困难,都是您为他撑腰壮胆,解决难题。”

       我将《品读<春柳湖>》发给作家出版社责任编辑田小爽主任,她回复:“写的很真切。”

       接下来,周世盈的《品读<春柳湖>》一文,继“正扬网”推送之后,“作家网”于4月12日发表。

image


作家网发表《品读<春柳湖>》


                                                                   4月13日,“半月谈网”发表《品读<春柳湖>》。

image


半月谈网发表《品读<春柳湖>》

       随之,手机新浪网、手机搜狐网、今日头条、百度、九派新闻、九派阅读等大型门户网站,均予转发。我用微信向周世盈报告了这些情况。他回复:“可能是我的品说诚恳,没讲假话。”

       我如实相告:“凡读您大作的朋友,不论是大编辑,还是读者,都一致夸赞《品读<春柳湖>》感情真挚,内容真切,全文增一字难,减一字亦难。”

       他回信中告诉我:“近日广东惠州周郁见此文后,特意从令弟远明处恭购了一套。现她已开始拜读。并说,大作要大宣传,可县内开辟旅游,还可拍电视连续剧。她的电话号码令弟有存。”

       我向他汇报:“创作时的主观意图,就是想以此协同拉动汉寿的旅游经济,市、省、国家三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都主动报道了《春柳湖》,认可这一点。从2月25日起,有影视公司、制片人陆续与我联系,要拍电影、电视,都处于初级接触阶段。”

       他回复:“大好消息,定有所成。愿举世作品产生巨大影响。”“你的作品真正好。我只是拜读后有感而发。”

       4月27日,《常德日报》书香专版刊登了《品读<春柳湖>》。我转发给他。

image


常德日报刊登《品读<春柳湖>》

       同时,我把周郁女士发表在“作家网”的《<春柳湖>拾趣》一并发给了他。他收到便回复:“谢谢,你的巨著吸引人,尤其是汉寿人。巨著是汉寿史诗的歌颂,是汉寿文化的沉淀,也是汉寿地方风俗的拾遗。”

       5月4日,我打开百度,惊喜地发现“群众之声网”发表了《品读<春柳湖>》。

image


群众之声网发表《品读<春柳湖>》

       我转发给周世盈。他回复:“谢谢你的举荐,受宠若惊呀!”

       我如实相告:“我没有推荐,是他们自己选用的。”

       5月5日,我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打开百度浏览,我眼前徒然一亮:南通市人民政府门户网发表了《品读<春柳湖>》。

image


南通市人民政府门户网发表《品读<春柳湖>》

       我当即转给南通籍作家、我省《小溪流》杂志创始人、原主编金振林。并高兴地附言:“您家乡南通市政府官网转发了《品读<春柳湖>》,真是有缘。”

       同样是5月5日,今日头条转发了《<春柳湖>作者对正扬网的感谢信》。

image


今日头条转发《<春柳湖>作者对正扬网的感谢信》

       我转给了周世盈。他回复:“你那短信情深意厚,称赞者此起彼后,我小女儿也认真读过,甚为感动。”

       5月9日,今日头条转发了“凤凰网”登载的《品读<春柳湖>》。

image


凤凰网登载《品读<春柳湖>》

       5月10日,百度转发“变局网”刊发的《品读<春柳湖>》。

image


变局网登载《品读<春柳湖>》

       5月11日,今日头条转发常德日报登载的《品读<春柳湖>》。

image

今日头条转发常德日报登载的《品读<春柳湖>》


 三、他一改往日的赞美,指出《春柳湖》存在的问题

       他除了亲笔撰文,向社会热情推介《春柳湖》之外,对其他人士发表的评价《春柳湖》的论文,大都及时留言点评,令文章作者和我都深受感动,倍受鼓舞。

       可他今天致我的信,却一改往日的赞美,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春柳湖》中存在的问题。他是这样说的:

       “杨警官:近好!你的大作,家乡人称之为最翔实最丰厚的龙阳文化。周书记、徐主任等时常赞美。如果再版,我个人建议,第一卷中的‘汉寿县伪政府’,不能称伪,要称国民政府。因为只有日本占领区建立的政府才称伪政府。”

       他说的周书记,即中共汉寿县委原书记周立民,今年92岁高龄。

image


中共汉寿县委原书记周立民

       他说的徐主任,即汉寿县委农委原主任徐隆广,在他们三个人中间,他算最年轻,今年83岁。

image

汉寿县委农委原主任徐隆广(左二)与他的三个女儿

       我很明白,他的意见,也是周书记、徐主任的意见。可以想见,我的三位老领导对《春柳湖》读得多么的仔细和认真。对作品和作者不是充满真情,是不会花如此巨大精力阅读的,一般情况下,对作品和作者不是充满真情,对存在的这种问题,也是难以发现的,即使发现了,也是很难正面指出的。三位老领导是真心地希望作品和作者,不断走向成熟,走向完美,走向新的高峰。

       作品和作者是需要赞美的,同样,作品和作者也是需要批评的,因为真诚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能让作者充满信心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创作。

       周世盈前面的文章,完全是赞美,而此次的微信,则是善意的批评。二者都令我感到温暖、真诚。

       于是,我回复微信:“尊敬的周主席:您好!您指出的这个问题,令我背脊发凉。我自己从来没意识到。再版时一定改过来。衷心感谢老领导的厚爱!您如果发现别的问题,或听到家乡朋友提出其他意见,敬请告知。您依然称我小杨为好,我会感到特别亲切,这其中包含特殊的情感。祝您生活愉快,创作丰收,健康长寿!”

       回了微信,意犹未尽,心潮难平,记忆的长河跨越半个世纪,呼啸而来,那朵朵浪花,那片片波涛,传递的都是周世盈半个世纪里,对我和《春柳湖》的悉心呵护,真情厚爱。

       他担任汉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期间,正是创作《春柳湖》的起步阶段,曾经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他无一不予关心和解决。

       1982年1月,他在担任8年副部长之后,被提升为中共汉寿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随着他手里的权柄加重,对《春柳湖》和作者的关心也更多了。

       我有这年8月27日他写给我的信为证。


远新同志:

       你好!你送给我的《小溪流》增刊《中篇小说童话集锦》(一)和《湘江文艺》均已收到,并且认真学习了你的作品《欢笑的碧莲河》《沅水哗哗》。特致谢意。近来你在文艺刊物上发表了不少作品,而且质量甚佳,受到了不少读者的称赞和羡慕。这就说明,你前几年的苦功没有白费。搞写作,的确是件艰苦的劳动,没有坚强的毅力和敏捷的文思,是根本不行的。我们国家从事写作的人才仍然是不够的。希望你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敬礼!

                                                                                                       周世盈

                                                                                                1982年8月27日


       1983年机构改革,周世盈被上级组织选送常德师专深造,脱产学习两年。也是在1983年的机构改革中,创作组人员一分为三,曹逸兴老师出任汉寿县文化馆馆长;杨任重、朱诗林、李冬初,去了新组建的县戏剧工作室,杨任重担任室主任;我被安排到重新恢复的县文联,在陈定熙副主席手下做文学专干。

image

曹逸兴(二排右四)杨任重(二排左一)朱诗林(二排右五)


       文联的工作方向是:创阵地,建队伍,抓活动,达到出人才、出作品的目的。为创办文学期刊,文联通过信函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征集了100多个刊名,从中挑选了10个,《沧浪》排第一,呈报县委宣传部,他以个人名义投了《沧浪》的赞同票。

image

《沧浪》创刊号

       1984年8月,文联选在碧水环抱的蒋家嘴水闸招待所主办第一届沧浪笔会,适逢周世盈从学校回家度暑假,陈定熙副主席带着我上他家,请求他为笔会授课,他二话没说,满口应承。他无论会上讲课,还是饭前饭后散步,他依然不忘谈及对《春柳湖》的肯定、鼓励与希望。

image

    1986年6月17日时任汉寿县文联副主席陈定熙(左)与时任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模留影于汉寿县第二届沧浪笔会。

       周世盈学成后出任中共汉寿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主任,接下来,相继担任汉寿县人大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汉寿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他虽然不再直接领导宣传文教战线,但他留下的好作风、好思想影响着后来的接力者,尤其是他对原创文学作品的重视,为后人所效仿。汉寿成为全国诗词之乡,《沧浪》文学期刊得以壮大,大型汉剧《帅孟奇》等原创精品走进京城,深入人心,这都是在他担任宣传部长期间打下的坚实基础。

image

首届沧浪笔会合影,周世盈(前排左三)与夫人李老师(前排左二)利用暑假为参会作者授课,陈定熙(前排左四)主持笔会


       他对《春柳湖》的真情,他对作者的关爱,在他担任新的领导职务期间,以及他退休后的岁月里,依然在持续,在发展。他与我无论是在汉寿,还是在长沙见面,也无论是因公因私活动相聚,他都会主动询问《春柳湖》的创作进展情况,一再鼓励我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越是小人物,越需要大人物的鼓励,越是小人物,越需要大人物的扶持。这成为我勤奋创作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事实让我感觉到,周世盈虽然已经退休20多年,离开县委宣传部长岗位40年,然而,他职退,心不退,他位退,志不退,其行为依然像在职在位时那样,倾尽深情培养本地作者,扶持原创作品。我能遇上这样的好领导,真是三生有幸。所以,我对他充满感激之情!


           2022年9月16日草拟,十天后定稿于旅途

image

《春柳湖》三作者杨远新(左)杨一萌(中)陈双娥于2022年8月9日留影于千岛湖


【作者简介】:

       杨远新,湖南汉寿县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湖南省首届公安文学艺术协会秘书长、湖南省公安文联理事。迄今已发表出版文学作品18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春柳湖(全四部)》(与杨一萌、陈双娥合著)《百变神探》《爱海恨涯》《东追西捕》《拟任厅长》《红颜贪官》《春涌洞庭》,中篇侦探小说《特区警官》《惊天牛案》;中篇纪实小说集《中国刑警大扫黑》《中国刑警在边关》,长篇儿童小说《欢笑的碧莲河》《小甲鱼的阿姨》《牛蛙大王》《险走洞庭湖》《雾过洞庭湖》《孤胆邱克》,中短篇儿童小说集《落空的晚宴》《今夜,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长篇报告文学《内地刑警与香港警方联合大行动》《创造奇迹的人们》《奇人帅孟奇》《县委书记的十五个日日夜夜》《走进福山福水》等,2014年出版18卷本880万字《杨远新文集》。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首届一等奖、二届二等奖、三届三等奖、四届二等奖,文化部和全国妇联等七部委联合颁发的编辑奖、湖南首届文艺创作奖、湖南首届儿童文学奖等各类奖项58次。

纯贵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