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诗歌漫谈

诗歌漫谈

 

作者:娄炳成

 

  诗歌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诗歌?

 

  人类的语言,诞生在人类的童年。从人类会说话伊始,诗歌便也随之产生了;人类长大以后,创造了文字,才有了文赋,有了小说和戏剧等等被称作文学艺术的东西。人类最初的诗歌,是民谣山歌,民谣山歌是诗歌的母孕之体,也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母孕之体。因而,诗歌是人类赤子之体呱呱坠地时发出的啼哭之声,是人类在苍古时代唱响的最初的美声,是十分古老的心与心的对话,是人类在童年时期对大自然母亲的感恩之声。

 

  民谣山歌,朝着“声”的方向发展,就产生了音乐;朝着“形”的方向发展,就演变成了诗歌。音乐是无字的诗歌,诗歌是无声的音乐。无论音乐还是诗歌,都是人类的赤子心声,纯洁无瑕,自然天成,至情至性,美轮美奂,无以伦比。如今有句很流行的话,叫作“诗与远方”。人类正是在自己的童年,出于对“远方”的无限憧憬,才有了诗歌;有了诗歌,“远方”便不再遥远,而是走进了人类的心灵,原来,远方就是我的诗歌,我的诗歌就是我的心,我就是远方,远方就是我。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里谈到诗歌起源时说: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笔者以为,或许可以这样说,歌谣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次集体爆发,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集体发声”,是人类拥有语言之后早期时代的“大合唱”;既然是人类的“大合唱”,就不为哪个具体的个人所专属、专有,或者是个人发明;至于谁是第一个“杭育杭育”的发声者,谁是领唱者,并不重要,我们也无需知道。后来,随着语言的高度发达,继而有了文字,才有了佼佼者,爱好者,传承者,也才有了文学意义上的诗歌和诗人。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地平线上的一抹晨曦,是天亮时分枝头上的那声鸟鸣;诗歌是少男少女们的梦想,是青春时光的五彩缤纷;诗歌是游子永远的乡愁,是在村头一回回张望的母亲的泪眼......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黄河人的腰鼓,一旦敲响就会震撼大地振奋人心;诗歌是陕西人的秦腔,无论大喜大悲都要吼几声;诗歌是藏乡的青稞酒,有甲醇但最多的是乙醇;诗歌是无声的春雨,是破土而出的草芽儿花根儿;诗歌是人间看不完的风景,是北疆的雄奇和南国的旖旎;诗歌是一串串响亮的名字,是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诗歌是大海是大漠是大地是天空,是比大海大漠大地天空还要大的胸怀......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镌刻家的微雕,是用放大镜才可以欣赏的细作;诗歌是文人骚客们的九曲回肠,是读书人的仰天长啸或一声轻叹;诗歌是生离是死别,是两条情感断头处连接的那个结;诗歌是清明时节的缕缕香烟,是供桌上的牺牲酒饭和果品;诗歌是我们走进古人心灵的桥梁,是我们留给后人的一个念想;诗歌是把字典里那些死了的字,用思想感情的丝线串联起来的一次激活;诗歌是记忆中的一张老照片,是历久弥新百读不厌的瞬间永恒;诗歌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是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幼儿的描红涂鸦,是老人的拐杖搀扶和笑脸;诗歌是出站或到站时的鸣笛,是上车或下车时的匆匆步履;诗歌是划破长空的闪电,是点缀夜幕的流星;诗是歌者唱出的心声,歌是诗人谱写的心曲;诗歌是我想告诉你的我的所思所想所爱,也是被你认可的你的所思所想所爱;诗歌是我们每个人的朝朝暮暮,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年年月月;诗歌是万语千言的提要,是长篇大论的关键词;诗歌是把语言放进八卦炉里,炼出来的金刚不坏之身;诗歌是吃草的奶牛挤出来的乳汁,是诗人们眼中的泪心里的血;诗歌是平常人眼里排列整齐的文字,是不懂诗歌的人常说的“狗屁”;诗歌是疯子的胡言乱语,是精神病患者的痴人说梦;诗歌是乱坟岗里的鬼哭,是古纸堆里的幽灵......

 

  诗歌到底是什么?诗歌是你一提问就显得肤浅的问题,是你一回答就说不清楚的弯弯绕。诗歌是什么?诗歌就是诗歌,或者什么也不是。诗人沏了一壶茶,斟给你,你说你不喜欢饮茶喜欢喝酒;诗人给你酿了一坛酒,奉给你,你说你不喜欢喝酒喜欢饮茶。诗人无奈地笑了,说:我端给你的,既是茶也是酒,抑或非茶非酒,你自己品吧。于是,你品尝了,至于味道如何?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你知了,哈哈!

 

  作者简介:娄炳成,男,甘肃省陇南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戏剧、红学评论、文艺评论等作品300万字以上。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