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韵
作者:梁耀鲜
一年到头,年其实长住在每个人的心头,它犹如家乡的那条江那条河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溪,途中变化的是风景,不变的是前方,是未来和希望,是自己唱给自己听的那首永远不老的儿歌。年的外在表现就是一副春联,一炷高香,一声炮竹,因人而异,因地而别。时光共赏,年韵雅集。各家各户,每年都上演着自己的春晚。“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每家不一样,每家都一样。
我喜欢贴春联。跟大家一样,那是受王安石《元日》的影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年到了年三十,如果门前还不贴上春联,我就好像亏欠他老人家一样,在心里会敲打自己,隐隐不安。所以拟春联、写春联、贴春联是我每年过年十分用心的一件事情了。写春联实际上就是自己家的年度小结和明年的愿景,不可马虎应付了事。那年,我写了“喜学成成家立业,盼含笑笑抱明天”,那是写给我学成归来的女儿,也写给我们新的一家。今年,我写了“精耕细作丰收岁,心想事成喜庆年”,写给像期冀丰年一样努力的农人的我自己,也写给我们又有了新的变化的一家。像往常一样,今年拟好内容后我就会去县图书馆门前,找林逢初中的周老师,每年春节前几天,他都会到那里,成为书写春联一条街中的人气高旺的书法送福人。周老师身材敦厚结实,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字如其人,他的字不徐不疾,笔酣墨饱,既安分守理,又生动有气势,很受我喜欢。今年他带上两位美女助手,铺纸添墨,打包送客,心灵手巧,笑靥如花。我要付款,周老师连连恭手,说我是老顾客,新春如意,今年免收人民币。为了不给我微信支付,俩美女也快速收起微信付款牌。这样,春节没到,我已经收到了今年最大的红包了。
过年,我们都有祭祀祖宗、慎终追远的习俗。每年清理神台,更换香炉里的香灰,洗净、添加各种祭具等,受父亲生前的影响,我都做得特别虔诚、认真,按照自己心中设定好的程序,一样接一样地做到心目中的最好。我的父亲母亲已去世多年,平时放在神台的遗像的边框都有些破损,年前,我拿到庆平路的一家老店,那位老师傅是我的熟人,他听清楚我的要求后,双手从我的手中接过相框,轻轻地放到他的工作台上。第二天我过去领取的时候,他老人家又从仓库中小心翼翼地拿出新做好的相框来,双手郑重地交给我,告诉我运行要注意的细节和平时保养的方法。我从他的动作和眼神中,感受到了对先人应有的严肃、恭敬、诚挚的文化感情和伦理思想。
每次看着家中神台牌位上写的梁覃宗亲之位,我都会怀着崇敬的心情想到我的祖父,想到他神秘、传奇而悲壮的一生。我的祖父是祥周九合人,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曾到义圩当差,负责维护当地治安。但是不久即受到反动武装的追杀,他以一当十,只身一人,在枪林弹雨中突围,侥幸转移到百色城,以在轮船上经商作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后因为身份暴露,被反动政府抓捕,枪杀在百色街头。他的一个女儿,也就是我的姑妈,孤身前往百色运回尸体,安葬在家乡祥周九合。解放后,姑妈她们多次到百色有关部门查阅党史资料,寻求知情者。最终因为证明材料不全,组织没有能认定我祖父为革命烈士。姑妈转到当地政府反映汇报实情,最后政府深明大义,安排其大儿子,也就是我的亲表哥做代课老师,转正后到祥周中学、田东中学工作。我的祖父就是这样,像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一样,为了实现心中理想,他历尽艰险,毕其一生,奉献自己,最后化为谁也看不见的尘埃,成为那一颗流星,消逝在历史的天空。但他是无悔的,如今的天下太平,长安稳泰,正如他的英名一样。他叫覃恒安。
每年过年时我少不了一场走街。我到平马这座小城工作生活已经三十五年,他乡变故乡,这里的一切早已融入我的血液,化为我永恒的认知和动能。那天我从县教育局出发,看人流,看堵车,看我熟悉的街道和年景。当年田东县最为繁华的成衣交易市场中义街头早已空空荡荡,只有一个孤寂的服装精改店支撑着昔日的盛况和喧嚣。我曾经在那里买下了人生第一件大衣,军绿色,一条绑带束腰,衣领上连着带绒毛的帽子,那是当年的时尚。它的对面,大明眼镜店也不见踪影,这个店的老板是湖南人,我刚到平马时他还在县剧场门前站着摆一个流动摊,一个货架,下边几个轮子滑动支撑,几根铁架,横竖不一地挂着不同款式的眼镜,那是他的全部生计。后来他到新华书店旁边租房,生意大为改观。后来的后来,他又到汽车站西面租了更大的门面,眼镜种类很多,明亮世界,一览无余。最近,购物商城中兴城在那个地方拔地而起,雄伟壮观,门类齐全。我想,大明眼镜店和中义街头的那些成衣小摊应该成为其中的新贵了吧!那天,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我注意到,有母子俩在其中徜徉,小孩三四岁,在前面活蹦乱跳,妈妈又挺着大肚子,一个小生命即将诞生,她手里拿着刚买来的一个新潮小花篮,内有几株紫红的火龙珠,里面插有一张金色的“福”字剪纸,下面有一张大锡纸包着,十分喜庆和洋气。母子俩就那样悠悠地逛着,逛着。
晚上,我跟爱人顶着冷风,游了一趟新建成的滨江公园。这个公园市民盼望已久,虽略显粗糙和简陋,但仍不乏现代气息和历史韵味,游客和市民对它的出现仍投以极大的热情。“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用这样的诗词来形容,也还比较贴切吧。
年韵,就是过年的仪式感,就是踏上新生活的脚步声。
2023年1月27日
作者简介:梁耀鲜,广西田东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语文教师出身,供职多个行业。爱工作爱生活爱文学,诗情约画意,我手写我心,喜欢在散文诗歌创作中寻找快乐。心香一瓣常分享,网络报刊有稚文。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