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欧罗巴纪行之七:一块不大的圣地

欧罗巴纪行之七:一块不大的圣地

 

作者:安玉琦

 

  梵蒂冈,

  地方不大,

  但却神圣又神秘......

  我驻足方尖石碑下,

  四面观望,

  全是触目惊心的景物,

  教人有语难言.......

 

  梵蒂冈,地方不大,但却神圣又神秘。既然来了罗马,不去朝拜它,实在说不过去。由于行程中不包括梵蒂冈,于是我们极力说服王导,并签字画押保证不投诉,然后再自费60欧元,方得如愿以偿。

 

  梵蒂冈是罗马城中之国,位于老城区的西北角。其特点有“四最”:最小的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只有天安门广场面积那么大;最少的人口,实际居民1300多人,但其在全世界的教皇就有160万之多,信徒多达1.3亿人;最富的国家,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一;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1506年,完工于1626年,历时120载。但在大教堂建筑历史上,它的建筑速度算是快的了。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从建造到完工用了168年;科隆大教堂从1248年动工,到1880年建成,前后建造了600多年……,而圣彼得大教堂最为壮观的是它的金色圆顶,居地高达138米,在罗马是最高的天主大教堂,并且有着至高无上的神圣权威。正如北京城中的建筑不得超过紫禁城内的宫殿高度一样,过去罗马城的所有建筑都不允许超过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高度。这便是宗教与皇权的威力。

 

  梵蒂冈国小人少,但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社会机构非常健全,除了没有军队(但教皇的卫兵必须是瑞士兵),其他国家机器俱全,不仅与许多国家建有外交关系,而且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有“圣使”、“代表圣使”或“宗座代表”,在联合国也有常驻观察员。还有自己的货币、电讯、邮局,并发行邮票,出版《罗马观察家报》以及《教廷文汇》、《教廷年鉴》等刊物。最著名的要数教皇电台,1931年创建,现用34种官方语言、13种欧洲当地和媒介性方言向全世界播音,大约能覆盖6000多万天主教徒。并通过电台报道教廷活动,确保教廷与世界各国及教会的经常性联系。而电台的基调是以福音书及基督教教义来判别和衡量世态,所以那些忠实的信徒将电台的播音奉若神明,每日必听之课。

 

  更有趣的是,在这个弹丸之地上,有自己的火车站、飞机场,不过图有虚名,国家象征而已。据说教皇外出访问,先乘直升飞机离地上天,再降落罗马国际机场,然后换乘专机飞行。

 

  梵蒂冈与罗马城一路之遥,走进宏阔势峻的大门,就是圣彼得广场,长340米,宽240米,两侧被大理石弧形柱廊环抱,共有284根大圆柱和88根大方柱,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耸云霄的方尖石碑。这里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可容纳50多万人。教堂面前如此宏达扩卓的广场,我头一遭遇见,因此惊讶不已;我驻足方尖石碑下,四面观望,全是触目惊心的景物,教人有语难言。无愧神圣又神秘之地啊!

 

  带领我们进入圣彼得大教堂的是这里的雇佣导游,他姓颜,中国留学生。他每人发一个电子收听器,还有耳机;因为收听范围很小,要我们紧跟着他。但是,这里游客实在太多了,络绎不绝,拥挤不堪,尽管颜导介说得绘声绘色,还有种诙谐的口吻,但时断时续,听不完整。于是我干脆离队了,自个儿走着瞧吧:教堂的圆柱,立地通天,威力无比,寓意着普世共济;高大的彩窗,童话般的梦幻,天堂似的蓝色调,教人超凡脱俗。教堂面壁上的雕像神圣不可侵犯,又温良恭俭让,昭示着圣教的魅力;教堂穹顶画像宏大,出神入化,佛灵若现……实在让我心生敬畏。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