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府巷
作者:贠靖
作为居住在西安城里的一位过客,我时时都在为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激动着。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闪烁着历史的光辉。每一条巷子,都装满了故事。
窦府巷,位于西安城东门外,长乐坊附近一条南北走向,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巷子,据说因窦姓府第曾久居于此而得名。也有一种说法,《陕西地方志》里提到,明清时,这条小巷主营豆腐,因此又叫“豆腐巷”。不过已无从考证。从巷子口往里瞅,白墙灰瓦,绿树葳蕤,一条水泥路面踩得光滑莹润。
在巷子口有个卖豆腐脑的小摊,每天早上一嗓子热腾腾的吆喝“豆腐脑——”整条巷子便醒了,一下子热闹嘈杂起来。
住在巷子里的一位大学教授曾专门研究过这条巷子的历史,最终确定,北周时期的骠骑大将军、大司马窦毅一家早年的确在此居住过。那么“豆腐巷”的说法就有点牵强了。
据考证,这位窦公大人曾拜定州总管,咸得民心。其性情温和,器度不凡,做事小心谨慎。他与妻子襄阳长公主育有一女,姓窦名氏,生得玉颊樱唇,眉若轻烟,肤如凝脂,聪慧无比。
且说窦氏生来不凡,本为北周文帝宇文泰外孙女,身份地位尊贵显赫,又深得舅父武帝宇文邕的疼爱,从小在宫中长大,喜读史书。三岁时,她诵读《女诫》、《列女传》等,只看一遍,即过目不忘。
当时,北周为取得突厥支持,周武帝娶了突厥阿史那公主为皇后,但是阿史那一直不得宠爱。于是年幼的窦氏悄悄劝说周武帝:“四方尚未平静,突厥依然十分强大,愿舅舅压抑感情,抚慰阿史那皇后,以苍生为念。只要有突厥助力,江南陈朝、关东北齐都不足为忧患。”此时的窦氏只有六岁,尚能有如此见解,顿时语惊四座,周武帝也大为惊诧,认为她小小年纪,见识不凡。遂接纳小外甥女的进谏,对阿史那皇后态度大为转变。
窦氏七岁时,隋文帝杨坚篡位,宇文家族被诛杀殆尽。窦氏闻讯扑倒在床,大声哭道:“恨我不为男子,以救舅氏之患!”。父亲窦毅与母亲襄阳长公主忙掩其口道:“切莫说这种话,以免招来灭族之祸!”
后来窦氏到了出嫁的年纪,父亲窦毅对母亲襄阳长公主说:“小女自幼才貌不凡,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于是,着人于屏风上画两只孔雀,凡前来求婚者可于百步之外各射两箭,射中孔雀眼睛者,就将女儿许之。据说参与者众,却无一人射中。
就在众人摇头叹息之际,府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马蹄声,马上端坐一后生,高大威猛,气度不凡。他跃身下马,来到窦府前。
这后生名叫李渊,乃将门之后,其父是北周柱国大将军、唐国公李昞。
只见李渊来到屏风前,扫了一眼,于百步之外又退后二十步,搭弓上箭。观者皆屏息敛气,为之捏一把汗。
弓弦响处,李渊连发两箭,箭头不偏不倚,每一箭都钉在孔雀眼中,引来满堂喝彩。说来窦氏一直在暗处偷窥,她要等的郎君,就是李渊。
婚后,窦氏为李渊生了四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与李元吉。还有一个女儿,即平阳昭公主。
窦氏与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感情亦十分融洽。独孤氏晚年常患病卧床,窦氏昼夜陪伴在侧,衣不解带,悉心侍奉。独孤氏对这个儿媳,甚是喜爱。
后来窦氏多次在危难之际帮助丈夫度过难关,并夺取天下,建立了大唐王朝,被李渊册封为穆皇后。唐太宗即位后,贞观初年,追谥“太穆皇后”。
如今,历史的脚步已经远去,但说起窦公及太穆皇后窦氏,巷子里的人仍津津乐道。他们每天出门,踏着旧日时光,慢慢地从巷子里走过,心底就会泛上一丝波澜,脸上也充满了自豪。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