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中学新校区赋
作者:郭军平
癸卯年春,万众瞩目;师生欢愉,辞旧迁新;告别闹市,步入新圃。但见街道宽衢,寂然无人;右边田舍,左边校园;极目东望,喧嚣远遁。有人曰:此地寂然,乃传道授业解惑之所。余然之。
步入华堂,但见高楼耸立,气势非凡;澄城中学,四个大字,熠熠生辉。百年名校,群英荟萃,人才辈出,三秦大地,无人不晓。隆重间,校名所题,乃书家张锦华也,倍增人文气息。清华大学梅贻琦云: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澄城中学,乃澄城最高学府,高校名校生源地之一,历届清北榜上有名,声誉冠绝秦东,名震三秦。故建新校区,县委县府视为民生大工程,书记县长频频考察督导。至今终脱胎矗立于古徵大地,为全县人民仰望称道,故观瞻者络绎不绝。
观校门似鸟奋翼状,寓莘莘学子于此振翅高飞,前程远大,鹏程万里。入门为一迎客石,“办卓越的教育”,六个大字,光采夺目,彰显办学之理念。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宏伟的卓越楼前,让人振奋自豪。
校内凡楼以卓之命名,中央为卓越楼,为学校行政办公、教研之枢纽;左边为教学楼,分别为卓德楼(高一)、卓智楼(高二)、卓英楼(高三)、卓华楼(高三);右边为综合楼,分别为卓学楼(实验室)、卓行楼(实验室)、卓才楼(计算机等)、卓艺楼(玉泉文学社等);其他楼亦以卓之命名,便不再赘述。路以越之开头,左边为越实路、右边为越知路;师生公寓处为越成路、越贤路。井然有序的楼廊布局,寓意丰富的冠名,花木播香的校园,处处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求知的氛围。
卓源楼饭菜飘香,为师生做好了后勤保障;卓体楼为室内体育馆,为师生锻炼活动的场所;卓体楼前、东边为田径运动场地,四百米的塑胶跑道上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漫步校园,观者可阅《古徵文学》,一睹澄中风采。《古徵文学》为澄中期刊,自2015年始,办刊八年,发行两万四千册,为社会贤达人士、师生称道;刊名为文坛鬼才贾平凹先生所题,内文为师生作品;一册在手,学校风貌、校园文化,尽展眼底。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澄城中学,依仗雄厚的师资力量,勤奋上进的莘莘学子,必将在新校区谱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锦绣华章,以骄人的成绩迎接万众翘首以待的她的百年盛世华诞。
作者简介:郭军平,全国十佳教师作家,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渭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培计划”授课专家,新课标大语文《散文选粹》副主编,《古徵文学》主编,中、高考试题研究员,参编中、高考各类阅读模拟试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人民日报》《美文》《散文百家》《青海湖》《语文报》《教师报》等报刊发表百万字左右,三十多篇文章入选中、高考阅读试题。著有长篇小说《黄河英雄儿女传》散文集《诗意语文》三部曲、《怀念河流》《书香,生命中最美的遇见》及教育专著《名家名师指点:高考阅读教学》;获得“杜鹏程文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等文学奖和全国各类征文一等奖、二等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