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于传播民族文化的人
作者:罗里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有的民族还有自己文化的瑰宝,如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及周边地区,至今仍流传着一首瑶族婚俗古歌,民间称之为“都才都寅歌”。这首古歌主要唱述一个名叫都才都寅的瑶族男青年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的曲折故事,全景式地记录田东瑶族的传统婚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田东瑶族布努支系的择偶观、婚恋观和家庭观等传统观念,表达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歌同时还涉及田东瑶族的历史、习俗、信仰、艺术等诸多内容,堪称田东瑶族的“小百科全书”“标志性文化”,也是瑶族传统口承文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像这样口传的民族文化瑰宝,假如没人收集整理形成文字,就有可能会有一天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年来也有热衷于民族文化的人收集整理,但因各方面的原因都没能坚持下来。瑶族干部韦生发,生在作登瑶家,长在作登瑶山,自幼跟随瑶族民间歌师习唱山歌,深受瑶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长期在作登瑶族乡工作,怀着对瑶山瑶寨深厚的感情和对瑶族文化浓烈的热爱,倾注精力研究瑶族民间文化,自二〇〇六年以来,多次深入瑶族村寨捜集“都才都寅歌”,先后拜访了韦日景、谢妙刀、谭志昌等十几位歌师歌友,组织八场瑶族婚俗古歌现场演唱活动,录音录像和整理编辑光碟十一张,捜集手抄本三册,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资料捜集以后,他利用节假日时间用汉字一音一记进行汉译,反复修改和打磨,完成瑶族婚俗古歌的初稿,形成《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的底本,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终于在二〇二〇年十二月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二〇二二年一月,《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入围“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同年九月,又荣获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成果三等奖。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采用“四对照”的整理方法对“都才都寅歌”进行译注,按土俗字、国际音标、汉文直译、汉文意译的顺序编排,正文后附有“都才都寅歌”汉译英译,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书中加载了原汁原味的“都才都寅歌”演唱视频,立体直观地呈现了古歌内容。视频中配有土俗字、汉文意译双字幕,便于山歌爱好者通过视频自学古歌内容,拓宽了古歌的保护传承渠道。
为了让《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更好地服务于民族文化传承,韦生发还协助出版社制作了内容翔实的古歌演唱视频,实现了古歌演唱视频在线点播,并采用二维码技术,将视频与纸质图书进行关联,增强图书的阅读体验,拓展图书的传播渠道,打造出一部纸质版与数字出版相互依托、融合呈现的民族文化产品。
为了更扎实的把这个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下去,韦生发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自己编写古歌教材,组办山歌手及古歌爱好者学习班,从最基础的语句开始,一句一句、一篇一节地为学员翻译、讲解、演唱。他还组建陇祥村瑶族婚俗古歌队,参与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组织工作,组织古歌队参加县内外民族文化活动,与专家学者商讨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最近几年,他在作登瑶族乡梅林、陇祥、陇接、新安,平马镇新乐等村举办培训班十二期,参加学员七百多人次,赠送书籍一百三十多册。
古老的“都才都寅歌”这个民族文化瑰宝终于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很好的传承,韦生发为此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作出一份积极的贡献。目前,他仍在挖掘收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继续跋涉。我们祝愿他取得更好的成绩。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