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庄浪史话(连载之一)

庄浪史话(连载之一)

 

作者:张双锁

 

  当今庄浪(1942年以来),除南湖、赵墩两镇和阳川、卧龙、岳堡三镇的部分地方外,大多为静宁地盘;而原属庄浪的治平、李店、雷大、曹务等乡镇划给了静宁,故而明清三部《庄浪县志》,说得多是静宁之事。而新编《庄浪县志》涉及的历史地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只是斑斑点点,少之又少。为使广大民众对庄浪历史有个系统了解,现将笔者初步考证情况略述如下。

 

  第一章 自然环境

 

  六盘山古称陇山,亦称大陇山。它由北向南,纵贯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全长240公里。其南端,古称小陇山,今称关山。它从宁夏固原,经甘肃的平凉、天水,到陕西宝鸡,全长100公里。俯瞰六盘山一带,丘陵起伏,连绵不绝,其势如波涛,如大海;而六盘山则恰似一条巨龙,腾跃于其大海之中。

  庄浪,地处关山西麓。其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关山为依托,其山呈西南走向,川呈西南走向。其地形,恰似甲骨文的一个“山”字。其地貌,以高山、丘陵和河谷为基本特征。东部为基岩山区,层峦叠嶂,森林茂密,荡漾着一派原始的野逸气息。境内有梅花鹿、马鹿、金钱豹、麝、青羊、石貂、小灵猫等异兽,有黄腹角雉、红腹锦鸡、黑鹰等珍禽。中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庄浪河、水洛河两侧,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密布。境内梯田层层,粮草丰茂,山道盘旋。西部为河谷川台区,庄浪河、水洛河、葫芦河流域,形成河谷阶地和河谷盆地,有塬、坪、滩等地形。境内嘉木荫翳,村烟缭绕,瓜果飘香。

  山脉体系。庄浪环拱皆山,境内有七道山梁,皆为关山余脉。

  唐山梁,由隆德入境,到南湖称席家大山,主脉南行称烽台梁,至卧龙磨石峡落脉。分支西伸赵墩梨树湾鹿儿梁。

  大山梁,由隆德入境,过岳堡程家湾梁、旋冒顶梁,到南湖寺咀山落脉。

  水洛北山,由隆德入境,绵亘盘旋,主脉在柳梁孟家山。一支沿西伸至南湖双堡村称烽

  台梁,一支沿西南伸至南湖王家阳屲称柳家梁,一支沿西南跨卧龙山集梁至阳川盘龙山落脉。主脉绕水洛到白堡野狐湾,一支至朱店赵家崖湾落脉,一支至万泉湫林山落脉。

  蜗牛山,从关山起步,至通化月亮屲南行,到通化堡子屲落脉。

  大高山,从关山起步,越永宁陈湾东山,到良邑苏家湾落脉。

  二郎山,从永宁石头山起步,南入郑河天台山,一支入韩店范家山,一支入南坪唐家山,

一支到县城紫荆山落脉。

  大庙山,从关山起步,越韩店邓家崖、王家湾梁,一支入盘安托神梁,一支越县城南旗

鼓山,经万泉石门口,到陈家东山落脉。

  地质结构。庄浪属于六盘山板块,可分为7个地质年代。

  震旦系,以绿为特征,裸露于万泉河谷,岩性为灰绿色云母片岩、板岩、千枚岩、变质沙岩、硅化大理石岩。

  寒武系,以黑为特征,裸露于葫芦河、庄浪河峡谷,岩性为黑灰色和浅灰色变质沙岩、板岩、沙砾岩。

  奥陶系,以灰为特征,裸露于葫芦河与庄浪河交汇的峡谷中,岩性为灰白色硅化大理石

岩。

  志留系,以白为特征,裸露于葫芦河谷,岩性为灰白色和浅灰色凝灰岩、变质细沙岩、

千枚岩、版岩、夹薄层灰岩、大理石岩。

  白垩系,以紫为特征,裸露于通化、永宁、韩店山区,岩性为暗紫色和紫红色细沙岩、沙岩、夹薄层泥质沙岩、砾岩。

  第三系,裸露面较广,其沙岩、泥岩呈棕色、红色和黄色,与其它系不整合。

  第四系,为松散岩层,以风积黄土为主,遍布全县。

  土壤分布。庄浪境内土壤,均由第四纪黄土母质发育而成,有7种类型。

  黄绵土,面积最广,遍布于境内的梁峁、山坡、湾掌、沟台地。

  灰褐土,面积较广,分布于关山林带。

  黑垆土,面积较广,分布于河谷台地和梁峁、湾掌地。

  红粘土,面积较广,分布于沟谷地带和关山地带。

  新积土,面积较小,分布于川区二级阶地和沟口地。

  山地草甸土,面积小,分布于高海拔草原、灌丛草原的植被地带。

  潮土,面积最小,分布于川区一级阶地。

  水系分布。庄浪境内有4条河流,均发源于关山,属渭河水系。

  葫芦河,古称陇水、瓦亭水、苦水、长川水。闻一多《伏羲考》说“葫芦即伏羲”。《水经注》说“因纪念伏羲而得名”。发源于西吉月亮山,从静宁受家峡入赵墩刘家塬,经小河头纳庙龙沟水。经南湖纳胡家塬沟、石家塬沟水。在卧龙滴咀屲汇庄浪河,纳花梨湾沟、余家沟水。经磨石峡,入阳川盆地,纳水魏沟、张家坪沟水。从塔儿湾出境,在静宁与水洛河交汇,在秦安入渭河。其磨石峡,《水经注》称之为僵人峡,意为其岩穴间常有亡者尸骸。阳川,《水经注》称之为长离川。

  庄浪河,《水经注》称之为受渠水,发源于隆德大曼坡,从岳堡入境纳东沟水。经南湖

纳寺沟岔、乐正河、后河、双堡子沟水。入磨石峡纳西佛寺沟水。经卧龙纳榆林沟、绵梨沟水,在滴咀屲入葫芦河。

  水洛河,为境内流径最长、流域最广的河流,有北水洛河、南水洛河和下水洛河之分。

  北水洛河,《水经注》说:“导源于陇坂,经水洛亭,沿西南流,入渭河”。发源于隆德苏台,从通化佛崖湾入境纳东沟水。经通化纳新集东沟水。经良邑纳章麻河、小河、秦家沟、李家咀沟水。在县城南与南水洛河交汇。南水洛河,《水经注》称之为犊奴河。发源于韩店,由众水汇合而成,又纳试雨河水。经南坪纳众沟水。在县城南与北水洛河交汇。南北洛河交汇后称下水洛河。经朱店纳孔家沟、长尾沟水。经万泉纳青龙沟水,在徐城村南入静宁,与葫芦河交汇。

  岔李河,为县内最小的河流,源出颉崖,经盘安纳盘安沟水,经岔李村,在马掌关入张川清水河。

  气候状况。庄浪境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热短暂,冬寒漫长,秋早春迟,光照丰富,降水偏少。

  降水,年降水量547.8毫米,最多753.3毫米,最少331.8毫米。

  温度,年均7.9.最高34.8.最低-23.

  日照,年均日照时数2179小时。

  季节,春季107天,夏季最短年份5——10天,秋季64天,冬季194天。

 

  作者简介:张双锁(1958——),男,汉族,甘肃庄浪人,大学文化,庄浪商务局退休干部。个人爱好:地方文史。作品散见于《甘肃政协》《西部学刊》《华夏文化》等刊。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