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趣说煲汤

趣说煲汤

 

作者:罗里宁

 

  “煲”大概是“两广”用得比较多的一个字,它有煮或者熬的意思,我偏向于熬。煮和熬不尽相同,煮是把食物煮熟就好,熬就不一样,没个把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怎能叫熬呢?

  “两广”人多爱喝汤,饭前先来一碗,润肠暖胃,控制饭量,虽天天喝身材也不会走样。若是酒足饭饱以后再来一碗,不仅胀肚,还容易胖人。喝汤的顺序不一样,效果也会不一样。

  若论做汤,还是广东人耐烦。广东人做汤不叫炖,不叫煮,也不叫熬,就叫煲汤。一位广东亲戚在我这儿小住,天天煲汤,鸡鸭、猪牛羊的统骨沙骨排骨甚至于下水(内脏),都可以用来煲汤,通常还配些当归红枣胡萝卜之类的东西,一煲就是个把小时,害得我要经常给他换煤气。

  广东人几乎天天喝汤,有次在广东探访战友,就天天都能喝到靓汤——他们把用好食材煲的汤叫靓汤,除了鸡鸭猪牛羊,还有鸽子汤,海鲜汤等等。

  广东以前有个汤叫“龙凤虎”,是用野蛇野鸡野猫一起煲,据说是个大补的汤,现在保护野生动物,这个汤已改用家养的食材,煲的人也不很多了。

  河南那边有个鱼羊汤很有名,一位郑州朋友告诉我,郑州有条小街,就专卖这个汤,是用鱼和羊肉一起熬,熬至乳白乳白,“鲜”字就是这么熬出来的吧。

  鱼和羊肉汤虽然不错,但羊肉太贵,不好应付。我的一位朋友,就根据这个原理加上自己的想象,用鱼和老鸭一起煲,久煲之后,汤呈乳黄颜色,不但鲜美,还少了点羊膻味,实在太好喝了。

  坐月子的女子都要喝鸡汤。月子鸡汤简单,把水烧开,倒入鸡块,放姜放酒放盐,煮熟即可。这是南方或者说是“两广”的做法,而北方的做法,可能就要把鸡炖烂,还要配些药膳,这样做,有助于暖胃进补。

  我们当地有个田螺鸭脚汤,比较有名,是用田螺和鸭脚一起煲,再放进酸笋,是很好的一道开胃汤。而一些地方农村,则爱用羊骨和黄豆一起煲,羊骨和黄豆是很好的一种搭配,煲好了,汤色浅黄,味有豆香。

  我们家也常喝汤,久不久来个鲜汤,滋润肠胃,保养身体。上面提到的那些汤,食材稍稍贵了一点,因而想喝鲜汤,就到菜市场去买回一节大点的鱼尾,在锅里慢慢煎,煎至金黄,再倒进滚烫的开水,放些姜酒、枸杞,盖上锅盖煮上十分钟,煮出来的汤乳白中点缀点点的红,让人一看就想喝且喝不腻人。这道香甜可口的鱼尾汤,物美价廉,一节鱼尾过去是一块钱,后来又到一块五,再后来是两块钱,这个汤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家常喝的一道鲜汤。但它不是煲汤,只是煮汤而已。

  煲汤一般是用砂锅来煲,慢火慢煲,煲至锅内食材完全入味,同时又将自身的营养和香味散发到汤里。这就是所谓的高汤。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