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胡说茶道

胡说茶道

 

作者:罗里宁

 

  有人喝了点茶,就敢于对茶道津津乐道,“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不懂茶道,但听人说茶道,好像也听不出什么道道,反倒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道”这玩意儿,还真不好道。

  据说日本茶道最讲究,中国茶道为正宗。我才疏学浅,加上孤陋寡闻,不论是讲究的日本茶道还是正宗的中国茶道都不大了解,倒是见过民间的所谓的茶道,不敢说它正宗不正宗。

  是在一位前辈朋友那儿喝茶,茶盘上摆着一套茶具,一壶四杯,壶是紫砂壶,杯是白色的小瓷杯,小瓷杯之外,还有几个细长的小杯子,泡好茶,先往那细长的小杯子倒,再把小白瓷杯翻盖上去,然后把它们倒扣过来,轻轻提起细长的小杯子,让茶汤留在小白瓷杯,把那细长的小杯子送到鼻孔底下使劲地吸闻,说这是闻茶香,那个细长的小杯子,也被叫做闻香杯。前辈朋友说:“先闻香,后品茶,是茶道的一个过程。”

  其实那样闻,并不能闻出什么特别的香味,也不是很雅观,还未免有点装模作样。这茶香味,实际上在泡茶的过程中就可以闻到,喝茶时那个白色的小瓷杯也可以闻得到。在一些茶庄或者茶叶店,看到一些小姑娘在那儿“表演”茶道,也是重在表演上,看不出“道”在哪儿。我对于茶道也还是稀里糊涂的。

  自古喝茶就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位列于末,大概是寺庙里的和尚把禅意融进茶里,然后才慢慢有了茶道。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猜想。我没见过正宗的中国茶道,在电视里看到过讲究的日本茶道,整个过程确有许多讲究,他们似乎也很享受那个过程。日本人冈仓天心专门用英文写过一本《茶之书》的书,向西方世界谱写了一曲意味深远的以“茶道”为主题的“高山流水”。都说日本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的,那么中国茶道应该比日本茶道更加讲究一些。中国人陆羽的《茶经》,也比日本人冈仓天心的《茶之书》,要早上许多个世纪。中国的陆羽,才是真正的茶圣。

  然而茶道,并不是人人都会讲究,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喝茶解渴就是他们的“道”。不过也有例外——有的不大不小的老百姓,特别是手中有一点点权力的人,就十分热衷于这道那道,除了“茶道”,还有“烟道”“酒道”之类,有人抽烟,每天一包“大中华”,有人喝酒,非“茅台”“五粮液”不喝,也不知道他们的“道”道在哪里,听说有人抽了不少假烟,喝了不少假酒,连自己都不知道,只要那个名牌而已,遑论其“道”,——扯远了,还是回到喝茶上。有人买些名贵的紫砂壶,找些名牌矿泉水,买些很贵的茶叶在那儿泡,也美其名曰茶道。这本也无可厚非,只要你有钱,舍得花钱,你爱怎么道怎么道。可大几千甚至上万一个的紫砂壶,几百上千甚至几千上万一斤的茶叶,跑到外省去拉“优质”矿泉水,我还想不出谁有那么大方舍得那样花自己的血汗钱。茶的好喝与不好喝,也并不是由壶和茶和水的价钱来决定的,我喝了几十年茶,虽然不懂什么“茶道”,但对喝茶还是有一点体会,茶只要对自己的口味,泡出来自己感到好喝,就是最大的“道”。

  有段时间“国学”很热(现在还有点热),有好者在不同场合讲解《老子》的道,以帮助他人提高文化素质。我文化水平低,听不出道道。李零教授有本书,就专门讲《老子》,以《人往低处走》为标题。我喜欢这个标题,对于“道”也有自己的理解,道有大道和小道,不管什么道,只要是正道就行。人是要走正道的。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