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解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外一篇)

解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外一篇)

 

作者:郭伟

 

  在人世间,绝大多数人除了自己努力拼搏希望获得最高目标的成功之外,最殷切希望成功的人,主要就是自己的儿女。约翰•D•洛克菲勒将自己一生的思想精华、聪明才智、奋斗经历、成功之道都凝聚在三十八封信中,真诚无私地传递给他儿子。这些家书也成为人类一大文化奇珍,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为家训传承的一种方式,中外很多名人都喜欢给子女留家书。中国的诸葛亮、曾国蕃、傅雷的家书和颜氏、赵氏、郭氏等家训,都是金玉良言,十分有名。兼读国外的家书后,从中可以看出中外文化之间的差距。

  中国的传统教育首先强调“修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于格物。”而修身的核心部分是品德修养,核心内容是诚信,守规矩,知礼义。后来学者不断衍化,从而得出“修身首先在于静心”。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得非常明白:“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是指学术上的致远,认知上的致远,而非事业上的致远。

  接着又说道,修身在于无欲。等量代换一下——静心就是无欲。不追求财欲、物欲,不以物累,也不专注于擢取功名荣誉。汉王充《论衡•道虚》:“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欲,养精爱气。”《孟子•尽心》:“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没有欲望,通常就是指人性格恬静淡泊,对权力、金钱、名誉等“世俗”的东西没有过分追求。

  再代换一下——无欲就是无为。无欲是无为的思想基础,也就是说思想上的无欲延伸到行动上的无为。文人的心灵常常是纯洁高尚的,出污泥而不染。但仅仅只是表达了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决裂的态度,而没有对社会提出有效的制度改革和方案,没有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而其实质还是消极避世。正如苏轼、李白等大文豪,因思想理想化,情绪偏激化,表达直白化,孤高傲世,多被排挤而不容于世,实现不了远大而又理想的政治报负。最后逐渐滑向陶渊明式的处世观念和生活态度——被社会淘汰出局。

  中国有句有名的谚语,“出头桷子先遭烂(难)”。大多数人的生活目标,即使在事业上,也总是以中庸思想观念、态度和手段对待,锥处囊中,性格温顺,处事圆滑,缺乏锐意进取精神,不敢出头冒尖,不敢冲锋在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既不让人看清庐山真面目,也不肯竭尽全力而为之奋斗。正如下操,无论一生走了多远的路,经历过多少艰难险阻,抵达过多少风光无限的地方,但是,它在计步器上始终徘徊不前,一直只显示着“一二一,一二一”,最多也就达到“一二三——四”。

  当我们同西方国家的文化相比较时,发现西方人从完成基础学习之后,如洛克菲勒、比尔盖茨等企业家,根据自己的理想或生活需要、工作需要、或者国家需要、时代需要而大胆、全力、深入地投入事业,竭尽全力地拼搏创新。

  重新认定一些人生格言和制定新的道德标准,是促进世界文化大同,实现与时俱进的基础。

  作为中国人,对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无不十分尊崇,深感自豪。但是,任何一种文化发展到极致,都将走进不可解的悖论黑洞,产生茧化,自我束缚。儒家思想,特别是中庸思想在处理人民内部、单位内部矛盾,和谐家族关系、邻里关系上确有一定的作用。从国家层面上讲,我们的文化重在抚民抑民,弹压民智重安内,安分守己做良民,“攘外必先安内”而不及与世界争锋,无意无力向纵深发展。最终常常体现在缺乏自信上,自满自足,得过且过。

  改革是世界发展永恒的主题。任何优秀文化都必须不断地更新,与时俱进。不然,曾经的优越性会变成劣根性,曾经的先进性会变成落后性,曾经的创新精神会变成保守主义。

  中西方文化在那些方面有巨大差异呢?解放前,我们在世界面前的政治、外交乃至军事上总是温和的,瞻前顾后,畏畏缩缩,裹足不前或者色厉内荏或者直接面呈一幅奴才相。刀架在脖子上还摆出一幅温文尔雅,谦谦君子模样,大讲仁义道德。缺乏钢性原则,总喜欢打太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欺欺人,息事宁人,或开个“低调俱乐部”,或签订“安全”条约,封个大红包,把强盗打发走了事,接着锣鼓喧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大办生日;或者见缝插针,搜罗义和团,清剿共产党;或者闲着也是闲着,打自家的孩子:不得惹事生非,不得欺负别人的孩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躲得远远儿的不行吗?甚至利用抗日间隙发动“皖南事变”,围剿共匪。等到帝国主义侵略者没钱用时,又派军队来闹,直上砧板,任人宰割。真是“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创业,除法人必须具有聪明才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之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政策、人文环境。那时,办民族企业真是万难,没有强大的政治、军事靠山,都将同老舍《茶馆》中的秦二爷所办企业一样悲剧下场——误入冻土,出芽遇霜,初苗遭虫,幼苗摘叶,成苗光秃,惟留一芯,半死不活。最后,嫉妒者或没摘到菜叶的人,一把连根揪掉;或者被过路的牛羊,一口撩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的拼搏精神,对内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对外克服了恐惧症和懦弱病,重创了日本军国主义、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打得日本天皇呜里哇啦学格格鱼叫,打得美国人狼狈不堪,临阵换将,最终逼迫日本狼子在密苏里号上,迫使美国大兵在板门店从头练习书写自己的名字,诚心承教,重新认识自己姓甚名谁,而中华民族从此将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华夏民族企业才得以不断地复苏、振兴、繁荣。

  洛克菲勒在书信中列举许多生动的实例,指证详陈,逻辑严谨,说理透彻。他那种“Numberone”意识和拼搏精神,激励着人们奋力向前。让人明白经济战场与政治角逐一样,明火执仗,不打倒对方就不能站立起来。没有执政地位和权力,哪怕有再好的施政纲领,施政理念,施政措施,其政治抱负也得不到施展。施不了政,一切归零。在世界上,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集团做不到最大,随时可能被扼杀而夭折。洛克菲勒披荆斩棘,确实将自己的事业做到极致。而从一路血雨腥风杀来,倒在他脚下有多少人?这是人性的残酷吗?是人性的卑劣吗?不,决不能以那些陈词滥调来概括、研判、诠释时代新精神。发展经济自有其规律,达到顶峰时,必须直面惨淡、血淋淋的现场,不一定是双赢,更可能是你死我活。

  洛克菲勒认识到物质的价值,而不是价格;他引用爱迪生的话“我没有失败过一万次,我只是发明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他认为第二与最后一名一样,没有发言权;他拒绝与消极、爱报怨的人往来;他在排除克罗克的时候,他下定巨大的决心,穷追猛打,决不手软,直到完胜;哪怕是无情的对手,哪怕是一个赌徒,只要他说的话有道理,是真理,他都同样加以重视和借鉴,“好奇才能发现机会,冒险才能利用机会”这句话,是他受益终生的一句箴言;对本森的围追堵截,甚至不惜动用政府的力量,几次都打在七寸上,直到本森投降。顽强的竞争,越挫越勇,智慧的对峙,火花四溅,这都是智慧和毅力的角逐。他告诫后人不要作波斯人阿尔哈菲德,抛弃自己所住的钻石屋,外出寻宝——成功的希望常常就在自己手中,坐在屁股之下。这一系列动人的励志故事,让人警醒,让人奋不顾身,奋勇直前。

  在军事斗争中也是一脉相通的道理,前方军情瞬息万变,“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临机制敌,事半功倍。即使罗斯福的政治压力及国家的巨额罚单,也不能就地网罩他远大的眼界和自主行动——决不屈服和动摇。

  洛克菲勒是一个伟大的成功者,他的功勋不在于他建立了一个石油王国,聚集起巨额财富,而是挖掘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他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不说,更在于他由此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业革命,并以一已之力,振救一个国家的经融危机,为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特种精神。

  同样,从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中可以明确的看出,过去中国大多数企业或经济团体,为什么做不到最大?持续不到几代人?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以中庸思想为核心的个人品德修养,结果是束手束脚,左右不难,裹足不前,很难冲上事业的顶峰。一有异常就止步,一有困难就让步,一有阻碍就拐弯绕道,要顾及上级权威和尊严,要顾及长辈训诂,要顾及朋友情面,要顾及家庭和睦,要顾及社会與论,要带携同学战友,天天“三省吾身”,羞羞答答,出门照镜子,西装革履,衣冠楚楚,事必请示,无事汇报,找先皇旧典,搜查子曰,曰若稽古,因循守旧,在多如牛毛的法律法规束缚和潜规则下,结果把企业办成了家族企业、袍泽连袂企业、同学战友股份企业,或顾及哪怕不合理的政策,因此而《止学》、《见好就收》、《退以修身》、《韬光养晦》、《和光同尘》。

  我国早已特别有名的徽商晋商,自发订立“良心称”、“添一撮”等所谓公平买卖的行业规矩和企业文化,利用保质量,守信誉,树口碑,拉人气,小恩小惠,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即使做得再大,都只是倒腾点剩余价值,加速了商品流通,以至名如石崇、王恺、邓通、陶朱公、伍秉鉴之流财富堆积如山,富甲天下,也不可与洛克菲勒建立的宠大帝国同日而语。

  要知道洛克菲勒那时信息滞后,通讯落后,交通不便,要做一个宠大的链式产业,需要技术、实干加远见,何等不易。要收集充足,低廉的原油;要掌握高超的炼油技术,要找到低成本运输方法和工具,还要培养广大的消费群体……真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沙成塔。新崛起的资本主义只要从经济规律的角度,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跟不上时代需求的法律,都得为之改写,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法规都得重新制定。只有这样才能把蛋糕做到超大,把事业做到极端,前无古人——巅峰时期,洛克菲勒的私人企业曾垄断全美百分之八十的炼油工业和百分之九十的油管生意,最终建立一个世界级的十分宠大的经济帝国。

  当然,现在我们已经建立起一系列行之有效,行之有益的企业宽松环境及优惠政策,适宜任何内外企业向纵深发展,是发展企业的绝佳时机。同时,与马云、刘强东、马化腾等等建成的现代企业高峰是绝不一样的,现代化的企业更需要高端技术、睿智卓越的远见,外加强大而又神奇的网络。而先进的技术加网络,以光速进行传播,以几何级数形式的进行扩张,可以瞬间联系起千家万户,一旦出现顺应、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工具,就会迅速裂变膨胀,迅速推广,迅速风糜全球,一夜可以建成一座摩天大金字塔。网络经济能快速创造一些神话和新复制,这就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实体经济创造实物,丰富人类生活。网络经济创造方式,方便人类生活。

  当然,今天的中国决不再同于百年前的中国。中国今天在一些高科核心技术上,早已走在了时代前列,实现领跑职能。同时,具有特色和魅力并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汉文化,已搭上“一带一路”高铁,逐渐与世界驱同,淘汰了陈旧的沙粒,凸显符合新时期经济发展规律的金子。

 

2022-6-221024

 

秋田鲤肥

 

1

 

  生命很神奇。不论大小,水生还是陆生,软体还是脊椎,爬行还是直立,血液循环、呼吸、神经、消化、运动、泌尿、生殖等系统及各类感觉器官,可以融汇变通,但缺一不可。位置合理,功能适用,否则,生命——不清醒、不运行、不成长,就会死机。不过几天,变成一堆臭肉。

  蜂鸟,麻雀,大象,蓝鲸,五内俱全。生物的进化简单概括为一句话——能量打包,被动传递。

  虐待其他动物和意外获得,总会给人们带来成就感和快乐。

  生物学界公认,鱼类是绝大多数生命的远祖。其蛋白质既营养丰富,又很少发生排异过敏反应。

 

2

 

  清水钓鱼不为奇,直观,揪心。

  功利直观,命运揪心。

  混水钓鱼则是另一种感知。泥水塘,混浊不堪。有时这里突然出现一股混浊的水纹扰动,有时那里突然冒出几个小水泡,有时一两根水草稍稍移动一下,这些都是生命活动的轨迹。

  有时几天山雨之后,山洪顺溪而下,冲向河沟。河里的水尚清澈,冲下来洪水泥浆暂不相容,形成泾渭分明。

  鱼,除非为了隐藏自己,否则都不会钻进混水。估计一是在泥浆中呼吸,容易呛着腮,二是看不明前进方向,三是看不清食物。

  新入河口的水中,含有大量未知物,有枯叶也有嫩菜叶,有动物尸骸残体,也有粮食、昆虫,所以鱼儿还是主动积极地进出于混水中。

  在混水中它们如何感知可以为食的物体呢?水的扰动必有顺逆和大小,甚至有涟漪,它们能通过体表压力感受器去感知振动波,也可能是通过超声波去感知,也可能通过气味、温度去感知。总之,非直观也能发现食物。再说,从水中往水面看一些物体,必然会留下阴影——明暗的微小变化,形态、颜色、大小、运动规律,也会给鲤鱼鲫鱼引导方向。

  比起罾网竹笆畚箕的拦路抢劫,利用了鱼的主动觅食行为被骗,心理略得安慰。

 

3

 

  混水摸鱼又是另一种感受。

  秋收之后,田鲤已肥。水田里东倒西歪地留下七八寸长的谷桩。刚把横在谷桩上的谷把子收走,架在背枷子上,墩在路边树荫下,不着急背回晒场,一些人就冲进水田,双手撒开五指,并排在水田里谷桩间乱哈乱刮。或者把穿了底的竹背篼,倒过来投向水下有动静的地方。  这时,有人在田里奔跑,溅起泥浆;有人被稀泥吃着光脚板,一时拔不出来,身体前倾,便跌倒了,不是弄成花脸猫就是泥塑像。水田里的笑闹声,溅水声,争夺声,夕阳把双重丰收的秋天衬托得更加金黄灿烂。

  ……高温天气下,上涌的泥味、鱼醒味、稻香味、草香味及谷桩气味交织一起。蝉蛄等夏虫的伴奏,是倦酣的午睡前挥之不去的短阵躁动。

 

2022-2-17寅时

 

  郭伟,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