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心中眷恋的父亲

心中眷恋的父亲

 

作者:程奇伟

 

  我父亲生前最自豪的,一是自己入了党,二是我这个当领导干部的儿子!

  父亲先后为公社开过车、当过大队会计和生产队长、当过小学老师和校长,但为了我和弟妹们生活得好一点,父亲最终选择在家务农。因为,父亲相信勤劳能致富。

  我老家在洞庭湖畔一个小村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家庭条件极差,父亲经常饿着肚子去干农活,带着我们一家老小艰难度日!父亲一生贫苦,就像一头老黄牛,从早忙到黑,不辞辛劳。我从有记忆开始,经常半夜才能见到从地里干活回家的父亲,推门的声响常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映照着他疲惫的脸庞和瘦小而刚毅的身躯!

  我家六口人,下有弟弟妹妹,还有一个无自理能力的爷爷。全家六口挤在三十多平米的茅草屋里,天下大雨时,屋里便下小雨,家人就用旧桶、旧盆和旧瓢一起接雨水。有时,我们蜷缩在床上,睁眼看到天亮。

  我上小学时,家里拿不出学费,父亲便找亲戚去借。从小学到初中,我从未穿过新衣服,都是捡长辈们不要的旧衣服穿。我犹记得,外婆家给的一套带花的旧衣服,我从小学二年级穿到五年级,衣服盖不住屁股了,裤腿遮不住脚了,才淘汰给妹妹穿,没少让同学们讥讽和嘲笑。

  父亲有吸烟的习惯,但家里很困难,他从不买烟。懂事的我和弟妹经常跟着父亲一起到公社礼堂(电影院)捡座位底下烟民们扔掉的“烟屁股”,父亲用旧报纸垫着凉(晒)干,再放锅里炒,最后用旧报纸卷成“喇叭筒”,随身带在身上,用火柴点着了吸。

  在我记忆中,父亲很坚强,很少见他哭。但我读小学三年级时,一天放学后,看见父亲从外面回来,脸色铁青,不说话,独自坐在屋檐下一块土砖上大口的吸烟,把头耷拉在膝盖上,泪如泉涌!我害怕极了,感觉天要塌下来了!我惊慌失措的刚想问母亲,我看见母亲哭了,哭红了双眼,透着无奈、无助与绝望!正当我憋着小嘴,束手无策时,父亲一把抱住了我,并轻轻拍着我,声音沙哑的说,“没事的!没事的!没事的!……

  后来我才知道,对于父亲来说,他经历了怎样的生死抉择?又遭受了何等的心灵煎熬?那天,父亲咳嗽发作,咯了一大滩血,到县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是癌症,要父亲到省城医院复查和做手术。父亲想,家里本来捉襟见肘,哪有钱去治疗?一大笔钱如何凑够?年幼的我们怎么办?一家老小又将如何生活?于是,父亲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他唯一想到的是自己万一活不成了,也要把房子建好了再死,让一家老小不再承受日晒雨淋、严寒侵袭之苦!于是,父亲下决心戒了烟,带领我们全家一起上阵,用脚踩等原始方式搅拌泥巴,用模具导成泥砖,待晒干后,再放进窑里用稻草烧成红砖。虽然红砖质量不太好,但好歹盖了三间砖房,解决了全家住房大难题!从此,我们不再担心天下雨时在家里挨雨淋了!

  也许是父亲的善行和执着感动了上苍,老天爷大发慈悲,慢慢的,父亲的身体竟奇迹般的好了!

  父亲十分勤劳和节俭。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后,父亲耕种的地,产量都比邻居高很多。父亲对自己很苛刻,对我们却很“大方”!父母平时吃饭就二个碗,一是盛饭的饭碗,二是装腌辣椒萝卜干或咸菜的菜碗。父亲每次到公社冬修水利,总会把省吃下来的锅巴饭和舍不得吃的菜带回家给我们吃。

  当年,家里很缺劳动力,中越边境还有枪炮声,战火硝烟还未散尽,父母却深明大义,极力支持我到部队这所大学校和大熔炉里去锻炼。父亲常叮嘱我:“在部队好好干,干出点名堂来”。父亲总是用言行告诫我们,“做人要做好人,要多记别人的好;要多读书,多学文化;要勤俭节约,多做贡献”。我每次回老家,父亲从不过问我的职务升迁和工资待遇,说得最多的,就是叮嘱我做好人,干好工作,管好嘴,管住手,不占公家便宜,不犯错误!“父之美德,儿之遗产”,父亲的好德行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和弟妹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都传承了这良好的家风。

  那年,战区准备举行大比武,我父亲病倒了,病情很严重,长时间昏迷,我请了探亲假回老家陪护。一次,父亲醒来了,指着枕头底下,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儿呀,你数数,从你回家那天开始捏的,如果够了25个,你就该回部队了”。原来,父亲是怕我耽误回部队,每天从昏迷中醒来时,就用冰凉而又颤抖的手捏一个小纸坨,足足捏了25个……

  我按父亲的要求及时返回了部队,并顺利参加了集训和大比武,当我手捧三等功军功章时,接到了父亲撒手人寰的噩耗!我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听家人说,父亲断气时,眼睛都没闭上。每想起那一幕,就让人泪目和揪心,让人无比心存愧疚!但这些年来,我把对父亲的“不孝”转化成了对组织和单位的“大孝”!

  父亲已离开我们20年了!父亲用言行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事!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祖国南疆服役28年,从农家子弟成长为正团长职军官,多次嘉奖,4次荣立三等功,二次被评为优秀团级单位主官,多次获评优秀个人,在省部级及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先后在四个县(区)担任党(工)委常委(委员)、班子成员,还作为优秀代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退出现役后,我转业不转志,奋力转战审计工作。我担任主审、副组长和参与的多个审计项目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审计项目,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发表文章100多篇,多篇获奖。我多次被表彰为优秀个人,其中,2021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干部”,2022年,我被树为自治区“最美审计人”。面向未来,我将铸牢信念,扎实工作,甘于奉献,传承好扎实工作、担当奉献、廉洁奉公的家风,以实际行动履好职尽好责,践行宗旨本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奋斗意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敢于奉献担当、勇于攻坚克难和积极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ey组织的感恩和对审计工作的热爱,为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历:程奇伟,军转干部,公务员,爱好文学和写作。在中央、省部级报刊杂志和多家微信公众平台发表数百篇文章。获得过全国和省级征文比赛一、二、三等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