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好
作者:罗里宁
人到一定年纪,体内个别“零件”就开始“松动”,慢慢也会出现各种不适,工资提高不了了,“三高”却在不经意间冒出来,业绩突出不了了,腰间盘却在不知不觉中突出来。于是各种测量身体指标的器材,如“测血压器”“测血糖器”之类,就成了家中常备的东西,吃药也跟吃饭似的,一日多“餐”。 最难判断的,是腰间盘突出,有两个熟人,就都误在这个判断上。A君是个退休干部,多年来腰部一直隐隐作痛,经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然后就使用各种正方偏方,时好时不好,拖来拖去,后来知道是肾的问题,但已经迟了。B君是在职干部,腰部痛了许多年,也当腰间盘突出治,未见好转,后来知道是股骨头坏死,不得不换两个不锈钢进去。总之年纪大了,还挺吓人的。当然也有意气风发,正值当年的,为了更上一层楼,吃喝讲究,运动适量,作息规律,也还是过早的那个了。这里面涉及的问题,是人要怎样活,才能活得更好,活得更长。
小时候读龟兔赛跑的故事,印象就十分深刻。龟和兔,一个好静,一个好动,它们赛跑,龟最终赢了。其实大家都知道,龟走路慢吞吞的,让人看着就着急。但它坚持不懈,不停地走。兔子呢,骄傲自大,以为龟无论如何都赶不上它,在把龟甩去一段路程以后,先睡上一觉,心里还想,等睡醒后再跑也不迟,结果在比赛中输给了龟——龟是长寿的象征,长久比下去,兔子也还是会输——从养生的角度看,兔吃原生态的草,爱运动,而龟吃得比较杂,是最不爱动的动物,孰是孰非就不好说。——艺术家多爱以龟寿作为创作的题材。齐白石最爱画虾,也还创作了一幅《龟寿图》。长寿,总是人所希望的。为了延长寿命,人想了许多办法,秦始皇就曾经派人东渡,去寻找可以长寿的仙草,结果不知所终——据说有部分人留在了东边那个岛屿,把中国文化也留在了那里。
人都想长寿,想长寿也是人之常情。今人讲科学,似乎找到了长寿的方法,这方法就是运动和保健。如今流行一句话:有金银财宝,不如有个好身体。身体好比什么都强。为了有个好身体,很多人都在做运动,做保健。
最早在社会上形成风气的运动是打门球。打门球大概是老年人的一个专项运动,因为我们在球场上看到的,多是退休老人。门球之后是广场舞。广场舞的风气一发而不可收,铺天盖地,早晨,或者入夜,大点的场地都有人在跳广场舞。广场舞好像也以老年人为主,且以女性为多,间隔插进去几位绅士,如绿叶衬托着红花,随风起舞,十分养眼。此外就是散步、跑步,还有游泳,前者中老年人多一点,后者老幼都有。
保健重在养生,养生重在饮食。饮食还有许多讲究,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该吃的怎么吃,不该吃的怎么避免去吃。此外就是各种保健品,针对中老年人的各种保健体验和保健培训。——想长寿没错,但怎么样才能长寿,还不见绝对权威的说法。
譬如,一些地方的人,可能比较爱运动,一些地方的人,可能比较好安静,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可靠的数据,去证明那些地方的人更长寿一些。我们的一些长寿之乡,为人所吹捧的,多是山怎么美,水怎么好,人怎么知足,很少去讲他们到底爱做什么运动,讲得最多的,倒是他们怎么热爱劳动——其它地方的人,也一样热爱劳动吧——劳动和运动,也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啊。还有就是,他们吃原生态的东西比较多,吃肉比较少等等。
过去都说吃肥肉不好,突然又有人说肥肉是世界十大营养品之一;过去都说喝酒不好,突然又有人说喝白酒可以防癌;过去都说得了癌症要及早治疗,突然又有人说不要治疗;过去都说隔夜茶有毒,突然又有人说隔夜茶好处多多;过去都说有钱难买老来瘦,突然又有人说人老了还是胖点儿好。听说国外有个最新的研究成果,是长寿的主因并不在于运动与否,吃喝怎样,而是在于人的心态,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新的成果,则是常喝驼奶——现在大江南北,到处都有驼奶或驼奶制品卖了——这就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想长寿就得多运动、多保健、控制好饮食这样的观念。只是这样一些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印证。
那么想长寿,到底听哪一种好?结果是,今天听这个,明天听那个,人围着各种传说转,这样下去,能不能长寿不知道,精神高度紧张倒是真的。没准儿精神高度紧张,倒反长寿也说不定。
那么,就祝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健康长寿吧。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