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浅谈
作者:梁明媚
龙应台曾言:“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所谓文化,又分作千千万万种独具特色的支流。这千千万万种支流汇集碰撞,形成了一片文化的汪洋大海。卷起的雪白浪花,散发着古今中外的浑厚气息。迸射生命力的海水一腔孤勇地奔向历史之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何其壮观!何其震撼!此泱泱之文化也。吾乃生于斯,长于斯之中国人也,且来浅谈一番略微知晓一二的中华文化。
(一)中华之诗词文化
所谓诗词,便是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华传统诗词以其音韵美,意境美及生动形象而闻名四海。《尚书虞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句读来仿若口品香茗,如沐春风而倍感愉悦。李清照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衣轻汗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寥寥的几句,便勾勒出了一个豆蔻少女含羞而欣喜的形象。“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一句运用的比喻是如此生动而形象。”“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又表达了词人内心秋夜思乡的情感。描写得入木三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一句中“绿”和“红”巧妙搭配,让人眼前很快地浮现那温暖的火炉旁与友人各端着新酿的酒畅饮的情景。实乃巧妙!还有一首出自《全唐诗》的《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运用宝塔诗的形式,着实巧妙,语句凝练,让人不由称赞,精巧的比喻,准确生动。
诗词之美让人欣喜陶醉,这也难怪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红遍了大江南北,这是一场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意念的文化盛宴,一场陶冶身心的文化盛宴。诗词是文化的根,而《中国诗词大会》为文化之根提供了一块栖息的地方。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休憩而不再流浪,这也是其一炮而红的重要缘故吧。学者叶青华曾说:“在当今社会生活继承和发展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需要,诗词在传统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这是其他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传统诗词文化是文学史上最独特表现形式和文化遗产。”由此,我们要承担起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责任,让这块五彩斑斓的瑰宝在文化史上大绽其异彩。
(二)中华之美食文化
雪白雪白,圆滚滚的汤圆,咕嘟咕嘟地在锅中跳着欢快的舞蹈,外面炮竹声阵阵,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粽叶包裹着的粽子晶莹黏软,粒粒糯米清甜可口,还可品尝到红小豆,绿豆,大枣,蛋黄等食材。品种繁多,玲珑精致的月饼送来阵阵清香,伍仁,蛋黄,哈密瓜,还有各种水果口味,形成一道美食盛宴。中华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北传统饮食文化就表现出差异,到至今已形成了八大菜系。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各具特色,独具风情的菜系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一幅中华传统美食图。
陕西的水晶饼,晶莹剔透,甜润适口。盛在雕花木碗里的杭州乌饭香甜黏软,甘美异常。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独具风味让人大饱口福。菱湖雪饺“白如雪,形如饺,”口感香脆松酥。还有云南的过桥米线,山东的煎饼,重庆的火锅,陕西的肉夹馍......,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中华美食品种多而味道美。这美食里包含的不仅仅是美食本身,还品味着一股乡愁。就如同谷金生先生所言:“人都有一种味觉固执,品尝新鲜的愿望是永久的。坚守故乡的味觉是比永久还久。”中华美食,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如《黄帝内经》所言:“五味之美,不可胜极。”而品尝美食这种文化,不仅仅是最简单的果腹所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情操上的陶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细腻的讲述,精致的画面,将美食,乡愁以及人们对美食的追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受到众人的追捧。“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国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学者张同道如是说。所以,中华美食让我们一碗汤喝出一个时代的味道,一道菜品出半生浮沉的记忆。可谓是“世间百态,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三)中国风景文化
恐怕再找不出第二个如同中国那般风光旖旎的国家了。从山清水秀烟雨朦胧,黛瓦白墙的江南水乡到白雪皑皑,纵野千里,北风呼啸的北国风光,有海浪拍打岸礁的碧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滩,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泰山,有鱼米之乡,天府之国的千里平原,皆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杭州西湖因位于杭城之西,故称西湖。西湖之美,自古以来便颇负盛名。这种美是一种小家碧玉的美,非大红大紫艳俗之美也。这种美不是甘肃敦煌莫高窟传世厚重的美,不是洛阳牡丹盛放之际雍容华贵的美,亦不是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空灵之美。这是一种让人感到满目清新,晶莹剔透的纯净美。苏东坡有诗赞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名景清雅而有诗意: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云栖竹径,三塘印月......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夏夜里去西湖旁边便可观赏到“灯光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醉人夜景。此乃今日之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所不能相比也。
还有世界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其宏伟壮观,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晶莹剔透,折射出彩色光芒,让人心旷神怡。古代旅行家徐霞客曰:“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立,所谓珠帘卷钩不卷。飞练挂遥峰,据不足以拟其观也。”
中国如此之大,四海八荒皆有奇山异水,其震撼人心之美,值得吾等前往一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乃世界宝库中一奇珍异宝矣,令世人瞩目。吾乃生于斯,长于斯之堂堂中国人也,吾以中华文化为傲!
作者梁明媚系韶州师范分院19级。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