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始祖文化(连载之二十一)

始祖文化(连载之二十一)

 

作者:张双锁

 

  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帝王世纪》

 

第二十一章 伏羲女娲的历史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阜城门外,有座明代创建的帝王庙,庙中塑着从传说时代到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帝王188位,其中就有伏羲、女娲。

  人类社会是极其漫长的。从神话传说到文字记载,中华民族最早的、功绩最大的、世人公认的历史人物,首推伏羲、女娲。史称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史称女娲为“三皇之一”、“民族之母”,足见其历史地位之崇高。可以说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果没有伏羲、女娲,所谓“中华民族”就无从谈起。

  伏羲、女娲一生充满了创造、奉献与和谐精神。她们从关山之巅到葫芦河流域,从渭河之滨到中原大地,最后定都陈地(今河南淮阳),靠的不是武力,而是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力。司马迁说伏羲“至纯厚”,皇甫谧、司马贞说伏羲“有圣德”;许慎说女娲为“神圣女”,这是历史的结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风吹不倒,雨打不败,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创造、奉献与和谐精神。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伏羲、女娲所开创的,有物质文明方面的内容,也有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从伏羲画八卦、造书契、充庖厨、制嫁娶、制九针和作瑟,到女娲治理洪水、发展人口、制定媒妁制度、创立保胎之法和制作笙簧,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无不闪烁着中华文明的光芒。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伏羲、女娲是中华文明的开创者。

  社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活动。从伏羲“兴渔猎”到“伏牛乘马”,这说明中华民族的狩猎、渔业和饲养业是伏羲开创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这说明女娲的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对社会生产的贡献。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社会生产的先行者。

  社会生活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归宿。从伏羲画八卦、造书契、充庖厨、制嫁娶、制九针和作瑟,到女娲发展人口、制定媒妁制度、创立保胎之法和制作笙簧,既包含了食物方面的内容,又包含了婚姻方面的内容,也包含了医疗和文化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方面,无不说明她们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者。

  有人以“神话传说不是历史,历史不是神话传说”的谬论,否定伏羲、女娲的历史地位,这是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背道而驰的。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的群体记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它就像一颗颗青皮核桃,只要剥掉它的皮,砸开它的壳,历史真相便会嫣然再现于我们面前。

 

  作者简介:张双锁(1958——),男,汉族,甘肃庄浪人,大学文化,庄浪商务局退休干部。个人爱好:地方文史。作品散见于《甘肃文史》《文史杂志》《科学•经济•社会》等刊。曾获中央政研室征文优秀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