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故乡马莲情

故乡马莲情

 

作者:牛银万

 

  我的故乡在黄河岸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流过,那漫漫的河滩,那悠扬的蛙声,那荡漾的水波,都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更让我难忘的是故乡的马莲。

  马莲别名旱蒲、马韭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鸢尾科。它根茎叶粗壮,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旱、抗涝、抗盐碱、固土保水能力,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每年谷雨刚过,故乡的河滩上、渠埂上、野地里,都会长出成丛成簇的马莲,并有花朵渐次开放,马莲郁郁葱葱,马莲花蓝格盈盈。在外飘泊,每当夜深人静,我闭上眼睛,想起叶子宽大的马莲和蓝蓝的花,都会沉浸在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中……

  马莲很随便很普通,不矫揉造作,不管人们在意不在意它,都会自由自在地生长,见了阳光就串高,见了雨水就增色,不经意间就开了花。马莲独株很少,多数是一丛丛一簇簇,低低矮矮,错落有致,看似匍匐在地面,茎叶却剑鞘般直挺,叶中心两三条青嫩的茎举起四五枚蝶翅状的花瓣,瓣薄脆似蝉翼,有时候落上几只蝴蝶,在远处看,蝴蝶是马莲花还是蝴蝶,一时难以分清。

  马莲的生命力很顽强,不论风吹雨打,不论人踩车压,都会倔强地生长。如果你想考验它,就把它连根拽出来,随便扔到地上,只要土壤湿润或遇上雨水,不过几天,它的根就会发出嫩嫩的白芽,慢慢扎进土里,叶子马上就会葱绿,并且能开出花朵。在我的故乡,每年秋天有烧荒的习惯,没有割去的马莲,在瑟瑟的秋风中变得枯黄,被放火焚烧,烧过的马莲,在第二年依然能发芽,长出叶子并开花,而且叶子长得更茂盛,花开得更艳丽。

  马莲很实用,稍稍风干的马莲叶可以拧成绳,耐力和柔性不亚于麻绳,可以做背绳,可以做捆绳,可以做吊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困难的年代,马莲叶拧的绳曾做过我的裤带,系上它,任凭怎么折腾也断不了,如果见它快要发干,放在水里泡泡即可继续使用;可以编篮子,用马莲叶编成的篮子用处很多,可以当箩筐使用,也可以盛放夏天下地的饭菜和部分粮食、年货。逢年过节,挎上一个马莲叶编的篮子,带上土特产走亲访友,更是当年故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马莲叶还可以包粽子,每年快到五月端午,人们从野地里割回马莲,洒水稍稍风干,家家户户包粽子,用马莲叶包的粽子很耐放,成为故乡人人喜欢的美食。马莲的根叶花以及种子都可以入药,对小便不通、吐血、疝气、淋病、黄疸性肝炎、白带、风寒湿痹、血崩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在故乡,每当人们在出现大小便不畅、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时,常把马莲花晒干泡喝或把根、种子熬制服用。

  小时候,我和父亲常常出去割马莲。那时,不仅地里有马莲,我家的房前屋后也长满马莲,我们割马莲,先到地里去割,房前屋后的直到深秋才割。割回的马莲摊开晾在院子中,秋阳高照,马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全家人坐在院中的树下吃饭,特别地温馨……

  父亲一生钟爱马莲,他在世的时候,房前屋后的马莲,每到生长的季节,他定时不定时地除草,并用水桶从井里吊上水浇灌,在他的精心抚弄下,马莲郁郁葱葱,每年能长到齐腰高。在割草、锄地或收获庄稼时,他总爱用马莲叶扎住褲脚,防止蚊虫钻入,每到冬天,他总用马莲绳作腰绳系紧棉袄或皮袄来保暖,临终的时候,他嘱咐在死后的棺材板铺上马莲,他说爱闻马莲的味道,他的愿望最后实现了,我想,他在九泉之下一定很欣慰。

  “胶皮筋,脚脚踢,马莲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每当我思念儿时的伙伴时,我的耳边不由得响起这首那时跳皮筋唱的歌谣,那是一代人的记忆,那是纯真美好的时光,岁月悠悠,依然还散发着马莲花的馨香……

  现在,马莲用来美化和绿化城市,身在异乡,每当我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一丛丛一簇簇的马莲,特别是看到蓝盈盈盛开的马莲花时,感到无比的亲切。因为看到它们,就像看到我的父老乡亲,他们的生命力,多像顽强的马莲,他们的心地多像绽放的马莲花,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是马莲的精神,激励我度过一次又一次难关,是圣洁的马莲花,让我的心不断得到净化…… 


1

  作者简介:牛银万,包头市九原区政协工作,在报刊和网络发表诗、小说、散文三百多件,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包头市作家协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