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纪行之五:游览三处名胜
作者:安玉琦
最后有点匆忙,
乔家大院,
晋祠,
中国煤炭博物馆——
到此一游,
仅此而已……
(一)
我们先到了祁县的乔家大院。这次是我第二次光顾乔家大院。头一次就被它那古朴雄伟的建筑和宁静幽深的宅院所震撼;此次重访,更加深了对它的美好印象,特别是那些稀世古宝让人过目不忘:九龙灯、万人球、九龙屏风、犀牛望月镜。但是,当我走出乔家大院,却若有所失而留恋不想离去;于是我伫立于宣传墙跟前,久久地仰望着乔家大院,然而我那支管笔之墨水“半瓶子咣当”得可怜,实在难以表述它的今世前生,急得我抓耳挠腮,一直于心有愧,直至后来读到余秋雨先生的《抱愧山西》,恍然如释重负。
我对余先生的文化散文情有独钟,几乎篇篇都拜读过,凡经典的便反复研读,如饮甘露,颇受裨益。在这里,援引余先生关于乔家大院的文字,尽管胆大包天,但是省却很多口舌:“就我而言,全国各地的大宅深院也见得多了,但一进这个宅院,记忆中的诸多名园便立即显得过于柔雅小气。进门一条气势宏伟的甬道把整个住宅划分成好些个独立的世界,而每个世界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叹为观止的一流构建。张艺谋在这里拍摄了杰出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那只是取了其中的一些角落而已。事实上,乔家大院真正的主人并不是过着影片中那种封闭生活,你只要在这个宅院中徜徉片刻,便能强烈地领略到一种心胸开阔、敢于驰骋华夏大地的豪迈气概。万里驰骋收敛成一个宅院,宅院的无数飞檐又指向着无边无际的云天。钟鸣鼎食的巨室不是像荣国府那样靠着先祖庇荫而碌碌无为地寄生,恰恰是天天靠着不断的创业实现着巨大的资金积累和财富滚动。因此,这个宅院没有像其他远年宅院那样传递给我们种种避世感、腐朽感或诡秘感,而是处处呈现出一种心态从容的中国一代巨商的人生风采。
“乔家大院吸引着很多现代游客,人们来参观建筑,更是来领略这种逝去已久的人生风采。”我就是这“很多现代游客”中的一个,头一次的确是“来参观建筑”的,而这后一次真的是用心“来领略”“人生风采”了。
(二)
“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梁衡《晋祠》)。
这天,我们来到晋祠,正好赶上“庆十一,菊展会”开园之际,园门前大型菊花组图“祖国您好”,如火如荼,似锦若绣,象征着伟大祖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让游人无不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在这里,拍照留念成为游人的首要选择。进入园内,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菊花铺天盖地,争妍斗艳,香气扑鼻,让人一路走来,特别的舒适畅快,好个赏心悦目哪!这个国庆节,真是过得好啊!
晋祠,不仅在山西的名胜古迹中首屈一指,而且在《中国名胜词典》里也具有重要位置。因此,我与它心仪久矣。那年看过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后,我极力撺掇带队领导改一下路线,顺道过去看一眼晋祠,但旅行社答复不宜更改,只能按行程走,——擦肩而过,怅然若失。这次如愿以偿,自然欣喜若狂。
这个晋祠,又名唐叔虞祠,是祀奉西周诸侯姬虞的祠堂,后因晋水发源地之故,故名晋祠。初次踏入晋祠,给人感觉不同凡响,美不胜收。正如梁衡先生在《晋祠》中所描述的那样:“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先看“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那些“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再看“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中国名胜词典》说是隋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最让人倾情的是“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而“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怪不得“当年李白至此,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一是圣母殿。这是全祠的主殿,是为虞候的母亲邑姜所修建的。……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之久。“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八条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仅有的一例。”
当然,晋祠里面还有不少的民间传说和历史事件。那尊两面侍女塑像就很有噱头:她被选中进宫,本是一件光宗耀祖、享乐富贵荣华的天大好事,可她相当时间不适应宫廷生活,深感寂寞无聊,枉费青春芳华,经常伤心落泪,没见一天笑脸;后来因她演技出众,偶尔博得圣母(虞侯的母亲)的夸赞,于是得意地笑了……,再后来便有了两面侍女塑像:一面哭着,一面笑着,——是人的两面人生,还是人的两面性?
不管两面侍女是真是假,也无须考证,权当景区的作料,逗游人一笑而已。但是,“当年李世民就从这里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赵光义,曾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九七九年)在这里消灭了北汉政权,从而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局面。”这都是真实的历史记载,容不得半点怀疑。正如“一九五九年陈毅同志游晋祠时兴叹道:‘周柏唐槐宋献殿,金元明清题咏遍。世民立碑颂统一,义光于此灭北汉’。”
“晋祠就是这样,以她优美的身躯来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她,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梁衡《晋祠》)
夜宿“如家快捷酒店”,位于太原市平阳路104号。
(三)
早饭后,我们慕名参观了“中国煤炭博物馆”。它对60岁以上老年人优惠,半价30元。还有女导解说并引导服务,最后要给她作出评价,作为评先树优的参值。
我们跟随女导开始“煤海探秘游”。据她介绍,这是为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而推出的大型科普展览,有精品馆、煤的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艺术馆、四维动感厅以及模拟矿井等组成,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是永久性的基本陈列。这个“中国煤炭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煤炭行业博物馆。它立足于煤炭主题,辅以现代化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浓缩了中国悠久的煤炭历史。
是的,这个“煤海探秘游”值得玩味,仿佛让人来到了远古时代,这些不起眼的煤炭却经受了无数次的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才凝聚成人类的能源之宝。它不仅可以燃烧,给人以光明与温暖;还可以转为化学原料,诞生诸多高科技产品,造福人类;而且能够制作多种药品,治病救人,延年益寿……,啊,这个煤炭,不仅物化而且神化,还让我获得了新知识。感谢煤炭!
尤其让我们兴奋的是在“模拟矿井”的所见所闻,真是教人大开眼界啊!当你坐上那列运煤的“小火车”运行之后,方能体会到采煤员工的辛劳与贡献。我原以为这列小火车是为游览专门打造的,询问司机得知,就是原装的,而且煤矿里至今还在使用这种小火车。这使得我坐在里边愈感窄巴、憋屈,两腿只能并拢无法伸开,个高的头会碰上车顶……,小火车运动起来晃里晃荡,歪歪扭扭,就像走路不稳的糟老头儿……,只有身临其境,方能感受煤矿工人那种勇于拼搏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风采,又有谁人不为可敬的煤矿工人点赞呢?!
参观完博物馆,快到候机时间了,我们便驱车前往太原武宿机场,还在刚来时“美轩商务酒店”,简单吃了午饭。其间,我们互留了手机号码,一再请求小张师傅务必光临日照,去逛逛海边,吃吃海鲜,聊表几天来陪伴我们的诚谢之意。
我们乘坐“中国东方航空”mu5415航班于13:35飞青岛,到流亭机场时至16点多;再坐机场专车回日照,到家时近19点。
完美结束旅程。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