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外二篇)
作者:曾文
在第某个重要节日到来之际,为表诚意,显恩。或许是为了训练我们的养殖力,每人发送一盆10厘米见方的多肉。
一直以来都喜欢多肉,嫩嫩的,粉粉的,像婴儿的脸,吹弹得破。
也曾买了许多,养在家里,总是细心呵护,悉心照料。放在遮风避雨的地方,隔三差五去摸一摸,拿起来,看看,土干了,赶紧浇点水,叶黄了,赶紧施点肥。太阳出来了,赶紧移到家里,和风的日子,赶紧抱出去。
初始的日子,它也受用,叶片变粗,躯干长长,色泽诱人。心自欢喜。
没过几天,就不行了,边缘的叶片开始发黄,少了精神般垂下了头,以为是,缺水,赶紧加。以为是,差肥,赶紧施。即便如此,依然不能挽救它的衰颓,一天一天,直到香消玉殒,很是悲伤了一回。
我这么用心照料你,怎么养不好你呢?
如今又来一盆,还那么小。心里想:反正养不了几天,模样也不怎么喜人,于是随意地放到窗台边上,不加理会。
忙于行为习惯的养成,忙于进度,忙于准备资料,忙于考试……一天到晚,我也不知道怎那么多事,我也不知道一天到晚究竟忙了些什么?
今天,又一次要接受检查,又一次要求整理办公室,蓦然发现,被漠视了的多肉,居然没死,还勃勃生机,高了,也壮了。
可,这几个月来,我什么也没做啊?
请教高人:多肉本就无需每天浇水,每天施肥。给它时间,给它空间,它自会生长,我们只需在黄叶时,修一修,缺水时,浇一浇,天阴时,给点阳光……
正因为过分热情的关爱,要了它的命。
哦……哦……哦!
一串红
中午吃完饭,例行到操场走两圈,消食。
一群花农正在将花台里的麦冬换种一串红。
他们先挖去麦冬,然后松土,再撕开一些口袋,倒出里面的粉,撒在土上。
问老花农:“那是什么?”
他说:“那是肥料,没它,花活不了,也开不出花。就像人的饭一样。”
我养花,总是要死。
我随便一问:“这一串红会死吗?”
“当然要死,”老花农说:“这是草本,只能活几个月。况且,哪有不死的花?你见过吗?反正,我没见过。”
一直困扰我的花死问题,没想到就这样解决了。
哪有不死的花?
是啊,月有阴晴圆缺,花有绿黄开谢,人有生老病死……
这,是自然规律。
三角梅
自从换了新校区,每天就开启步行上班模式。
步行有两条路,一条沿街,门面云集如市,商品琳琅满目,人群熙熙攘攘,稍近。一条背街,穿小区内部,高大的行道树,森严的栅栏,冷清的人行道,微远。
每天,我情不自禁,毫不犹豫,走背街。在我的眼里,那,清净。
由于职业的缘故,我上班时,小区的人大多尚在梦中,暖和着,他们遵循的是朝九晚五,不像我们起得比鸡早。不过,这也给了我享受清新空气的机会,穿行树下,凉风习习,鸟鸣清脆,花香阵阵。
最吸引我的是私家花园外,行道旁栅栏上的三角梅。
一长串栅栏,将住家与人行道隔开,为了遮蔽行人视线,还住家以私密,三角梅充当了隔断的职责。
这花到还称职,根茎扭曲,缠绕冰冷的铁栏杆,爬满了整个栅栏,枝繁叶茂,深深浅浅的绿,泛着光。一眼望去,树的围墙,绿的长廊,掩荫了整个住家的私密处。
有几处,却别出心裁,也许是本性使然,居然开起了花,这花也特别,开了花,它就不长叶,茂盛了叶的,却不开花。其实,想来,也正常,我们不也一样吗?长了一处,就得短一截。
关键是这花开得盛了,红红的一簇,似火,燃烧在栏杆上。粉粉的一树,似海,汹涌澎湃了半墙。靓丽的色泽诱人脚步,三叶瓣捧一黄蕊诱人神往。被它吸引的远不止我一人,每次都有过路的人驻足,靓丽的色彩谁不爱呢?
红颜薄命也许不仅是女人的专利。
没几天,可惜,那花无端的就消失了,仅剩下一片绿。
我想,可能是太过于张扬,吸引了太多的眼球,以至于忘了本吧。
重庆市渝北区 曾文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