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肩膀(外一篇)
作者:王安平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是在我的脑海里他好像仍然活着,不时就能在梦中相见。梦中的父亲还是那样慈祥,对人还是那样和蔼可亲热情,性情还是那样豁达坦荡。
父亲一生非常坎坷,生活一直非常拮据,但是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养育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勇气。父亲自打生下来就缺少爱,在他出生不到两岁时,奶奶就去世了。家里一贫如洗,家里太爷爷,爷爷,父亲三代人,三个男人相依为命,正如人们常说的那句歇后语:“两根筷子夹着一根骨头——三个光棍儿”,是太爷爷一直把他拉扯大的。太爷爷非常勤劳,里外一把手,既要干农活,还要操持家里,所有的重担都是太爷爷一人承担。
父亲到了七八岁时,太爷爷一直坚持要父亲去读书认字,不能再当睁眼瞎,鼓励父亲要好好念书,将来走出大山,去山外见大世面,吃轻省饭。太爷爷倾其全部力量和所有,甚至不惜变卖自己一年到头辛苦耕作打下的粮食,省吃俭用供给父亲。
父亲没有辜负太爷爷的期望,虽然生活非常艰苦,但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因此在校读书非常用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艰苦的生活,为父亲造就了坚毅的性格,练就了许多寻求生活的本领。
父亲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洛塘中学,这时候的太爷爷已经年事已高,不能下地干活,家里再也没有生活经济来源,父亲在洛塘只读了一年初中便辍学了。
全国解放后,父亲也和大家一样,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地政府还给父亲安排了工作。父亲起先在五马乡陈坝小学任教,后来分配到五马粮管所工作,生活才有了保障。
父亲年轻时候,可谓才华横溢,在附近百里周围都是大家公认的秀才,它语文程度好,善于写作,每到一个新单位或地方都会很快融入到那里的写作班子,经常帮助当地党委政府起草文件,撰写讲话,特别是他写得一手好字,让周围的人赞不绝口。他还喜好音乐、乐器,也以他的才学技能而远近闻名。
父亲性情乐观开朗,从不被困难所屈服。我们家庭人口多,当时弟弟妹妹们都很小,我也在外地上学,全家的重担都压在父亲母亲的肩上。但父亲总是乐呵呵的,总是安慰母亲,困难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父亲母亲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为家里新修了几间瓦房,总算解决了居住困难,但是家里人口多,随着弟弟妹妹们的降生,住房依然紧张,经常都是几个孩子挤在一个床上,要是来了客人就更加窘迫,都要去邻居亲戚家借宿,那时候我假期回家都是要住到邻居家。母亲动员父亲希望在原来基础上再加建几间房子,父亲总是安慰母亲说,我们不要愁,把精力放在供给娃们上学读书,让他们掌握知识,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来好自己去寻找生活出路。父母亲也是说到做到,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供给我们读书识字,培养我们做人做事的风格和本领。
我就是最受益的子女之一,我在家里是长子,父亲在我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从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把我带到身边,到了上学年龄,父亲毅然决然地送我进学校读书,他到哪里工作,就把我带到哪里。父亲生活上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从不乱花钱一分钱,父亲有抽烟嗜好,但他从来不舍得买一盒好点香烟,我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给自己增添过一件衣服,往常穿的最好的衣服就是单位发的工作服。后来我到外地读初中、高中,就是自己再拮据,每月都会按时给寄来生活费,总是叮嘱我要吃好吃饱。当我每月收到父亲寄来的钱,捧着汇款单时,总觉得心里沉垫垫的,父亲清瘦的脸庞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总觉得应该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父亲母亲,对得起家人,将来有了出息,才能更好的回报父母。由于父亲的资助供给,我一直从小学读到高中毕业,后来又到大学读书,父亲也曾为家里出了第一个大学生而高兴自豪。但是父亲经历过多少艰辛,我们作为儿女的多少年以后也为人父母后才真正醒悟和有所感受。
有一年,他来兰州看望我们,我见他穿得很破旧,也很单薄,就和爱人商量,把我们结婚时做的一套毛料衣服给他穿,他带回家后,一直都舍不得穿,直到他逝世,衣服依然存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多少年后,父亲的预见和艰苦努力,结出了丰硕成果,我和弟弟妹妹们都走出了大山,在外面谋生和工作,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下一代都继承和发扬了父母为我们建立的良好家风和优秀品质,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特别是全家人团结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精神让周围的人羡慕。现在家里的老屋已经成为我们弟弟妹妹们,儿女孙辈们逢年过节、闲暇时间相聚的地方,它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难以割舍的念想。回到老屋,就像又回到父母的怀抱。尽管他们已经离去,但是每一次回到老屋就好像年迈的父母亲依然健在,依然在爱着我们,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刻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父爱如山,父亲不会给我们说甜言蜜语,甚至对我很威严,要求极为严格。可他却用自己的肩膀,为我们抵挡风雨,给我们撑起了一片天地,从我们出生开始,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从未间断......
外婆家的“干猴子”
小时候,有一年放寒假回到外婆家,外婆家多了个小宠物,一条小狗,这小狗长得精瘦精瘦的,外婆给它取名叫“干猴子”。
这家伙可爱和小孩儿玩了,平时它吃饱了就卧在火塘边睡觉,睡觉醒来便来了精神,在屋子里翻腾起来。它特别喜欢给我搞恶作剧,我一走路,它就追我,咬我的裤腿儿,把我吓得到处乱跑,我越跑,它越追,吓得我边哭边跑,外婆就在旁边看着笑,还打趣地说,“快去追你哥哥“,这下它更来了精神,边跑边叫。后来我们慢慢地熟悉,它也慢慢地乖顺了,我就不怕它了,到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干猴子”可爱撒娇,有时我坐在啥地方,它就跑来将两只前爪搭在我的膝盖上,望着我,嘴里发出丝丝的叫声,一旦我发脾气,它就在地上打滚,逗我开心,活像个顽皮的孩子。
随着时间推移,我长大了!它也长大了!并且出脱得非常精干,精瘦的身材,一身黑毛,发着亮光,发出的声音,清脆洪亮,行动敏捷干练。每天在家里蹦蹦跳跳,欢快轻巧。
它是家里忠实的守卫者,一旦有“风吹草动”,它便勇敢地冲锋。如果有生人路过就会汪汪地叫起来,如果有什么动物来犯,更会猛追不舍。
外婆家自从有了“干猴子”,那些像狐狸、野猪等野生动物都不敢来了!保护了家里的小鸡和小猪的安全,护卫了房屋周围的庄稼和蔬菜再也不受野兽的糟蹋和侵害。
“干猴子”非常勤快伶俐,早上我们还在梦中,就听见它在老远的山里叫着,有时追着野兔、麂子之类的动物,若有“收获”,它便跑回来向家人“报捷”,我们便顺着它引领的路线去“收获喜悦”,总能“满载而归”。
“干猴子”有着特别的灵性,它总是能完成超乎寻常的事情,一次舅妈到山下的磨坊去磨面,外婆忘记带钥匙,舅妈就把钥匙挂到“干猴子”的脖子上,它马上就把钥匙送回家。
有一年,我回去看望外婆,听见我叫喊外婆的声音,便老远叫着奔跑下山来接我,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见到我就扑在我身上,然后在我的身前身后撒欢,高兴极了。那几天,它对我可热情友好了,始终伴随在我左右,只要我到哪里,它就会跟随我到哪里。我坐下,它就依偎在我的身旁。
我从外婆家要返回母亲家了,离开的时候,它就一直紧紧地跟着我,有点“恋恋不舍”。外婆指了指,说,“你跟着去吧!”,我招了招手说,“来”!它便蹦蹦跳跳地跟着我来了!一路上它一会儿顺从地跟着我,一会儿,在我的身前身后撒欢。
当经过一条小河时,河面比较宽,要踩着石头才能过河,“干猴子”跑得快,一到河边,便踩着石头过河,可是过了一半便折回身,跑回来到我身边,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我便指着前方,拍拍它,说,过河!它又跑过去,到了那块石头那里又停了下来,望着我,嘴里丝丝地叫着,我说快过去吧!它便跳过那块石头过河了,我发现它跳到那块石头上的时候,身子有点摆动,它过去后,当我踩到那块石头时,结果那快石头非常不稳,摇动了几下,差点把我掉进水里。这时候我才明白,它是告诉我,这块石头有危险。我过河后,一把抱住它,摸了摸它,拍拍它,我们继续赶路。
到了我家,我赶快给它弄了些吃的,吃完,我给它说,“今晚就不回去了”!它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便在我家的火塘边卧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又给它喂了些吃的,等它吃饱喝足,我用手指了指前方,拍了拍它,它便围着我,舔舔我的手,然后朝着外婆家的方向撒腿就跑了!我老远看着它,它还不时地回过头来,看着我,我心里难受极了!好像在送别离家的亲人一样,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几十年过去了!“干猴子”完成了它的使命,终结了它的生命,但是它依然给我和家人们留下了许多难以忘却的往事。
作者简介:王安平,武都裕河人,曾在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任职。已退休。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