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越柬之六:雕刻出来的王城
作者:安玉琦
吴哥窟——
堪与埃及金字塔、
中国长城等齐名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因此又有“雕刻出来的王城”之美誉.....
(一)
此次出游柬埔寨,首先是冲着吴哥窟来的。据来过这里的驴友说,它的神秘,它的奇妙,它的神化……足以让人着迷。不过,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
吴哥窟——堪与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等齐名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位于柬埔寨暹粒省境内,过去长期淹没在丛林之中,直到1860年才由法国探险家根据中国古书《真腊风土记》记载,深入暹罗北部历尽千惊万险而寻找发现的。
吴哥窟总占地近200平方公里,总建筑群占地24公里,宽8公里,有大小石窟1058座之多,而且形象逼真,雕刻精美,实属吴哥王朝全盛时期的不朽文明遗址,也是高棉有史以来最宏伟的都城,因此又有“雕刻出来的王城”之美誉。而现在保存最完整、最精致、最著名的要数“小吴哥窟”了。
黄导带我们边走边介说,“吴哥”在柬语里就是“塔城”的意思。小吴哥窟里面有三个层次:从底层逐层往上先“地狱”,再“人间”,最后到达“天堂”,这就是人生的三个阶段。所以说,在200多座古迹中,小吴哥是唯一正门朝西开的神庙,也许寓意着人生最终归宿就是“西方世界”吧?因此,它不只是一座荣耀神祇的庙宇,也是人类对天堂的极致想象与体现。
进入小吴哥,必经之路是天桥——也称彩虹桥——其实就是些大石板铺设而成的,没有特别之处,只是桥面斑斑驳驳、坑坑凹凹,记载着悠久的历史和见证着悲壮的沧桑。有的坑凹那是千年万载水滴的功夫,有的坑凹则是枪炮弹痕,记录着列强的暴行与罪恶。
天桥周围是护城河,水面恢宏,清波荡漾,一派宁静气氛。但桥墩上的雕像(还有窟内的雕像)都是残缺不全的,那是法国殖民统治者最后的疯狂。据黄导说,法国人撤离柬埔寨时,能运走的金银财宝则片甲不留,即便这些不好运走的石刻雕像,也要把它们身上镶嵌的金啊银哪抠下来,再不济就是砍根胳膊、锯条腿也要带走。由此可见,侵略者的贪婪嘴脸是多么地丑陋!
更令人发指的是,“吴哥崩密列”其规模几乎与吴哥窟一样大小,但那种惨状,不由得让我想起北京的“圆明园”——那都是侵略者暴行之铁证啊!张瑾华先生在《圆明园焚掠史:课本的论断有错误之处》一文中说:“翻开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这样叙述了圆明园被焚掠的过程: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毁灭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3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但从欣赏的角度看,小吴哥窟是建筑在三层石质台基上的建筑群,各层以阶梯相连通。第一层台基壁上描绘着高棉民族与外族的战争场面及印度教神话;第二层台基上各有一佛塔式建筑,沿台四周是一圈状似城门洞的建筑,还在门洞墙上刻有1500多个“阿普萨拉”舞神,神态各异,绝无重复;第三层台基建有游廊,在中央和回角各建有一座佛塔,形似含苞欲放的莲花,远望宛如出水芙蓉。中央佛塔最高,高出庭院地面65米。这五座塔式建筑构成的图案极其壮观,有种挺立不屈、坚不可摧的品格与气质,因此柬埔寨将它置于国旗之上,作为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国家象征。
在小吴哥里面,最新奇的是那尊被誉为“高棉的微笑”佛雕——她相貌和善,笑容可掬,给人一种和蔼可亲、大慈大悲的印象,堪与“如来佛”、“蒙娜丽莎”媲美。果不其然,在柬埔寨“高棉的微笑”就是一张国之名片:在宾馆、饭店等多数公共场所都能看到“高棉的微笑”挂像,并且像佛祖一样供奉着,可见她在柬埔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地神圣啊!
(二)
这天出游宽松又舒适,吃过午饭还可回“皇朝酒店”午休。下午两点半出发——游览大吴哥,个个精神抖擞,引发满车的欢声笑语。
去大吴哥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行程,而走的都是“高树(速)公路,”,但比之越南的“高树(速)公路”要好得多,这里树木参天,树冠繁茂,宛如华盖,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不透一丝缝儿,气得阳光钻不进来,给人一种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而且沿途的风光那么原始——丛林,草甸,湖泊,溪流……原生态得原汁原味,没有半点染指,宛如回归洪荒时代,让人产生隔世之感。
来到大吴哥景区,要换乘面包车。面包车娴熟地穿行于原始森林之中,仿佛进入八卦阵,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黄导提醒我们,来到大吴哥一定跟好他,不然迷了路是走不出去的。我们很听话,即便到了大吴哥窟跟前,也都紧紧围绕在黄导身边,真的生怕走丢似的。
大吴哥窟在整个吴哥城里规模最大,但完整程度不如小吴哥窟。它是加亚巴尔曼七世所遗留下来的建筑群,由54座大大小小的宝塔而构成一座大宝塔“巴戎庙”。
大吴哥窟独具特色的是树木。这些参天的古老大树,有的怀抱着千年奇石,有的缠绕着佛塔,有的撕裂围墙,有的顶开石阶,有的探进门窗,有的攀爬房檐……这里也是《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的拍摄地。
这里还是名贵树种的领地:红木树、黄花梨树、楠木树、檀树,还有黄金树、白橡树、香樟树,而椰树、槟榔树等观赏树就不用说了。但最有意思的是那些拟人化的树木:酷似仙女的“俏妇树”,悄悄对话的“情侣树”,还有白白净净的“美女屁股树”……真是“风情万种由人赞,各领风骚数百年”哪!
在大吴哥窟,最让人难以割舍的是“世纪之吻”雕像。它高则百丈,得仰面相望,仅鼻子就有丈余高大,只要选好角度,便可拍下与她鼻头相吻的穿越时空的“世纪之吻”。我们14人都让黄导拍下了十分难得的“世纪之吻”,无不喜形于色,权作绝世之照吧!
傍晚时分,自愿攀登巴肯山——系人造山,只有600多米高,土路,坡不陡,很好走,爬到山顶,可以看到整个大吴哥城的全貌,也是观看日落的最佳场所。我走到巴肯山前怀,只见上山观景的人排起长龙,故而四周观望了一遭,便下山了。我在路上想:大概柬埔寨是少山的国度吧,区区一座人造山,却招引着如此众多的游人,是因大吴哥的神奇呢,还是日落的精彩?我还有点疑惑:既然少山,那么小吴哥、大吴哥那些大石块是那儿弄来的?莫不是跟金字塔有着同样解不开的迷底吧?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