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越柬之八:金边 金边
作者:安玉琦
大巴临近金边,
可以望见全城金色的轮廓,
高楼大厦林立.......
黄导自豪又感激地说,
那些高层建筑,
还有五星级酒店,
大多数是中国老大哥帮助建造的。
(一)
这次出游柬埔寨,没有首都金边,不免让人失落。既然来到柬国,不去金边,岂不干来了。于是撺掇黄导,让他想法予以安排。后报经旅行社同意,但需10人以上,且自费每人1100元人民币。为达成共识,一心想去的与半推半就的先是好言相邀、进而祈求,勉强凑齐11人,终将成行,不亦乐乎!
5月12日,全天自由活动。我们11人去金边的要起个早,清晨5点就出发。因为从吴哥市到金边有五六个小时的行程。为了赶路,早餐是在车上吃的盒饭。
天朦胧着,星星却贼亮,就像孩童的大眼睛,水汪汪的,让我仿如又看到了儿时故乡的美丽星空,致使心静如水。
通往金边的都是柏油公路,路面虽狭窄,因是凌晨,行人又少,所以大巴跑得很快,两边的优美景色如同快速镜头般掠过,让你来不及欣赏,有种吊人胃口的焦躁……
随着天色的光亮,公路两旁的景物渐次映入眼帘:别致的村落,茂密的丛林,翠绿的稻田,吃草的牛群…….处处都是田园风光。但让我深感可惜的,是大片大片荒芜着的土地。还听黄导说,这些土地非常肥沃,但这里的人懒惰,栽水稻够自家吃的就得了,不愿多费力气。我便笑问:我们中国来承包怎样?黄导说,柬埔寨还没有这样的政策,更主要的原因,这些土地都是私人的。我打趣地说:那快快改革开放呀!黄导戏谑道:那得看洪森开明不开明了。
中午时分,大巴临近金边,可以望见全城金色的轮廓,高楼大厦林立,现代化建筑要比越南河内多得多。黄导自豪又感激地说,那些高层建筑,还有五星级酒店,大多数是中国老大哥帮助建造的。黄导说着激动,我们听着自豪。是啊,祖国的强大,让我们出游国外也觉得腰杆子硬朗。
进入金边市区,要经过一座桥。黄导介绍说,它叫两国桥:一边是早年中国帮助建造的,显得有些老旧,技术含量也不太高;一边是后来日本帮助建造的,看上去有点雄伟,装饰得醒人眼目。这个小日本就会使坏,变着法儿与中国对着干,无非争夺朋友吧!
由此使我想起所谓的“南海仲裁案”。洪森有个视频很过瘾:在“南海仲裁案”判决前,日本驻柬大使急忙登门拜访洪森,游说其支持判决,选边站到日本美国一方,却被洪森狠狠地打脸,并怒斥道:还没判决,你们怎么知道会赢?这不是法律,是操弄,我不支持!洪森首相大义凛然,不屈强势,力挺中国。看过这个视频的中国人,无不为洪森首相大加点赞!
(二)
当车路过“皇宫”广场时,翠绿的草坪上有数不清的和平鸽在嬉戏,在觅食,在翩飞,见到游人也不惊不乍,好一个与人为善啊!我想,这也许就是“和平鸽”的使命吧?!
我真想在这里下车,走进鸽群,共享“和平、和谐、和祥”之天下盛世。但大巴不容商量地把我们载到了“皇宫”停车场。金边导游等在这儿,他自称阿帅(并自嘲说,蟋蟀的蟀。因他胖墩墩的)带我们参观“皇宫”。先过安检关道,但不如进河内“胡志明主席府”严格,关员数数人就过去了,再走一道长廊,就到了皇宫院内。放眼望去,几座宫殿金碧辉煌,显示着国王的威望与尊严;而那些汉白玉砌筑的座座灵塔,那是历代国王的安息地,西哈努克灵塔也矗立在这里,而且规模最大,也很壮观,然而那座座灵塔则释放着肃穆而又凝重的气息,让人敬而远之。
不过,最养眼的是满院的黄金树,它辉映着金黄的宫殿,使人联想到《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里那些震撼场景,进而疑似身处“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节日氛围中。更让人赞赏不已的是那些鲜红的忘忧花,大朵大朵地依附着百年大楠树,令人生发惜香怜玉之感。阿帅说,别看它这么漂亮,但含有剧毒。这是一种不败之花,花开24小时,败了再开,永不言败的样子。忘忧花,多么好听的名字啊!可是只许欣赏不容触摸,难道是“花妖”吗?
叫人扫兴的是皇宫里面不准进去,只能扒栏望几眼,所以看不真切。我围着大殿外面转了一圈,没有看到令人好奇的国宝,因此不尽人意。不过,那个“衣冠宫”对游人开放,但我们进去后,那个女服务员却敲响了下班的钟声,我们只好脚步匆匆、走马观花地转一圈,赶快走人。殿内列陈着各式各样的服装,还有形状各异的冠帽,以及侍女的装饰品,可谓衣冠大全,应有尽有。尤为让人注目的是那7位服饰不同的美女蜡像——据说她们代表一周,每个侍女着不同服装则代表一天,7个侍女就代表着一周7天,这天她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知道是星期几,不至于弄混时日。这是一说。还有二说:国王每天都要一个侍女伺候,因为她们个个俊俏,美若天仙,容貌恰似同胞姐妹,故以服饰区别,以免混之,难道柬埔寨国王也像中国皇帝那样每晚都要宫妃伺寝吗?由此可见,古代的国王也好、皇帝也罢大都是奢华荒淫的。
这里还有座比皇宫要小一些的宫殿——现住着西哈努克之子、西哈莫尼国王。宫殿顶上飘扬着柬埔寨国旗。阿帅说,国旗升起来,证明国王在宫殿里,便可以拜见;如果国旗降下来,那是告诉你国王外出了,改天再来拜访吧。听阿帅这么一说,我不免心里犯嘀咕:这不明摆着暴露目标吗?不怕“歹徒”行凶?不怕“恐怖分子”施暴?国王真有天胆!大概是天子吧,有皇天保佑着哪!这不,几十年来未曾出现不测事件,国王稳坐皇位,为柬国人民祈福布安,功德无量。
金边的“独立广场”如同河内的“巴亭广场”,都是游人必到之处。整个广场宏伟、壮阔、威严,给人开阔胸襟、放眼世界的感受;高耸的“独立纪念塔”,教人仰视,并给人一种向往和平、热爱和平的精神力量;巨大的“西哈努克塑像”矗立于广场中央,精神奕奕,光彩照人,使柬埔寨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独立之父”的丰功伟绩——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他毅然决然只身来到法国,凭着远大理想和渊博知识四处演说,在他矢志不渝地努力下,终于感动了法国人民,也终于感动了“上帝”,柬埔寨终于在1953年10月9日获得独立,并把这天定为国家独立日,每年要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
(三)
吃过午饭,还有三个景点要看。因为时间有限,便顶着烈日出发了。
我们先来到“皇家寺庙”,阿帅说它是金边最神奇、最神明的地方。凡是进入其内,必须脱鞋,不准喧哗,也不能指指点点,丝毫不能招惹神灵,否则将招致命运不逮。我们照着阿帅说的做了,果然,当步出大门时,只见眼前一片光明,不知是好运当头呢,还是室内光线暗淡的缘故?反正有种神灵护佑的满足感。的确,该寺庙不同凡响,它有三件国宝:一个是地板用银砖铺成的,总重量有53吨;再一个金身佛像,是用90公斤纯金铸成的,金光闪闪,栩栩如生;还有一个就是玉佛——在亚洲只有三尊:缅甸第一,泰国第三,它排第二,很像“如来佛”,端详和蔼,慈目善面,给人一种大慈大悲的印象。
有意思的是“塔子山”,此山者,只有270米之高,称其为土堆亦不为过也。但是很出名,因为是高僧圆寂的地方。山下丛林中耸立着很多佛塔,环境幽静、安谧,但透着一股阴森、肃杀的气息,让人往而却步,所以游客不多。
正因如此,我对“塔子山”愈加好奇,再说山也不高,便硬着头皮爬上去,探它个究竟。山顶很平整,建有寺庙,里面供奉着佛像,我脱鞋摘帽,入内匆匆转了一圈,未见特别的神灵,却有似曾相见之感。然而,寺庙周围不仅有参天古树,亭台楼阁,让人纳凉休憩;而且在这里还可以瞭望闹市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让人赏心悦目。这让我想起了那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最富趣味的是乘坐游艇观光。我们是在金边洞里萨河码头上游艇的,一直往湄公河驶去。
游艇是夫妻俩经营的。男的驾艇,看起来驾轻就熟,有时喝水,有时抽烟,有时还用双脚把舵,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女的呢,起航时她解开缆绳,抽回趟板,回到艇上,她就没事干了,就跟我们一样只顾观风景了。从她那怡然自得的神情可以看出,这河两岸的景色是多么地迷人,真是百看不厌啊!由其可以想象,我们初来乍到的该是何等地赞叹不已、赏心悦目啊!
在游艇上,可以放眼远眺在湛蓝晴空下那了无边际的金边容貌,犹如海市蜃楼那般如影如幻,使人目不暇接;两岸坐落着风格不同的建筑物,异国情调特别惹人眼目。再看岸边的“水上人家”,那种悠闲、清静的生活,教人忘掉尘世的喧嚣和闹市的烦扰。他们十几条、几十条船各自摆在一起,就是一个水上部落。不时地,有驾船出航撒网捕鱼的,有生火做饭的,有晾晒衣物的,而那些俏皮的小孩子,赤条条地从船上跳将水里,扎着猛子游泳,其速度快似海豚,当游至船边,一个鲤鱼跳龙门动作,眨眼进入船舱,惹得我们忍俊不住。
听阿帅说,这些“水上人家”大多来自越南的贫民和难民,因此成分比较复杂。政府安排他们上岸居住,尽管条件不错,但他们死活不愿离船而去,也许是“故土”难舍吧?因此给社会治安和城市形象带来了问题,所以成立了水上“巡逻警察艇队”。岸边有不少国际化大酒店,当有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巡逻艇队就会把附近的“水上人家”驱离到看不见的地方,但事过以后他们还会回来。如同我们国内,那个城市有重要活动或头面人物来视察什么的,必定要驱赶小商小贩那样,生怕他们惹是生非。
游艇进入深水区,鱼群也多起来。它们追随着游艇,一会儿跃出水面,一会儿潜入水底,仿佛跟着游艇做游戏,惹得我们探头水面,如鱼儿一样乐不可支……当游艇行至洞里萨河与湄公河合流处,速度慢了下来,这会出现了绝美的一幕:洞里萨河水的颜色呈现“绿色”,湄公河水的颜色呈现“蓝色”,而且像巨幅彩带铺展开来,又荡漾而去,让人惊叹不已。由此使我想起“泾渭分明”的成语,还有河南开封“杨湖清、潘湖浊”的传说。看来,大自然的造化都是公允的。
此次来金边,最为遗憾的是未能到“毛泽东大街”去走一走,看一看。据说,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建有“毛泽东大街”,一个是柬埔寨,一个是莫桑比克。然而,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建有“毛泽东大街”的,情何以堪啊?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