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一个真正活得通透的人

一个真正活得通透的人

 

作者:贠靖

 

  黄永玉走了。那个自称“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曾创作了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中国生肖邮票开山之作《庚申年猴》,九十九岁时还在计划创作新画的“鬼才”画家黄永玉走了。

  四十多年前,五十六岁的黄永玉写了一首小诗《假如我活到一百岁》:“长寿、长寿,厮杀了整整一个世纪,同志们撇下我走向天堂,战场是那么寂静,战壕里,剩下一个活着的我......

  他说:“我对死一点都不畏惧,而且我不希望留下骨灰呀什么,进什么祠堂,不需要。所以我开玩笑,我死了之后先胳肢我一下,看我笑不笑。”

  如今,黄永玉先生也走了。他的家人发表了一份律师声明:“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〇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一个真正活得通透的人,能够“知足常乐”,始终保持一颗清净心,欢喜心,平常心,他是不会在意那些细枝末节的。

  在声明中引用了先生的遗嘱:“待我离去之后,请将我的遗体进行火化。火化之后,不取回骨灰。任何人和机构,包括我的子女,孙子女及亲朋友好,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取回我的骨灰。我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请所有人尊重我的这个愿望。我离去之后,任何人不得办理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我的家人不得去支持或参加其他人组织的纪念活动。”

  声明最后特别指出:上述内容,是黄永玉先生的真实意愿,也是其生前多次表露的想法,希望社会各界予以尊重。

  这个“湘西大伯”,“一个有趣、年轻的老头”,他就这样和大家挥别了。也许这更符合他自认的那一点天然的“可爱性”和少年心性。有朋友说,他是一个真正活得通透的人,视一切繁文缛节如仇寇,厌倦一切装腔作势,潇洒得不仅不要追悼会,甚至连一把骨灰都不留,返璞归真仍是老顽童。

  人民网的一位记者回忆说,十年前,他参加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黄永玉九十画展”,在与其交谈中,提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好玩、快乐”。他坦言,自己画画就是为了开心,也让看画的朋友们开心。他说:“我画画的这些技能都是捡来的,东捡西捡也是一种风格,我作画没有那么多的意义要讲,考虑那么多的意义,日子就不好过了。”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笑称,“我更熟悉普通人的生活,懂得他们的思维、语言,于是尽可能写一些自己比较开心的东西,好玩的东西。”

  好玩,是他骨子里的一种天性。

  1953年初,黄永玉听从表叔沈从文先生的劝告,与妻子张梅溪抱着七个月大的儿子从香港来到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科任教。

  初来乍到,他们一家人结束了长期的漂泊,住进了美院这个大杂院里,至此他们的生活似乎应该安定下来了。但童心未泯的黄永玉还带来了一个热闹的童话世界。他和夫人张梅溪一起饲养了一大堆的动物。家里不仅有狗,还有猫头鹰、火鸡,甚至还有猴子、狗熊、小梅花鹿……当他们一家子带着这些动物一起住进美院的大杂院时,让许多人都感到有些意外,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来应付那些可想而知的麻烦的。

  黄永玉先生有一大爱好就是荷花,他因此被称为“荷痴”。据说,小时候到外婆家去,城门外就是一个荷塘。黄永玉出了什么事,或调皮了,外婆要找他算账时,他就把一个高大的脚盆滚到荷塘,自己躲进里头,一动不动地呆上两三个钟头。这时青蛙过来了,水蛇过来了,他仔细地观察着它们。荷花底下有很多的苔、草,那种光的反映、色彩的关系非常丰富。后来他开始画荷花,大部分都是从根底下这个角度来看荷花,画的就是当年外婆家池塘里头给他的那种感觉。

  在北京家中的“万荷塘”里,汇集了黄永玉从山东、湖南、广东等地移植的各色莲花。他喜欢荷花超凡脱俗、临风亭立的仙骨神韵和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气节品性。一有闲暇,他就去荷塘赏荷,即使睡觉时也“十万狂花入梦寐”。

  从用心捕捉到用画笔描绘,荷花的千般姿态被他描摹殆尽,荷花的万种风情被他展现无遗。他画的荷花,没有给人那种非常清高的感觉,而是一种很绚丽、很灿烂的气质。黄永玉曾开玩笑说:“荷花从哪儿长的,从污泥里面长的,什么是污泥呢?就是土地掺了水的那个叫做污泥,是充满养料的那种土。从土地母亲那里长出来的,回头再来骂它是污泥,这叫忘本。

  20099月,黄永玉和郭敬明在“万荷塘”做客央视《艺术人生》特别节目《大师课堂》。初入“万荷塘”,郭敬明坦言,“确实有些紧张,毕竟是拜访艺术大师。”

  没有上课铃声,《大师课堂》悄然开始,“老师”走了出来。他身穿红色短袖,蓝色牛仔裤,显得精神矍铄。最重要的是他还脚踏一双CROSS的新款凉鞋,抽着烟斗,酷劲十足!见到自己的“学生”,他开腔道:“我们可以随便聊,你可以无所不问。”一番话,一下子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使郭敬明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两个人的交流从书写开始谈起,黄永玉说他至今写东西都不用电脑,全部手写,郭敬明则表示,他也喜欢用手写,这样更有真实感。“课堂”的气氛很轻松,黄永玉兴致极高,他还现场题字,送给郭敬明。接过大师的墨宝,郭敬明很是高兴,开玩笑说自己真是赚到了。后来他说,看着黄永玉题字,他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吓得连气儿也不敢出,唯恐先生改变了主意。节目结束时黄永玉说:“这次是我给你上课,下次见面,你给我上课。”郭敬明称之为“一个愉快的心灵课程”。

  也有人说,黄永玉是一个喜怒无常的性情中人,高兴时什么都好,不高兴时什么都不好!”在性格方面,黄永玉有着与其表叔沈从文先生截然不同的个性,他说自己表叔的性格“像水一样,很柔顺,永远不会往上爬。”而他年轻时,则是靠 “拳头打天下”挺过来的。或许,这才是一个最真实的黄永玉。

  老顽童,我们想你了!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