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之乡赛龙舟
作者:铁庭
“下头桡了!”“下头桡了罗,快看抢水啦!”每逢端午节,在湘江与资江交汇的两岸三地观看龙舟赛的大堤上,听喊得最多的就是有成千上万民众在狂呼下头桡了,那绝对是一场不能错过的视觉盛宴!
只有下头桡了,才表示正式比赛。
头桡,是划在龙头最前并列的两位桡手,又叫头桡手。头桡手一般都是当地百里挑一的彪形汉子,暴发力极强,一般时机不轻易下桡。下桡即开赛,只有收到开赛信号头桡手才会正式下桡,瞬间便会发起猛烈冲刺,顿时翻江倒海天地失色,几乎所有的目光会投向头桡手。此刻,堤面上水面上更是彩旗飞舞,锣鼓喧天,鞭炮声、吆喝声、欢呼声,声声入耳,又经久不息。人们会情不自禁的欢呼雀跃,快乐之感溢于言表,精彩场景终于看到了。
湘江与资江交汇的地方叫临资口,在陆路交通还不发达的过去,此地闻名遐迩。临资口衔接江湖南来北往水系繁忙,出了临资口就是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入长江能达武汉南京上海,进了临资口沿大河可到长沙衡阳永州,逆小河能抵益阳安化邵阳。大河指湘江,小河乃资江也,且由来已久,当地老百姓早这样称习惯了。
临资口龙船比赛,也就是大河小河竞渡。
到临资口看龙船有讲究,也长知识。临资口参赛龙船均出自大河与小河区域的三个垸子几十个村委会,一切赛事活动都属民间自发组织,龙船下水一般离端午节半个月前就会参加热身,赛事均定在农历四月二十八,五月初一、初三、初五、十五这五天,错过了端午节当天,还可以在五月十五收水日补上,五月十五当地叫过大端午,这天看龙船收水也很热闹。老祖宗为了区别,作出属于大河水域的一律为红龙船,小河两岸则有黄龙船与白龙船,一般参赛龙船均设32把桡手,大河龙船统一放铳,小河则打起闪篙吹响哨子,大河龙船有前夹指挥,小河核心为闪篙手,龙船中枢是擂鼓手,见势板艄的是舵手,桡手听鼓下桡,舵手酌情转舵。
龙船比赛一般在下午,而且时间选择多在太阳落水之前。
此时阳光不燥,河风习习,大河小河里好几十条龙船都会向临资口前最宽阔的一片江面游弋,伺机而动,都想与对手来一场说赛就赛的龙舟竞渡,即不约而来,又心照不宣,并挥斥方遒,更一鼓作气。一方有头挠下水表示挑战,另一方也下了头挠表示应战,指挥打着闪篙一路向前,铳枪追响迎头赶上,鞭炮声呐喊声助威一河。与他乡的龙舟赛发令枪一响百舸争流不同,临资口龙船似乎还保留着洞庭湖传统的野性与浪漫,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起点线,便以观众的眼睛为裁判,既体现了湖乡人的民主精神,又带有广泛的参与性娱乐性。无论是“红”看上“白”,还是“黄”瞅上“红”,只有对方在感觉甚好或激情喷发的状态下就会积极响应,龙船大都一对一,也有一对二、三对五、多对多,就看谁划得快,自由性很强。只要没下头桡,龙船可以掉头,同色不比,杜绝半路截赛,输赢虽重要,但江湖道义更讲究。
观龙船竞赛,在预感到自己垸子里龙船可能会赢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狂热的群众如潮水般涌向滩边,还有人会下到腰深的水里,去与龙船上的熟人打招呼表示祝贺。于是,胜利者大都见好就收,鸣金收兵,开始一路凯歌回家。既是没有什么颁奖典礼,但村民会抬着龙舟游村,且唱戏摆宴大庆三天,再就是兑钱发奖金,自己犒劳自己——这仪式感更是顶呱呱。
很快,随着游客的散去与夕阳的降临,刚才还喧嚣起伏的临资口,骤然之间就出奇的静下来了,江面上波光粼粼,浮头的游鱼又开始追逐戏水……此时,只有少数的青年男女在流连忘返,依旧沉浸在节日的放松与不舍之中。倘若运气不错的话,你还会听到一种久违的原味悠扬的湖乡山歌,从离岸远远飘来:
五月初五是端阳罗
龙船竞发闹湘江
两边坐的划桡手呀
中间坐的打鼓郎
……
看得看得天会黒罗
贤惠妹妹留郎歇
麻花炖肉少不了呀
洞庭粽子最待客
……
作者简介:铁庭,原名熊铁辉,湖南湘阴人,省作协会员,现供职在海南某市融媒体中心,常有些反映乡愁与军旅生活的作品发表于各类报刊杂志。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