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根子啖荔记

根子啖荔记

 

作者:谢志

 

  荔红五月,艳阳高照。车到高州根子,看见的不止是漫山遍野的荔红飘香,果满枝头,还看见了在茫茫绿海中泛白飞红延绵错落的农家别墅。荔乡改头换面了。

 

  “荔枝红了,我在根子等你。”这是文人墨客留给荔乡诗意的牵挂,缠绵而又充满遐想。荔乡,处处荡漾着荔枝的主旋律:漫山皆荔林,触目是荔枝;村民在采摘荔枝,路上车载荔枝,老板在收购荔枝,电商在快递荔枝,商店里卖荔枝;人们啖荔枝谈荔枝;游客为尝荔枝而来,携荔枝而去……

 

  荔枝,又叫“离枝”,原来是有出处的。三国时的航海家朱应在《扶南记》里有云:“荔枝为名者,以其结实时,枝条弱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劙取其枝,故以为名。”大约从东汉起,“离枝”开始称“荔枝”了。

 

  改革开放以来,根子人将荒坡丘陵开垦成广袤无垠的荔枝园,为幸福家园种下了一株株希望,即使在荔枝价贱的年份,他们也不砍树,不放弃,依然初心不改,代代传承,守望着这片辽阔而又神奇的荔枝林。近十几年来,他们科学种荔,选育出白糖罂、黑叶、桂味、白腊、妃子笑等几十个色香味俱佳的优良品种。其中以国家级金奖“白糖罂”为最佳,《广东荔枝志》对它的评价是:“早熟,果肉甜脆,味清甜,品质优良。”每年五月中旬果熟,月底大熟。大概是纬度偏南一点,比珠三角地区的荔枝早熟大约一个月。

 

  不久前,习总书记来到根子柏桥村荔枝种植园考察,这里的荔枝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总书记跟荔乡的乡亲们说,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听了总书记的话,柏桥人十分激动,都表示要让荔枝成为富民兴村的“致富果”、“幸福果”,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丽和谐,让农民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甜美。

 

  走过仿真的古荔树大拱门,沿着习总书记考察荔枝种植园的弯弯小径,穿行在枝节交错,形态各异的古荔树之间,我好像看见一盆盆巨大的果树盆景展示在广袤的古荔园,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树阴下,身着唐代服饰的荔妹,一个个腰间藏柳,飘逸若仙,微笑招手,欢迎八方客人的到访。

 

  那些千年荔树都有很好听的名字,如“皇妃荔”、“廿四担”、“千手观音”、“汉俚同根”等等。树身弯弯,绿叶垂垂,它们袅娜着身姿,搀扶着,倾斜着……从岁月的深处走来,哪些枝丫是唐宋生出的?哪些树干是明清坠落的?哪片叶子是民国融入泥土的?现在都无从考究了,只知道它们仍然活着,活在繁华的盛世里,所有龙钟的老态,都不会影响到它们年年花事不绝,岁岁果满枝头。

 

  穿过浓浓绿绿的贡园荔林,来到一棵荔枝树下。只见枝梢上垂吊着一串串鲜红的荔枝,就像节日里红色的小灯笼,特馋人。没有谁叫开始,大家就急不可待地伸手攀摘荔枝。将荔枝去红皮后,撕开白膜,放进嘴里,轻轻一咬,立即溢出香甜的果汁,那味道,就一个新鲜了得!有人爬到了树上,将摘得的荔枝连果带叶一把一把往下抛;下面的人仰望着树上,欢呼声四起,用帽子接,用篮子等,还有人干脆往衫兜里放,辽阔的贡园漾起一片欢声笑语。

 

  来到了“百荔园”,看见老农俩口子正在用竹篙采摘荔枝,他们见我经过,就捧起荔枝招呼我品尝。不远处停着一辆三轮车,上面坐着三四个小孩,一边吃荔枝,一边玩乐。他们的童年真好,荔枝任吃。我问老农,今年收成如何?他笑眯眯地说:“今年是大年,大年呀,荔枝结得多呀,早上摘了一车,拉去收购了,现在又来摘呀……”吃过老农送上的鲜荔枝,甜到心里去,祝福乡亲,荔枝年年丰收,生活幸福。

 

  千百年来,人们誉荔枝为宝物。东汉文学家在《荔枝赋》里向世人介绍岭南荔枝是“卓绝类而无俦,超众果而独贵。”宋代苏东坡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清代丘逢甲诗云:“若援牡丹花史例,荔枝原是果中王。”荔枝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还有药效和滋补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荔枝可止渴、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用荔枝肉浸酒,并食之,痘疮不发。”

 

  荔枝好处多,但令人惋惜的是难以贮存。这道难题,白居易在《荔枝图序》里早有经典注解:荔枝摘下来后,“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尽去矣”,太娇嫩了!但又因为它太娇嫩,才显得它太珍贵,所以,才有当年一骑红尘,千里贡荔的壮举。时序进化到今天,贮存技术先进了,物流交通也发达了,网络电商,直播带货,可以让荔枝朝发夕至,大江南北甚至国外的朋友,都能品尝到高州的新鲜荔枝了。从一个“荔枝驿站”的大厅走过,我看见许多工作人员正在用泡沫纸箱冰封荔枝。听他们说,这几百箱荔枝要快递到国外去,明天国外的朋友就能吃到这些荔枝了。

 

  来到气势恢弘的“中国荔枝博览馆”,只见绿道环绕,景区辽阔,草地茵茵,荔树成行;一栋栋恢宏大气,古朴庄重的仿唐建筑,矗立其中。方型尖顶,重檐翘角,白墙黛瓦,分外妖娆。这里是中国荔枝产业大会永久会址,每年荔红时节,吉祥喜庆,精英荟萃,论说荔枝,热闹非凡;博览馆集历史、文化和旅游功能于一体,以荔史、荔事、荔知、荔人、荔业、荔韵、荔梦为脉络,展示荔枝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朋友,如果你想探寻荔枝的前世今生,如果你想聆听荔枝的传奇故事,就到这里来打卡吧。

 

  漫步在荔枝文化公园的空中玻璃栈道,揽万树摇金,流香滴翠;赏唐装荔妹,翩跹起舞。悠然间,忽觉有一袭千年前的荔风,伴着唐诗的韵律,从贵妃广场那边吹送过来,仿佛“一骑红尘”的马蹄声又在耳边响起……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图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