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的怀旧
作者:梁明媚
家中一个老旧的抽屉里放着一沓厚厚的照片,已经经历了十几二十载光阴的洗礼,在岁月的浸透下都已微微泛黄。其中有一张照片是母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古城西安拍摄的。当时的拍摄技术谈不上有多么高超,但仔细端详却能感受到一种美的意境,直击心灵的那种惊心动魄的美。古城本就有一种厚重的历史美,而洁白通透的鹅毛大雪则又平添了几分苍茫的韵味。让人不由想起了张岱于《湖心亭看雪》中所写到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眼前仿佛缓缓铺开了一幅能够洗涤心灵的写意山水画。
这张老照片一直被我视如珍宝一般珍藏着,妥帖地夹在书本里,闲来无事时便拿出来看看,照片上的母亲那时正值青春年华,带着一份独属于少女的娇俏,在这漫天大雪里笑靥如花,裹着的厚重棉大衣都无法挡住她发自内心的喜悦。母亲后来跟我说,那是她生平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雪,生长于南方的人,对雪大抵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神往的。我的母亲是南方人,我的父亲也是南方人,所以我生长于南方的一座沿海小城,在南方出生,在南方长大。雪这个名词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中。直至今日,我都没有亲身去触摸,去拥抱一场真正的鹅毛大雪,对于雪我心中总会涌发一种别样的情愫,一种刻骨铭心的热爱和向往。也许是因为这皑皑的白雪有一种让人怀旧的纯净气息,从那张旧照片中传递到我心尖。
小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小兴安岭》,文中有一个词——林海雪原。那时候不曾琢磨这个词的内涵,现在仔细咂摸觉得实在是美不胜收,树林上挂满了厚厚的积雪,也许还有晶莹剔透的冰凌在冬日的阳光下反射赤橙红绿青蓝紫的光芒 犹如童话仙境一般清澈唯美,雪中的森林中还有窜出窜入的狍子,松鼠,狐狸之类的小动物给沉寂的白雪点缀了热闹的生机。而在某个树洞里,也许有一只憨厚的熊在呼呼大睡。雪中的林原,喧闹与安静并存。
小时候最喜欢依偎在母亲听她讲二十年前坐着轰轰作响的铁皮火车去北方的往事。那时候正值寒冬,火车经过沈阳,白雪茫茫,笼罩了这座城市。在首都北京还看到了雪中的人民大学,“那时候的人民大学真小啊,一眼就能望到边。”母亲感慨道。讲着讲着,母亲又停下来了,仿佛又陷入的对二十年前人与事的回忆当中去。韶华不在,母亲的青春定格于那张小小照片中被我珍藏着,而那份关于雪的回忆透过这张小小照片又在我的心灵里珍藏陈酿着,这份沉甸甸的贵重回忆。
张爱玲在小说《连环套》中写到:“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壳。”而于我而言,有时,照片不仅只是定格一个人某段年华的载体,通过这小小照片传递出来的,更是一种无言的美,是经过了岁月沉淀之后扑面而来的美,有如苍穹之灿烂星河,即便凌晨到来之时光芒渐渐隐去,而那份美,仍定格世间。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