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扯着衣角向前走

扯着衣角向前走

 

作者:梁耀鲜

 

  写作人最不能少的一件事就是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我来说,我所读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会像一位高人,一位巨匠,他们都会用才情和智慧、知识和手法,吸引我,开化我,勾我灵魂,把我带上。我会像一个不谙世故的小孩,扯着他们的衣角,一深一浅地跟着向前走。

  现在外出,我旅行袋里少不了的一样东西就是那本电子书。那是女儿在好多年前给我买的。当时手机上网还不方便,有了那玩意,就相当于随身携带一个图书室,那些流行,那些经典,随翻随读,都在我身边,都在我眼前,十分受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他的哲学与思想熔铸的结晶,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他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这样一本伟大的书,我就是在动车上、飞机上、旅馆里,拿着电子书断断续续把它读完的。原来我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了解几乎是一张白纸,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在哲学方面,前人留给了我们巨大的财富,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各种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后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后来的释道儒三家鼎立。那些又玄又虚的东西,在冯友兰的笔下徐徐而来,使我感到,哲学,一直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比如人生如何追求快乐幸福,灵魂如何得到安放?庄子指出,必须通过身心的修炼,具体做到如他在《齐物论》中描绘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就是要我们排除身体的欲望与心智的执着,做到“无我”,“忘我”的境界。

  读着这些神秘深奥的文字,这些独到透彻的见解,我就像跳出洞口的井底之蛙,脑门开绽,眼界放长,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丝丝文明智慧之光悄然渗入了我那闭塞愚昧、干涸枯燥的心田。

  读书有时候会入迷,给我神魂颠倒,时空紊乱。我曾经做一个离奇的梦。梦见自己在一片从来没有到过的原始森林中行走,没有伴,没有路,许多枯枝败叶横七竖八,许多藤条荆棘缠绕去路,各种怪兽的叫声幽幽怨怨,此起彼伏,即将落山的太阳十分快速,天说黑就黑了,一下子周边就暗了下来。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脚要移动一步都非常拖沓,脚底又软又滑,使不上劲,我在恐惧和焦虑中艰难地向前挪动。突然,前方出现了村庄,有灯光和人的声音。我大声呼叫,但怎么也喊不出,幸好,虽声音没有喊得出来,但却喊醒了自己。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时,我正在读《论语的处世智慧》,在讲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时,书中举例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玄奘从长安出发时仅有28岁。他是只身一人混在商人中间出境的。过了玉门关,进入一望无际的莫贺延大沙漠,有八百多里长,又称八百里流沙,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寒风如刀。茫茫黄沙之中,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玄奘孤零零一人,只有一堆堆白骨和驼马粪当路标。玄奘走着走着,不小心把一皮袋清水泼翻了。但他还坚定地向西行走。在滴水不进的情况下,他又走了四夜五天,口干唇焦,终于晕倒在沙漠之中。幸好,那里离水草地不远,到了夜半,凉风习习,把昏迷中的玄奘吹醒过来。玄奘的老马驮着他找到了水源,脱离了险境。

  读着这些,我似乎来到了那段文字的旁边忐忑不安,也因此震动和失眠。我只觉得玄奘艰难西行的形象不是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直至进入了我的思维疆域,一个综合的气息已经渗入了我的身体,后来组装变异成以上那样一个奇异的梦,成了我吸取思想、表达感受的出入口。

  由此想来,玄奘艰难西行的故事不会结束,这个故事会变成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故事。

  写到这里,胡适的《梦与诗》又来了: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像,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奇妙的文字,奇妙的情境,奇妙的温暖旅程。

  现在我主要读散文。年初网购《散文》杂志社编写的20212022年度《散文精选集》,分上下册。这些散文篇幅普遍较长,5000字左右。一条红线牵着,分几个部分来架构,洋洋大观,丰乳肥臀。一个人物、一个名胜,或者一个历史事件,写得详尽厚实,枝繁叶茂。一个晚上看一篇刚好。

  最近我到书城买到了几本散文、随笔集,有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有余华的《余华散文》,还有韩少功的《人生忽然》。这几个都是现在活跃在中国文坛的顶级散文大家,他们都是专家教授,多方收获,著作等身,获奖无数。《人生忽然》上个月刚刚在深圳出版发行,“错过这本书,就可能错过对这个时代的回应和思考。”读大地,读时代,读自己。这是韩少功的倾情推销词。冯唐是医学博士、高企董事长,也是战略管理专家。他的文章从结构到语言,风格当属另类,用他的话来说,写得“见佛杀佛、见祖呵祖”,有点“无法无天”,直让我读得称心快意,过瘾叫绝。余华是大学老师,娓娓而谈,饱含深情,主题明确,结构清晰,留有想象,每一篇都是范文。

  我想,在闲暇之时,能跟这些人读心、读灵、读诗,看花、看海、看月亮,扯着他们的衣角,一步一步跟着走,那是一件开心的事。

 

2023714

 

  作者简介:梁耀鲜,壮族,广西田东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语文教师出身,供职多个行业。爱工作爱生活爱文学,诗情约画意,我手写我心,喜欢在散文诗歌创作中寻找快乐。心香一瓣常分享,网络报刊有稚文。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