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坐着专列去北极
作者:安玉琦
东北三省的省会城市我都去过两三回,但最为心念的是北极、满洲里,还有长白山和天池。本来去年我们已报名《闯关东》旅游专列,但后因有批游客由于疫情被滞留满洲里数日,吓得我们将 行程取消了。今年又有几趟游览东北专列,我们权衡再三,选中凯莱旅行社推出的《向往的东北3.0/向北,向北,再向北,坐上火车去北极》(2023.6.29-7.11)旅游专列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第1篇/ 满目青绿:那是夏日的流行色
树们啊,
大形无声,
却留下荫凉;
人们呢,
能说会道,
但切莫口是心非!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南北朝·谢灵运】
诚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一路北上,一路青绿,但仔细观之,各地的绿却有着不同的韵律和色调,教人想起绿叶捧举鲜花的奉献精神,由此对这夏日的绿愈发爱慕,使得心情也凉爽起来……
2023年6月29日凌晨5点,临沂司机师傅来日照接我们先到临沂拼坐大巴,我们7团36人一起去枣庄西站乘坐专列,开始东北之旅……
头晚下起中雨,这“是一场让人心醉的奇妙的盛宴。……它来的兴致盎然、气势磅礴;去得也心满意足、潇洒自如。”(杨锐《夏天的雨》)时至黎明雨滴戛然而止,莫非寓示着出行好兆头。“雨过天晴,天空澄澈得像一片片清莹的水晶,好看极了。雨后的大地,也似乎多了一份柔情,空气里处处飘散着泥土的芬芳。草木更加葱绿了,花儿也开得更加艳丽了。微风轻轻拂过,捎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真让人心旷神怡。”(杨锐《夏天的雨》)再看一眼院内石榴树上青色的果实都挂着水珠,闪烁着翡翠般的光泽,给人一种心满意足的喜悦;院东的金桂、院西的四季桂枝叶朝气蓬勃,翠绿欲滴,活鲜着向你招手致意;院外栏杆上攀爬的南瓜、丝瓜、苦瓜藤蔓勾肩搭背,交织出绿色瀑布,像是在为你壮行;而那些黄的花、白的花、红的花朝着你笑逐颜开,像是为你出行助兴……因为有绿的使者护佑,夏天的酷暑或溽热又算得什么呢?
依维柯驶上同三高速,几年未踏此途,依然平整如初,而两边栽植的杨树、水杉、柳树们却高大起来,形成绿色的屏障,气得毒辣的阳光怎么也投射不到路面上,于是在树们绿色的加持下,使得依维柯一路顺风,不知不觉便驶上了沂河大桥。沂河整治得异常出色,我总觉得它如上海外滩好有一比。今日至此,沂河水碧波荡漾,清澈如镜,尤其树们的倒影映入水中,婆娑舞动,使得河水愈加清澈、碧绿……
我们在枣庄西站坐专列。先以“枣庄西站”为背景拍摄合影“铁青国旅小庆东北专列贵宾团”。进站还有段时间,我便巡视树们,但它们实在太少又太小,不足以遮阳蔽日,于是我想起了“万亩石榴园”,那可是枣庄的骄傲,并不亚于“台儿庄古城”,因为石榴不仅甘甜好吃,而且寓意深刻,什么多子多孙啦,什么团团圆圆啦,人们都称它为吉祥树。还有一种檀树,它生长在一条深邃的山沟里,据说树龄都上千年了。“咬定青山不放松”,大概说的就是它吧!我曾几度围着它感叹过,但就是找不出合适的词句表述它,只剩下思念的份儿。今日来到枣庄,油然想起它,亦在情理之中。
专列经过兖州,这里的树们也翠绿着,但我觉得它们的叶片更加厚重,有种承载历史之重的感觉,因为孔子就诞生于兖州的曲阜,“杏坛”就设在大杏树底下,孔子圣贤七十,弟子三千,想必大多数都在杏坛下面,聆听过孔子“之乎者也”大道吧。所以,我觉得这里的树们也绿得并不简单。
专列停靠泰山站,不远处的松树、柏树、榆树、槐树们枝枝叶叶都有着泰山的风骨,青黛、苍绿、挺拔、刚直,虽则曲枝虬干,但却不屈不挠,给人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豪情壮志。我觉着,泰山的青枝绿叶,有种神谕的昭示。
专列驶入济南地界,自然让人想起“半城荷花半城山”的美景。但是济南的夏天却有着山东“火炉”之称,太阳毒得让人睁不开眼,不过,济南的绿树荫凉,诚如诗人袁帅所吟:“生如夏花,会被纸笔烙印/抽出一页画、一句诗/恶热死去,你活下来”,进而,“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宋·辛弃疾】是何等地畅快啊!
是的,专列驶过济南黄河大桥,便是鲁北平原——一马平川、一望无垠的大平原,这里树木的青绿便显得微不足道,必须让位于玉米、高粱、水稻、黄豆,甚至棉花,它们的青绿是广大的,是一统的,甚至成为体系,如果画家用水墨绘作下来,那该是怎样的一幅“夏之田野”的优美画卷呢?
专列驶出山海关,便进入东北广袤大地,关里关外真是两重天呢。气候不同,温差很大,青绿也截然不同。关内的青绿有点厚重、沉稳,甚至张扬,而关外的青绿则轻柔、从容、平淡,看上去更让人舒坦,更让人爱慕,由此给人一种“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宋·周邦彦】的无限遐想。
关外的山山坡坡、沟沟壑壑一览无余青绿着,少见一处“裸体”,更不见“光头”,青绿得漫无边际。专列慢下来时,两边的青绿如同绿练翩飞着,使之心扉也跟着舞动起来;专列快起来时,两边的青绿如同绿波荡漾着,给人一种“心潮逐浪高”的感受。
在我的想象中,高高的兴安岭该是多么的巍峨、雄峻、壮观、震撼啊!然而,专列沿途所望见的大小兴安岭并非如此,山座如同一个一个青绿的蒙古包,只是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边际,在专列的带动下,如同绿色波浪不间断地起起伏伏,直到天边,洁白的云朵好奇地追随着,好像要探究它的归宿到底在哪里……
深山密林,荒无人烟,这便是人们对东北的原始认知。然而,此次来到东北,完全超乎我的想象。深山密林——你在哪里?即便我们已抵达“金鸡之冠”的北极村,也没有出现想象中如同威虎山的“林海雪原”,只是在海拉尔往满洲里的国道上,大巴穿行了一段原始森林,但也未呈现奇特景观。不过,当大巴进入长白山腹地时,的确有种“穿林涛,跨雪原”的原始森林景象,并标示着“这里是野猪出没地段”,再深入进去,“这里是黑熊常来的地方”,然而,我们眼福不够,连只松鼠也没见着,不禁对长白山消弭了不少的神秘感……
这回再说“荒无人烟”,便是“弥天大谎”。虽说东北地域广袤,村庄稀少,但因土地肥沃,没见撂荒的地段,玉米、高粱、大豆、水稻长势喜人,跟江南鱼米之乡并无两样,就是那青青的麦苗儿,只有一拃之高,给人以惊喜;咱们丰收的金黄小麦都做成香甜饽饽了,东北这“嘎嗒”麦苗儿还青青着呢!即便河堤、沟壑,甚至沼泽地也都绿油油的,它们以自己的绿色生命呵护着原生态。铁路两旁的灌木林、白杨林、松树林组成绿色屏障,像士兵那样日复一日地卫护着铁路大动脉,使之畅通无阻,一日千里,高歌猛进……
据说,东北树木有千百种,就连原居民也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好在我收获了白杨树与白桦树的区别,乍看上去样子差不多,殊不知把它们弄混了。听过导游介绍,其实识别起来并不难:白杨树可以人工植栽,白桦树全仗自身树种,而白桦树是成坨生长起来的,有种“抱团取暖”的品行和“团结就是力量”的象征。
树们啊,大形无声,却留下荫凉;人们呢,能说会道,但切莫口是心非!
2023.07.13开笔
2023.07.14草成
2023.07.16润色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