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忙罢

忙罢

 

作者:贠靖

 

  在我的家乡关中地区,这个时候应该是一年中最清闲的季节了。现在的夏收已与过去大不相同。过去从播种、收割、拉运到碾打,全靠人力来完成,收一料庄稼能蜕一层皮。现在收割、脱粒都靠收割机,麦子运回家晾晒几日就可上囤了。

  收割后的麦田,黄灿灿地铺展在蓝天白云下,要晒透了,待到九十月份再进行耕种。这期间就没了事情可干。村里的男女青年便结了伴到城里去打工。他们的到来,把乡村人的淳朴、勤快也带到了城里。在火车站、建筑工地上到处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这个时候,劳务市场的人也多了起来,若要找一个装修、搬运的零工也就方便多了。

  年轻人外岀打工了,村里就只剩下老人。他们是闲不住的,有女儿春节才岀嫁的,这时便张罗着,磨了新麦,蒸了花馍、炸了油糕,去女儿家看忙罢。但这类人家,毕竟属于少数。

  多数老人似乎比平时还要忙一些。当然,最辛苦的还是母亲们,她们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啦,比如酿醋、沤浆水,晒豆角干,等儿女们回来吃。还有就是织布,糊褙子、纳鞋垫,做鞋子。她们要在这农闲的几个月里,做足一家人一年穿戴的针线活。男人相对要清闲一些,就只是偶尔在她们浆线,做醋胚时帮忙干些体力活。

  忙罢,或许正是盼归的日子。这时房前屋后的豇豆秧上就结满了一尺长的豇豆,黄瓜已有娃娃的胳膊粗了,西红柿也红透了,做父母的就天天站在门口,朝着村外的路口张望。

  记得父母在世的时候,收罢麦子,我便要回家去看望他们,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请他们到城里住些时日。这时他们总是会找岀一大堆理由来搪塞:家里的猪呀鸡呀离不了人!实在没理由可找,就说在村里习惯了,到了城里住不贯。有时实在拗不过,跟着我到了城里,住一两天便要回去,说家里离了人不行的。我心里清楚,他们不是住不惯,也不是家里离了人就不行,而是他们不想给儿女增添麻烦。

  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很大,村村都铺了柏油路、水泥路,装上了路灯、自来水。前几天有人进城来说,镇上的乡村大舞台今年搞起了纳凉晚会,每天晚上都有演出,相声,小品,舞蹈,秧歌、折子戏,多数都是村民自编自演。也有县里市里的文化下乡,组织剧团的专业演员下乡演出,很是热闹。

  有人说家乡是一首歌,唱不尽四季闲愁。家乡是一首诗,道不尽心中牵挂。我要说家乡是一幅画,她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前些天,远在老家的大姐进城来办事,给我带了一大堆自己种的蔬菜水果,极力邀请我们一家人回去避暑,看演出。我以工作忙、走不开为借口推辞掉了。

  实际上我是不敢回去,怕回到家睹物思人,想起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来不能自己。

  在每个人的心里,总有一片土地让你牵挂,总有一些情景让你记忆犹新,这大概就是隐藏在心底的浓浓的乡愁吧。

  每到夜深人静,我就会想起过去和父母一起收割碾打麦子的情景,想起父亲站在阳光下晾晒麦子,母亲浆线纳鞋底的情景,还有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炸油饼、包饺子的情景,思念如草一样在心底生长,我常常不由自主的泪湿衣襟。

  忙罢,闲不下的思念。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