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坐着专列去北极(之四)
作者:安玉琦
第4篇/满洲里:独具异域风情
满洲里,
地处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相邻边界,
因此,将异域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初来乍到的游人就像“雾里看花”,
怎么也看不够,
怎么也看不透,
真想赖在这里待个十天八日的。
(1)
我们在伊图里河下来火车,已是上午11点多了。广场上挂着“热烈欢迎山东旅游专列各位贵宾”横幅,欢迎队伍更为壮观、更为庞大,尤其花枝招展的舞者翩翩如飞,有如彩蝶般朝你涌来,给人一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受。
我们在“神鹿”饭店吃过午餐,便乘坐大巴沿着“边防公路s301”行驶而去。一路风光无限,容不得你眨眼,因为风物变幻莫测,稍纵即逝。森林、群山,草原、湖泊,羊群、马队,蓝天、白云……如同电影特写镜头不断变换着,给人一种大自然无限美好的享受。
付导在车上告诉我们,草原上的这些羊群、牛群被牧民称为“游走的银行”。尤其“三牛”最珍重。何为“三牛”?是由雄健的公牛与肥硕的母牛杂交所生,成年公牛特别高大、特别紧实,每头牛都值3万元以上。而成年母牛呢,每天可产奶40斤,每斤30多元钱。
“谁知道,这些羊群、牛群在草原上吃草规规矩矩地,不越雷池一步?”见没人回答,付导沉吟片刻便说,“那是因为牧场都分给牧民了,久而久之,牛羊们在哪儿吃草都习惯了,不会跑到别人牧场去。每户牧民有三个牧场,每个牧场一千亩,两个牧场轮流放牧;另外那个牧场养草,等到秋天打草,打成的草墩每个重达500斤,而且雨雪打不透,是牛羊们的过冬美食。”怪不得哟,大草原一直绿绿茵茵的,保护原生态,就得科学放牧嘛!
那条叫“根河”的河,就像神灵似地如影相随,我们走到哪里它就会弯曲着过来,直到额尔古纳湿地愈加澎湃起来,好像有意过来为游园的人们助兴似的!
至于河流,可是满洲里人的精神图腾。大凡河流经过的村庄、城镇都会以河流命名的。因此,有“根河”,故有“根河县”。正如老子所赞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
途中浏览“额尔古纳湿地公园”,园区太大了(占地12072公顷),我们是乘坐观光车兜着圈儿观光的,尽管景物闪烁不定,但也让人满心欢喜:高大的树木向你致意,婆娑的灌木丛向你招手,茵茵的青草给你铺展绿毡,妍妍的鲜花朝你微笑,欢乐的鸟儿对你歌唱,畅游的鱼儿为你舞蹈……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吧。
观光车在“亚洲·最美湿地”停下,这里是该园核心景区。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题字石刻,教人感念额尔古纳这片湿地来之不易,以及它的难能可贵,诚如著名作家迟子建所描述的那样:“那片被世人称为‘绿色宝库’的土地在没有被开发前,森林是茂密的,动物是繁多的。那时的公路很少,铁路也没有出现。山林中的小路,大都是过着游猎生活的鄂伦春和鄂温克人开辟出来的。始于六十年代的大规模开发后,大批的林业工人进驻山林,运材路一条连着一条出现,铁路也修起来了。在公路和铁路上,每天呼啸而过的都是开向山外的运材汽车和火车。伐木声取代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其实开发是没有过错的,上帝把人抛在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答案吗?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的生存。”
今生有幸,终于让我们见识了额尔古纳湿地公园“和谐生存”的美丽景色,足以聊慰人生。
(3)
S301边防公路,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战略公路,因为它穿行于中俄边界,极目可望俄罗斯小镇、哨所、界碑,甚至隐约的牛羊马群;同时,也是一条优美的观光公路。此路虽然不甚宽阔,但平坦顺直,大巴跑起来试不着颠簸,因此便于瞭景观物,大饱眼福。
大巴驶过一片密林,出现在眼前的便是绿茵茵的草原,辽阔得一望无际,连绵不绝,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呈现出一副无限美丽的自然画卷。付导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其面积 10万平方公里,天然牧场面积占80%。远远望去,白色的羊群在草原上吃草或游走,好像片片白云凝聚着、漂浮着,又好似粒粒珍珠洒落在草原上,让人喜不自禁。
越过一道山岭,天边的群山绵绵不断地伸展开去,好像玄学哲理似的奥妙莫测,本该青翠的群山,却呈现出赭黄的样貌,付导见我们疑惑、好奇,便说“那道群山就是中俄边界线。老毛子小肚鸡肠,怕我们的羊群过去吃草,每年都得烧荒几次,所以光秃秃的很难看。”我揣摸,由于咱们这边太好了,他们攀比不起,于是生发“葡萄酸”心理,那也有情可原吧?
从车窗远眺呼伦湖(又名达赉湖),就像镶嵌在碧绿草原上一颗晶莹的宝石,令人爱不释手,又想入非非。付导说,呼伦湖,蒙古语的意思是“海一样的湖”。它方圆800里,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北方第一大淡水湖。其位于呼伦贝尔草原南部边缘,为中蒙两国共有的湖泊。古老的乌尔逊河把贝尔湖和呼伦湖连接在了一起,呼伦贝尔因此得名。
由于一直下着雨,以上景观都是从车窗里瞧见的,不免丢三落四、捕风捉影,一管之见,无须当真。
半途车停草原客服中心,要在这里吃晚饭。原本是在草原上举行“下马酒”欢迎仪式的,因为大雨滂沱,临时改在大礼堂里,上百桌的游客,济济一堂,要过道都磕磕绊绊的,可见其“下马酒”的窘况了,只是在前几桌意思了一下,那种下马酒盛情、真诚、虔诚的仪式感,真是没有感受到。好在还有刺激味蕾的“蒙古第一宴——诈马”。何为“诈马”,说是元代宫廷有一道呼伦贝尔著名的诈马宴,就是把整牛或者整羊用炭火烤制出来,分割后,装盘上桌。今天晚宴,最后,每桌端上一盘“诈马”,香味扑鼻,使得味蕾亢奋,便顾不得体面了,都用手撕扯着,我撕得一片羊皮,但咀嚼不烂,偷偷包裹在餐巾纸里,便离桌了。心里老不服气:“诈马”,莫非也“诈人”吧?
什么叫“不夜城”?在我有限的游历中,满洲里实属翘楚。我们夜间12点进入城里,从车窗望出去,整个城市都沉浸在灿若银河的灯火之中,仿如来到晶莹剔透的人间宫阙,令人心驰神往;此时的大街小巷依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真的不知夕时还昼时了;犹响耳边的“夜半歌声”,以不同的曲调、不同的唱腔、不同的语言……从广场上传来,从卡拉ok厅传来,从大街闹市传来,从小巷里传来,使得这座城市沸腾了,也更加亮丽了。
可惜,没到夜市里亲身感受一番,因为过于疲劳,沾枕便睡着了;好在,那变幻莫测的夜景都进来梦乡里……
(4)
最令人翘首而又好奇的是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景区”。它是集建筑、贸易、购物、观光、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大型区域,很壮观,很繁华,也很新奇,因此让人十分留恋。我们先进入“中俄互贸商品交易大厅”,俄罗斯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式样新颖,价格适中,使得女士们“抢购”不跌。鄙人向来不擅长购物,只给小孙女购得一个套娃。后来在广场上也有兜售套娃的商贩,款式、大小一样,价钱却是大厅里的一半,于是又购得一个套娃。成双成对,想必套娃也不会寂寞的。
我对这里的建筑情有独钟,拍下了不少的景物,诸如北疆明珠、庞大套娃、俄罗斯超市等等,尤其“北国第一门”让我驻足难移,读着文字介绍也很满足:这个坐落在国境线上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原来称作“中华门”,现在改称“北国第一门”。整个大门由五个小门组成,中间正门最为高大,那是中俄早期互市贸易区的通道,显示了它的雄伟和苍劲。“北国第一门”是互市贸易旅游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式建筑,红墙黄瓦,以威严的姿态屹立在中国的边界线上,彰显了中华民族古老建筑艺术的端庄典雅。
我们跟随付导过边检来到国门景区,在一个图腾柱前,他告诉我们,从这个角度拍照,中俄国门便可同框。我对准那里拍摄下来,一点不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宏伟壮阔、威严庄重,俄罗斯国门蓝底白字写着“POCCNЯ”正好套进中国国门右侧下端,就是看上去不怎么起眼。进来里面,便可近距离仰望“国门第一岗”,执勤卫士挺立在岗亭上,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雄形象,犹如伟大祖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我凭票进来国门入口,快步登上国门建筑二层连廊,从落地玻璃窗望出去,俄罗斯边境城镇近在眼前,但不见高楼大厦,也没有奇特的景物,反倒大片的草原枯黄着,有种“秋风扫落叶”的苍凉,这使我想起了付导说的“他们有烧荒的习惯”,便不足为奇了。于是,我换个角度眺望着,又看到了俄罗斯国门,但比“同框”里的那个“国门”庄重、宏伟多了,它横跨三道铁轨,有如“横空出世”般让人瞩目。这时,两列火车对面驶来,轰轰烈烈,你来我往,可见中俄友谊多么深厚、久远……
(5)
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久已心向往之,但它太广阔了,到处都挂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牌子,《我和草原有个约会》到底在哪儿?因此闹出不愉快。付导却说,我们一路看到的草原都是呼伦贝尔大草原——这使我联想到那年在桂林旅游,行程有“精华漓江”,导游却改变景点,去了刚开发的“漓江”,因为有团友去过“精华漓江”,揭穿了她的“西洋镜”,最后打成协议,补了个“竹筏游”,方可息事宁人。
这回我们来到“呼伦贝尔欢迎你们”的大草原,放眼望去,我总觉得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就像先前看过的希拉穆尔大草原,并无二样。
因为在这里有个自费项目,“马颂表演”280元,再赠送“访问牧户”。于是,付导急匆匆带我们来到“哈萨尔游牧部落”,进入“其其格游牧人家”,与其说“访问牧户”,倒不如说“吃喝在帐篷”——小方桌上摆放着一盘盘奶片、锅巴、炒黄米等,还有一盎酸奶,一壶奶茶,品赏着还算顺口,就是不见牧户,有点扫兴……
那个“马颂表演”更让人大跌眼镜。入场后,看到骑手与马匹热身的场面,想必这场“马颂”是很有看头的。因此,我录下了不少的视频。终于开场了,先是演奏马头琴、独唱草原、演绎草原恋人,其后就是骑手与马匹的表演,奔驰、越障、拾物,再就是马上翻腾、马上射击、马上刺杀,最后两军对垒,人马大战,败者为寇,胜者为王……如同网上游戏,娱乐而已。
这天晚饭吃的很早,因为要从满洲里去赶海拉尔18:15的专列,大概还有两个半钟头的行程。
2023.07.28开笔
2023.08.01拟就
2023.08.02润色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