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的事
作者:娄炳成
友人善意地提醒我,多关注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我就想,什么是我自己的事呢?是不是可以笼统地界定,凡是无关于别人的事,大约就是我自己的事了吧?但仔细琢磨,又觉得不是,或不完全是。大多数情况下,我是独处的,除了吃喝拉撒,在电脑前码字之外,剩下的就是退休后仍然残留的一点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包括与家族亲人们的往来了;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包括与家族亲人们的往来,圈子愈来愈狭小,范围愈来愈窄促,次数愈来愈减少,使得我不得不将其视为常态,习惯性地去接受,去适应。
伏天到来的前半年,我伏案在电脑前写下了大约四十万字,可谓是在做“我自己的事”。期间,患甲流感一次,服药五天,因饮酒嗓子发炎不得不打吊针三次,累计十五天,因腰椎间盘突出老病复发治疗两次,累计两周;其他的时间,都在做“我自己的事”,但还是与弟兄姊妹们出门短途旅游三次,与友人们聚餐聚饮若干次。在我写作的那些日子里,我不去打扰任何人,反而生怕任何人来打扰我,拒绝了许多次友人们的邀约,吃饭、聚饮、打麻将,甚至是踏春游玩。
进入伏天以后,持续性的桑拿天气,迫使我无法久坐于电脑前长篇大论地码字了,除了零星写一些简短的小散文、习写诗歌之外,基本上无所事事。腰椎间盘突出的老病治疗无效,阳过的后遗症使我不再能连续饮白酒,比起去年以前,我参加聚饮和光顾啤酒摊的频率大为减少,这使我进入了很落寞的时期。
我有四大爱好:写作,垂钓、旅游和饮酒。退休前,碍于身不由己,不能时常出门旅游,写作、垂钓、饮酒尚能坚持;退休后,按理说,四者都可以无条件去实现了;然而,长江禁渔、身体状况不宜长途坐车、不能持续饮酒,却让我只剩下了勉强可以写作这一项爱好了。倘若到了连这唯一的一项爱好都无法坚持下去的地步,我是不是就没有“自己的事”可干了?不敢细想。
造化弄人。毫不避讳地说,现今的我尽管衣食无忧、物质生活较为优厚,但却在身体的孤单和灵魂的孤独双重的泥沼里挣扎。令我欣慰的是,我的身体是孤单的,但灵魂还尚未孤独。身体的孤单是浅层次的、可以克服和适应的;灵魂的孤独却是深层次的、可怕的和不可拯救的。然而,灵魂不是游离于身体之外的,是要有附着、要有寄托、要有归宿的;灵魂不是一只鸟儿,可以栖息在任何一棵树上;灵魂是一叶扁舟,无论走多远,都得回归到自己的母港。
人们对“家”和“安”的释义都是望文生义,即“屋子里住着一口猪”和“屋子里住着一个女人”。居住了女人的屋子是安然的;而居住着一口猪的屋子却不是“家”,是“圈”。“圈”有困顿、被藩篱围圈起来的意思。一口猪,能有多大的活动范围?能有多少生活情趣?能有多少生命意义?这恰好是我的现实处境的真实写照。对于我而言,“家”的释义还不如同样有家字头的“穴”,巢穴、虎穴、蚁穴,即便是墓穴,里面躺着的起码还是人,而不是猪!
我将我的“家”起名为“三无斋”,亦叫做“三不斋”。“三不”好解释,即“不再为国家出力,不再给父母尽孝,不再给儿女尽义务”,而“三无”却有三层意思,一取之于《礼记·孔子闲居》:“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二是说我身体尚好,无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这第三层意思就讳莫如深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不便说,不可说。
一位友人出于好心,给我介绍了另一位友人,而这个“另一位友人”,我在三十三年前就熟悉。见到她之后,她反复强调当年的我如何帅气,言下之意,哥已不是当年的哥。我亦称之为“资深美女”,对方却说,她刚届不惑之年。我就想,难不成我当年认识她之时,她还是一位幼女?就回答她:应该是年近花甲。结果惹恼了她,说我还不如八十岁以上的老头!我不以为我已经老态龙钟到了连八十岁以上的老头都不如了。但仔细一想,人家杨振宁八十二岁娶了二十八岁的翁帆,我虽然只有六十六岁,但相比于杨老,我非但不如,简直无地自容!
哈哈,我们同样老了,但都不服老。对方有少女情结,可以理解;但我却没有如此自信,只能敬而远之。我对任何人包括异性,从不回避自己的年龄,我也懂得女人尤其是资深女人,最忌讳别人问及年龄,但男士中也不乏忌讳言老者。若干年前,我见到了一位熟人,说多年不见,你苍老了许多。对方立马生气了,连声反问:我老啥哩?我老啥哩?去年也是如此,因一位名人故友比我大十三岁,我称其为某老,结果对方也同样连声反问:我老啥哩?我老啥哩?前者是我没有在意说话的方式,后者是我尊重对方,却都遭遇了同样的尴尬。年龄学识阅历如我者,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不断成长,深感做人时时如履薄冰!
在人际交往上,当友情到达了一定程度时,就有了关注,有了热度,有了亲近,有了念念不忘。但是,同样也有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效应。把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加温,青蛙会因为舒服而被煮死;而把青蛙放进开水锅里,未等再加温青蛙就会一蹦而逃离。多么浅显而实在的道理,问题是,道理懂得,却在实践中很难做好,要么太过,要么不及。高手打太极,低手心太急,做人的学问很深。但是,一旦成了“高手”,就有了“套路”,掌握了一种驭人之术,就失去了真诚,其可信度就大大的降低了。孰优孰劣?何以取舍?着实让人为难。
做人一如猫狗。猫是奸臣,狗是忠臣。猫会卖萌,会谄媚,会撒娇,会表现出各种可爱的姿态,以此换取人的青睐,但终归是为了博得人的宠爱,赐予其食物,这与历史上的奸臣的诸种行为高度一致。猫的这些讨好人的技能,狗也会,所不同的是,猫和狗在得到了人的宠爱和赐予之后,就有了截然相反的表现,猫会背弃主人,另攀高枝;而狗则会更加感恩主人,对主人愈加忠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过去,大家都很穷,人际交往关系也就很单纯,没有那么多曲里拐弯杂七杂八的东西。现在是金钱社会、利益社会,那种只讲感情不讲物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天下无净土,就只能在自己的内心坚守一方净土,不要去管他人,别人世俗也好,功利也罢,各有各的活法,存在即合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多关注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好的明智之举。
实际上,人不能改变别人,却能改变自己。别人将门关闭了,就是拒绝打扰,你再去反复敲门,就显得不礼貌了。试问,你不去关注别人、不去打扰别人,会死吗?答案是不会;既然不危及到生命,不是生活的必须,那又何必呢?倘若还执迷不悟,那就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不能与酒为伍,那就与茶为伴。酒里乾坤大,茶里日月长。就着一杯清茶,把自己心里的那些事系数摆起来,仔细地清理一番,哪些应该淘汰,哪些值得储存,趋利避害,辞旧迎新,车到山前,船到桥头,不又是一番境界吗?连人最终都会死去,化为乌有,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人和事呢?那就做个听话的乖孩子,多关注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活出自己的样子吧。
作者简介:娄炳成,男,甘肃省陇南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戏剧、红学评论、文艺评论等作品300万字以上。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