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夏萤

夏萤

 

作者:梁耀鲜

 

  早上就有了快递信息,下午又有催收电话,我的心自然涌起了莫名的期待。我到收发室打开包裹,不出所料,在这个夏天,我盼望多时的自己的散文集《写给小城》就像一只夏萤,熠耀迎宵上,林间点点光,虽然微小,虽然只如星火,虽然来得迟了一些,但它的到来,仍像一片刚刚聚集的火烧云,在我的心头灼灼燃起,让我多少有些激动起来。

  我的书稿是在去年的十月份寄出的,订合同,缴费,再一次选稿磨稿,经过一段相当严格的程序之后,就进入了等待时光。等待总是漫长的,从原来初定的春节前,到商定好的五一前,想象的模样,期盼的心情,都在合同原先约定的可以接受的模糊期中反复徘徊。我偶尔也会问一问催一催,总是希望那一份激动尽快落地,那一缕墨香早一天飘临。端午节准备到了,出版传媒公司来了确信,新书已经付梓,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谁知道这一等,又耗去了一个月。

  原来我心中早就滋长着一个美好的计划。在芒果文化节那天,我要到县城卖芒果最热闹的地方,抢一角陋室,铺一块木板,跟果农老板们说说笑笑,忙忙碌碌,一起摆摊。他们卖果,我则卖书。卖品不同,心情相同。我的摊前会张扬地挂出《种了一种果 火了一座城》这篇拙作,跟来来往往的客人们分享,文章的标题要艺术地展示和夸张,以体现作品的感情和主旨。旁边要用我的新书垒成一个造型别致的大芒果,让书中的文字和符号也衍生出生命的质地和活力,渗透出生活的美和芳香。我想,我的新书不一定像芒果一样有很多的人来购买,但它一定会以芒果文化节不一样的身份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夏风习习,芒香墨香,男女老少,鸿儒白丁,有人翻,有人看,有人评,足矣。

  可惜这一只夏萤姗姗来迟。

  慢有慢的理由,迟有迟的效果。看得出来,与我合作的出版传媒公司为了出版好我的作品,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新书到手,我翻了又翻,总体感觉还是达到了心中的所想。封面封底的主色调用的是紫灰色,营造出了有些年头的古老小城的氛围,跟书名相融相通。压题照片选得独具匠心,是陌生中的熟悉,是想说又能出来的画面。一片低层楼房,一个街边公园,一条绿树成荫的滨江小道,还有那艘停靠在码头旁边整装待发的小船,跟我们这座小城何其形似神似。大幅的压题照片下面是“写给小城”四个草体字,书名下方是我的署名。这样的设计看起来稍有点压抑,但还是可以接受,若书名放在小城上方,会显得有些突兀,若放在左右两边,也会产生游离的感觉。书的封二是作者简介,内容是去年十月份写的,现在看来已经有点过时。照片倒还算是新的,那是我在深圳“湾区之光”摩天轮旁边的一片草坪上拍照的,阳光明媚,海风拂袖,我斜坐在躺椅上,一副怡然。

  在序言的前一页,我把《红旗旅社》开头的那段话单独拎了出来:

  “走在越来越深的岁月里,轻翻黄卷,回望曾经,我们会在不一定是跌宕起伏、骏马驰骋的琐碎生活中找到一点点色彩,一丝丝情韵。那是沉夜中的睡星,烟云里的散珠。如果有可能,我愿意用轻声和闲暇,唤醒它,串联它。它不一定成为历史,但它一定会成为记忆。”

  用这样的方式来渲染感怀,引导心路,让读者在阅读中找到生活中的自己,找回那些曾经的记忆。

  在目录的编排中,我没有按照家国情怀、亲朋戚友之类的来分出多少部分多少章节。跟大多数的文集一样,我用差不多一样的电脑派位,让每一篇文章自由自在,随遇而安,让读者读起来也觉得错落有致,迂回曲折。那是自然之美。

  后记的写法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有人曾勾勒文学时光的演化史,就是从作家中心时代,到批评家中心时代,到读者中心时代。几年来,我的文章发表后,都会有一些热心读者、网友点评、留言、打赏,鼓励和支持我,在本书的后面,我精选部分内容,代为后记,也以此表达我对广大读者的深深谢意。

  后记之后,我从《别样早餐》中剪出了它的结尾段,拿来另行一页,表白我的心迹,也跟读者一起,珍惜当下,向往更加美好的前方:

  “如果哪天惦记上了鸡肉粉,我们就会结队前往作登。蕉果作伴,步步风景。竹林放歌,洋洋盈耳。我们都是街头那家卷筒粉的粉丝。百年传承的纯手工制作,已经成为行内一绝。吃完了早餐不回头,顺着龙须河往上走,等着我们的是,登高的田园诗,坡圩的山水画,还有江那的那一株正在盛开的巴西牡丹花……

  封底用一段总结文字作为本书的内容提要,有“很、极、最”等刺眼的字眼,读到时请别不舒服,把它理解为一种心情,一种努力追求的方向就妥了。

  受宠若惊的是,封底的右下角,有一个“品牌强国”的图章,一个猪肝色的“V”型,外绕着一个金色的光环,下面写着:特别推荐书籍。

  本书最后是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其间费了不少周折。该出版社是直属中央级出版机构,一级出版社,能傍上它,心中都是感激。

  《散文》主编汪惠仁曾经说过,有的作家有了代表作之后就不再出新的作品,有的作家的处女作就是代表作,其后也不再写新的作品。他的分析结论归结为“认真”两个字。这些分析文字通俗而不易懂。文学殿堂,邈邈云梯,浩浩山关,心向往之,达者几人?

  于我而言,夏萤虽小,集合为囊,可亮眼前,可照远方,值得珍惜、呵护。

 

2023724

 

  作者简介:梁耀鲜,壮族,广西田东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语文教师出身,供职多个行业。爱工作爱生活爱文学,诗情约画意,我手写我心,喜欢在散文诗歌创作中寻找快乐。心香一瓣常分享,网络报刊有稚文。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