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30年的“住房”梦
作者:李彤君
老邻居、老同事口中的“老李”,名叫李松林,今年82岁,退休前是白城市五金公司的干部。现在老李住在洮北区的一个新建没几年的小区里,说到住房,老李感受颇深,用他的话来说:“这辈子做梦没想到能住上带电梯的楼房,高层能随时有水用,城市大发展,我作为白城老坐地户,是最受益的。”
说到老李的住房,不能不说到30年前。
1993年之前的李家住的是位于白城城东北角的“三角地”,并排两间下井的房子,冬天还好说,一到雨天院里就积水,全家人淘水成了整个夏天的“必修课”。为这事儿,李家准备了4个异常结实的铁皮桶,就为了舀水方便。
也是那一年,老李的单位给职工盖家属楼,原本生活并不宽裕的老李在小姨子的借款下,争取到了一间50.3平方米的三阳五楼。全家人盼了一年,第二年终于搬进了新房。搬家的时候,老李淘汰了很多烧柴和煤,还有4个铁皮桶,因为住了楼房用不上了。
从平房上楼没多久,新的问题就出现了,五楼上水“力不从心”,二次供水在用水高峰期形同虚设。就这样,从1993年到2003年,10年的时间里,老李家的厨房永远放着3个塑料桶,就为了用水方便。
消消停停在缺水的楼房里住了有几年,因上水实在太费劲,老李一家从城东搬到了城中,欠款换了个70平方米左右的顶楼。搬家时,老家淘汰了家里储水的3个塑料桶。
可这顶楼面积是大了些,但一到夏天,雨水大了就漏雨,楼外下雨,楼里“抗洪”,着实让全家人没少着罪。
一气之下,第三年,老李的女儿就把这个顶楼给卖了,给老李换到了城西的一个80多平方米的二楼。二楼不用爬楼梯,也不涉及漏雨的问题,但没住上一年,问题又来了,这栋楼的下水出了问题,二楼经常返臭味,维修了二年,可始终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没办法女儿又卖掉了这个二楼。
2003年,老李随女儿搬家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楼层太高的楼房,老李和老伴上下楼实在不方便,女儿就又买了个二楼。老李到房子一看,可高兴坏了,不漏雨、不返味,楼下还有花池子,虽然种了很多菜,但还有一排桃树,看着赏心悦目。搬完家的老李,连扔垃圾都变得主动了。
老李家住的二楼,楼前那一排桃树,春天桃花四处飘香,小区还有物业打扫卫生。每年一听说要收物业费,老李都主动跑到物业公司先把钱交上。用他的话来说,有人扫院子、有人收垃圾,这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老李觉得自己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在白城市老城改造期间,老李没事就去小区门口的施工现场看热闹,施工人员闲下来时,他就跟着聊天。当时小区出入不方便,难免有人怨声载道。老李劝不了别人,就作自己家人的思想工作:改造后的白城,肯定差不了,没看电视,设计图可漂亮了,新闻说了,就连小区的路面都给铺平整的。
三年老城改造后,老李所住的小区真如他所说,以前地砖破碎缺失,现在都铺了柏油路,桃树也移种得整整齐齐,楼下小花坛再也不种菜了,各式鲜花竞相怒放。
2018年,老李的女儿告诉他,要买新房子,老李顿时就不乐意了,现在的家住得好好的,搬什么家?老城改变把小区都收拾得井井有条,他实在不想搬家。
哪知道女儿告诉他,你们老两口都快80岁了,上下楼腿脚也不利索,搬个电梯楼,不用走楼梯,儿孙也放心。
就这样,老李搬到了新建的一个带电梯的小区里。
一开始老李不会用电梯,最初的几天,家人怕他不会用电梯再困里面,都是跟着他。可没到一周,老李就学会了电梯的使用。有一次电梯突然罢工,卡在了半空,老李在电梯里利用对讲向物业报告,物业人员马上第一时间过来“营救”。
这件事着实把全家人吓个够呛,楼上楼下的邻居也都过来安慰老人,可老李却说,我都看电视了,遇到电梯故障不要慌,不要自己破门,电梯里有求救电话,如果电梯急速下降,要下蹲保护好自己。
如今老李在电梯楼里又住了快6年了,外孙女的婚房下来了,是入户电梯,房子装修完,外孙女带老李去“参观”。
老李不无感慨地说:“住进楼房30年,我经历过‘爬楼梯’‘不上水’‘屋顶漏’等诸多住房问题,也体会到我们的相关部门对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有多重视,这些年,房子漏雨政府给出钱维修,上不去水的老旧小区给设置二次供水,虽然我搬家了,但老房子的变化,老邻居都跟我讲了。”
曾经,“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如今,“居者优其屋”。
30年沧海桑田,30年日月变迁。这30年,是白城市撤地设市的30年,也是白城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30年。
从居住条件的视角,我们能感受到,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这座城市的面貌和个人家庭的生活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现代人生活态度与住房理念的不断提升,白城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老李家只是白城撤地设市30年的一个缩影,见证的是广大群众生活质的飞跃、量的提高。
住宅变迁史,跨越三十年,白城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