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一座城的记忆

一座城的记忆

 

作者:韩梅

 

癸卯初秋,我来到了珍宝聚集,文化底蕴深厚的咸阳博物院。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前一次是陪外地朋友参观游玩。但是这一次我有机会沉下心来,想去亲近每一件文物的世界,去感受历史的温度。

每一座城市都有见证历史的古建筑,每一个人也都有与这座城市相通的记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法改变一个人对自己所处城市的热爱。

咸阳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心地区,是秦帝国的都城,也是秦汉文化的发祥地。咸阳博物院就在渭河边上,山南水北的文庙内。文庙修建于明洪武4年(公元1371年)。

伫立在文庙的牌楼下抬眼望去,碧瓦朱檐,亭尖是深沉的枣红,飞檐斗拱,木雕精细,琉璃覆顶,庄重秀丽。守在门口的一对雄狮霸气十足,它们与天地相合,与岁月相伴,威严肃穆。

牌楼虽经600多年的历史,依然能感受到它的那份灵动沧桑的美。那种美沉淀了无尽岁月留下的痕迹。

进入庭院,缓步前行,瞬间被精美的古建筑和庭院的景色所吸引。这里环境幽静,古香古色。光滑细腻的青石板小路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了温润的光泽。两边翠绿挺拔的竹子和竹子下面的花花草草给院子的厚重增添了活力。两边廊道里摆放着精美的老石雕,有石碑,石鼓,石凳,望柱,石狮子,门墩,古瑞兽,拴马桩,形态各异,古朴有趣,韵味十足,既有镇宅,辟邪之说,也可做庭院精美装饰。

雕刻者是陕西渭北的老艺人,他们凭借着世代相传的雕刻技艺,经过不断创新,传承,赋予了这些石雕逼真传神的灵气。虽然每个石雕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创造的艺术价值是永恒的。

沿着花荫小径前行,一扇古朴的大门映入眼帘。门敞开着,数丛翠竹掩映门口,沿青砖铺砌的小路往里走,一座青砖碧瓦,飞檐峭台,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矗立在眼前。形态不一的拴马桩林列左右,一泓池水犹如明镜,静静地躺在那里。池上有白石桥,假山,怪石,花坛盆景,奇花异草绕水盛开,红色的锦鲤在池水中嬉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空气中充满了芬芳。

明媚的阳光洒的在波光潋滟的碧波上,闪烁着金色的波纹。隔水相望,远处的亭台楼阁如在画中,四周景色倒映水中,形成一副绝美的画卷,仿佛仙境一般。好一座秀美雅致的闲庭深院!

依稀可见林间点缀的老石桌,石凳镶嵌于草木之间。我在院内丛荫角落中的石凳上坐下来,一股宁静清凉涌上心头。角落的石凳不止是栖息之地,更是游览者思考人生的空间。

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那声音进入我的耳朵,突然感觉那是一种美妙的音乐旋律。阳光穿过玉兰树叶洒落在石桌上,时间似凝固了一般。令我不由得想起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词句来。

陶醉中,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人我的耳中,透过树林依稀看见博物院的图书馆旁,博物院的马社强院长正在送参观的朋友。之前也是一个特殊的机缘认识了马院长,人但凡有喜好,周围总是会聚拢同样喜好的朋友。

自从马院长当了博物院院长后,也曾邀请过我来博物院,而我一直忙于工作,就放在了脑后。马院长博闻广识,又醉心于文化研究,待人谦和热情。我急忙迎上去,马院长很高兴地看着我说道:“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我愧疚地笑了笑说:“今天专程来看您,而且我刚才决定想在您这里打工,而且不要薪酬”。马院长听完哈哈大笑:“您每天在这幽静的环境工作,时不时还可以和文物说说话,远离人群,内心安静,多少人求之不得呢!”

我们边走边聊,马院长感慨道:“自从我来到这博物院,自感责任重大,所有的文物宝贝都是不可再生的国之珍宝,是历史发展的见证。珍视它们就是尊重历史,保护它们也是传承文明。这里的每件文物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随年代久远,仍可见他们煜煜生辉。古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娴熟成就了每件作品。周秦汉唐四朝文化定鼎的博物院,从仰韶文化到秦灭六国,再到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遗落田间的秦砖汉瓦,古渡残阳下的桥桩遗影”无不闪耀着古文化的光辉。作为博物院长,我能感觉到他对文物的感触是最深的。他若有所思的喃喃道:“如果文物会说话,你说,他们会怎样讲述过去的千秋风华呢?”

听完马院长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是呀,这座城市的历史曾经出现过无数璀璨的人物,有千古一帝秦始皇,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还有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以及那些诗人文豪,他们都在这座城市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时光荏苒,时事变迁。渭河穿流而过,一去不复返。“秋风似渭水,落叶满长安”这些留下来的耳能熟祥的诗句都和这座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和曾吹拂过这块地的明月清风有关。  

不知不觉中,在马院长的带领讲解下,我们参观了博物院的六个展馆,欣赏了两万多件文物,每件都是精美绝伦,凝聚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印象最深的镇馆之宝有西汉的玉仙人奔马,秦龙纽錞于,西汉鎏金鲁王虎符,汉鎏金铜熊,唐鏨花金执壶,西周凤鸟铭文铜鼎等,尤其是和lv老花图案一样的秦咸阳宫空心砖,龙纹地砖,都带着秦文化的雄健气息,真正称得上“秦砖汉瓦”的美誉。我不仅赞叹它们在当时社会的实用价值及古人的极高的审美情趣。它们静静的守候在博物院里,仿佛诉说着秦王宫里那些离别愁绪,悲欢离合的故事……

最令我震撼的是,杨家湾出土的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馆。站在展柜前,看到形态逼真,千姿百态的佣,不仅心潮涌动。3000个陶俑列队森严,战车气势磅礴,步兵,骑兵感觉会随时步入战场,嘶鸣的战马直竖耳朵,双目圆睁,鼻子嘴巴微张,显示出蓄势待发的战备状态。尤其佣的颜色艳丽,保存完整,骑兵的战马缰绳,马鞍线条颜色都保留完好,其中一个指挥佣身披红色战袍,撸起袖子指挥的神态栩栩如生,其手势和表情散发出自信、坚定、不可侵犯的气势。我仿佛听见数千年前男儿跨刀执剑的呐喊,万马奔腾,刀光剑影的声音,虽然那个车麟麟,马萧萧的年代已一去不返,但是仍能感受到一代帝王坐镇咸阳,号令四方的无上权威。

整整一个上午,我仿佛穿越了历史的尘埃,回到了往昔的繁华岁月。直到马院长邀请我去他办公室,我的思绪才回过神来。临告别博物院马院长,还得到了风雅热情的马院长主编和博物院其他专家编纂的《咸阳博物院》,《经渭映史 帝都遗珍》,《经渭遗珍 古韵留香》三本丰厚的图书馈赠。王赐宝马,我献和钟,我把包里装的自己从云南茶山的古茶树采的红茶回馈马院长。 

回到紫云阁茶室,仍意犹未尽。回味一上午的收获,身心滋润,丰盈充实,真是不虚此行!

我将之前收藏的明代的老青花品茗杯拿出来,仔细凝视,越看越爱,这就是老器物的魅力,如此富有文化意蕴的旧物,真是大美无言啊!至于哪个年代的老器物,已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它带给我的那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感受,还有无尽的思考……

坐在茶桌前,一缕阳光不经意间闯入木格花窗内,青花杯里的红茶在阳光的映衬下,汤色更加明艳红亮。香气弥漫开来,袅袅婷婷。我啜了一口,美妙的茶汤和初秋博物院之游带来的陶醉与享受相融,一切是那么美好!这或许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吧!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